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出征王慶
東京話事人,我就是這麽拽 作者:悠然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父皇,兒臣以及麾下大軍已然整裝待發,萬事俱備,隻欠您一聲令下,便可即刻出征!”趙桓恭恭敬敬地朝著趙佶行了一個標準的大禮後,朗聲說道。
此時的趙佶正端坐在禦書房那張寬敞而華麗的桌案前,手持毛筆,專心致誌地在紙上寫寫畫畫著什麽。
聽到趙桓的稟報,他微微抬起頭來,目光從手中的紙筆轉移到了趙桓身上,同時開口問道:
“哦?既然你們都已準備妥當,那麽皇兒啊,依你之見,此次出征需要多少軍費才夠呢?”
趙桓略作思考,然後不緊不慢地回答道:“啟稟父皇,那王慶雖然起事時間不長,但此人頗為狡詐,且手下兵強馬壯。
短短時日之內,就已經打下大片地盤,成為目前眾多叛亂勢力中占地最廣的一方。現如今,他竟然狂妄自大到自封為楚王,公然占據了整整八座軍州和八十六個縣城,其影響力實在不可小覷。
因此,兒臣認為若想要徹底平定這場叛亂,至少需要一百萬貫的軍費才行。”
趙佶聞言,不禁停下了手中正在書寫的動作,滿臉驚愕之色,脫口而出道:“竟需如此之多?”
趙桓連忙解釋道:“父皇莫急,雖說所需軍費數額巨大,但請父皇放心,兒臣願親自掛帥出征,並以項上人頭擔保,必定能夠一舉將那王慶剿滅,收複失地,凱旋而歸!
所以,這筆軍費並非需要父皇您一次性全部撥付到位,可以根據戰事進展情況逐步發放。隻要有足夠的軍費支持,兒臣定當不負所托,不辱使命!”
“嗯,皇兒你的能力朕是知道的,五十萬就五十萬,朕即刻讓蔡京想辦法,至於糧草軍械嘛,朕也讓他想辦法解決。”趙佶點頭說道。
且不論蔡京究竟是否為奸臣,但在趙佶眼中,隻要能夠替他辦事、分憂解難的臣子,那便是值得重用的良臣。
此時,趙佶將話題一轉,開口詢問道:“那麽關於出征的具體時間,皇兒啊,你可有什麽獨到的見解或想法呢?”
趙桓略作思索後,拱手回答道:“回父皇,兒臣覺得秋分時節左右最為適宜。如此一來,既能避免因過早出征而延誤秋收糧食之事,又不必擔憂天氣過於寒冷會影響軍隊的作戰能力和士氣。”
趙佶微微點頭,表示認同:“嗯,照此推算下來,大約也就是一個多月的時間罷了。
朕覺得這個提議甚是可行,皇兒你便著手去準備相關事宜吧。不知在此過程中,你是否需要朕為你調撥更多的兵力呢?”
趙桓連忙謝恩,並進一步提出了自己對於人員調配的請求:“若父皇允許,兒臣期望您能為我調來折可求和其麾下五千精兵強將;
此外,還有劉光世與其所部三千人馬。當然,如果可能的話,還望再增派幾位得力的將領,比如關勝、呼延灼以及擅長水戰的呼延通將軍等等……”
趙佶聽著趙桓一連串報出的名字,不禁笑著擺了擺手說道:“這般逐一羅列實在太過繁瑣啦!皇兒,不如你直接寫個條子呈上來給朕,朕定會按照你的要求逐一為你辦妥。”
趙桓聞言大喜過望,趕忙再次施禮道謝:“好的,兒臣多謝父皇隆恩!”
趙桓當即在一旁拿起紙張和毛筆將需要用到的人寫下。
時間如白駒過隙,很快一月過去,出征的日子很快來臨,這天,趙桓陪同趙佶一起祭祀天地,然後才來到校場上,
新軍校場上密密麻麻站滿了士兵,台上趙桓大聲的向士兵們做戰前動員,
“各位英勇的將士們:
今日,我們即將踏上戰場,為了大宋的榮耀,為了百姓的安寧,為了我們的尊嚴和榮譽,我們必須奮勇殺敵,取得勝利!
