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富可敵國,你叫我姐扶弟魔? 作者:我愛番石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我不知道辣椒是啥,但是你既然讓我種,那我就把田全部都種上!”孫慶有想通之後,心思徹底通達了,最好的朋友失而複得,這種感覺太美妙了。
孫慶有兩個兒子聽老爹這麽說,也很高興,誰不想發財?如今元家發展這麽好,他們能跟著喝點湯也好啊。
盛桂花對張老太說:“老嫂子,元寶說種辣椒肯定能賺錢,你們要不要也跟著種上?”
張老太和張家三個兒子沒想到,元家這麽仁義,居然還想著他們?
張老太臉都笑成一朵花了,“願意,當然願意。桂花,我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當時,我們也就幫了一點小忙,你們把砍柴的活計給我們,已經是幫了我們大忙了。”
盛桂花笑著說:“老嫂子,您這可不是小忙。”
青山鎮根本不缺柴,大青山是無主之地,附近的村民都可以上山砍柴,柴火的價格是有價無市。寒冬臘月,將柴火挑到縣城,才有可能賣到一擔十文的價格。
元家每天收他家三擔柴火,已經是在幫助他們了,張家人心裏清楚,內心感激著呢。
元家如今竟又要出手幫他們,給他們賺錢的機會,張老太心中感歎,元家人還真是受人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誰能想到她當時的善舉,能有這樣的收獲。
元來福和盛桂花剛將孫家和張家人安頓好。
這時,元盛二姐一大家子來了。
二姐元念兒,親家娘馬老太,二姐夫趙明德,侄子趙有良,趙有學,趙有晨,趙明理一家,趙明仁一家都帶著賀禮來了。
元盛聽到動靜,親自出來迎接馬老太,二姐和二姐夫。
馬老太看到元寶,眉開眼笑,“元寶,這才多久沒見,又長高了,又變俊了,快讓親家娘好好看看。”
元盛“乖巧”站著,握住馬老太的手,“親家娘,您可算來了,我想吃您做的蓧麵魚魚了。”
“好,今天吃完席,我給你做。”馬老太寵溺地說。
元來福和盛桂花熱情迎接親家馬老太。
祝晨曦則和元念兒寒暄。
趙有良崇拜的看著元盛,“小舅,你太厲害了!我們先生說了,今年縣試案首是山後村元盛!你比我蒙學就早一個月,我現在四書才背下來一本!”
“你都不知道,我跟同窗說,案首是我小舅,我小舅蒙學了半年,就考了案首,他們都不信!連我先生都說我吹牛!”
說到這趙有良便有些生氣,這些人怎麽這樣,自己做不到就覺得他小舅也做不到。
趙有良比元盛小三歲,但是比元盛矮一大截,元盛低著頭看著他,“有良,小舅記憶力確實比一般人要好很多,你不用跟小舅比,學習慢也不要氣餒。”
“被先生和同窗冤枉,你肯定很委屈,小舅理解你的心情。不過,小舅蒙學半年考得這樣的成績,確實超過了你先生的想象,他並不是有意針對你。”
趙有良聽到小舅說理解他的心情,心裏好受多了。
趙明德拍了拍元盛那個的肩膀,“元寶,可真有你的,姐夫現在懷疑,還有什麽事情,是你做不成的!”
趙明德的氣質,沉穩達練,整個人透露著一種自信與成熟,與之前那個有些靦腆,沒見過世麵的莊稼漢完全不同。
這段時間,趙明德得到了充分的鍛煉,趙家也已今非昔比。
如今趙家是趙各莊村的小地主,擁有一百三十畝地。
趙家的養豬場已經頗具規模,經過梁實等人的多次實驗,已經給豬找到了最適宜的溫度,和喂養配方,現在趙家的豬隻需要五個月時間就能出欄。
趙家養的兩百六十頭豬,已經陸續出欄,給李屠夫殺了。
趙家又陸陸續續上了豬苗,擴大了養豬場規模,如今趙家養豬場可以飼養一千頭生豬。
即使擴大到這個規模,也是剛剛供應上李屠夫的需求量。
之前生豬不夠的時,趙明德與兩個兄弟,一直在十裏八鄉幫著李長順收豬。
趙家生豬統一化養殖,統一化售賣,趙家賺得盆滿缽滿。
趙明德算過,飼養一頭豬的淨利潤達到了六百文錢!
