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才是硬道理,自從丁斐被斬首後,曹德就停止了大規模的整頓吏治。


    在這充滿風雲變幻、波譎雲詭的三國時期,想要稱霸天下可絕非易事!這可不是一場簡單的遊戲,而是全方位的激烈較量,考驗著一個勢力或者個人的綜合實力。


    總之,想要在這場爭霸天下的宏偉征程中脫穎而出,就必須麵麵俱到,將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形成一股無堅不摧的力量,向著那至高無上的王座奮勇前行!


    這段時間以來,曹德拉著做荀彧等人做了許多調研,為的就是太學建設的問題。


    自西漢武帝設立太學以來,漢王朝號稱以太學養天下士。


    太學設立後,教師稱博士,其主要職責是“掌教弟子”。太學主要教授五經,即《詩》《書》《禮》《易》《春秋》,每一經都設有博士,故而又稱“五經博士。”


    太學學生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博士弟子”,要求是“年十八以上,儀狀端正者,補博士弟子”,標準看似簡單,但這隻是起步條件。沒有兩把刷子的考生,根本入不了朝廷大儒們的法眼。


    另一種是“如弟子”,“如弟子”由地方政府推薦,標準更高:“好文學,敬長上,肅政教,順鄉裏,出入不悖”,這要求既要有較高的知識水平,還要有高尚的道德。


    選拔過程很嚴格,先由地方官挑選出候選考生,推薦給上級的“二千石”官員;“二千石”官員考察後,選出符合要求的考生並帶到長安,由中央主管官員做最後的定奪。


    曹德聽著荀彧口中的滔滔不絕述說,整個人感覺快要爆炸了。


    從校址選址、人員配備、學科設置、考核任用等等,簡直事無巨細,繁瑣無比,比打烏桓難多了。


    曹德越來越覺得搞不好自己又被大曹算計了一回。


    “好了,別爭了。”曹德不耐煩的打斷荀彧等人的爭論。


    “不就是一個學院的選址嗎?在哪不是上學,就選在城北,那邊寬敞些,以後若是擴建,也省得麻煩。”


    “君侯,可是那地方風水不好啊!”陳群起身反對道。


    他現在也認清現實了,既然搶不過,那就加入到其中,管他娘的潁川士族喲,得過且過,先把自個兒過好再說。


    君不見鍾繇那癟犢子現在走路都是邁的外八字,在長安城過得多瀟灑。


    用陳群的話來說,城北自古以來就是陰地,太學那幫人小胳膊小腿的壓不住。


    其實陳群是想按照慣例將太學設在鄴城皇宮旁的,所有就弄了一個子虛烏有的風水不好。


    曹德撇了撇嘴,這老頭子就是怕上“早八”,太學若放在城北,就繞不開皇城。


    陳群每日上課又不能從皇城穿過,隻能繞城而行,天長日久這可不得了。


    繞城一周幾十裏路,都夠他在家中和小妾做早操的了。


    “是啊,長文公所言極是。”郭嘉也起身附和道,“君侯,那地方確實不是上上之選,不如換到城裏來?”


    看著郭家討好的笑容,曹德心中一陣惡寒,這浪蕩子就是怕花錢。


    繞了幾十裏路,又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出門啥的不得養個馬車車夫?那又是一筆開銷。


    郭嘉這浪子是把精打細算用到極致了,每月的俸祿全往留香院丟了去。


    留香院中談笑間揮金如土,其他地方摳摳搜搜的。


    曹德鄙視的看了一眼郭嘉,然後語氣鄭重的說,“這事就這麽定了。”


    才剛開始謀劃選址,就有這麽多雞毛蒜皮的麻煩,後續還做不做了?


    曹德說完見陳群和郭嘉等反對的人臉色有些青,於是又拋出了一個原來就準備好的福利。


    “鑒於太學建在城北,太學教習每日趕路費勁,本侯準備在太學裏給各位教習建設一棟房屋臨時午間居住。”


    “同時,每日由司空府統一安排太學教習專用馬車接送各位!”


    “君侯,此言當真?”陳群和郭嘉兩人異口同聲的問。


    曹德笑著點了點頭,心想這下你們沒話說了吧。


    陳群和郭嘉對視了一眼,眼中都閃過一絲驚喜,有免費的住所和馬車,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陳群連忙說道,表示舉雙手讚成。


    其他人見狀,也紛紛表示同意,畢竟誰也不想每天早中晚趕路,有了住所和馬車,就能節省不少時間和精力。


    關鍵是免費的,沒錯,免費的,重要的事說三遍。


    有便宜不占就是王八蛋,難得鄄侯大發善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於是,太學的選址就這樣確定了下來。


    “長文啊,那風水的事?”


    曹德眉開眼笑的看著陳群,閑來無事逗逗這老頭。


    陳群尷尬的笑了笑,這本來就是他信口胡謅,哪有什麽風水不好之說。


    可是話從口出,又不能不自圓其說。


    於是陳群開口笑道,“君侯盡管放心,屬下一定尋找天下最出名的陰陽家前來勘測,保準太學蒸蒸日上。”


    曹德見好就收,嗯了一聲然後開口道,“太學地址選好了,我準備即日起就開始讓人動土建設。隻是這施工的事,你們說如何是好?”


    這年頭可沒有什麽建築公司,全是民夫來建。


    眾人知道他實質上是問征用多少民夫合適。


    大曹北征烏桓,為了運輸糧草,已經征用了一批民夫開鑿平虜渠、泉州渠,現在河北大地民夫也是捉襟見肘,過了年又要準備春耕的事,不能因為建設太學因小失大。


    大管家荀彧思考了一會兒,然後凝重的回答曹德,“君侯,春耕馬上就要來臨,民夫之事恐怕需要好生計算。”


    “征用多了會影響明年的春耕,征用少了又會拖延太學的建設。”


    “現在一時半會兒我等也無法算出來,還請君侯寬恕幾日再說。”


    曹德嗯了一聲,然後笑道,“可以,那文若你帶著諸位辛苦幾日,爭取在三日內拿出一個方案來。”


    待眾人走後,曹德獨自一個人在府中閑逛,思考如何更好的團結更多的力量,陳群的事對他啟發太大。


    這老頭投誠後,爆發出來的戰鬥力不愧是潁川士族的翹楚,幫他省了不少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三國,家兄孟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楚並收藏重生三國,家兄孟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