高句麗將滅。這日,乘遊麟號往來各港的薊王,收到千裏傳書。
言,四月末,禦姬安德莉婭等人,已先後生產。年前,薊王在隴右大震關時,禮讚百餘禦姬,當時便有五分之一成功受孕。後歸國就藩,餘下禦姬亦先後珠胎暗結。
從四月末,以安德莉婭為首的二十三人,先後誕下麟兒。其中王子十一,公主十二。緊跟著女王希雷婭與大祭司安娜塔西婭,及亞莉克希婭、伊麗婭、阿米莉婭、莉蒂希婭、奧蒂莉婭、奧麗薇婭、妮蒂婭、迪麗婭、阿希瓦婭、安吉莉婭,十禦姬,亦先後誕下麟兒。
自家書發出,到劉備收到的一個月間,或有百人陸續生產。而隴右大震關,西羌慧妃、三夫人、駱晹、盧暒,亦先後生子……
果然螽斯衍慶。
薊王宮,喜報連連。甚至有一日數子,呱呱墜地。母親與義母,喜極而泣。比起產後虛弱,難以下床的普通婦人,女戰士各個身強體健,若非太妃不許,臍帶剛剪,便要下地。
要說,薊王不愧是漢室宗親,高皇血脈。所生麟兒,皆黑發星眸,五體健全,哭聲洪亮,無有例外。一句話,種好。
母親擇吉日,親往宗廟祭祖。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靈。
名字已然不夠用。索性以數字替代。佩戴繩環,以示區分。最忙碌的便是宮中女侍醫。萬幸女戰士皆順產,母子平安,亦無例外。省去諸多麻煩。
華大夫曾言:胡女好生產。
今日果然應驗。
身強體健是其一。關鍵是年齡亦適中。若年十四五歲,尚未長成,便要生子。自然萬般危險。正因心存顧忌,劉備雖萬般寵愛杜夫人,卻未曾輕動。陪在母親身邊,忙裏忙外,唯她手腳輕便。
宮中各色人等,忙得腳不沾地,無暇他顧。朝會暫停。
宮中鼓樂不斷。薊王早有約定,生子擊鼓,生女吹角。於是乎,薊王宮累日鼓角齊鳴。
薊國上下,歡天喜地。便有胡人擊鼓遊街,載歌載舞。城內豪商,大擺流水長席。薊王不收金銀,隻收字帖。一有空閑,薊王百官,遂揮毫潑墨,絞盡腦汁。
待月末,薊王回宮。斷斷續續,多日未曾安枕的母親,笑著告知,新得麟兒七十有九。王子三十又八,公主四十又一。
男女各半。
此還隻是頭批。隔不多久,又將有百姬生產。不出數月,百子即可達成。
劉備洗漱更衣,入各姬寢宮,與母子相見。從今往後,血脈相連,相舍斷難。見安德莉婭、希雷婭、安娜塔西婭等人,麵色紅潤,並無大礙。這才放心。即便如此,亦需靜養。一日三餐,調理進補,當按漢人習俗,切勿留下病根。
亞馬遜一族,對子嗣的珍視,不言而喻。
按古老族規,若是男嬰,孵育三日後,當棄於父親門前。若是女嬰,則親手養大成人。傳授一切所知,使其成為新一代的女獵人。自東遷後,舉族戰敗為奴,又幸被薊王收入後宮。女王、高等女祭司及十位最著名的女獵人,新立“篝火之契”,從此往後,子嗣不再丟棄。男孩信奉戰神阿瑞斯,女孩信奉狩獵女神辛西婭。
換言之,亞馬遜,將本族信仰,一份成二。
劉備得知後,又加入了“赤帝子”的血脈神話。將《高祖本紀》上的神話記載,一並帶入。亞馬遜欣然接納。赤帝子孫、戰神後裔、阿瑞斯之女,三足鼎立,成為信仰核心。並稱為“三神”。
不出數日,大震關果有快馬抵達。言,慧妃,鍾璦、當素、當昔三夫人,駱晹、盧暒二禦姬,皆誕下麟兒,三子三女,母子平安。
喜上加喜。劉備忙遣三叔,領樓桑劉氏宗親,並門下督鄭泰一路陪同,浩浩蕩蕩,奔赴大震關慰問。又遣二叔,再領一路,並主簿孫乾,往洛陽報喜。四叔與大舅,領三路出使諸藩邦、屬國、島津、港城。昭告天下。
關於劉備與樓桑宗親的關係,有一事或可佐證。孟達,本字子敬,因劉備叔父劉子敬,避諱而改字。此事足以說明,劉備入蜀時,樓桑宗親皆帶在身邊。劉氏宗人不見記載,說明先主未曾任人唯親。然族中關係,卻是極好。否則,孟達亦不必避先主叔父諱。
以小見大。先主可稱長情否?
