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準備開搞機床
穿越:我是老實農夫?你們想多了 作者:滿頭黑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清晨,陶梓等下人見陳玉華未像往常一樣早起帶領大家練功,皆以為他與夫人們小別勝新婚,昨夜貪歡過度,深陷溫柔鄉起不來。
殊不知,陳玉華已變換了練功之地與方式,正在二樓東側的陽台上吸納清晨東來的紫氣。
用過早餐,嚴鐵牛便來邀約陳玉華前去授課。陳玉華也不拖遝,隨他徑直來到工地一處早已備好的場所。
鑒於當下鋼筋和水泥產量不高,陳玉華不願有所浪費,便決定製作所需的預製模塊來進行實操授課。
整整三日,陳玉華悉心教導了一批模板工和鋼筋工。在這視手藝如傳家寶的古代,他的無償傳授技藝之舉令那些工人心懷感激。
“鐵牛大哥,若遇特殊情況,我會親自前來。你記得務必讓工人們嚴格遵循我製定的標準施工,否則工程質量堪憂。”陳玉華向嚴鐵牛鄭重囑托。
大乾朝有諸多方麵皆未達陳玉華的期望,故而他要求建築工人注重每一處細節。
此時整個社會平民教育程度普遍低下,幾乎九成都是文盲,像陳氏宗族這般由宗族承擔識字教育的情況少之又少,許多工人對陳玉華所授課程並不能完全領會,甚至都聽得雲山霧罩、不明所以。
為此,陳玉華為所有工序都製定了詳盡的操作步驟與標準,要求工人依此行事,也不要求他們懂得原理。
嚴鐵牛明白陳玉華的擔憂,他自己也是初次接觸這種新的建築方式,同樣生怕出現差池,就鄭重點頭應道:“陳兄弟放心,必不叫你失望。”
作為資深泥瓦工,經此前三日的學習,他已領略到鋼筋混凝土在建造高樓時的優勢。
在他想來,陳玉華既已開設水泥工坊和鋼筋生產工坊,日後他便可與陳玉華合作,從其工坊采購水泥和鋼筋,給別人修建高樓。
雖說鋼鐵於他人而言價高,但看陳玉華使用鋼筋的情形,想來價格也不會太貴,那些有財力建造多層高樓的富人,理應負擔得起。
畢竟鋼筋混凝土所建之房,相較於磚木結構的房屋,優勢顯著。
結束對工人的培訓後,陳玉華終於得閑休息,思索今後後續事宜。
十輛八輪雙牛牛車已於昨日造好,陳浩嵐拿著陳玉華給的銀票前往清陽縣縣城的牲口市場購得二十頭牛,而後便浩浩蕩蕩地朝著大陽山進發,要把生產出來的鋼筋水泥等材料運回來。
鋼筋和水泥的生產會依計劃進行,運輸也有人負責,既運送生活物資進山,也運出山裏生產的物資,與嚴鐵牛對接,無需陳玉華操心。
他現在處於等待階段,一是等待朝廷對他的功勞評定與賞賜,二是等房屋建成。
若朝廷果真授予他武職,他便能名正言順地招募兵丁。
聽聞如今大乾朝的地方軍隊管理混亂,多地存在嚴重的吃空餉現象,兵丁們也無法足額領取軍餉。
陳玉華若獲軍職,隻能自行招募兵丁,畢竟上頭的武官自身兵員都不足,哪有餘力分給他?
