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曹想了想還是拒絕了袁譚的請求,然後讓人打掃戰場。
“嗬嗬,大哥,你可真舍得花大價錢,為了我這顆頭顱居然舍得將並州送給人家。”袁尚冷嘲熱諷起來。
袁譚咬牙切齒的看著他,雙眼猶如毒蛇,“我恨不得食汝皮寢汝肉,不過一州之地,哪怕要了我的命也無妨。”
沒有人知道他心中有多麽恨這位三弟,尤其是從那次濮陽被俘後,天知道他當時是怎麽熬過來的。
袁尚見袁譚想他死的心如此之重,也不再浪費口舌說服他,反而嘲笑起來。
“那又如何,人要有自知之明,哪怕你將並州送給曹操,人家還不是一樣不答應你,這輩子恐怕你想親手殺我是難以實現咯。”
袁譚神色一黯,沉默不語。
就在這時,老熟人甘寧走了過來。
“袁大公子,近來可好啊?怎麽見了我老甘也不招呼一聲啊?”
袁譚興致缺缺的回了一句,“袁譚見過甘將軍。”
甘寧知道他為什麽興致不高,於是拍了拍他肩膀悄悄的說:“袁大公子,曹司空雖然沒有答應你,可也沒說放過袁尚啊,你到時找我家君侯求個情,那不就是手到擒來嗎?多大點事。”
袁譚頓時興致勃勃,臉色變得激動起來,對啊,他還有一個叔父。
“嗬嗬,顯甫啊,你這頭顱我是要定了。”袁譚得意洋洋的看著臉色蒼白的袁尚,“你可要好生活著,大哥有的是手段炮製你,可別讓大哥白費心思準備一場。”
大曹逮到袁尚這條大魚,然後就率軍一路返回鄴城,再不回去搞不好真的進不了鄴城城門了。
一月之後,鄴城西門。
曹德如霜打的茄子般,滿臉疲憊地站在城門口,身旁的曹昂亦是如此。至於其他人,此刻都被他如趕鴨子上架般強迫堅守崗位。
袁紹經營冀州多年,袁家勢力猶如蛛網般遍布整個冀州,滲透到各個階層。這一個月以來,各地各處叛亂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
果真應了那句話,守天下比打天下更難!
他能和曹昂兩人來迎接大曹,算是給他天大的麵子了。
“叔父,來了。”
曹昂提醒看一聲,隻見目光投向遠處,地平線處一隊大軍雄赳赳,氣昂昂的走了過來。
領頭之人正是大曹,黑不溜秋的,個兒又矮,在大軍之中十分顯目。
“嘶!”
大曹遠遠看到鄴城城門的兩個人,忍不住吸了一口冷氣。
這怨氣衝天啊,隔著數裏外都能看到那股怨氣。
征戰沙場多年了,那次不是人來人往的迎接,今天卻改了模樣。
兩個人,而且還是吊兒郎當的站在那裏,看見大軍來了也不動一步。
“孟德……”夏侯惇也看到了,他喊了一聲大曹,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大曹突然放聲大笑,拍馬飛奔起來,“二郎!”
伸頭一刀,縮頭一刀,早死早超生,趁著大軍慢行,還不如抓緊時間早點上去說幾句好話,服個軟,省得待會丟人現眼。
曹德看著麵前的大曹,臉上的表情漸漸變得柔和起來,原本心中的怒氣也一下子消散了幾分。
隻因大曹比上次相見得時候更加顯老了,雙鬢向人無再青,又添了不少華發。
“大哥,許久不見了,一切可好?”
“拜見父親!”
大曹沒有管曹昂的行禮,而是目瞪口呆的看著曹德,半晌後顫巍巍的伸出右手在他麵前晃了晃。
“二郎,你可別嚇大哥,你莫不是生病了?”
“滾!給臉不要臉,曹阿瞞你丫的就不配老子給你好臉色。”曹德沒好氣的罵了一句。
大曹瞬間喜笑顏開,就是這個味,這才是他曹孟德的好二弟。
就在兩人交談時間,夏侯惇等人也來到他們身邊。
“二郎!”
“君侯!”
