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又買五千畝地
富可敵國,你叫我姐扶弟魔? 作者:我愛番石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元盛能同意和他合作,他已經是燒了高香,這筆生意,是穩賺的大生意!
吳正和在場的商人們,聽元盛這麽說,也跟著長舒了一口氣,這說明元盛沒有和曹掌櫃進行獨家合作。
文東昊在一旁看著元盛的表現,隻覺得隱相眼光毒辣,元盛學習天賦極高,雖然年僅十六歲,為人處世老辣,不但發明了元氏犁,還發明了這驚世駭俗的銅鏡。
眼前這些精明的商人,一個個都搶著和他合作,給他送錢。
也許這就是大乾的國運!風雨飄搖之際,大乾便出現了力挽狂瀾之人。
此刻,文東昊心中隻有一個想法,不要管什麽朝廷,也不要管什麽隱相的命令,他隻想為元盛保駕護航,隻因為他就是元盛!
隨後,元盛與吳正,曹掌櫃,兩人的朋友們,簽訂了訂購契約,共計五十萬兩的貨值,元盛收了十萬兩銀子作為定金。
契約上並沒有明確的交貨日期,這是一個單方麵對元盛有利的契約。
王福春在一旁看著,心中早已經翻起驚濤駭浪,僅僅一個早上,元盛就收了十萬兩銀子,尾款五十萬兩銀子!
王福春此刻有些體會到元盛說的,對於真正的有錢人來說,錢隻是一個數字符號。
曹掌櫃看著旁邊的一個物件說:“元老弟,難道今天不止這鏡子,還有其他新奇物件?”
眾人順著曹掌櫃的目光看去,旁邊的兩個物件上蓋著紅布,難道還有新產品?
元盛掀開紅布,“對,這是玻璃窗戶,也是我們研發的新產品。”
大家圍住兩塊玻璃窗仔細觀察。
透明的?
吳正小心翼翼上手敲了敲,質地十分堅硬,又對著窗戶吹了一口氣,果然不透風。
吳正說:“這玻璃窗好,裝上它比貼窗戶紙保暖多了!”
元盛說:“確實如此,如果裝上雙層玻璃窗,會更加保暖。”
“這玻璃窗透明幹淨,可以將院中的風景,完全引入屋中。”文東昊補充道。
大家內心又激動起來,好東西!絕對的好東西!
他們賺錢的機會又來了!
曹掌櫃問道:“元寶,這玻璃窗如何賣?”
曹掌櫃這次沒再問元盛獨家合作的事情,元盛的意思已經很明顯,再問就是自討沒趣。
所有人都豎著耳朵聽著。
元盛說:“像這樣三尺見方的,批發價一塊一百兩銀子。”
“定金付兩成,交貨期待定。”
吳正說:“賢弟,幫我定五十塊。”
“我也要定。”
“我也要定。”
這種東西不但獨一無二,實用性還極強,窗戶上裝上玻璃,可比窗戶紙暖和太多了。
曹掌櫃問,“元老弟,可以定製玻璃尺寸嗎?定製的價格又是如何呢。”
“可以定製,在一定範圍內,價格根據玻璃麵積來。目前尺寸太大的玻璃,我們還做不了,一般範圍都可以做。”元盛補充道。
曹掌櫃拍著手說:“可以定製就太好了。”貴人們要求高,後續一定會有定製要求。
元盛與眾人簽訂訂購玻璃契約,貨值共十萬一千兩,元盛收定金兩萬兩千兩。
王福春心中早已經激動要死,但是麵上裝的氣定神閑。
元盛私底下送了文東昊,吳方,宗南平三人,每人一麵銅框玻璃鏡。
文東昊和吳方推拒兩次後接受。
宗南平摸了摸自己的大胡子說:“老弟,這怎麽好?我是你的門徒,反而讓你給我送禮,這哪裏說得過去?”