想到此處,陳玉華覺得眼下不必過多思考此事,一切等有了結果再說,反正組建部隊是一定要做且一直在做。
他現在心中有很強的緊迫感,尤其是裏正陳柏霖前些日子送來的幾份一個月前的朝廷邸報,字裏行間讓他嗅出了危機。
他讓陳浩嵐給陳二柱帶了一封信,信中既有對鄉勇隊訓練計劃的調整,也有對生產和人員的安排。
陳二柱被陳玉華任命為礦區總管,在其他三個師兄弟的協助下,負責管理整個礦區事務。
陳玉華要求歐冶鈞采用三班倒的排班方式煉鐵、煉鋼,若人手不夠,便上報給陳二柱,去更遠的村落招募村民。
他還要求歐冶鈞在滿足鋼筋、鐵絲和鐵釘生產的基礎上,再生產一些零件和鋼錠一並送來。
陳玉華雖可等待,但時不我待,他要在房屋建成之前,著力研究熱武器。
因此,他又讓張爐齡盡快尋得接替其職位之人,而後回來報到。
陳玉華在機械方麵雖懂,卻不精通,需專業人士幫他打造機床,唯有如此,方能對鋼鐵進行精細加工。
日子匆匆而過,半個月後,張爐齡隨運輸隊回到陽水村。
陳玉華讓他先休息一日,卻被他婉拒。
張爐齡取出一份自己繪製的圖紙,呈到陳玉華麵前:“老爺,這是小人依據南嶽國軍器局的車床所畫的結構圖,還有其他一些工具圖紙,請您過目。”
瞧著他恭敬且略帶期待的神情,陳玉華接過圖紙端詳起來。
張爐齡指著圖紙介紹道:“老爺,此車床通過手搖大轉盤帶動小轉盤,能使轉頭飛速旋轉,打磨或鑽孔皆不在話下。”
接著又指向另一幅圖說:“這個隻需用腳踩踏,一人便可操作。”
陳玉華微微點頭,圖紙上的機械圖於他而言雖顯落後,但相較於當下的科技水平,已屬難得。
陳玉華將圖紙收起,畢竟是下屬的一番心意,不可隨意丟棄,以免寒了能者之心。
“嗯!你做得不錯,看得出很用心。待房屋建好,優先給你分配一間!”陳玉華誇讚了張爐齡一句,並賞了他一間屋子。
張爐齡眼巴巴地望著陳玉華將自己耗費數日閑暇時光所畫之圖置於一旁,雖得了賞賜,眼神卻難掩失落。
陳玉華將他的神情變化盡收眼底,心中對他愈發滿意。
這是一個一心撲在事業上且有能力的人,正是陳玉華欲重用之人。
陳玉華讓秋香拿來自己專門存放圖紙的合金箱子,從中取出一疊圖紙。
他將圖紙置於張爐齡麵前,神色莊重地說道:“張爐齡,這些圖有些部分我隻是略知大概。需你憑借機械知識查漏補缺、加以修正。若能在短期內完成任務,老爺我再給你找個媳婦,讓你家的香火能夠傳承下去。”
“啊!”張爐齡聞言,嘴巴大張,瞬間滿臉通紅,而後連退兩步,朝著陳玉華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
“砰!砰!砰!”
腦袋與紅磚碰撞的聲音令人心悸,聽得一旁侍候的秋香忍不住捂住雙耳。
而張爐齡卻似渾然不覺疼痛,激動地高呼:“謝老爺恩典!張爐齡定當不負所望!”
殊不知,陳玉華已變換了練功之地與方式,正在二樓東側的陽台上吸納清晨東來的紫氣。
用過早餐,嚴鐵牛便來邀約陳玉華前去授課。陳玉華也不拖遝,隨他徑直來到工地一處早已備好的場所。
鑒於當下鋼筋和水泥產量不高,陳玉華不願有所浪費,便決定製作所需的預製模塊來進行實操授課。
整整三日,陳玉華悉心教導了一批模板工和鋼筋工。在這視手藝如傳家寶的古代,他的無償傳授技藝之舉令那些工人心懷感激。
“鐵牛大哥,若遇特殊情況,我會親自前來。你記得務必讓工人們嚴格遵循我製定的標準施工,否則工程質量堪憂。”陳玉華向嚴鐵牛鄭重囑托。
大乾朝有諸多方麵皆未達陳玉華的期望,故而他要求建築工人注重每一處細節。
此時整個社會平民教育程度普遍低下,幾乎九成都是文盲,像陳氏宗族這般由宗族承擔識字教育的情況少之又少,許多工人對陳玉華所授課程並不能完全領會,甚至都聽得雲山霧罩、不明所以。
為此,陳玉華為所有工序都製定了詳盡的操作步驟與標準,要求工人依此行事,也不要求他們懂得原理。
嚴鐵牛明白陳玉華的擔憂,他自己也是初次接觸這種新的建築方式,同樣生怕出現差池,就鄭重點頭應道:“陳兄弟放心,必不叫你失望。”
作為資深泥瓦工,經此前三日的學習,他已領略到鋼筋混凝土在建造高樓時的優勢。
在他想來,陳玉華既已開設水泥工坊和鋼筋生產工坊,日後他便可與陳玉華合作,從其工坊采購水泥和鋼筋,給別人修建高樓。
雖說鋼鐵於他人而言價高,但看陳玉華使用鋼筋的情形,想來價格也不會太貴,那些有財力建造多層高樓的富人,理應負擔得起。
畢竟鋼筋混凝土所建之房,相較於磚木結構的房屋,優勢顯著。
結束對工人的培訓後,陳玉華終於得閑休息,思索今後後續事宜。
十輛八輪雙牛牛車已於昨日造好,陳浩嵐拿著陳玉華給的銀票前往清陽縣縣城的牲口市場購得二十頭牛,而後便浩浩蕩蕩地朝著大陽山進發,要把生產出來的鋼筋水泥等材料運回來。
鋼筋和水泥的生產會依計劃進行,運輸也有人負責,既運送生活物資進山,也運出山裏生產的物資,與嚴鐵牛對接,無需陳玉華操心。
他現在處於等待階段,一是等待朝廷對他的功勞評定與賞賜,二是等房屋建成。
若朝廷果真授予他武職,他便能名正言順地招募兵丁。
聽聞如今大乾朝的地方軍隊管理混亂,多地存在嚴重的吃空餉現象,兵丁們也無法足額領取軍餉。
陳玉華若獲軍職,隻能自行招募兵丁,畢竟上頭的武官自身兵員都不足,哪有餘力分給他?