每每想到此,趙家人都對元盛充滿感激,這一切都是元盛給的。
沒有元盛,他們在被劉家欺負的時候,隻能忍氣吞聲,被打,被強占了宅基地,隻能忍著。
元盛不僅為他們報了仇,還借錢給他們,讓他們買了地,又指導他們開了養豬場,趙家的感激無法用言語表達。
趙家的生活,也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趙家的孩子們不僅去讀書,趙家吃食也從雜糧饅頭,糙米粥上升到大米白麵燉肉。
元念兒看著弟弟又高了,不但挑起了整個元家,還挑起了姐姐們的家,心中既欣慰,又感動,又替弟弟辛苦。
元念兒笑中帶淚,“寶兒,這半年時間,你做了這麽多事,還要抽時間學習,參加縣試,你累不累?”
元盛被二姐感染,眼眶也有點泛酸,“二姐,不累,我都是勞逸結合。”
祝晨曦將自己的手帕遞給元念兒,“二姐,我看著他呢,發現他累了就讓他休息。”
元念兒擦擦淚,這大喜的日子,她怎麽流淚了?元念兒說:“想到元寶身上的擔子,我心就泛酸。”
元盛說:“二姐,你們可不是負擔,你們是我前進的推力,每當想到我的背後有你們,我就什麽都不怕。”
姐姐們算什麽負擔呢,改變大乾國運,改變大乾百姓的命運,才是他真正的負擔,但是這話是不能說給姐姐們聽,不然姐姐們立馬心疼。
元念兒聽到元盛這麽說,笑出了聲,“還是這麽嘴甜會哄人。”
祝晨曦深以為然,點了點頭,油嘴滑舌,淨會哄人!
趙家人走進元宅,跟老元家人一樣,眼睛都看直了,這裏也好奇,那裏也好奇。
尤其小家夥趙有晨,一雙大眼睛四處看,腦袋來回轉,哪裏都好看,哪裏都想去。
元盛說:“二姐,你們晚上都別回了,都住在這兒,我先去招呼來人,晚上客人們走了你們再好好參觀。”
“好。”元念兒說,“把娘他們安頓好,我跟你姐夫跟你一起去招待客人。”
孫慶有兩個兒子聽老爹這麽說,也很高興,誰不想發財?如今元家發展這麽好,他們能跟著喝點湯也好啊。
盛桂花對張老太說:“老嫂子,元寶說種辣椒肯定能賺錢,你們要不要也跟著種上?”
張老太和張家三個兒子沒想到,元家這麽仁義,居然還想著他們?
張老太臉都笑成一朵花了,“願意,當然願意。桂花,我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當時,我們也就幫了一點小忙,你們把砍柴的活計給我們,已經是幫了我們大忙了。”
盛桂花笑著說:“老嫂子,您這可不是小忙。”
青山鎮根本不缺柴,大青山是無主之地,附近的村民都可以上山砍柴,柴火的價格是有價無市。寒冬臘月,將柴火挑到縣城,才有可能賣到一擔十文的價格。
元家每天收他家三擔柴火,已經是在幫助他們了,張家人心裏清楚,內心感激著呢。
元家如今竟又要出手幫他們,給他們賺錢的機會,張老太心中感歎,元家人還真是受人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誰能想到她當時的善舉,能有這樣的收獲。
元來福和盛桂花剛將孫家和張家人安頓好。
這時,元盛二姐一大家子來了。
二姐元念兒,親家娘馬老太,二姐夫趙明德,侄子趙有良,趙有學,趙有晨,趙明理一家,趙明仁一家都帶著賀禮來了。
元盛聽到動靜,親自出來迎接馬老太,二姐和二姐夫。
馬老太看到元寶,眉開眼笑,“元寶,這才多久沒見,又長高了,又變俊了,快讓親家娘好好看看。”
元盛“乖巧”站著,握住馬老太的手,“親家娘,您可算來了,我想吃您做的蓧麵魚魚了。”
“好,今天吃完席,我給你做。”馬老太寵溺地說。
元來福和盛桂花熱情迎接親家馬老太。
祝晨曦則和元念兒寒暄。
趙有良崇拜的看著元盛,“小舅,你太厲害了!我們先生說了,今年縣試案首是山後村元盛!你比我蒙學就早一個月,我現在四書才背下來一本!”
