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準立上郡奢延屬國的消息,被主簿賈詡第一時間,傳回臨鄉。


    家丞耿雍又擇機告訴了滯留多日的鮮卑十四部大人。


    十四部大人,皆豪勇之輩。論謀略嘛,卻不盡如人意。但卻與生俱來,有一種草原民族特有的‘生存的精明’。


    換句話說,這些人並不好騙。臨鄉上下也無人行騙。便是坊市裏名聲在外的胡商,亦明碼標價,童叟無欺。這與在大草原上攔下的西域行商,完全是兩種生物。甚是看上去有幾個很麵熟的西域胡商,亦正正經經,別無不同。


    問過陪同的素利、成律歸方知,臨鄉寬法嚴律。一旦失信,後果十分可怕。


    首先,在貲庫開設的戶頭便會被封,暫停使用。跟著,享有的一切權利,諸如乘坐舫車、湯池沐浴、酒館小酌等,皆被拒之門外。最可怕是,去市樓簽訂雇傭、買賣劵書,皆要出重金擔保。這筆‘信用保金’,可是不菲。


    林林總總,五花八門。便是久居臨鄉的素利、成律歸也不能盡知。


    反正。一旦失信於人,便會在三百裏臨鄉寸步難行。就對了。


    十四部大人,這便紛紛點頭。這條律令,對俺們胡人實在是太有利。


    樓桑四市,坊市、橋市、後市、夜市,輪番逛下來。又去演武場、賽馬場觀看競技、賽馬。尤其是在西林邑中,路遇許多鮮卑部民。聽說臨鄉一地,竟有鮮卑十萬眾。十四部鮮卑大人,不禁熱淚長流。


    以前活在草原,如今活在臨鄉。生活安逸,卻有大不同。再無需忍饑挨餓,受酷暑寒冬。


    十四部大人,這才心悅誠服。


    又去臨鄉侯伴宮,拜見太夫人,夫人。前大閼氏副伏羅氏,今麗珠夫人亦端坐簾後。十四部大人仍行鮮卑大禮,口呼大閼氏。


    副伏羅氏一時心中惴惴,坐立不安。


    卻被夫人好言勸慰。夫人言道:無妨。十四部大人雖衝妹妹口呼大閼氏,實則是衝夫君呼大單於。乃認主大禮。妹妹臨盆在即,切勿動氣。


    麗珠夫人這才安坐。


    太夫人讓麗珠夫人用胡語詢問十四部大人,有何所求。


    十四部大人,這便滔滔不絕,依次答來。


    不出所料。無非是想築堅城,種苜蓿。水暖水洗,割草機。一切臨鄉便利,統統都想搬到奢延屬國去。


    有何不可?


    麗珠夫人這便逐一應承下來。


    又代十四大人稟過母親。一切費用皆是最低,取薄利便可。


    價格比從市麵上自行購買,幾乎便宜一半。十四部大人焉能大喜。


    送走鮮卑十四部大人。


    入夜,麗珠夫腹中陣痛。家中侍醫診視後,說即將臨盆。


    羊水已破,卻直到天明亦未能順產。


    侯府,風吹草動,臨鄉,人盡皆知。


    於是整個臨鄉都在為麗珠夫人祈福。


    十四部大人聞訊,這便身穿鮮卑胡袍貂帽,在北宮門外載歌載舞。


    又割鹿血,燒繩結,燃篝火,戴鹿角麵具,擊犛牛皮鼓,驅鬼辟邪。


    不久。麗珠夫人順利誕下千金。母女平安。


    太夫人、夫人已降,如釋重負。


    鮮卑十四部大人,送上鮮卑金玉、骨質器物。祈求草原神鹿庇護女公子,福壽康安。


    太夫人請大儒陳寔,取名‘萌’。草木萌發,欣欣向榮也。


    大宴賓客,舉國歡慶。


    三日後,百艘明輪大船再次從南港啟程。駛往上郡奢延縣。君侯許諾鮮卑十四部的一億錢,換來足足滿載百艘明輪大船的臨鄉名產。作為錢幣裝船的,隻有一千萬。若非兩位家丞好言勸慰,這壓箱底的一千萬,亦被鮮卑十四部大人,一不留神花了個底朝天。


    錢還是有用的。立國之後,還需各處打點。


    時下,黃河水豐且清。雖也有泥沙,可比後世清澈多了。


    整個黃河航道。最險處,莫過於“中流砥柱”。乃三門峽附近的一塊河心巨石。巨石巍然屹立於大河之中,如怒獅雄踞,剛強無畏。後世有“孤峰浮水麵,一柱釘波心。頂住三門險,根連九曲深。柱天形突兀,逐浪素浮沉。”之句。


    若順流直下,船過三門峽時,便會迎頭朝砥柱直衝過去。眼看便要與砥柱相撞,船毀人亡,豈料砥柱前麵波濤回水,正好把船推向兩側安全航道。避開明島暗礁,順利駛出峽穀。


    你說神奇不神奇。


    大河之所以從漢時開始加快渾濁。歸根到底。還是大漢與匈奴,兩個農耕與遊牧民族,長達六十餘年的拉鋸戰所造成。


    經曆六十多年的漢匈戰爭。雖驅走了匈奴,可如日中天的炎漢亦民生凋敝,經濟崩壞。武帝為鞏固奪取的大河中上遊地區(河西走廊和鄂爾多斯高原),大量移民戍邊。開墾草原,種植作物,改遊牧為農耕。乃致整個大河流域生態日益惡化,下遊水旱頻發。


    後世的四大沙漠之一,毛烏素沙漠,時下與漢北疆多郡相接。非但沒有風沙,整個區域水草豐美,乃胡人最主要的牧區之一。被大漢奪取後,移民墾殖。脆弱的草場很快被破壞殆盡。約從唐代始有積沙,至明清時已是茫茫大漠。


    農耕北上,引草原退化。破壞了大河中上遊的生態屏障,乃至下遊水患頻發。


    劉備讓鮮卑十四部廣種苜蓿,改遊牧為農牧,便在於此。


    在劉備看來。這些草原,無比珍貴。脆弱的生態環境,完全不適合農耕。強行屯田,隻會如後世的居延澤一樣,變成荒漠。臨鄉將作館節水農業沒有研究成功前,居延亦不適合農耕。


    所幸。居延時下乃小月氏胡的自治屬國。改農牧完全來得及。


    作為牧草之王的苜蓿,遍種在居延、奢延水係。隻需用割草機割去,完全不會破壞苜蓿發達的根係。對涵養水源,固土保肥,防風固沙,淨化空氣,有百利而無一害。


    尤其是固土保肥。對脆弱的大河中上遊流域自然生態,實在是太重要。


    這是一個相互疊加的正向作用。


    水土保持,河水清澈。水流豐沛,泥沙便不會在流速漸緩的下遊淤積,形成地上懸河。水患猛於虎。漢唐以後,華夏文明的中心,漸從大河流域,轉向長江流域。大河水土的惡化,便是主因。


    時下能阻遊牧鐵蹄南下的大河。漢唐以後,竟細小且屢次斷流。


    如何還可稱天險。


    以大漢國祚綿延,千百年計。劉備要盡可能的阻止大河惡化。


    居延、奢延,隻是開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劉備的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熏香如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熏香如風並收藏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