眾人異口同聲的喊了起來,其中夾雜著一聲聲嘶力竭的喊聲。
“叔父,侄兒總算見到你了。”
袁譚推開眾人走了出來,跪倒在地,淚眼婆娑的看著曹德。
曹德正要往前走一步,大曹拉著他小聲的把袁譚用並州之地換親手處死袁尚的事,“二郎,此事大哥沒有答應他,不是有什麽安排,而是我覺得還是你做主的好。”
大曹見曹德臉色疑惑,最後又解釋了一句。
曹德輕輕點了點頭,嗯了一聲,然後走過去扶起來袁譚,用手拍了拍他的衣袖上的灰塵。
“顯思,雖然你與叔父不是同姓,可是叔父一直將你看做自家親侄兒一般對待,叔父心中你和子修等人一樣。事情叔父都知道了,我答應你了。”
“多謝叔父!”袁譚滿臉通紅的喊道,“從此以後,叔父就是我的親叔父了,袁譚願意隨侍叔父左右,像兒子服侍父親一樣對待叔父。”
曹德大笑起來,連說三聲好好好,然後才和夏侯惇、甘寧等人見禮。
與之相反的是後麵的袁尚,聽到曹德答應他大哥得請求,頓時間臉色蒼白。
“曹賊,要殺要剮,痛快些,你又何必惺惺作態?”袁尚垂死掙紮的喊了起來。
“聒臊!”
甘寧順手將旁邊的裹腳布堵住他的嘴,然後對曹德笑道:“君侯,多年不見,您風采依舊阿,還是那麽的神勇,果真是我大漢天下第一武將!”
“哈哈!”曹德用手捶了一下他的胸脯,“我是不是該叫你一聲錦帆侯啊?”
“不敢,不敢。”甘寧急忙擺手道,“君侯麵前,末將豈敢稱侯。”
“二郎,你看可以進城了嗎?”大曹走過來討笑道,他還是不相信曹德會突然改變,就連說話的時候都是小心翼翼的。
曹德沒好氣的瞥了他一眼,然後一語雙關笑罵道,“曹司空,你是主人家,能進不能進這鄴城,當然是你說了算。”
“眾將聽令,大軍進城!”
“喏。”
大曹騎在爪黃飛電上,意氣風發的走進鄴城城門。
自中平元年(公元184麵)黃巾起義爆發,被拜為騎都尉來,征戰二十一年,轉戰數千裏,他終於成了這大漢朝第一大諸侯。
生平之誌又近矣!
“嗬嗬,大哥,你可真舍得花大價錢,為了我這顆頭顱居然舍得將並州送給人家。”袁尚冷嘲熱諷起來。
袁譚咬牙切齒的看著他,雙眼猶如毒蛇,“我恨不得食汝皮寢汝肉,不過一州之地,哪怕要了我的命也無妨。”
沒有人知道他心中有多麽恨這位三弟,尤其是從那次濮陽被俘後,天知道他當時是怎麽熬過來的。
袁尚見袁譚想他死的心如此之重,也不再浪費口舌說服他,反而嘲笑起來。
“那又如何,人要有自知之明,哪怕你將並州送給曹操,人家還不是一樣不答應你,這輩子恐怕你想親手殺我是難以實現咯。”
袁譚神色一黯,沉默不語。
就在這時,老熟人甘寧走了過來。
“袁大公子,近來可好啊?怎麽見了我老甘也不招呼一聲啊?”
袁譚興致缺缺的回了一句,“袁譚見過甘將軍。”
甘寧知道他為什麽興致不高,於是拍了拍他肩膀悄悄的說:“袁大公子,曹司空雖然沒有答應你,可也沒說放過袁尚啊,你到時找我家君侯求個情,那不就是手到擒來嗎?多大點事。”
袁譚頓時興致勃勃,臉色變得激動起來,對啊,他還有一個叔父。
“嗬嗬,顯甫啊,你這頭顱我是要定了。”袁譚得意洋洋的看著臉色蒼白的袁尚,“你可要好生活著,大哥有的是手段炮製你,可別讓大哥白費心思準備一場。”
大曹逮到袁尚這條大魚,然後就率軍一路返回鄴城,再不回去搞不好真的進不了鄴城城門了。
一月之後,鄴城西門。
曹德如霜打的茄子般,滿臉疲憊地站在城門口,身旁的曹昂亦是如此。至於其他人,此刻都被他如趕鴨子上架般強迫堅守崗位。
袁紹經營冀州多年,袁家勢力猶如蛛網般遍布整個冀州,滲透到各個階層。這一個月以來,各地各處叛亂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
果真應了那句話,守天下比打天下更難!
