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隋煬帝征伐高句麗
穿越大秦,萬朝萬代風雲巨變 作者:擺爛zy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元611年,隋煬帝決定親自帶兵去征伐高句麗,當時大運河已經全部修好了,他可以坐龍舟沿著大運河北上,隋煬帝下令萊州那一帶開始造船,一口氣造了三百多艘戰船。”
“隋煬帝這人就是個急脾氣,當時他下令全國各地的軍隊都在涿郡集合,從他建洛陽,修大運河來看,他是說什麽就立馬要做什麽的一個人。”
“既然決定要打高句麗了,那是恨不得馬上就能把船造好,於是遭殃的又是造船的工人了,造船的人就開始日夜趕工。”
“造船的工人都是泡在水裏,很多工匠腰部以下天天泡水裏麵,都生蛆了,化膿了都不敢停歇,造船也死了不少人。”
“準備了一年多,準備得差不多了,隋煬帝調了一百一十三萬八千人,和技術人員一萬水手,弓箭手三萬,鑿冰手三萬,戰車配了五萬多輛,再加上後勤保障,湊了差不多兩百萬人開始攻打高麗。”
嘶。。。
除了隋朝後世的皇帝們,其他人都吸了一口氣。
兩百萬人啊。
現在他們大秦和大漢能湊出兩百萬的軍隊嗎?
那顯然是不能的。
不由得感歎這隋朝家底是真豐厚的。
前麵兩次那麽大的折騰還沒迅速恢複國力,一年之內就又能創下壯舉。
我們政哥都開始羨慕起隋朝那麽雄厚的家底了起來。
人多,這個楊廣那麽造都還有那麽多人。
錢多,有錢修那麽多的宮殿和那麽多的武器裝備。
糧多,隨時都能拉出百萬軍隊,必定是有足夠的存糧和金銀。
政哥和劉豬豬羨慕中。
楊堅和獨孤伽羅也是被這個兒子這些舉動震驚得都忘了吸氧了。
主要是現在還不用吸氧,攻打高句麗也是開疆擴土的利國好事。
“出發前的軍隊那是川流不息,遮天蔽日,隋煬帝也分了兩路,水路和路路。。”
“隋煬帝這人講究儀式感,他的儀仗隊就非常奢華,他不光自己講究排場,他的隊伍也要有排場才行,他就讓不同的隊伍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
劉邦湊到嬴政耳邊小聲道,“政哥,這個後世皇帝這一點還和你挺像的。”
“政哥你出行的儀仗隊也是非常有排麵的。”
嬴政也瞪了劉邦一眼,沒有說話。
因為高句麗在東北一帶所以隋煬帝還找了三萬鑿冰手,萬一河上結冰呢?
從這一點看來,隋煬帝想得還蠻周全的。
周贏繼續,“大軍走了四十多天各路大軍才離開涿郡,大軍延綿九百六十多裏,最終大軍過了遼水,隋煬帝先攻打高句麗的邊塞遼陽城。”
“然而高句麗也知道在南陳滅亡之後,隋朝遲早是要攻打自己的,早有準備,也一直做城防建設,所以遼陽城建得也是非常堅固,隋軍久攻不下,隋煬帝還親自在前線指揮,還是沒有攻下來。”
“路路攻打行不通,水路也受阻負責水路的大將來護兒,來護兒是一名非常有名的戰將,來護兒帶著水軍從煙台到朝鮮半島然後去攻打平壤,但是在平壤來護兒也遇到了伏擊,同樣受阻。”
(來護兒和隋唐演義裏的頭腦簡單的憨憨可不一樣啊,別帶入電視劇啊。)
“隋煬帝打遼陽不順,來護兒打平壤受阻,既然兩邊都公布下來,隋煬帝讓宇文述也帶了三十萬軍隊繞過遼陽過鴨綠江攻打平壤。”
“宇文述和另外九位將軍渡過鴨綠江繞過遼陽逼近平壤,這下高句麗國王著急了,高元假裝求和,實則秘密把所有軍隊全部調回平壤,結果隋軍被高句麗軍隊偷襲了,三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隻有兩千多人逃了回去。”
“所有的攻城作戰器械也全部都丟了,將士們基本上都死完了。”
“這是隋煬帝第一次攻打高句麗,氣勢洶洶的去,淒淒慘慘的回,唯一的成就就是攻下了一個小城武厲邏(現在遼寧的新民縣)。”
劉豬豬看不見老楊兩口子那黑成鍋底的臉,“這百萬大軍出征,糧草充足,器械充足還敗得那麽狼狽,嘖嘖嘖。”
