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公道
楚留香:不敗傳奇的開端 作者:破虜將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盡管李觀魚的語句很嚴厲,蘊含真氣的聲音也將桌案上的茶盞震的嗡嗡作響,楚留香卻是神色不動,氣定神閑。
因為他聽出了李觀魚的弦外之音!
李觀魚並非對他的推斷並非全盤否定,與此相反,他心中肯定也會有一些懷疑,甚至還將李家、葉家的一些舊事說了出來,就是方便楚留香進一步深入調查。
否則,他就不會說”如無證據“這樣的話,而應該明確反對他的想法,甚至禁止他繼續追查。
所以,他的真實意思應該是:暗中去查、小心防範!
李觀魚並沒有多解釋,就結束了這個話題,他從楚留香的臉上已經看到了答案,也相信這個年輕人的能力。
”還有一件事,我認為也很重要,必須告知前輩。”
這是楚留香想說的第三件事,關於宋甜兒的事,聽起來似乎沒有前兩件事那麽重要,但在他的心目中卻不這麽認為。
“十多年前,前輩的二叔將所謂的江南義寇張勝設計擒住,最後又交給官府,害了他一條性命;而不久之前,前輩的大弟子章三又輕率的嫁禍於人,使宋一刀、羅瑛夫婦雙雙斃命。”
“如今隻剩孤女宋甜兒尚在人間,貴莊的有意或是無心之舉,害了三條性命,楚某不才,也要為宋甜兒討回一個公道。”
楚留香此舉是冒著風險的,以李觀魚的身份地位,他完全可以將此事置之不理,畢竟與他並無直接關係,而且還會遷怒於出頭的楚留香。
但楚留香還是要說,即便是在如此緊要的關頭,在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他也想要李觀魚一個明確的態度。
李觀魚並沒有立即說話,而是默默的飲盡了杯中已經涼透了的茶湯,然後意味深長的看著眼前執拗的年輕人,輕輕的問了一句:“你想好了?真的願意為了宋甜兒得罪我李觀魚,得罪擁翠山莊?”
這句話聲音雖低,但威懾力卻極強,李觀魚的一句話,可以讓楚留香從此成為江湖中人人景仰的大人物,也可以讓他從此再難出頭。
楚留香很清楚這句話的分量!
孟子曾經說過“舍生取義”,道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他雖然年輕,但這句話從自己的父親、自己的師父夜帝嘴裏多次聽過,也深深的鐫刻在他的心裏。
外表的瀟灑自如,行事不羈,並不能掩藏他心中對於公平正義的追求!
“是!晚輩自知人微言輕,但也不敢忘記家父、家師的教誨,不敢忘記張勝留下的囑托,前輩作為擁翠山莊之主,應該給宋甜兒一個交代!”
李觀魚又沉吟了片刻,緩緩說道:“雲夢澤的張勝素有義名,劫富濟貧,在民間風評甚好,當時父親與我都不太同意二叔出手,但最終還是沒有攔下來。”
李觀魚目光悠悠,似乎又回到了當年,“雖然我當時也不過三十出頭,但看到張勝被問斬之時,周邊百姓無不唏噓,為他抱不平,心中也有些內疚。隻是當時不知道,他還有個未出生的孩子。”
“至於章三所做之事,雖非有心為惡,但畢竟也造成了極大的後果,總歸是他心性浮躁的原因!我作為他的師父,也難辭其咎。”
以李觀魚的身份來說,能夠有這番表態,已經很不容易了,因為他已經承認了擁翠山莊在此事上確實有錯。
但楚留香並沒有表現出激動,也沒有打斷他說話,而是靜靜的聽著,似乎還在等待著些什麽。
果然,李觀魚的目光一閃,極為嚴肅的說道:“如今大錯已經鑄成,我擁翠山莊絕不會逃避自己的責任。”
“待這件事結束之後,若我李觀魚依然執掌擁翠山莊,宋甜兒有什麽要求,我一定會滿足!相關人等,我也自會處罰!”