他能和曹昂兩人來迎接大曹,算是給他天大的麵子了。
“叔父,來了。”
曹昂提醒看一聲,隻見目光投向遠處,地平線處一隊大軍雄赳赳,氣昂昂的走了過來。
領頭之人正是大曹,黑不溜秋的,個兒又矮,在大軍之中十分顯目。
“嘶!”
大曹遠遠看到鄴城城門的兩個人,忍不住吸了一口冷氣。
這怨氣衝天啊,隔著數裏外都能看到那股怨氣。
征戰沙場多年了,那次不是人來人往的迎接,今天卻改了模樣。
兩個人,而且還是吊兒郎當的站在那裏,看見大軍來了也不動一步。
“孟德……”夏侯惇也看到了,他喊了一聲大曹,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大曹突然放聲大笑,拍馬飛奔起來,“二郎!”
伸頭一刀,縮頭一刀,早死早超生,趁著大軍慢行,還不如抓緊時間早點上去說幾句好話,服個軟,省得待會丟人現眼。
曹德看著麵前的大曹,臉上的表情漸漸變得柔和起來,原本心中的怒氣也一下子消散了幾分。
隻因大曹比上次相見得時候更加顯老了,雙鬢向人無再青,又添了不少華發。
“大哥,許久不見了,一切可好?”
“拜見父親!”
大曹沒有管曹昂的行禮,而是目瞪口呆的看著曹德,半晌後顫巍巍的伸出右手在他麵前晃了晃。
“二郎,你可別嚇大哥,你莫不是生病了?”
“滾!給臉不要臉,曹阿瞞你丫的就不配老子給你好臉色。”曹德沒好氣的罵了一句。
大曹瞬間喜笑顏開,就是這個味,這才是他曹孟德的好二弟。
就在兩人交談時間,夏侯惇等人也來到他們身邊。
“二郎!”
“君侯!”
眾人異口同聲的喊了起來,其中夾雜著一聲聲嘶力竭的喊聲。
“叔父,侄兒總算見到你了。”
袁譚推開眾人走了出來,跪倒在地,淚眼婆娑的看著曹德。
曹德正要往前走一步,大曹拉著他小聲的把袁譚用並州之地換親手處死袁尚的事,“二郎,此事大哥沒有答應他,不是有什麽安排,而是我覺得還是你做主的好。”
大曹見曹德臉色疑惑,最後又解釋了一句。
曹德輕輕點了點頭,嗯了一聲,然後走過去扶起來袁譚,用手拍了拍他的衣袖上的灰塵。
“顯思,雖然你與叔父不是同姓,可是叔父一直將你看做自家親侄兒一般對待,叔父心中你和子修等人一樣。事情叔父都知道了,我答應你了。”
“多謝叔父!”袁譚滿臉通紅的喊道,“從此以後,叔父就是我的親叔父了,袁譚願意隨侍叔父左右,像兒子服侍父親一樣對待叔父。”
曹德大笑起來,連說三聲好好好,然後才和夏侯惇、甘寧等人見禮。
與之相反的是後麵的袁尚,聽到曹德答應他大哥得請求,頓時間臉色蒼白。
“曹賊,要殺要剮,痛快些,你又何必惺惺作態?”袁尚垂死掙紮的喊了起來。
“聒臊!”
甘寧順手將旁邊的裹腳布堵住他的嘴,然後對曹德笑道:“君侯,多年不見,您風采依舊阿,還是那麽的神勇,果真是我大漢天下第一武將!”
“哈哈!”曹德用手捶了一下他的胸脯,“我是不是該叫你一聲錦帆侯啊?”
“不敢,不敢。”甘寧急忙擺手道,“君侯麵前,末將豈敢稱侯。”
“二郎,你看可以進城了嗎?”大曹走過來討笑道,他還是不相信曹德會突然改變,就連說話的時候都是小心翼翼的。
曹德沒好氣的瞥了他一眼,然後一語雙關笑罵道,“曹司空,你是主人家,能進不能進這鄴城,當然是你說了算。”
“眾將聽令,大軍進城!”
“喏。”
大曹騎在爪黃飛電上,意氣風發的走進鄴城城門。
自中平元年(公元184麵)黃巾起義爆發,被拜為騎都尉來,征戰二十一年,轉戰數千裏,他終於成了這大漢朝第一大諸侯。
生平之誌又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