如今薊王螽斯衍慶,自當普天同慶。
話說,白發禦姬不算。七十餘妃亦除去。單亞馬遜禦姬,與薊王相伴終老,五十年計。以薊王之生機勃發,又豈止百子。
薊王向來未雨綢繆,以備不虞。足納數千人就學起居的薊王子館,早已萬事俱備。一座專門用來培養王子的校館,曆數煌煌四百年天漢,薊王也是獨一份了吧。
六月。以討張角功,封中常侍張讓等十二人為列侯。
免前豫州刺史王允罪,除為幽州牧。拜前大司農袁滂為太仆。
西邸,萬金堂。
“叩見陛下。”劉備少孤,二叔為大。陛下知是薊王宗親,遂便服相見。
“免禮,賜座。”陛下難得一笑:“公乃薊王從叔否?”
“正是。”二叔對曰。
“薊王螽斯衍慶,可喜可賀。”陛下笑問:“兒女幾何?”
二叔對曰:“老朽來時,新誕麟兒八十有五。王子四十又一,公主四十又四。”
“竟如此之多!”饒是早有準備,陛下亦不禁一愣。
二叔展顏一笑:“此不過少半,尚有大半臨盆在即。百子百女,年內當見分曉。”
“薊王果然人中麒麟。”陛下笑歎。
“陛下謬讚。”二叔拜謝。
“族翁辛苦。”陛下愛屋及烏:“今晚便在園中歇息,稍後朕設家宴款待。”
“謝陛下。”二叔再拜。
目送一幹人等,躬身出殿。張讓諂媚笑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陛下明知故問:“薊王之喜,與朕何幹。”
趙忠答曰:“薊國十有六縣,百餘城池。當分出大半。”
“傳聞,薊王抄掠三韓百萬之眾,於藪中築列城七十又七。如今看來,遠不夠分。”張讓字字戳中陛下心坎:“若生二百子,薊國不出二代……”
陛下斷然揮手:“阿父之意,朕已盡知。傳語老大人,薊王開疆辟土,有大功於社稷。當再酌情增封數縣。尚書台先擬定,再開朝議。”
陛下難得豪氣。然殿內一幹人等,皆心知肚明。即便再增封數縣又如何。比起兒女雙全,子嗣雙百,不過是杯水車薪耳。
“老奴遵命。”張讓領命而去。
袖中少令所贈琉璃寶鈔,妥了。
言,四月末,禦姬安德莉婭等人,已先後生產。年前,薊王在隴右大震關時,禮讚百餘禦姬,當時便有五分之一成功受孕。後歸國就藩,餘下禦姬亦先後珠胎暗結。
從四月末,以安德莉婭為首的二十三人,先後誕下麟兒。其中王子十一,公主十二。緊跟著女王希雷婭與大祭司安娜塔西婭,及亞莉克希婭、伊麗婭、阿米莉婭、莉蒂希婭、奧蒂莉婭、奧麗薇婭、妮蒂婭、迪麗婭、阿希瓦婭、安吉莉婭,十禦姬,亦先後誕下麟兒。
自家書發出,到劉備收到的一個月間,或有百人陸續生產。而隴右大震關,西羌慧妃、三夫人、駱晹、盧暒,亦先後生子……
果然螽斯衍慶。
薊王宮,喜報連連。甚至有一日數子,呱呱墜地。母親與義母,喜極而泣。比起產後虛弱,難以下床的普通婦人,女戰士各個身強體健,若非太妃不許,臍帶剛剪,便要下地。
要說,薊王不愧是漢室宗親,高皇血脈。所生麟兒,皆黑發星眸,五體健全,哭聲洪亮,無有例外。一句話,種好。
母親擇吉日,親往宗廟祭祖。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靈。
名字已然不夠用。索性以數字替代。佩戴繩環,以示區分。最忙碌的便是宮中女侍醫。萬幸女戰士皆順產,母子平安,亦無例外。省去諸多麻煩。
華大夫曾言:胡女好生產。
今日果然應驗。
身強體健是其一。關鍵是年齡亦適中。若年十四五歲,尚未長成,便要生子。自然萬般危險。正因心存顧忌,劉備雖萬般寵愛杜夫人,卻未曾輕動。陪在母親身邊,忙裏忙外,唯她手腳輕便。
宮中各色人等,忙得腳不沾地,無暇他顧。朝會暫停。
宮中鼓樂不斷。薊王早有約定,生子擊鼓,生女吹角。於是乎,薊王宮累日鼓角齊鳴。
薊國上下,歡天喜地。便有胡人擊鼓遊街,載歌載舞。城內豪商,大擺流水長席。薊王不收金銀,隻收字帖。一有空閑,薊王百官,遂揮毫潑墨,絞盡腦汁。