聽到此處,楚留香站起身來,端肅的向李觀魚深深一揖,說道:“晚輩代表張勝等逝去之人,感謝前輩深明大義!”
但是,這並不是他所說的全部,待他直起身來之後,補充道:“晚輩也將竭盡全力,協助前輩渡過此次危難!”
這並非是對等交換,而是一位年輕人對一位值得尊敬的長者所表達的堅定態度。
楚留香也不再隱瞞,將自己在水牢之中獲得張勝遺留之心法和囑托一一告知,李觀魚再次讚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你做的對!前有蘇蓉蓉,後有宋甜兒,這些都是你的義舉,以後多次化險為夷,未必不是由此而來的福報啊。”
“我李觀魚一生習劍,也知道劍與天道相通,若是無法正心誠意、虛妄矯飾,又怎能一窺劍道的堂奧呢?”
說完了這三件重要的事情,兩人又議論起了各派高手,楚留香對於無花、大風、卓不凡的武功都很佩服,說他們三人將來必然是武林中的支柱。
而高亞男、峨眉三秀、南宮靈這些人雖然所學的都是上乘武功,但卻還略遜於上述三人。
李觀魚微笑著搖了搖頭,並沒有同意楚留香的觀點。
“你對於武功看的很準,對於人性卻看的不夠清楚。”李觀魚注視著眼前的年輕人,像是長輩一般的教誨道,“若是單論武藝,你也不在無花等人之下,而且我認為你才是將來成就最高的那一個。”
聞聽此言,就算楚留香再自信,也有些驚訝,畢竟這些人身後的門派資源之強,遠不是自己所能比的,他們天生就站在了一個更高的位置。
“無花是個天才,佛法和武功都很強,也很得天峰大師的喜愛。”李觀魚話鋒一轉,目光中似有韓光閃現,“但他內心之中的野心和欲望都太強了,佛門的神通被他毫無顧忌的濫用,已經墮入下乘,將來必然就有劫難。”
“至於大風嘛,不問世事,精研道法,倒還算身有正氣!可惜的是,他對於光大武當道統的執念太深,已經妨礙了他的修行,這是最大的問題!”
“而且從他的麵相來看,清臒之中隱藏著愁苦,絕非壽者之相!”
因為他聽出了李觀魚的弦外之音!
李觀魚並非對他的推斷並非全盤否定,與此相反,他心中肯定也會有一些懷疑,甚至還將李家、葉家的一些舊事說了出來,就是方便楚留香進一步深入調查。
否則,他就不會說”如無證據“這樣的話,而應該明確反對他的想法,甚至禁止他繼續追查。
所以,他的真實意思應該是:暗中去查、小心防範!
李觀魚並沒有多解釋,就結束了這個話題,他從楚留香的臉上已經看到了答案,也相信這個年輕人的能力。
”還有一件事,我認為也很重要,必須告知前輩。”
這是楚留香想說的第三件事,關於宋甜兒的事,聽起來似乎沒有前兩件事那麽重要,但在他的心目中卻不這麽認為。
“十多年前,前輩的二叔將所謂的江南義寇張勝設計擒住,最後又交給官府,害了他一條性命;而不久之前,前輩的大弟子章三又輕率的嫁禍於人,使宋一刀、羅瑛夫婦雙雙斃命。”
“如今隻剩孤女宋甜兒尚在人間,貴莊的有意或是無心之舉,害了三條性命,楚某不才,也要為宋甜兒討回一個公道。”
楚留香此舉是冒著風險的,以李觀魚的身份地位,他完全可以將此事置之不理,畢竟與他並無直接關係,而且還會遷怒於出頭的楚留香。
但楚留香還是要說,即便是在如此緊要的關頭,在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他也想要李觀魚一個明確的態度。
李觀魚並沒有立即說話,而是默默的飲盡了杯中已經涼透了的茶湯,然後意味深長的看著眼前執拗的年輕人,輕輕的問了一句:“你想好了?真的願意為了宋甜兒得罪我李觀魚,得罪擁翠山莊?”