吳方和文東昊也點點頭。
讓自己的偶像給自己送禮?這說不過去。
元盛爽朗一笑,“老哥們,我相信這些新奇玩意兒,如果是你們發明出來的,你們也會送我。咱們好兄弟,不說這些。”
宗南平聽到元盛主動說是他好兄弟,心中有些激動。
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說:“元寶,既然你認我當兄弟,哥就把這話當真了,以後有什麽事需要幫忙盡管跟我說。”
吳方和文東昊二人也眼神真誠地點點頭。
以前,元盛和他們稱兄道弟是元盛高攀,現在元盛認他們當兄弟,倒是他們高攀了。
不管元盛什麽境地,元盛待他們都始終如一。
元盛處於劣勢時,沒有諂媚跪舔,處於優勢時,沒有倨傲輕視。
但看元盛的心性,文東昊三人就十分欣賞。
文東昊對元盛甚至有些崇拜的心態,那種發自心底的欣賞與佩服,不摻雜利益。
……
隨後,元家的銅鏡和玻璃,便按照接到的訂單,進入生產中。
在這段時間,還發生了幾件事。
首先,元來福將大青山周圍的地,又收了許多。
良田已經漲價到了十一兩銀子一畝,中等田九兩銀子一畝,即使下等田也已經收到了七兩半的價格。
良田是最好的固定資產,不到萬不得已,沒人願意賣田,前提是沒人用超高價收購。
元家開出這個價,誰又能忍住不賣呢,再用高點的價格從別的村買入便好。
其實,元來福也有些不理解兒子,為什麽不去外地買大片的良田,那些幾千畝連成一片的良田,價格好些,一定能吃下來。
但元來福有個優點,知道自己的見識和各方麵都不如兒子,就不去做兒子的主,而是聽兒子,兒子讓他高價收,他就收。
元來福陸陸續續,一共收了圍繞大青山的五千畝地,一共花了五萬兩銀子。
尤其是靠近大青山的那些山地,都是下等田,種二十年稻穀,才能賺多少錢?如今元家七兩半一畝收,傻子才不賣。
圍繞大青山的田,已經全部被元家收購了。
至此,元盛在村民和大青山之間,建立了一條超長的屏障。
不像之前,有些外鄉鎮的田,就在大青山腳下,有很多機會偷偷摸進大青山,即使被發現了,人家也可以說是去種地的。
現在有了這條屏障,大青山附近的地,都是元家的,一個外人跑到元家的地上,到底為何?有異常情況很容易被發現。
這是元盛讓老爹將大青山周圍的地,全部買下的根本原因。
吳正和在場的商人們,聽元盛這麽說,也跟著長舒了一口氣,這說明元盛沒有和曹掌櫃進行獨家合作。
文東昊在一旁看著元盛的表現,隻覺得隱相眼光毒辣,元盛學習天賦極高,雖然年僅十六歲,為人處世老辣,不但發明了元氏犁,還發明了這驚世駭俗的銅鏡。
眼前這些精明的商人,一個個都搶著和他合作,給他送錢。
也許這就是大乾的國運!風雨飄搖之際,大乾便出現了力挽狂瀾之人。
此刻,文東昊心中隻有一個想法,不要管什麽朝廷,也不要管什麽隱相的命令,他隻想為元盛保駕護航,隻因為他就是元盛!
隨後,元盛與吳正,曹掌櫃,兩人的朋友們,簽訂了訂購契約,共計五十萬兩的貨值,元盛收了十萬兩銀子作為定金。
契約上並沒有明確的交貨日期,這是一個單方麵對元盛有利的契約。
王福春在一旁看著,心中早已經翻起驚濤駭浪,僅僅一個早上,元盛就收了十萬兩銀子,尾款五十萬兩銀子!
王福春此刻有些體會到元盛說的,對於真正的有錢人來說,錢隻是一個數字符號。
曹掌櫃看著旁邊的一個物件說:“元老弟,難道今天不止這鏡子,還有其他新奇物件?”
眾人順著曹掌櫃的目光看去,旁邊的兩個物件上蓋著紅布,難道還有新產品?
元盛掀開紅布,“對,這是玻璃窗戶,也是我們研發的新產品。”
大家圍住兩塊玻璃窗仔細觀察。
透明的?
吳正小心翼翼上手敲了敲,質地十分堅硬,又對著窗戶吹了一口氣,果然不透風。
吳正說:“這玻璃窗好,裝上它比貼窗戶紙保暖多了!”
