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把皇帝當兒子訓
穿越大秦,萬朝萬代風雲巨變 作者:擺爛zy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由於他鐵麵無私,使得他樹敵頗多,最後被政敵彈劾,被迫告養歸家了,他離開時百姓沿路相送,很多人還在家裏供奉他的畫像。”
“張居正死後,他又被朱翊鈞啟用,並升任南京吏部右侍郎,之後他病逝了,死後連一件像樣的衣裳都沒有,朝廷派人清點他的遺物,隻有銀子十多兩,幾件破舊的衣服和粗麻蚊帳。”
老朱內心裏已經暗暗記下了每一個人的名字。
他內心已經有了一個計劃,等他聽完大明最後一個皇帝,在決定要不要這樣做。
朱厚照眼睛一轉,“嫚兒這個張居正死的時候多大。?”
“五十八歲。”
朱厚照內心開始盤算把這個張居正拐到他的正德去。
五十八歲,加二十年也就七十八歲,二十年用來對付那些文官集團夠了。。
之前聽王莽說劉皇叔他們都去了南宋了,他拐一個張居正去他的正德不過分吧。
這個張居正能從那麽嚴重的黨爭中奪得勝利,戰鬥力肯定嘎嘎猛。
這個張居正又會搞錢,十年他都能搞出三億兩,他那邊正好也窮得叮當響。
想到張居正去幫他對付那些文官,又幫他賺大把大把的銀子。
他就能帶著人禦駕親征。。。
“哈哈哈。”想得心裏美得冒泡的朱厚照一個人坐在邊邊哈哈哈的笑出聲來。
完全沒有注意到大家都看向他,還一個人在那幻想臉上掛著笑。
老朱皺眉看向一個人咯咯傻笑的朱厚照,“照兒,你笑什麽?”
“呃。”老朱的聲音打破了朱厚照的幻想,“沒……老祖宗沒什麽。”
他才不說呢,等下朱祁鈺和朱瞻基和他搶人怎麽辦。
等沒人的時候他悄悄讓嫚兒把張居正送到他那去。
老朱看著朱厚照滴溜轉的眼睛,還能不知道他在想什麽嗎?
想帶走張居正??
他老朱也想呢。
老朱雖然最恨貪官,但是他也確實欣賞張居正的魄力。
張居正的改革不會讓他得到很多,反而會讓他樹立更多的敵人,他的改革幾乎得罪了地主,官僚,皇室宗親,包括皇帝在內的所有統治階層。
或許他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或者他是為了天下百姓。
但是這份魄力不是人人都有的。
老朱情願相信張居正是為了心中的信仰,才會以身化魔。
他做到首輔過後已經升無可升,他完全可以和楊廷和一樣混日子,在官場上左右逢源打打太極,死後留個美名。
也不至於把自己逼到眾叛親離,群敵環伺,死後被抄家,全家不得善終,所有的榮譽也不再有,還差點被鞭屍的地步。
老朱覺得也許就是為了他心中的信仰吧。
或許他心中的信仰就是張載那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吧。
老朱覺得像張居正這樣的能臣朱載坖和朱翊鈞都把握不住,但是他就不一樣了。。。。
張居正和那個海瑞,戚繼光還有那個王陽明他都會帶走,實在不行他連朱厚照都帶走。。
朱祁鈺歎息道,“縱使張居正有錯在先,但是他對大明的貢獻也同樣巨大,人都死了朱翊鈞為何要這般對他呢。”
朱祁鈺覺得張居正的功績能和於謙媲美,即便他手段極盡狠辣了點,人都死了,沒必要這般對他啊。
嫚兒回答道,“張居正是朱翊鈞的老師,而且是一位非常嚴厲的老師,他對皇帝異常嚴格,講學的時候他背錯字,他就會當著文武百官大聲訓斥他,語氣很嚴厲,小朱翊鈞和在場的人員都不敢說話。”
“朱翊鈞自小就從骨子裏害怕他,有一次朱翊鈞想撥款十萬黃金改善生活,他不止上書製止,還削減了宮中的其他費用,還故意把他上課的時間改了,節約燭火錢。”
“朱翊鈞十七歲時,因為和太監一起喝酒而酒後失德,太後率先一步把他一頓罵,然後又把一本霍光傳丟給他看,朱翊鈞看到霍光傳嚇得不輕。”
老朱他們都知道朱翊鈞為什麽會害怕了。
霍光和張居正一樣權勢滔天,而且最重要的是霍光行使過廢立之權。
當時的張居正的權力也和霍光一樣大。
“李太後的舉動也是在提醒朱翊鈞,讓他克製自己的行為,否則張居正就是下一個霍光,朱翊鈞也認識到了事情的嚴重,並且主動認錯。”
“但是張居正依舊不依不饒,甚至代替朱翊鈞寫下了罪己詔,罪己詔對於皇帝來說是非常非常傷顏麵的,更何況還是由臣子強行代寫,此時十七歲的朱翊鈞心裏肯定是恨他的。”
小朱心想,這個張居正還真的是第二個霍光,權力之大到了這種地步。
但是小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張居正是不是想要把朱翊鈞培養成為一個合格的皇帝呢?
