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府試成績公布
富可敵國,你叫我姐扶弟魔? 作者:我愛番石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元寶,你搶錢啊!”元弘讓驚呼道。
元弘讓心想,如果他是顧客,一定覺得這賣家心太黑了。
王福春則是有些擔心,“元寶,這樣的價格,別人會買嗎?”
“會,對於我們來說,一千兩銀子很多,但是對於那些家產家產百萬兩,甚至千萬兩的豪奢大家來說,銀錢隻是數字。”
元盛頓了頓,繼續說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你們不要看大乾絕大多數人很窮,就覺得鏡子和玻璃的購買力不強,那一小撮豪奢大家的購買力驚人,我的目標客戶就是他們。”
三人聽完元盛的話若有所思。
元盛繼續道:“雖然我們玻璃和鏡子的材料成本很低,但是技術成本很高,我們造出這麽劃時代的產品,自然要將技術成本包含進去。”
劉安傑說:“元寶,你說得對,咱們的鏡子照人這麽清晰,是那些模糊的銅鏡比不了的,那些貴人那麽有錢,肯定舍得花錢購買。”
貴人?
元盛從買入的工人處聽說,某楊姓大太監,深得陛下信任,成立西城所,派手下太監下鄉,打地方去召集民眾,核查田契。
當百姓們拿出田契,西城所的太監便開始審問,你的田契哪裏來的,父親留下來的。
你父親的地又是怎麽來的,爺爺留給父親的。
以此類推。
直到你拿不出證據為止。
既然你沒辦法證明這塊地是你的,那好,這塊地便歸入楊姓太監。
你沒了地怎麽辦?隻能和楊興太監租地,地租高田稅高,即使發生天災顆粒無收,租子一粒糧食也不能少。
嗬!
貴人?這些人貴嗎?
在元盛看來,這些人不但不貴,還他麽賤!全特麽是賤人!
王福春想明白了,“元寶說的對,這些錢對咱們來說是天價,對那些人來說,說不定跟咱們花十文錢一樣。咱們定這個價,也算是劫富濟貧了。”
元弘讓想到那些工人們說的經曆,心中湧起一股驕傲豪邁之情,“對!我們就當劫富濟貧了,還有多少流民在受苦?我們多養活些工人,就是做善事了。”
劉安傑經過被許大毛被迫害一事,警惕性更高,“元寶,我們賣這麽貴,我們的技術又獨一無二,一定會被人家盯上,是福是禍還很難說。”
元盛沒想到六姐夫有這個覺悟,“姐夫,你放心,我已經安排好了。”
元盛在知道玻璃研發成功後,就已經給老師李密送了信,首先跟老師匯報了自己的府試經義題目和答案,詩賦題目和答案。府試的貼經和墨義兩場考試,沒有匯報的必要。
李密在看到元盛經義答案和所作詩賦後,自然知道元盛就是案首。
元盛在成績未出之前就給老師送信,自然是為了鏡子和玻璃,給老師講明這兩種東西的利潤和帶來的風險,請老師保駕護航。
元盛心中很清楚,沒有老師一黨為他保駕護航,即使他考得狀元,獲得官職,這些東西也是保不住的。
即使聽到元盛這麽說,劉安傑心中還是有些擔心,“元寶,真沒問題嗎?咱們如今已經夠富有了,如果因為利益太大,被人家眼紅,陷入危險就……”
“姐夫,放心,我背後有大樹。”樹欲靜而風不止,有時候不是自己想猥瑣發育就能猥瑣發育的。而且,如今的大乾,外敵虎視眈眈,內部蛀蟲碩鼠一堆,內鬥嚴重,元盛必須站起來。
都說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元盛要為天下人撐起一方太平。
劉安傑這才放心一些。
王福春和元弘讓倒是沒想那麽多,隻是開心,元盛要賺大錢了!
