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薊國良工在何處築城,皆采用諸多先進技藝。
未開始築城前,先進行詳細的實地勘探。而後繪製施工圖紙,建造微縮全景模型。
報送將作館確定無誤,再上呈薊王親覽,如此層層把關,方能破土動工。
西海郡,亦是一樣。
兩漢之交,王莽為“篡漢自立”而造“富有四海”之聲勢,命人不惜工本,在環湖區修築西海郡。至元始四年,環湖地共築成城池五座,分設修遠、監羌、興武、軍虜、順礫五縣。統歸西海郡管轄。今漢初,順礫改名白石縣,轄地大為縮小,縣治亦遷移別處。
劉備遂原址重築順礫縣(共和縣曹多隆古城),興武縣(興海縣支東加拉古城),修遠縣(天峻縣西山根古城),改監羌縣為九泉縣(海晏縣尕海古城),改軍虜縣為向陽縣(剛察縣北向陽古城),及擴建郡城龍耆城(海晏縣三角城)。
臨近羌人,皆流徙五百裏,完城旦舂。環湖地重為漢土,便是更遠的鹽澤,亦納入大漢懷抱。
重修五縣的重要意義,隨之凸顯。
劉備已重開“羌中道”。
此道因地屬羌人,故名。“羌中道”以鮮水海為中心,東至隴西,稱“河湟道”;西至鄯善,稱“婼羌道”。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張騫初使西域,歸時改行南道,依傍南山,經於闐、且末、鄯善,向東南穿金山口,入鹽澤(柴達木盆地),欲從羌中道返回長安,卻不幸在途徑婼羌至鮮水海一帶時,再被匈奴所俘。
後開河西四郡,絲路河西走廊暢通,羌中道遂成河西道的一條輔道。一旦河西通道受阻,羌中道便可發揮連通西域的重要作用。隻可惜今漢百年羌亂,羌中道從此斷絕。如今羌人歸服,隴右皆平。劉備已命人疏通羌中道。
按照劉備的計劃,羌中道亦會成為一條絲路主幹道。與居延外道、河西走廊,並稱為絲路三道。
如此一來,龍耆城與西海五縣的重要性,亦隨之凸顯。
在幕府的規劃中,整個西海郡,皆為牧邑。用來蓄養牲畜,出欄肉禽蛋奶,及皮革加工。少量無法放牧的丘陵、河穀,則改造成農田,播種青稞麥。用於自濟。
西海特產“湟魚”。適當興建港口,亦在規劃之中。終歸要地盡其力,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劉備親來的意義,便在於此。所謂“畫餅充饑”,“望梅止渴”。薊王親自為眾人規劃一個美好的藍圖。一眾屬吏,流徙羌人,皆歡欣鼓舞,幹勁十足。
日薪二百大錢,對羌人的吸引力,遠超劉備及家臣的估計。
西海貲庫,最先建起。雕梁畫棟、雕楹漆銅,金碧輝煌、金光四射,皆不足以形容。何須日光來照。饒是頂上琉璃瓦當,皆夜放豪光。富貴奢華之氣,撲麵而來。
就是有錢。
足月二千大錢發放前,還需開設戶頭。腰牌更需流徙滿一年期,方能傍身。
亦不用幹著急。
築城、造樓,修路、放牧,先顧好眼前。該來的,終歸會來。該有的,一樣不少。
薊王威信天下,又豈能自食其言。
漢人夯土築城,燒磚建屋。除去鹽漬大木,皆可就地取材。實在是太方便。
正因恪守羌中道,劉備才需一名宿將坐鎮。短短相處,見郝昭果有大才。劉備遂安心。小住三日,便趕往九泉湯館。
遙見一座塢堡,背倚群山,麵陳溪水。巍峨聳立,蔚為壯觀。圍繞塢堡,工匠正開挖深壕,就地和泥,扮入銅鐵礦粉,燒造引水陶管。引六眼熱泉,往百五十裏外之龍耆。
正因全是模組建造,皆為標準尺寸。故隻需物料齊備,造樓易耳。
九泉湯館,如薊國溫泉別館,乃是薊王蜜月之地。人跡罕至,無所拘束。便是整日坦誠相見,亦無不可。且此地溫泉度數不高,露天浴池,與體溫相近。浸泡其中,亦無需憂心蛋白變性。
鍾慧、鍾璦、當素、當昔、駱晹、盧暒、女王、聖祭、十禦衛,不出意外,當皆可成功受孕。