他如果一直想當一個權臣的話,他應該是希望皇帝是個隻會縱情聲色,玩物尚誌的一個廢物才是。
沒必要如此嚴厲吃力而不討好。
隻是這個張居正的態度和做法,著實也不是一個天子能接受的。
在當權者看來這是赤裸裸的僭越。
“從小被張居正嚴厲管教的陰影,長大又害怕對方的權力不得不低頭忍讓,朱翊鈞越長大,越覺得自己不像一個皇帝,處處都被他打壓管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有才有了死後清算。”
雖然是群臣彈劾,其實也是朱翊鈞為了報複多年打壓,自己想要清算張居正。
王莽說到,“張居正錯就錯在非要把皇帝當兒子教,君臣父子,他訓皇帝跟訓兒子一樣,朱翊鈞從小到大都被壓製得死死的,他不反彈才怪。”
嫚兒也說道,“他雖然是朱翊鈞的師傅,但是在教育他的時候確實是太過嚴厲,霸道了,可朱翊鈞不一般的學子,而是皇帝。”
王莽也說到,“他死後被抄家,也就抄沒了十幾萬兩白銀,人家嚴嵩送回來家都百萬兩,明朝後期十官九貪,哪個官員不貪汙個幾十百八萬兩的銀子的,他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當官的。”
“張居正死後,他又被朱翊鈞啟用,並升任南京吏部右侍郎,之後他病逝了,死後連一件像樣的衣裳都沒有,朝廷派人清點他的遺物,隻有銀子十多兩,幾件破舊的衣服和粗麻蚊帳。”
老朱內心裏已經暗暗記下了每一個人的名字。
他內心已經有了一個計劃,等他聽完大明最後一個皇帝,在決定要不要這樣做。
朱厚照眼睛一轉,“嫚兒這個張居正死的時候多大。?”
“五十八歲。”
朱厚照內心開始盤算把這個張居正拐到他的正德去。
五十八歲,加二十年也就七十八歲,二十年用來對付那些文官集團夠了。。
之前聽王莽說劉皇叔他們都去了南宋了,他拐一個張居正去他的正德不過分吧。
這個張居正能從那麽嚴重的黨爭中奪得勝利,戰鬥力肯定嘎嘎猛。
這個張居正又會搞錢,十年他都能搞出三億兩,他那邊正好也窮得叮當響。
想到張居正去幫他對付那些文官,又幫他賺大把大把的銀子。
他就能帶著人禦駕親征。。。
“哈哈哈。”想得心裏美得冒泡的朱厚照一個人坐在邊邊哈哈哈的笑出聲來。
完全沒有注意到大家都看向他,還一個人在那幻想臉上掛著笑。
老朱皺眉看向一個人咯咯傻笑的朱厚照,“照兒,你笑什麽?”
“呃。”老朱的聲音打破了朱厚照的幻想,“沒……老祖宗沒什麽。”
他才不說呢,等下朱祁鈺和朱瞻基和他搶人怎麽辦。
等沒人的時候他悄悄讓嫚兒把張居正送到他那去。
老朱看著朱厚照滴溜轉的眼睛,還能不知道他在想什麽嗎?
想帶走張居正??
