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說。


    今漢管理後宮嬪妃宮女的機構有兩個。一名永巷,一名掖庭。


    永巷署,設“永巷令一人,六百石。宦者。典官婢侍使。”


    掖庭署,置“掖庭令一人,六百石。宦者。掌後宮貴人采女事。”


    掖庭署管轄甚廣。


    宮人奉養,關押,放遣出宮,乃至死去宮人屍體的遷出安葬,皆由掖庭署打理。


    甚至還需撫養宮人生子。


    “宮生子”,大略有兩類。


    一類是因故無人撫養的妃嬪宮女所生子。


    母親或難產而死。或被下藥毒殺。亦或是犯錯入獄,憂鬱而終。不一而足。


    另一類是因連坐被籍沒入宮的幼奴。此不用多說。


    這些人長大後,經采選可留在掖庭中為宮女,或被當成禮物賜給諸藩。又或是被諸如程璜這樣的大內官收養。


    程璜的諸多養女,大多出身掖庭。


    換句話說。後宮籍簿,亦歸掖庭令掌握。故諸如蟾宮折桂這些勾當,才得以暗中進行。


    此外,諸如後宮器物的修造,以及各種土木工程,有時也由掖庭官署來督造。


    比如此次永樂宮的重修,陛下便交給了掖庭署。


    以上不難看出。掖庭署的日常事務,遠比永巷署繁重得多。


    所以,永巷令與掖庭令雖同秩六百石。但二者的屬吏數量卻大有不同,相差數倍。


    掖庭令“吏從官百六十七人,待詔五人,員吏十人”,而永巷令屬下“員吏六人,吏從官三十四人”。


    正因諸事繁雜,屬吏雖多,急切間亦不夠用。


    此次重修永樂宮,忙得腳不沾地,實在脫不開身。掖庭令畢嵐便托永巷令徐奉,代為招募工匠。


    劉備之所以平白無故,身中淫毒,問題或許就出在這些工匠身上。


    與掖庭令畢嵐密談後,劉備便令史渙趁夜色掩護,前往程璜府邸送去足量珍寶財貨。


    留下劉備口書,便趁夜返回。一來一回,神鬼不覺。


    所謂拿人錢財,與人消災。輔漢大將軍,薊王劉備深夜來防,必事出有因。


    所求看似簡單。實則幹係重大。


    苦思冥想一夜。程璜終下定決心。


    此錢要賺。


    於是雷厲風行。待宮門一開,便遣人入宮,傳陛下食母,自家養女,十萬火急趕來相見。


    便有了先前那段對話。


    程夫人臨行前,老父程璜又反複叮囑,事關重大。切勿走漏風聲。亦要小心行事。莫要讓永巷令徐奉發覺。


    “女兒做事,阿父且寬心。”程夫人這便領命而去。


    自幼被程璜收養。十餘載,耳提麵命,言傳身教。悉心傳授諸多奇技淫巧。程璜的這些養女,又豈是泛泛之輩。


    不妨試想。司隸校尉陽球等,如此隱秘之事。皆被程璜養女探聽的一清二楚。而幾位主謀之人,竟全然無知。


    足見程璜養女能力之強。


    更關鍵是。既為人妾,自當為夫君著想。而程璜的養女,卻各個以程璜馬首是瞻。


    胳膊肘往外拐,也便罷了。即便是牽扯到夫君身家性命亦毫不留情,和盤托出。


    此等養女,與死士何異!


    不出三日。


    是夜。


    便有黑衣人舉火示意。待守衛撤下弓箭,遂上前擲一囊袋落入院內。


    跟著便隱去火把,再無蹤跡。


    史渙戴上鑲環手套,取囊袋在手。檢視無誤,這便獨上三樓書房,呈給主公劉備。


    劉備展開視之,乃是數枚竹片。密密麻麻寫滿蠅頭小隸。字跡雖潦草,卻清秀無比。一看便出自女子之手。


    手書所抄錄的正是永巷令徐奉招募的工匠名錄。


    劉備這便命值夜的亞馬遜女衛請來三位重臣,共謀此事。


    三人將竹片互相傳看,賈詡歎道:“主公所托,正當其人也。”


    “何以見得?”劉備忙問。


    “字跡略顯潦草,乃是故意而為之。詡觀字跡如行雲流水,刻木三分。必是趁四下無人時,心平氣和,筆走龍蛇,一氣嗬成。此女,必有過目不忘之能也。”


    “原來如此。”劉備欣然點頭:“如此說來。此名錄,必無疏漏。”


    “當無疏漏。”賈詡笑道。


    “宦官之禍,綿延不絕。觀此字,勳已能窺知一二也。”長史蓋勳一聲長歎。


    “宦官之禍,由來已久。”從事中郎傅燮勸道:“此事非一日之功,需從長計議。”


    “南容所言極是。”劉備這便問道:“又該當如何?”


    “易耳。隻需按圖索驥,將名冊與匠人,一一對應。奸人必露馬腳。詡料想,此人無關輕重,並非主謀。先勿打草驚蛇,再行引蛇出洞。主謀自當現身。”


    “二位以為如何?”


    “右丞所言極是。”蓋勳和傅燮異口同聲。


    劉備這便命史渙依照名冊上所載的姓名,住址,暗中調查不提。


    知劉備見客。黃門令又來。


    此次仍是請劉備三日後赴宴。


    請客之人卻非陛下,亦非皇後。而是王美人。陛下二皇子生母王榮。


    夜宴地址,亦非宮中。乃陛下常去的西園。


    去,不去?


    劉備真是怕了啊。話說,世上有沒有百毒不侵的麒麟聖體,劉備不清楚。


    萬一再中毒。可沒有甯姐姐再幫他解毒續命了啊。


    “此乃王美人之意,還是陛下之意?”劉備準備看人下菜。


    “陛下、美人,皆有之。”左豐答道。


    “如此,臣定當前往。”劉備在心中歎了口氣。雖說宴無好宴。可盛情難卻。


    當真是,聖情難卻。


    洛陽金市。


    天下一玉石商肆,二樓。一身便服的大內官,推門而入。


    正見一陌生公子,臨窗獨酌。


    表情微變,正欲轉身離去。


    不料陌生公子已先開口:“貴客既來,何不喝一杯水酒。”


    “我與公子素不相識。此酒不喝也罷。”


    “哦?有道是貴人多忘事。貴客何不近前一觀。”


    “這……”大內官略作思量。這便返身入內。以袖遮麵,來到陌生公子身前。


    徐徐撤去衣袖。果然是一張陌生又熟悉的臉。


    吃宮廷這碗飯。識人辨物,是生存的基本條件。


    顯然。誠如這位陌生公子所說,兩人以前見過。


    卻不知何時何地。又是何人?


    見大內官苦思許久,仍未記起。


    陌生公子這便輕聲吟唱:“


    城上烏,尾畢逋。


    公為吏,子為徒。


    一徒死,百乘車。


    車班班,入河間。


    河間姹女工數錢。


    以錢為室金為堂,石上慊慊舂黃粱。


    梁下有懸鼓,我欲擊之丞卿怒。


    ”


    一段塵封的記憶隨之被勾起。大內官定睛再看,頓時目眥欲裂:“是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劉備的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熏香如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熏香如風並收藏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