想到此處,陳玉華覺得眼下不必過多思考此事,一切等有了結果再說,反正組建部隊是一定要做且一直在做。
他現在心中有很強的緊迫感,尤其是裏正陳柏霖前些日子送來的幾份一個月前的朝廷邸報,字裏行間讓他嗅出了危機。
他讓陳浩嵐給陳二柱帶了一封信,信中既有對鄉勇隊訓練計劃的調整,也有對生產和人員的安排。
陳二柱被陳玉華任命為礦區總管,在其他三個師兄弟的協助下,負責管理整個礦區事務。
陳玉華要求歐冶鈞采用三班倒的排班方式煉鐵、煉鋼,若人手不夠,便上報給陳二柱,去更遠的村落招募村民。
他還要求歐冶鈞在滿足鋼筋、鐵絲和鐵釘生產的基礎上,再生產一些零件和鋼錠一並送來。
陳玉華雖可等待,但時不我待,他要在房屋建成之前,著力研究熱武器。
因此,他又讓張爐齡盡快尋得接替其職位之人,而後回來報到。
陳玉華在機械方麵雖懂,卻不精通,需專業人士幫他打造機床,唯有如此,方能對鋼鐵進行精細加工。
日子匆匆而過,半個月後,張爐齡隨運輸隊回到陽水村。
陳玉華讓他先休息一日,卻被他婉拒。
張爐齡取出一份自己繪製的圖紙,呈到陳玉華麵前:“老爺,這是小人依據南嶽國軍器局的車床所畫的結構圖,還有其他一些工具圖紙,請您過目。”
瞧著他恭敬且略帶期待的神情,陳玉華接過圖紙端詳起來。
張爐齡指著圖紙介紹道:“老爺,此車床通過手搖大轉盤帶動小轉盤,能使轉頭飛速旋轉,打磨或鑽孔皆不在話下。”
接著又指向另一幅圖說:“這個隻需用腳踩踏,一人便可操作。”
陳玉華微微點頭,圖紙上的機械圖於他而言雖顯落後,但相較於當下的科技水平,已屬難得。
陳玉華將圖紙收起,畢竟是下屬的一番心意,不可隨意丟棄,以免寒了能者之心。
“嗯!你做得不錯,看得出很用心。待房屋建好,優先給你分配一間!”陳玉華誇讚了張爐齡一句,並賞了他一間屋子。
張爐齡眼巴巴地望著陳玉華將自己耗費數日閑暇時光所畫之圖置於一旁,雖得了賞賜,眼神卻難掩失落。
陳玉華將他的神情變化盡收眼底,心中對他愈發滿意。
這是一個一心撲在事業上且有能力的人,正是陳玉華欲重用之人。
陳玉華讓秋香拿來自己專門存放圖紙的合金箱子,從中取出一疊圖紙。
他將圖紙置於張爐齡麵前,神色莊重地說道:“張爐齡,這些圖有些部分我隻是略知大概。需你憑借機械知識查漏補缺、加以修正。若能在短期內完成任務,老爺我再給你找個媳婦,讓你家的香火能夠傳承下去。”
“啊!”張爐齡聞言,嘴巴大張,瞬間滿臉通紅,而後連退兩步,朝著陳玉華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
“砰!砰!砰!”
腦袋與紅磚碰撞的聲音令人心悸,聽得一旁侍候的秋香忍不住捂住雙耳。
而張爐齡卻似渾然不覺疼痛,激動地高呼:“謝老爺恩典!張爐齡定當不負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