府試第十天,元盛按照約定,和四位好友相約看榜。
當天,徐洋趕著一輛車,吳風華書童趕著一輛車,兩輛馬車載著五人,前往府城。
有些學子,為了節省車馬費,不會親自去看榜,官府衙役,會將成績傳回縣裏。
像府試前三甲,更有報信人會傳回學子家中,來獲得喜錢。
元盛本來不想去,但是四位朋友興致足,他便跟著去湊個熱鬧。
元盛他們到達府衙時,紅榜早已經貼出來一個時辰,但是前來看榜的人還是絡繹不絕。
吳風華跳下馬車,小跑著來到紅榜前。
大聲叫道:“元盛!案首!”
看到旁邊的學子在看他,吳風華自豪地說:“元盛,我叔來的。”
吳風華根據紅榜成績依次看下來,孫高陽第五名,孫毅第六名,王尚春第十名,自己居然考了第三十名!轉到府城私塾的王康年隻考了一百二十名!
因為先生趙信然押中經義題,所有人都超常發揮。
孫高陽和孫毅居然名次高於兩位縣試案首,獲得第五名和第六名。
吳風華恨不得高興地跳起來,雖然跟著這些優秀的朋友,他也進步不小,如果沒有先生押中題,他也肯定考不到這個名次。
吳風華說:“走!咱們今天去及第軒吃,我請客!”
孫毅,率先響應,“你小子超常發揮這麽多,就該你請客!”
“大侄子,叔必須賞臉!”元盛附和。
幾人來到及第軒,正好碰到王興賢和高誌遠幾人在吃飯。
王興賢這次隻考了第二名,本就心情鬱悶,看到案首是元盛,心情更加鬱結。
元盛答題時間比他短,名次還比他高。
王興賢看高誌遠越發不順眼,如果當初不是高誌遠找茬,他知道元盛是誰?
他正鬱悶著,就聽另外一桌的學子吐槽元盛幾人。
雖然大家不認識,但是討厭的人一樣,高誌遠便將二人邀請到一桌。
王康年說:“那個元盛是有些水平,但是我聽說這次他們能考這麽好是因為鼓書院的先生,押中了考題,所以他們整體成績才那麽好,吳風華平時那麽垃圾的成績,這次居然考了三十名!”
高誌遠看到王興賢的臉色好轉一些,趕緊附和道:“原來如此!我就說嘛,那元盛的學識哪有興賢高,興賢才是真正的少年天才!”
元弘讓心想,如果他是顧客,一定覺得這賣家心太黑了。
王福春則是有些擔心,“元寶,這樣的價格,別人會買嗎?”
“會,對於我們來說,一千兩銀子很多,但是對於那些家產家產百萬兩,甚至千萬兩的豪奢大家來說,銀錢隻是數字。”
元盛頓了頓,繼續說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你們不要看大乾絕大多數人很窮,就覺得鏡子和玻璃的購買力不強,那一小撮豪奢大家的購買力驚人,我的目標客戶就是他們。”
三人聽完元盛的話若有所思。
元盛繼續道:“雖然我們玻璃和鏡子的材料成本很低,但是技術成本很高,我們造出這麽劃時代的產品,自然要將技術成本包含進去。”
劉安傑說:“元寶,你說得對,咱們的鏡子照人這麽清晰,是那些模糊的銅鏡比不了的,那些貴人那麽有錢,肯定舍得花錢購買。”
貴人?
元盛從買入的工人處聽說,某楊姓大太監,深得陛下信任,成立西城所,派手下太監下鄉,打地方去召集民眾,核查田契。
當百姓們拿出田契,西城所的太監便開始審問,你的田契哪裏來的,父親留下來的。
你父親的地又是怎麽來的,爺爺留給父親的。
以此類推。
直到你拿不出證據為止。
既然你沒辦法證明這塊地是你的,那好,這塊地便歸入楊姓太監。
你沒了地怎麽辦?隻能和楊興太監租地,地租高田稅高,即使發生天災顆粒無收,租子一粒糧食也不能少。
嗬!
貴人?這些人貴嗎?
在元盛看來,這些人不但不貴,還他麽賤!全特麽是賤人!