我們是一支強大的軍隊,我們擁有著最優秀的將領和最勇敢的士兵。我們的訓練有素,我們的裝備精良,我們的士氣高昂。我們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戰勝敵人,取得勝利!
敵人是殘忍的,他們不會對我們仁慈。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來攻擊我們,傷害我們。但是,我們不會害怕,我們不會退縮。我們會用我們的勇氣和智慧,來應對敵人的攻擊。我們會用我們的武器和裝備,來消滅敵人。
在戰場上,我們要團結一心,互相幫助。我們要聽從將領的指揮,嚴格遵守軍紀。我們要發揚不怕犧牲的精神,勇往直前。我們要相信自己,相信我們的戰友,相信我們的國家。
最後,我要告訴大家,勝利屬於我們!我們一定能夠戰勝敵人,取得勝利!讓我們一起為了國家的榮耀,為了人民的安寧,為了我們的尊嚴和榮譽,而戰!”
“戰!戰!戰!”士兵們那震耳欲聾、氣勢磅礴的呼喊聲一浪高過一浪,仿佛要衝破雲霄一般,響徹整個校場。他們揮舞著手中的兵器,臉上洋溢著堅毅和果敢,熱血沸騰地跟隨著主將齊聲高呼。
趙桓深知這些士兵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因此他並未使用那些晦澀難懂的文言文來下達命令,而是選擇了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的白話文。隻有這樣,才能讓每一個士兵都清楚地明白自己的使命和目標,從而更好地執行戰鬥任務。
此時,隻聽趙佶高聲喊道:“出發!”這道命令如同驚雷炸響,瞬間點燃了所有人的鬥誌。一時間,旌旗飄揚,金鼓齊鳴,馬蹄聲響徹大地。所有的軍隊猶如洶湧澎湃的洪流,開始緩緩地向前移動,向著未知的征程邁進。
而趙桓則故意放慢腳步,留在了隊伍的最後方。當他看到趙佶時,連忙翻身下馬,快步走到父親麵前,恭敬地行了一個大禮,說道:“父皇,兒臣此去定當奮勇殺敵,不辱使命,請您放心等待兒臣凱旋歸來的好消息。”
趙佶麵帶微笑,輕輕地拍了拍趙桓的肩膀,眼中滿是慈愛與信任:“吾兒勇敢前行便是,為父相信你必定能夠旗開得勝,立下赫赫戰功。”
趙桓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再次向趙佶行禮後,站起身來猛地一甩袖袍,動作瀟灑利落。然後,他敏捷地翻身上馬,雙腿用力一夾馬腹,騎著駿馬如離弦之箭般疾馳而去,迅速追趕上了前方行進中的大軍。
也不知道究竟是誰先起了這個頭,隻見原本正安靜行進著的軍隊忽然間就齊聲唱起了那激昂豪邁、振奮人心的《精忠報國》之歌。歌聲嘹亮,響徹雲霄,仿佛能夠穿透時空的壁壘,直抵人們心靈深處最柔軟的角落。
趙佶靜靜地佇立在那裏,耳畔回蕩著這雄壯有力的歌聲,目光則緊緊地凝視著眼前這支即將奔赴戰場的鐵血雄師。
看著他們英姿颯爽的身影和堅毅果敢的神情,趙佶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強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此時此刻,他無比堅信自己做出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
隨著軍旗飄揚,號角長鳴,大軍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洪流,一路向西挺進。此次出征,嶽飛被委以先鋒大將之重任,其身旁還有智勇雙全的杜壆作為副將輔佐。他們二人親率一萬精銳之師充當先鋒隊,肩負著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艱巨使命。