待月末,薊王回宮。斷斷續續,多日未曾安枕的母親,笑著告知,新得麟兒七十有九。王子三十又八,公主四十又一。
男女各半。
此還隻是頭批。隔不多久,又將有百姬生產。不出數月,百子即可達成。
劉備洗漱更衣,入各姬寢宮,與母子相見。從今往後,血脈相連,相舍斷難。見安德莉婭、希雷婭、安娜塔西婭等人,麵色紅潤,並無大礙。這才放心。即便如此,亦需靜養。一日三餐,調理進補,當按漢人習俗,切勿留下病根。
亞馬遜一族,對子嗣的珍視,不言而喻。
按古老族規,若是男嬰,孵育三日後,當棄於父親門前。若是女嬰,則親手養大成人。傳授一切所知,使其成為新一代的女獵人。自東遷後,舉族戰敗為奴,又幸被薊王收入後宮。女王、高等女祭司及十位最著名的女獵人,新立“篝火之契”,從此往後,子嗣不再丟棄。男孩信奉戰神阿瑞斯,女孩信奉狩獵女神辛西婭。
換言之,亞馬遜,將本族信仰,一份成二。
劉備得知後,又加入了“赤帝子”的血脈神話。將《高祖本紀》上的神話記載,一並帶入。亞馬遜欣然接納。赤帝子孫、戰神後裔、阿瑞斯之女,三足鼎立,成為信仰核心。並稱為“三神”。
不出數日,大震關果有快馬抵達。言,慧妃,鍾璦、當素、當昔三夫人,駱晹、盧暒二禦姬,皆誕下麟兒,三子三女,母子平安。
喜上加喜。劉備忙遣三叔,領樓桑劉氏宗親,並門下督鄭泰一路陪同,浩浩蕩蕩,奔赴大震關慰問。又遣二叔,再領一路,並主簿孫乾,往洛陽報喜。四叔與大舅,領三路出使諸藩邦、屬國、島津、港城。昭告天下。
關於劉備與樓桑宗親的關係,有一事或可佐證。孟達,本字子敬,因劉備叔父劉子敬,避諱而改字。此事足以說明,劉備入蜀時,樓桑宗親皆帶在身邊。劉氏宗人不見記載,說明先主未曾任人唯親。然族中關係,卻是極好。否則,孟達亦不必避先主叔父諱。
以小見大。先主可稱長情否?
如今薊王螽斯衍慶,自當普天同慶。
話說,白發禦姬不算。七十餘妃亦除去。單亞馬遜禦姬,與薊王相伴終老,五十年計。以薊王之生機勃發,又豈止百子。
薊王向來未雨綢繆,以備不虞。足納數千人就學起居的薊王子館,早已萬事俱備。一座專門用來培養王子的校館,曆數煌煌四百年天漢,薊王也是獨一份了吧。
六月。以討張角功,封中常侍張讓等十二人為列侯。
免前豫州刺史王允罪,除為幽州牧。拜前大司農袁滂為太仆。
西邸,萬金堂。
“叩見陛下。”劉備少孤,二叔為大。陛下知是薊王宗親,遂便服相見。
“免禮,賜座。”陛下難得一笑:“公乃薊王從叔否?”
“正是。”二叔對曰。
“薊王螽斯衍慶,可喜可賀。”陛下笑問:“兒女幾何?”
二叔對曰:“老朽來時,新誕麟兒八十有五。王子四十又一,公主四十又四。”
“竟如此之多!”饒是早有準備,陛下亦不禁一愣。
二叔展顏一笑:“此不過少半,尚有大半臨盆在即。百子百女,年內當見分曉。”
“薊王果然人中麒麟。”陛下笑歎。
“陛下謬讚。”二叔拜謝。
“族翁辛苦。”陛下愛屋及烏:“今晚便在園中歇息,稍後朕設家宴款待。”
“謝陛下。”二叔再拜。
目送一幹人等,躬身出殿。張讓諂媚笑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陛下明知故問:“薊王之喜,與朕何幹。”
趙忠答曰:“薊國十有六縣,百餘城池。當分出大半。”
“傳聞,薊王抄掠三韓百萬之眾,於藪中築列城七十又七。如今看來,遠不夠分。”張讓字字戳中陛下心坎:“若生二百子,薊國不出二代……”
陛下斷然揮手:“阿父之意,朕已盡知。傳語老大人,薊王開疆辟土,有大功於社稷。當再酌情增封數縣。尚書台先擬定,再開朝議。”
陛下難得豪氣。然殿內一幹人等,皆心知肚明。即便再增封數縣又如何。比起兒女雙全,子嗣雙百,不過是杯水車薪耳。
“老奴遵命。”張讓領命而去。
袖中少令所贈琉璃寶鈔,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