王福春想明白了,“元寶說的對,這些錢對咱們來說是天價,對那些人來說,說不定跟咱們花十文錢一樣。咱們定這個價,也算是劫富濟貧了。”
元弘讓想到那些工人們說的經曆,心中湧起一股驕傲豪邁之情,“對!我們就當劫富濟貧了,還有多少流民在受苦?我們多養活些工人,就是做善事了。”
劉安傑經過被許大毛被迫害一事,警惕性更高,“元寶,我們賣這麽貴,我們的技術又獨一無二,一定會被人家盯上,是福是禍還很難說。”
元盛沒想到六姐夫有這個覺悟,“姐夫,你放心,我已經安排好了。”
元盛在知道玻璃研發成功後,就已經給老師李密送了信,首先跟老師匯報了自己的府試經義題目和答案,詩賦題目和答案。府試的貼經和墨義兩場考試,沒有匯報的必要。
李密在看到元盛經義答案和所作詩賦後,自然知道元盛就是案首。
元盛在成績未出之前就給老師送信,自然是為了鏡子和玻璃,給老師講明這兩種東西的利潤和帶來的風險,請老師保駕護航。
元盛心中很清楚,沒有老師一黨為他保駕護航,即使他考得狀元,獲得官職,這些東西也是保不住的。
即使聽到元盛這麽說,劉安傑心中還是有些擔心,“元寶,真沒問題嗎?咱們如今已經夠富有了,如果因為利益太大,被人家眼紅,陷入危險就……”
“姐夫,放心,我背後有大樹。”樹欲靜而風不止,有時候不是自己想猥瑣發育就能猥瑣發育的。而且,如今的大乾,外敵虎視眈眈,內部蛀蟲碩鼠一堆,內鬥嚴重,元盛必須站起來。
都說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元盛要為天下人撐起一方太平。
劉安傑這才放心一些。
王福春和元弘讓倒是沒想那麽多,隻是開心,元盛要賺大錢了!
府試第十天,元盛按照約定,和四位好友相約看榜。
當天,徐洋趕著一輛車,吳風華書童趕著一輛車,兩輛馬車載著五人,前往府城。
有些學子,為了節省車馬費,不會親自去看榜,官府衙役,會將成績傳回縣裏。
像府試前三甲,更有報信人會傳回學子家中,來獲得喜錢。
元盛本來不想去,但是四位朋友興致足,他便跟著去湊個熱鬧。
元盛他們到達府衙時,紅榜早已經貼出來一個時辰,但是前來看榜的人還是絡繹不絕。
吳風華跳下馬車,小跑著來到紅榜前。
大聲叫道:“元盛!案首!”
看到旁邊的學子在看他,吳風華自豪地說:“元盛,我叔來的。”
吳風華根據紅榜成績依次看下來,孫高陽第五名,孫毅第六名,王尚春第十名,自己居然考了第三十名!轉到府城私塾的王康年隻考了一百二十名!
因為先生趙信然押中經義題,所有人都超常發揮。
孫高陽和孫毅居然名次高於兩位縣試案首,獲得第五名和第六名。
吳風華恨不得高興地跳起來,雖然跟著這些優秀的朋友,他也進步不小,如果沒有先生押中題,他也肯定考不到這個名次。
吳風華說:“走!咱們今天去及第軒吃,我請客!”
孫毅,率先響應,“你小子超常發揮這麽多,就該你請客!”
“大侄子,叔必須賞臉!”元盛附和。
幾人來到及第軒,正好碰到王興賢和高誌遠幾人在吃飯。
王興賢這次隻考了第二名,本就心情鬱悶,看到案首是元盛,心情更加鬱結。
元盛答題時間比他短,名次還比他高。
王興賢看高誌遠越發不順眼,如果當初不是高誌遠找茬,他知道元盛是誰?
他正鬱悶著,就聽另外一桌的學子吐槽元盛幾人。
雖然大家不認識,但是討厭的人一樣,高誌遠便將二人邀請到一桌。
王康年說:“那個元盛是有些水平,但是我聽說這次他們能考這麽好是因為鼓書院的先生,押中了考題,所以他們整體成績才那麽好,吳風華平時那麽垃圾的成績,這次居然考了三十名!”
高誌遠看到王興賢的臉色好轉一些,趕緊附和道:“原來如此!我就說嘛,那元盛的學識哪有興賢高,興賢才是真正的少年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