他老朱也想呢。
老朱雖然最恨貪官,但是他也確實欣賞張居正的魄力。
張居正的改革不會讓他得到很多,反而會讓他樹立更多的敵人,他的改革幾乎得罪了地主,官僚,皇室宗親,包括皇帝在內的所有統治階層。
或許他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或者他是為了天下百姓。
但是這份魄力不是人人都有的。
老朱情願相信張居正是為了心中的信仰,才會以身化魔。
他做到首輔過後已經升無可升,他完全可以和楊廷和一樣混日子,在官場上左右逢源打打太極,死後留個美名。
也不至於把自己逼到眾叛親離,群敵環伺,死後被抄家,全家不得善終,所有的榮譽也不再有,還差點被鞭屍的地步。
老朱覺得也許就是為了他心中的信仰吧。
或許他心中的信仰就是張載那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吧。
老朱覺得像張居正這樣的能臣朱載坖和朱翊鈞都把握不住,但是他就不一樣了。。。。
張居正和那個海瑞,戚繼光還有那個王陽明他都會帶走,實在不行他連朱厚照都帶走。。
朱祁鈺歎息道,“縱使張居正有錯在先,但是他對大明的貢獻也同樣巨大,人都死了朱翊鈞為何要這般對他呢。”
朱祁鈺覺得張居正的功績能和於謙媲美,即便他手段極盡狠辣了點,人都死了,沒必要這般對他啊。
嫚兒回答道,“張居正是朱翊鈞的老師,而且是一位非常嚴厲的老師,他對皇帝異常嚴格,講學的時候他背錯字,他就會當著文武百官大聲訓斥他,語氣很嚴厲,小朱翊鈞和在場的人員都不敢說話。”
“朱翊鈞自小就從骨子裏害怕他,有一次朱翊鈞想撥款十萬黃金改善生活,他不止上書製止,還削減了宮中的其他費用,還故意把他上課的時間改了,節約燭火錢。”
“朱翊鈞十七歲時,因為和太監一起喝酒而酒後失德,太後率先一步把他一頓罵,然後又把一本霍光傳丟給他看,朱翊鈞看到霍光傳嚇得不輕。”
老朱他們都知道朱翊鈞為什麽會害怕了。
霍光和張居正一樣權勢滔天,而且最重要的是霍光行使過廢立之權。
當時的張居正的權力也和霍光一樣大。
“李太後的舉動也是在提醒朱翊鈞,讓他克製自己的行為,否則張居正就是下一個霍光,朱翊鈞也認識到了事情的嚴重,並且主動認錯。”
“但是張居正依舊不依不饒,甚至代替朱翊鈞寫下了罪己詔,罪己詔對於皇帝來說是非常非常傷顏麵的,更何況還是由臣子強行代寫,此時十七歲的朱翊鈞心裏肯定是恨他的。”
小朱心想,這個張居正還真的是第二個霍光,權力之大到了這種地步。
但是小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張居正是不是想要把朱翊鈞培養成為一個合格的皇帝呢?
他如果一直想當一個權臣的話,他應該是希望皇帝是個隻會縱情聲色,玩物尚誌的一個廢物才是。
沒必要如此嚴厲吃力而不討好。
隻是這個張居正的態度和做法,著實也不是一個天子能接受的。
在當權者看來這是赤裸裸的僭越。
“從小被張居正嚴厲管教的陰影,長大又害怕對方的權力不得不低頭忍讓,朱翊鈞越長大,越覺得自己不像一個皇帝,處處都被他打壓管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有才有了死後清算。”
雖然是群臣彈劾,其實也是朱翊鈞為了報複多年打壓,自己想要清算張居正。
王莽說到,“張居正錯就錯在非要把皇帝當兒子教,君臣父子,他訓皇帝跟訓兒子一樣,朱翊鈞從小到大都被壓製得死死的,他不反彈才怪。”
嫚兒也說道,“他雖然是朱翊鈞的師傅,但是在教育他的時候確實是太過嚴厲,霸道了,可朱翊鈞不一般的學子,而是皇帝。”
王莽也說到,“他死後被抄家,也就抄沒了十幾萬兩白銀,人家嚴嵩送回來家都百萬兩,明朝後期十官九貪,哪個官員不貪汙個幾十百八萬兩的銀子的,他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當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