老邦子也接話,“這高句麗那麽難打嗎?百萬都拿不下。”
李世民還是有發言權的,說道,“這一次攻打高句麗,天時地利人和隋軍是一點沒占,高句麗準備得也非常充足,從隋朝建立期間他們就一直建立防線,加固城牆他們準備了二十來年。”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高句麗屬於北方,地理氣候和中原不一樣,冬天士兵們不習慣太冷了,夏天也不習慣,雨天也不適合大軍團作戰,隻有中間兩三個月的時間適合作戰,最終雨季來了隋軍就撤退了。”
李隆基也說道,“高句麗當時防守是特別堅決的,高句麗全國陷入苦戰也不屈服,還有一點就是高句麗當時的戰術也是非常靈活的,埋伏,詐降,偷襲,都用上了。”
“不像隋煬帝仗著人多一門心思強攻猛打,高句麗又對當地的地理氣候和地形都非常熟悉和適應,所以隋軍無功損兵折將而返。”
李隆基看了一眼李世民沒敢說,太爺爺啊,別說隋煬帝三征高句麗失敗了。
最後你去了也沒撈到好啊。
不過老基怕被削沒敢說。
老朱和小朱看到了老基那欲言又止的表情,也知道他想到了李世民征高句麗的事了。
不過父子二人都沒說,就現在李世民的大唐發展,還有空間的加持,征服高句麗不是什麽難事。
城牆攻不下嗎?不用擔心,大炮了解一下。
有空間商城在,還不需要推著走。
但是對於隋煬帝第一次戰敗老朱還是說道,“隋煬帝這一次的失敗也有距離遠的原因在,那都好幾千裏地,一路上的長途跋涉,士氣也不行了。”
“宇文述都已經攻到了平壤城下了,也猶豫了,想攻又攻不下來,想放棄又不甘心,內心如此不堅定,也是失敗的原因。”
小朱也說道,“後勤不行,士氣不行,氣候也不行,再加上高句麗很堅決,征討高句麗注定了失敗。”
秀兒依舊是不了解情況不發表意見。
嬴政也不知道該怎麽說這個楊廣了,他做的事都是對國家發展好的,就是這人的性格嘛,不敢苟同。
急啊。
太極端了。
“嫚兒,你繼續說吧。”
“好的父王。”
“隋煬帝這人就是個急脾氣,當時他下令全國各地的軍隊都在涿郡集合,從他建洛陽,修大運河來看,他是說什麽就立馬要做什麽的一個人。”
“既然決定要打高句麗了,那是恨不得馬上就能把船造好,於是遭殃的又是造船的工人了,造船的人就開始日夜趕工。”
“造船的工人都是泡在水裏,很多工匠腰部以下天天泡水裏麵,都生蛆了,化膿了都不敢停歇,造船也死了不少人。”
“準備了一年多,準備得差不多了,隋煬帝調了一百一十三萬八千人,和技術人員一萬水手,弓箭手三萬,鑿冰手三萬,戰車配了五萬多輛,再加上後勤保障,湊了差不多兩百萬人開始攻打高麗。”
嘶。。。
除了隋朝後世的皇帝們,其他人都吸了一口氣。
兩百萬人啊。
現在他們大秦和大漢能湊出兩百萬的軍隊嗎?
那顯然是不能的。
不由得感歎這隋朝家底是真豐厚的。
前麵兩次那麽大的折騰還沒迅速恢複國力,一年之內就又能創下壯舉。
我們政哥都開始羨慕起隋朝那麽雄厚的家底了起來。
人多,這個楊廣那麽造都還有那麽多人。
錢多,有錢修那麽多的宮殿和那麽多的武器裝備。
糧多,隨時都能拉出百萬軍隊,必定是有足夠的存糧和金銀。
政哥和劉豬豬羨慕中。
楊堅和獨孤伽羅也是被這個兒子這些舉動震驚得都忘了吸氧了。
主要是現在還不用吸氧,攻打高句麗也是開疆擴土的利國好事。
“出發前的軍隊那是川流不息,遮天蔽日,隋煬帝也分了兩路,水路和路路。。”
“隋煬帝這人講究儀式感,他的儀仗隊就非常奢華,他不光自己講究排場,他的隊伍也要有排場才行,他就讓不同的隊伍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
劉邦湊到嬴政耳邊小聲道,“政哥,這個後世皇帝這一點還和你挺像的。”
“政哥你出行的儀仗隊也是非常有排麵的。”
嬴政也瞪了劉邦一眼,沒有說話。
因為高句麗在東北一帶所以隋煬帝還找了三萬鑿冰手,萬一河上結冰呢?