這句話聲音雖低,但威懾力卻極強,李觀魚的一句話,可以讓楚留香從此成為江湖中人人景仰的大人物,也可以讓他從此再難出頭。
楚留香很清楚這句話的分量!
孟子曾經說過“舍生取義”,道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他雖然年輕,但這句話從自己的父親、自己的師父夜帝嘴裏多次聽過,也深深的鐫刻在他的心裏。
外表的瀟灑自如,行事不羈,並不能掩藏他心中對於公平正義的追求!
“是!晚輩自知人微言輕,但也不敢忘記家父、家師的教誨,不敢忘記張勝留下的囑托,前輩作為擁翠山莊之主,應該給宋甜兒一個交代!”
李觀魚又沉吟了片刻,緩緩說道:“雲夢澤的張勝素有義名,劫富濟貧,在民間風評甚好,當時父親與我都不太同意二叔出手,但最終還是沒有攔下來。”
李觀魚目光悠悠,似乎又回到了當年,“雖然我當時也不過三十出頭,但看到張勝被問斬之時,周邊百姓無不唏噓,為他抱不平,心中也有些內疚。隻是當時不知道,他還有個未出生的孩子。”
“至於章三所做之事,雖非有心為惡,但畢竟也造成了極大的後果,總歸是他心性浮躁的原因!我作為他的師父,也難辭其咎。”
以李觀魚的身份來說,能夠有這番表態,已經很不容易了,因為他已經承認了擁翠山莊在此事上確實有錯。
但楚留香並沒有表現出激動,也沒有打斷他說話,而是靜靜的聽著,似乎還在等待著些什麽。
果然,李觀魚的目光一閃,極為嚴肅的說道:“如今大錯已經鑄成,我擁翠山莊絕不會逃避自己的責任。”
“待這件事結束之後,若我李觀魚依然執掌擁翠山莊,宋甜兒有什麽要求,我一定會滿足!相關人等,我也自會處罰!”
聽到此處,楚留香站起身來,端肅的向李觀魚深深一揖,說道:“晚輩代表張勝等逝去之人,感謝前輩深明大義!”
但是,這並不是他所說的全部,待他直起身來之後,補充道:“晚輩也將竭盡全力,協助前輩渡過此次危難!”
這並非是對等交換,而是一位年輕人對一位值得尊敬的長者所表達的堅定態度。
楚留香也不再隱瞞,將自己在水牢之中獲得張勝遺留之心法和囑托一一告知,李觀魚再次讚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你做的對!前有蘇蓉蓉,後有宋甜兒,這些都是你的義舉,以後多次化險為夷,未必不是由此而來的福報啊。”
“我李觀魚一生習劍,也知道劍與天道相通,若是無法正心誠意、虛妄矯飾,又怎能一窺劍道的堂奧呢?”
說完了這三件重要的事情,兩人又議論起了各派高手,楚留香對於無花、大風、卓不凡的武功都很佩服,說他們三人將來必然是武林中的支柱。
而高亞男、峨眉三秀、南宮靈這些人雖然所學的都是上乘武功,但卻還略遜於上述三人。
李觀魚微笑著搖了搖頭,並沒有同意楚留香的觀點。
“你對於武功看的很準,對於人性卻看的不夠清楚。”李觀魚注視著眼前的年輕人,像是長輩一般的教誨道,“若是單論武藝,你也不在無花等人之下,而且我認為你才是將來成就最高的那一個。”
聞聽此言,就算楚留香再自信,也有些驚訝,畢竟這些人身後的門派資源之強,遠不是自己所能比的,他們天生就站在了一個更高的位置。
“無花是個天才,佛法和武功都很強,也很得天峰大師的喜愛。”李觀魚話鋒一轉,目光中似有韓光閃現,“但他內心之中的野心和欲望都太強了,佛門的神通被他毫無顧忌的濫用,已經墮入下乘,將來必然就有劫難。”
“至於大風嘛,不問世事,精研道法,倒還算身有正氣!可惜的是,他對於光大武當道統的執念太深,已經妨礙了他的修行,這是最大的問題!”
“而且從他的麵相來看,清臒之中隱藏著愁苦,絕非壽者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