與此同時,負責護送糧草輜重的重要任務,則落到了韓世忠這位久經沙場的名將肩上。有他坐鎮後方,確保後勤補給線的安全暢通,可以說是萬無一失。
經過數日艱苦跋涉,大軍終於抵達了此行的第一個戰略要衝——西京洛陽。此時,鎮守洛陽城的乃是王慶麾下赫赫有名的大將袁朗。
此人不僅武藝高強,而且足智多謀,絕非等閑之輩。此外,他手下還有潘忠、李雄這兩員猛將作為副將從旁協助,城中更是屯駐了整整五萬兵馬。
當宋軍的先鋒部隊共計一萬人馬抵達洛陽城下時,雙方尚未正式交鋒,但袁朗憑借多年征戰經驗,一眼便看出嶽飛所部人數較少。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下令讓潘忠和李雄二人各領五千人馬出城迎敵,並同時派出數匹快馬加急向王慶傳遞消息,告知宋軍大部隊已然來犯。
洛陽城外,
宋軍嶽飛和杜壆率領一萬大軍與王慶軍潘忠和李雄一萬大軍對峙著。戰場上,旌旗飄揚,戰鼓雷鳴,雙方士兵們嚴陣以待,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嶽飛身著鎧甲,手持長槍,英姿颯爽地站在宋軍陣前。他目光堅定,凝視著前方的敵軍,心中充滿了鬥誌。杜壆則站在他的身旁,手握丈八蛇矛,威風凜凜。
嶽飛拍馬而出,朝著對方喝道:“兀那賊將,可敢上前受死?”
潘忠一怒揮舞大刀拍馬而出,“敵將休得猖狂,看我來取你首級。”
兩人很快戰到一起,僅僅十餘個回合,潘忠就敗下陣來,嶽飛見狀當即下令出擊,
隨著一聲令下,戰鬥正式打響。宋軍士兵們呐喊著,如潮水般向敵軍衝去。嶽飛一馬當先,揮舞著長槍,如入無人之境。他的槍法精湛,每一次攻擊都能準確地命中敵軍的要害,讓敵人聞風喪膽。
王慶軍潘忠和李雄也不甘示弱,他們指揮著士兵們奮勇抵抗。潘忠手持大刀,與嶽飛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他的刀法淩厲和嶽飛又戰在一起。但嶽飛憑借著過人的武藝和勇氣,逐漸占據了上風。
李雄則率領著一隊騎兵,試圖從側翼突破宋軍的防線。杜壆發現了他的意圖,立刻率領著一隊士兵迎了上去。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騎兵對決。
杜壆的丈八蛇矛威猛,他揮舞著,如砍瓜切菜般地斬殺著敵軍。在他的帶領下,宋軍士兵們士氣大振,奮勇殺敵。
在宋軍的猛烈攻擊下,王慶軍逐漸陷入了困境。潘忠和李雄見勢不妙,想要撤退。但嶽飛和杜壆卻不給他們任何機會。他們率領著士兵們緊緊追擊,將敵軍逼入了絕境。
最終,王慶軍潘忠和李雄一萬大軍被宋軍徹底擊敗,逃的逃,降的降,要不是袁朗出來接應,那戰死的更多,潘忠和李雄估計會被斬了。
戰場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宋軍士兵們歡呼雀躍,慶祝著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
嶽飛和杜壆望著戰場上的勝利,心中充滿了自豪。他們知道,這場勝利來之不易,是士兵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他們決定繼續率領著宋軍,為國家和人民而戰,保衛祖國的領土和尊嚴。
宋軍中,嶽飛和杜壆並肩而立,對著城頭的王慶和袁朗高聲罵陣。
嶽飛聲如洪鍾,大聲喝道:“袁朗,爾等叛賊,快快出城受降!”
杜壆也不甘示弱,跟著喊道:“你們這些不忠不義之徒,竟敢背叛朝廷,如今我大軍已至,還不速速投降!”
然而,城頭上的袁朗卻不為所動,他靜靜地站在那裏,看著嶽飛和杜壆,臉上沒有絲毫表情。
潘忠見狀,心中有些不安,他對袁朗說道:“袁將軍,宋軍罵陣,我們是否應該出城迎戰?”
袁朗搖了搖頭,說道:“宋軍士氣正盛,此時出戰,並非上策。我們隻需堅守城池,等待時機即可。”
潘忠聽了袁朗的話,心中稍安,但他還是有些擔心,問道:“袁將軍,我們能守得住嗎?”