留守匠師交接完畢,便遷往工營安身。
九泉湯館,即被女禦衛全麵接管。
停好車馬,升起吊橋,放下門閘。再無旁人叨擾。
館舍皆繞溫泉湯池而建。長廊濱水,重簷倚天。池中清波蕩漾,水麵暖雲盤旋。沐浴其中,飄渺如置身仙境一般。遙見遠處山峰之巔,皚皚白雪,又彷如身入世外桃源。更有嬌妻美姬,身披素紗,相伴而浴。耳鬢廝磨,口口相傳,快活好似神仙。
各種無法描述之情狀。堪稱肆無忌憚。
薊王料事於前,以備不虞。
得知生機重複,便六百裏傳令薊國將作館。將紫淵六國館,改建成薊國王子館。
待諸王子入館。薊國王傅、少師、女師、庶子、洗馬、舍人、行人等宮官,皆同入館授業。且規定,王子年滿五歲,便需入館。同吃同住,一切皆如樓桑太學壇那般。
試想。本就是劉備之後,彼此血脈相連,又從小同窗,感情自不一般。比長於各自母妃身邊,各種寵溺頑劣,不知天下大勢,民間疾苦,不知好過多少倍。
薊王改建王子館的消息,遂在薊國瘋傳。
窮盡所思,若還想象不到其中盛況。不妨入太學壇一觀。
自薊王而後。曆代王侯子嗣,隻需出薊王一脈,便皆在五歲入館。逢寒暑節假,方才被各自母妃領回。
此舉,堪稱神來之筆。
誠然,此皆是後話。
國人所津津樂道的,便是王子館本身。薊王有七十妃,三百單一禦衛。傳聞陛下又將賜婚。遂未雨綢繆,為王子建館。薊王乃出前漢中山靖王一脈。靖王有百二十子,史書早已言之鑿鑿。
薊王春秋鼎盛,子嗣綿延,當直追中山靖王。
消息傳到洛陽。饒是後宮佳麗破萬的陛下,亦瞠目流涎。
美人佳麗易得。貴子千金卻難辦。陛下夜夜笙歌,不過誕下二子。
且看薊王,竟建了座王子館!
陛下驚詫之餘,亦足可安心。薊國不過十一縣。八子將將夠分。若學中山靖王生百子。薊國何止支離破碎!
還有何懼。
朕當高枕無憂。
何後小妹與竇氏孤女同嫁薊王,可也。
所謂添人添雙筷。薊王家大業大,又豈多此二女。
未開始築城前,先進行詳細的實地勘探。而後繪製施工圖紙,建造微縮全景模型。
報送將作館確定無誤,再上呈薊王親覽,如此層層把關,方能破土動工。
西海郡,亦是一樣。
兩漢之交,王莽為“篡漢自立”而造“富有四海”之聲勢,命人不惜工本,在環湖區修築西海郡。至元始四年,環湖地共築成城池五座,分設修遠、監羌、興武、軍虜、順礫五縣。統歸西海郡管轄。今漢初,順礫改名白石縣,轄地大為縮小,縣治亦遷移別處。
劉備遂原址重築順礫縣(共和縣曹多隆古城),興武縣(興海縣支東加拉古城),修遠縣(天峻縣西山根古城),改監羌縣為九泉縣(海晏縣尕海古城),改軍虜縣為向陽縣(剛察縣北向陽古城),及擴建郡城龍耆城(海晏縣三角城)。
臨近羌人,皆流徙五百裏,完城旦舂。環湖地重為漢土,便是更遠的鹽澤,亦納入大漢懷抱。
重修五縣的重要意義,隨之凸顯。
劉備已重開“羌中道”。
此道因地屬羌人,故名。“羌中道”以鮮水海為中心,東至隴西,稱“河湟道”;西至鄯善,稱“婼羌道”。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張騫初使西域,歸時改行南道,依傍南山,經於闐、且末、鄯善,向東南穿金山口,入鹽澤(柴達木盆地),欲從羌中道返回長安,卻不幸在途徑婼羌至鮮水海一帶時,再被匈奴所俘。
後開河西四郡,絲路河西走廊暢通,羌中道遂成河西道的一條輔道。一旦河西通道受阻,羌中道便可發揮連通西域的重要作用。隻可惜今漢百年羌亂,羌中道從此斷絕。如今羌人歸服,隴右皆平。劉備已命人疏通羌中道。
按照劉備的計劃,羌中道亦會成為一條絲路主幹道。與居延外道、河西走廊,並稱為絲路三道。
如此一來,龍耆城與西海五縣的重要性,亦隨之凸顯。