從這一點看來,隋煬帝想得還蠻周全的。
周贏繼續,“大軍走了四十多天各路大軍才離開涿郡,大軍延綿九百六十多裏,最終大軍過了遼水,隋煬帝先攻打高句麗的邊塞遼陽城。”
“然而高句麗也知道在南陳滅亡之後,隋朝遲早是要攻打自己的,早有準備,也一直做城防建設,所以遼陽城建得也是非常堅固,隋軍久攻不下,隋煬帝還親自在前線指揮,還是沒有攻下來。”
“路路攻打行不通,水路也受阻負責水路的大將來護兒,來護兒是一名非常有名的戰將,來護兒帶著水軍從煙台到朝鮮半島然後去攻打平壤,但是在平壤來護兒也遇到了伏擊,同樣受阻。”
(來護兒和隋唐演義裏的頭腦簡單的憨憨可不一樣啊,別帶入電視劇啊。)
“隋煬帝打遼陽不順,來護兒打平壤受阻,既然兩邊都公布下來,隋煬帝讓宇文述也帶了三十萬軍隊繞過遼陽過鴨綠江攻打平壤。”
“宇文述和另外九位將軍渡過鴨綠江繞過遼陽逼近平壤,這下高句麗國王著急了,高元假裝求和,實則秘密把所有軍隊全部調回平壤,結果隋軍被高句麗軍隊偷襲了,三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隻有兩千多人逃了回去。”
“所有的攻城作戰器械也全部都丟了,將士們基本上都死完了。”
“這是隋煬帝第一次攻打高句麗,氣勢洶洶的去,淒淒慘慘的回,唯一的成就就是攻下了一個小城武厲邏(現在遼寧的新民縣)。”
劉豬豬看不見老楊兩口子那黑成鍋底的臉,“這百萬大軍出征,糧草充足,器械充足還敗得那麽狼狽,嘖嘖嘖。”
老邦子也接話,“這高句麗那麽難打嗎?百萬都拿不下。”
李世民還是有發言權的,說道,“這一次攻打高句麗,天時地利人和隋軍是一點沒占,高句麗準備得也非常充足,從隋朝建立期間他們就一直建立防線,加固城牆他們準備了二十來年。”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高句麗屬於北方,地理氣候和中原不一樣,冬天士兵們不習慣太冷了,夏天也不習慣,雨天也不適合大軍團作戰,隻有中間兩三個月的時間適合作戰,最終雨季來了隋軍就撤退了。”
李隆基也說道,“高句麗當時防守是特別堅決的,高句麗全國陷入苦戰也不屈服,還有一點就是高句麗當時的戰術也是非常靈活的,埋伏,詐降,偷襲,都用上了。”
“不像隋煬帝仗著人多一門心思強攻猛打,高句麗又對當地的地理氣候和地形都非常熟悉和適應,所以隋軍無功損兵折將而返。”
李隆基看了一眼李世民沒敢說,太爺爺啊,別說隋煬帝三征高句麗失敗了。
最後你去了也沒撈到好啊。
不過老基怕被削沒敢說。
老朱和小朱看到了老基那欲言又止的表情,也知道他想到了李世民征高句麗的事了。
不過父子二人都沒說,就現在李世民的大唐發展,還有空間的加持,征服高句麗不是什麽難事。
城牆攻不下嗎?不用擔心,大炮了解一下。
有空間商城在,還不需要推著走。
但是對於隋煬帝第一次戰敗老朱還是說道,“隋煬帝這一次的失敗也有距離遠的原因在,那都好幾千裏地,一路上的長途跋涉,士氣也不行了。”
“宇文述都已經攻到了平壤城下了,也猶豫了,想攻又攻不下來,想放棄又不甘心,內心如此不堅定,也是失敗的原因。”
小朱也說道,“後勤不行,士氣不行,氣候也不行,再加上高句麗很堅決,征討高句麗注定了失敗。”
秀兒依舊是不了解情況不發表意見。
嬴政也不知道該怎麽說這個楊廣了,他做的事都是對國家發展好的,就是這人的性格嘛,不敢苟同。
急啊。
太極端了。
“嫚兒,你繼續說吧。”
“好的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