袁朗微微一笑,說道:“放心吧,潘將軍。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隻要我們堅守城池,宋軍一時半會兒也攻不進來。”
嶽飛和杜壆見袁朗不出戰,心中有些惱怒。他們繼續罵陣,但袁朗卻始終不為所動。
最終,嶽飛和杜壆無奈地離開了城頭,他們知道,要想攻破城池,還需要另想辦法。
兩人在洛陽城外擺出陣勢嚴陣以待,同時也等著趙桓的大軍到來,畢竟這一萬人根本沒辦法攻打五萬人的城池,更何況還是那麽大的洛陽城。
一天後,趙桓的大軍終於來到洛陽城外,嶽飛和杜壆兩人急忙將情況告訴趙桓。
此時的趙佶正端坐在禦書房那張寬敞而華麗的桌案前,手持毛筆,專心致誌地在紙上寫寫畫畫著什麽。
聽到趙桓的稟報,他微微抬起頭來,目光從手中的紙筆轉移到了趙桓身上,同時開口問道:
“哦?既然你們都已準備妥當,那麽皇兒啊,依你之見,此次出征需要多少軍費才夠呢?”
趙桓略作思考,然後不緊不慢地回答道:“啟稟父皇,那王慶雖然起事時間不長,但此人頗為狡詐,且手下兵強馬壯。
短短時日之內,就已經打下大片地盤,成為目前眾多叛亂勢力中占地最廣的一方。現如今,他竟然狂妄自大到自封為楚王,公然占據了整整八座軍州和八十六個縣城,其影響力實在不可小覷。
因此,兒臣認為若想要徹底平定這場叛亂,至少需要一百萬貫的軍費才行。”
趙佶聞言,不禁停下了手中正在書寫的動作,滿臉驚愕之色,脫口而出道:“竟需如此之多?”
趙桓連忙解釋道:“父皇莫急,雖說所需軍費數額巨大,但請父皇放心,兒臣願親自掛帥出征,並以項上人頭擔保,必定能夠一舉將那王慶剿滅,收複失地,凱旋而歸!
所以,這筆軍費並非需要父皇您一次性全部撥付到位,可以根據戰事進展情況逐步發放。隻要有足夠的軍費支持,兒臣定當不負所托,不辱使命!”
“嗯,皇兒你的能力朕是知道的,五十萬就五十萬,朕即刻讓蔡京想辦法,至於糧草軍械嘛,朕也讓他想辦法解決。”趙佶點頭說道。
且不論蔡京究竟是否為奸臣,但在趙佶眼中,隻要能夠替他辦事、分憂解難的臣子,那便是值得重用的良臣。
此時,趙佶將話題一轉,開口詢問道:“那麽關於出征的具體時間,皇兒啊,你可有什麽獨到的見解或想法呢?”
趙桓略作思索後,拱手回答道:“回父皇,兒臣覺得秋分時節左右最為適宜。如此一來,既能避免因過早出征而延誤秋收糧食之事,又不必擔憂天氣過於寒冷會影響軍隊的作戰能力和士氣。”
趙佶微微點頭,表示認同:“嗯,照此推算下來,大約也就是一個多月的時間罷了。
朕覺得這個提議甚是可行,皇兒你便著手去準備相關事宜吧。不知在此過程中,你是否需要朕為你調撥更多的兵力呢?”
趙桓連忙謝恩,並進一步提出了自己對於人員調配的請求:“若父皇允許,兒臣期望您能為我調來折可求和其麾下五千精兵強將;
此外,還有劉光世與其所部三千人馬。當然,如果可能的話,還望再增派幾位得力的將領,比如關勝、呼延灼以及擅長水戰的呼延通將軍等等……”
趙佶聽著趙桓一連串報出的名字,不禁笑著擺了擺手說道:“這般逐一羅列實在太過繁瑣啦!皇兒,不如你直接寫個條子呈上來給朕,朕定會按照你的要求逐一為你辦妥。”
趙桓聞言大喜過望,趕忙再次施禮道謝:“好的,兒臣多謝父皇隆恩!”