在幕府的規劃中,整個西海郡,皆為牧邑。用來蓄養牲畜,出欄肉禽蛋奶,及皮革加工。少量無法放牧的丘陵、河穀,則改造成農田,播種青稞麥。用於自濟。
西海特產“湟魚”。適當興建港口,亦在規劃之中。終歸要地盡其力,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劉備親來的意義,便在於此。所謂“畫餅充饑”,“望梅止渴”。薊王親自為眾人規劃一個美好的藍圖。一眾屬吏,流徙羌人,皆歡欣鼓舞,幹勁十足。
日薪二百大錢,對羌人的吸引力,遠超劉備及家臣的估計。
西海貲庫,最先建起。雕梁畫棟、雕楹漆銅,金碧輝煌、金光四射,皆不足以形容。何須日光來照。饒是頂上琉璃瓦當,皆夜放豪光。富貴奢華之氣,撲麵而來。
就是有錢。
足月二千大錢發放前,還需開設戶頭。腰牌更需流徙滿一年期,方能傍身。
亦不用幹著急。
築城、造樓,修路、放牧,先顧好眼前。該來的,終歸會來。該有的,一樣不少。
薊王威信天下,又豈能自食其言。
漢人夯土築城,燒磚建屋。除去鹽漬大木,皆可就地取材。實在是太方便。
正因恪守羌中道,劉備才需一名宿將坐鎮。短短相處,見郝昭果有大才。劉備遂安心。小住三日,便趕往九泉湯館。
遙見一座塢堡,背倚群山,麵陳溪水。巍峨聳立,蔚為壯觀。圍繞塢堡,工匠正開挖深壕,就地和泥,扮入銅鐵礦粉,燒造引水陶管。引六眼熱泉,往百五十裏外之龍耆。
正因全是模組建造,皆為標準尺寸。故隻需物料齊備,造樓易耳。
九泉湯館,如薊國溫泉別館,乃是薊王蜜月之地。人跡罕至,無所拘束。便是整日坦誠相見,亦無不可。且此地溫泉度數不高,露天浴池,與體溫相近。浸泡其中,亦無需憂心蛋白變性。
鍾慧、鍾璦、當素、當昔、駱晹、盧暒、女王、聖祭、十禦衛,不出意外,當皆可成功受孕。
留守匠師交接完畢,便遷往工營安身。
九泉湯館,即被女禦衛全麵接管。
停好車馬,升起吊橋,放下門閘。再無旁人叨擾。
館舍皆繞溫泉湯池而建。長廊濱水,重簷倚天。池中清波蕩漾,水麵暖雲盤旋。沐浴其中,飄渺如置身仙境一般。遙見遠處山峰之巔,皚皚白雪,又彷如身入世外桃源。更有嬌妻美姬,身披素紗,相伴而浴。耳鬢廝磨,口口相傳,快活好似神仙。
各種無法描述之情狀。堪稱肆無忌憚。
薊王料事於前,以備不虞。
得知生機重複,便六百裏傳令薊國將作館。將紫淵六國館,改建成薊國王子館。
待諸王子入館。薊國王傅、少師、女師、庶子、洗馬、舍人、行人等宮官,皆同入館授業。且規定,王子年滿五歲,便需入館。同吃同住,一切皆如樓桑太學壇那般。
試想。本就是劉備之後,彼此血脈相連,又從小同窗,感情自不一般。比長於各自母妃身邊,各種寵溺頑劣,不知天下大勢,民間疾苦,不知好過多少倍。
薊王改建王子館的消息,遂在薊國瘋傳。
窮盡所思,若還想象不到其中盛況。不妨入太學壇一觀。
自薊王而後。曆代王侯子嗣,隻需出薊王一脈,便皆在五歲入館。逢寒暑節假,方才被各自母妃領回。
此舉,堪稱神來之筆。
誠然,此皆是後話。
國人所津津樂道的,便是王子館本身。薊王有七十妃,三百單一禦衛。傳聞陛下又將賜婚。遂未雨綢繆,為王子建館。薊王乃出前漢中山靖王一脈。靖王有百二十子,史書早已言之鑿鑿。
薊王春秋鼎盛,子嗣綿延,當直追中山靖王。
消息傳到洛陽。饒是後宮佳麗破萬的陛下,亦瞠目流涎。
美人佳麗易得。貴子千金卻難辦。陛下夜夜笙歌,不過誕下二子。
且看薊王,竟建了座王子館!
陛下驚詫之餘,亦足可安心。薊國不過十一縣。八子將將夠分。若學中山靖王生百子。薊國何止支離破碎!
還有何懼。
朕當高枕無憂。
何後小妹與竇氏孤女同嫁薊王,可也。
所謂添人添雙筷。薊王家大業大,又豈多此二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