元盛說:“確實如此,如果裝上雙層玻璃窗,會更加保暖。”
“這玻璃窗透明幹淨,可以將院中的風景,完全引入屋中。”文東昊補充道。
大家內心又激動起來,好東西!絕對的好東西!
他們賺錢的機會又來了!
曹掌櫃問道:“元寶,這玻璃窗如何賣?”
曹掌櫃這次沒再問元盛獨家合作的事情,元盛的意思已經很明顯,再問就是自討沒趣。
所有人都豎著耳朵聽著。
元盛說:“像這樣三尺見方的,批發價一塊一百兩銀子。”
“定金付兩成,交貨期待定。”
吳正說:“賢弟,幫我定五十塊。”
“我也要定。”
“我也要定。”
這種東西不但獨一無二,實用性還極強,窗戶上裝上玻璃,可比窗戶紙暖和太多了。
曹掌櫃問,“元老弟,可以定製玻璃尺寸嗎?定製的價格又是如何呢。”
“可以定製,在一定範圍內,價格根據玻璃麵積來。目前尺寸太大的玻璃,我們還做不了,一般範圍都可以做。”元盛補充道。
曹掌櫃拍著手說:“可以定製就太好了。”貴人們要求高,後續一定會有定製要求。
元盛與眾人簽訂訂購玻璃契約,貨值共十萬一千兩,元盛收定金兩萬兩千兩。
王福春心中早已經激動要死,但是麵上裝的氣定神閑。
元盛私底下送了文東昊,吳方,宗南平三人,每人一麵銅框玻璃鏡。
文東昊和吳方推拒兩次後接受。
宗南平摸了摸自己的大胡子說:“老弟,這怎麽好?我是你的門徒,反而讓你給我送禮,這哪裏說得過去?”
吳方和文東昊也點點頭。
讓自己的偶像給自己送禮?這說不過去。
元盛爽朗一笑,“老哥們,我相信這些新奇玩意兒,如果是你們發明出來的,你們也會送我。咱們好兄弟,不說這些。”
宗南平聽到元盛主動說是他好兄弟,心中有些激動。
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說:“元寶,既然你認我當兄弟,哥就把這話當真了,以後有什麽事需要幫忙盡管跟我說。”
吳方和文東昊二人也眼神真誠地點點頭。
以前,元盛和他們稱兄道弟是元盛高攀,現在元盛認他們當兄弟,倒是他們高攀了。
不管元盛什麽境地,元盛待他們都始終如一。
元盛處於劣勢時,沒有諂媚跪舔,處於優勢時,沒有倨傲輕視。
但看元盛的心性,文東昊三人就十分欣賞。
文東昊對元盛甚至有些崇拜的心態,那種發自心底的欣賞與佩服,不摻雜利益。
……
隨後,元家的銅鏡和玻璃,便按照接到的訂單,進入生產中。
在這段時間,還發生了幾件事。
首先,元來福將大青山周圍的地,又收了許多。
良田已經漲價到了十一兩銀子一畝,中等田九兩銀子一畝,即使下等田也已經收到了七兩半的價格。
良田是最好的固定資產,不到萬不得已,沒人願意賣田,前提是沒人用超高價收購。
元家開出這個價,誰又能忍住不賣呢,再用高點的價格從別的村買入便好。
其實,元來福也有些不理解兒子,為什麽不去外地買大片的良田,那些幾千畝連成一片的良田,價格好些,一定能吃下來。
但元來福有個優點,知道自己的見識和各方麵都不如兒子,就不去做兒子的主,而是聽兒子,兒子讓他高價收,他就收。
元來福陸陸續續,一共收了圍繞大青山的五千畝地,一共花了五萬兩銀子。
尤其是靠近大青山的那些山地,都是下等田,種二十年稻穀,才能賺多少錢?如今元家七兩半一畝收,傻子才不賣。
圍繞大青山的田,已經全部被元家收購了。
至此,元盛在村民和大青山之間,建立了一條超長的屏障。
不像之前,有些外鄉鎮的田,就在大青山腳下,有很多機會偷偷摸進大青山,即使被發現了,人家也可以說是去種地的。
現在有了這條屏障,大青山附近的地,都是元家的,一個外人跑到元家的地上,到底為何?有異常情況很容易被發現。
這是元盛讓老爹將大青山周圍的地,全部買下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