趙桓當即在一旁拿起紙張和毛筆將需要用到的人寫下。
時間如白駒過隙,很快一月過去,出征的日子很快來臨,這天,趙桓陪同趙佶一起祭祀天地,然後才來到校場上,
新軍校場上密密麻麻站滿了士兵,台上趙桓大聲的向士兵們做戰前動員,
“各位英勇的將士們:
今日,我們即將踏上戰場,為了大宋的榮耀,為了百姓的安寧,為了我們的尊嚴和榮譽,我們必須奮勇殺敵,取得勝利!
我們是一支強大的軍隊,我們擁有著最優秀的將領和最勇敢的士兵。我們的訓練有素,我們的裝備精良,我們的士氣高昂。我們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戰勝敵人,取得勝利!
敵人是殘忍的,他們不會對我們仁慈。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來攻擊我們,傷害我們。但是,我們不會害怕,我們不會退縮。我們會用我們的勇氣和智慧,來應對敵人的攻擊。我們會用我們的武器和裝備,來消滅敵人。
在戰場上,我們要團結一心,互相幫助。我們要聽從將領的指揮,嚴格遵守軍紀。我們要發揚不怕犧牲的精神,勇往直前。我們要相信自己,相信我們的戰友,相信我們的國家。
最後,我要告訴大家,勝利屬於我們!我們一定能夠戰勝敵人,取得勝利!讓我們一起為了國家的榮耀,為了人民的安寧,為了我們的尊嚴和榮譽,而戰!”
“戰!戰!戰!”士兵們那震耳欲聾、氣勢磅礴的呼喊聲一浪高過一浪,仿佛要衝破雲霄一般,響徹整個校場。他們揮舞著手中的兵器,臉上洋溢著堅毅和果敢,熱血沸騰地跟隨著主將齊聲高呼。
趙桓深知這些士兵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因此他並未使用那些晦澀難懂的文言文來下達命令,而是選擇了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的白話文。隻有這樣,才能讓每一個士兵都清楚地明白自己的使命和目標,從而更好地執行戰鬥任務。
此時,隻聽趙佶高聲喊道:“出發!”這道命令如同驚雷炸響,瞬間點燃了所有人的鬥誌。一時間,旌旗飄揚,金鼓齊鳴,馬蹄聲響徹大地。所有的軍隊猶如洶湧澎湃的洪流,開始緩緩地向前移動,向著未知的征程邁進。
而趙桓則故意放慢腳步,留在了隊伍的最後方。當他看到趙佶時,連忙翻身下馬,快步走到父親麵前,恭敬地行了一個大禮,說道:“父皇,兒臣此去定當奮勇殺敵,不辱使命,請您放心等待兒臣凱旋歸來的好消息。”
趙佶麵帶微笑,輕輕地拍了拍趙桓的肩膀,眼中滿是慈愛與信任:“吾兒勇敢前行便是,為父相信你必定能夠旗開得勝,立下赫赫戰功。”
趙桓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再次向趙佶行禮後,站起身來猛地一甩袖袍,動作瀟灑利落。然後,他敏捷地翻身上馬,雙腿用力一夾馬腹,騎著駿馬如離弦之箭般疾馳而去,迅速追趕上了前方行進中的大軍。
也不知道究竟是誰先起了這個頭,隻見原本正安靜行進著的軍隊忽然間就齊聲唱起了那激昂豪邁、振奮人心的《精忠報國》之歌。歌聲嘹亮,響徹雲霄,仿佛能夠穿透時空的壁壘,直抵人們心靈深處最柔軟的角落。
趙佶靜靜地佇立在那裏,耳畔回蕩著這雄壯有力的歌聲,目光則緊緊地凝視著眼前這支即將奔赴戰場的鐵血雄師。
看著他們英姿颯爽的身影和堅毅果敢的神情,趙佶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強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此時此刻,他無比堅信自己做出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