“你都不知道,我跟同窗說,案首是我小舅,我小舅蒙學了半年,就考了案首,他們都不信!連我先生都說我吹牛!”
說到這趙有良便有些生氣,這些人怎麽這樣,自己做不到就覺得他小舅也做不到。
趙有良比元盛小三歲,但是比元盛矮一大截,元盛低著頭看著他,“有良,小舅記憶力確實比一般人要好很多,你不用跟小舅比,學習慢也不要氣餒。”
“被先生和同窗冤枉,你肯定很委屈,小舅理解你的心情。不過,小舅蒙學半年考得這樣的成績,確實超過了你先生的想象,他並不是有意針對你。”
趙有良聽到小舅說理解他的心情,心裏好受多了。
趙明德拍了拍元盛那個的肩膀,“元寶,可真有你的,姐夫現在懷疑,還有什麽事情,是你做不成的!”
趙明德的氣質,沉穩達練,整個人透露著一種自信與成熟,與之前那個有些靦腆,沒見過世麵的莊稼漢完全不同。
這段時間,趙明德得到了充分的鍛煉,趙家也已今非昔比。
如今趙家是趙各莊村的小地主,擁有一百三十畝地。
趙家的養豬場已經頗具規模,經過梁實等人的多次實驗,已經給豬找到了最適宜的溫度,和喂養配方,現在趙家的豬隻需要五個月時間就能出欄。
趙家養的兩百六十頭豬,已經陸續出欄,給李屠夫殺了。
趙家又陸陸續續上了豬苗,擴大了養豬場規模,如今趙家養豬場可以飼養一千頭生豬。
即使擴大到這個規模,也是剛剛供應上李屠夫的需求量。
之前生豬不夠的時,趙明德與兩個兄弟,一直在十裏八鄉幫著李長順收豬。
趙家生豬統一化養殖,統一化售賣,趙家賺得盆滿缽滿。
趙明德算過,飼養一頭豬的淨利潤達到了六百文錢!
每每想到此,趙家人都對元盛充滿感激,這一切都是元盛給的。
沒有元盛,他們在被劉家欺負的時候,隻能忍氣吞聲,被打,被強占了宅基地,隻能忍著。
元盛不僅為他們報了仇,還借錢給他們,讓他們買了地,又指導他們開了養豬場,趙家的感激無法用言語表達。
趙家的生活,也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趙家的孩子們不僅去讀書,趙家吃食也從雜糧饅頭,糙米粥上升到大米白麵燉肉。
元念兒看著弟弟又高了,不但挑起了整個元家,還挑起了姐姐們的家,心中既欣慰,又感動,又替弟弟辛苦。
元念兒笑中帶淚,“寶兒,這半年時間,你做了這麽多事,還要抽時間學習,參加縣試,你累不累?”
元盛被二姐感染,眼眶也有點泛酸,“二姐,不累,我都是勞逸結合。”
祝晨曦將自己的手帕遞給元念兒,“二姐,我看著他呢,發現他累了就讓他休息。”
元念兒擦擦淚,這大喜的日子,她怎麽流淚了?元念兒說:“想到元寶身上的擔子,我心就泛酸。”
元盛說:“二姐,你們可不是負擔,你們是我前進的推力,每當想到我的背後有你們,我就什麽都不怕。”
姐姐們算什麽負擔呢,改變大乾國運,改變大乾百姓的命運,才是他真正的負擔,但是這話是不能說給姐姐們聽,不然姐姐們立馬心疼。
元念兒聽到元盛這麽說,笑出了聲,“還是這麽嘴甜會哄人。”
祝晨曦深以為然,點了點頭,油嘴滑舌,淨會哄人!
趙家人走進元宅,跟老元家人一樣,眼睛都看直了,這裏也好奇,那裏也好奇。
尤其小家夥趙有晨,一雙大眼睛四處看,腦袋來回轉,哪裏都好看,哪裏都想去。
元盛說:“二姐,你們晚上都別回了,都住在這兒,我先去招呼來人,晚上客人們走了你們再好好參觀。”
“好。”元念兒說,“把娘他們安頓好,我跟你姐夫跟你一起去招待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