隨著軍旗飄揚,號角長鳴,大軍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洪流,一路向西挺進。此次出征,嶽飛被委以先鋒大將之重任,其身旁還有智勇雙全的杜壆作為副將輔佐。他們二人親率一萬精銳之師充當先鋒隊,肩負著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艱巨使命。
與此同時,負責護送糧草輜重的重要任務,則落到了韓世忠這位久經沙場的名將肩上。有他坐鎮後方,確保後勤補給線的安全暢通,可以說是萬無一失。
經過數日艱苦跋涉,大軍終於抵達了此行的第一個戰略要衝——西京洛陽。此時,鎮守洛陽城的乃是王慶麾下赫赫有名的大將袁朗。
此人不僅武藝高強,而且足智多謀,絕非等閑之輩。此外,他手下還有潘忠、李雄這兩員猛將作為副將從旁協助,城中更是屯駐了整整五萬兵馬。
當宋軍的先鋒部隊共計一萬人馬抵達洛陽城下時,雙方尚未正式交鋒,但袁朗憑借多年征戰經驗,一眼便看出嶽飛所部人數較少。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下令讓潘忠和李雄二人各領五千人馬出城迎敵,並同時派出數匹快馬加急向王慶傳遞消息,告知宋軍大部隊已然來犯。
洛陽城外,
宋軍嶽飛和杜壆率領一萬大軍與王慶軍潘忠和李雄一萬大軍對峙著。戰場上,旌旗飄揚,戰鼓雷鳴,雙方士兵們嚴陣以待,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嶽飛身著鎧甲,手持長槍,英姿颯爽地站在宋軍陣前。他目光堅定,凝視著前方的敵軍,心中充滿了鬥誌。杜壆則站在他的身旁,手握丈八蛇矛,威風凜凜。
嶽飛拍馬而出,朝著對方喝道:“兀那賊將,可敢上前受死?”
潘忠一怒揮舞大刀拍馬而出,“敵將休得猖狂,看我來取你首級。”
兩人很快戰到一起,僅僅十餘個回合,潘忠就敗下陣來,嶽飛見狀當即下令出擊,
隨著一聲令下,戰鬥正式打響。宋軍士兵們呐喊著,如潮水般向敵軍衝去。嶽飛一馬當先,揮舞著長槍,如入無人之境。他的槍法精湛,每一次攻擊都能準確地命中敵軍的要害,讓敵人聞風喪膽。
王慶軍潘忠和李雄也不甘示弱,他們指揮著士兵們奮勇抵抗。潘忠手持大刀,與嶽飛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他的刀法淩厲和嶽飛又戰在一起。但嶽飛憑借著過人的武藝和勇氣,逐漸占據了上風。
李雄則率領著一隊騎兵,試圖從側翼突破宋軍的防線。杜壆發現了他的意圖,立刻率領著一隊士兵迎了上去。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騎兵對決。
杜壆的丈八蛇矛威猛,他揮舞著,如砍瓜切菜般地斬殺著敵軍。在他的帶領下,宋軍士兵們士氣大振,奮勇殺敵。
在宋軍的猛烈攻擊下,王慶軍逐漸陷入了困境。潘忠和李雄見勢不妙,想要撤退。但嶽飛和杜壆卻不給他們任何機會。他們率領著士兵們緊緊追擊,將敵軍逼入了絕境。
最終,王慶軍潘忠和李雄一萬大軍被宋軍徹底擊敗,逃的逃,降的降,要不是袁朗出來接應,那戰死的更多,潘忠和李雄估計會被斬了。
戰場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宋軍士兵們歡呼雀躍,慶祝著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
嶽飛和杜壆望著戰場上的勝利,心中充滿了自豪。他們知道,這場勝利來之不易,是士兵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他們決定繼續率領著宋軍,為國家和人民而戰,保衛祖國的領土和尊嚴。
宋軍中,嶽飛和杜壆並肩而立,對著城頭的王慶和袁朗高聲罵陣。
嶽飛聲如洪鍾,大聲喝道:“袁朗,爾等叛賊,快快出城受降!”
杜壆也不甘示弱,跟著喊道:“你們這些不忠不義之徒,竟敢背叛朝廷,如今我大軍已至,還不速速投降!”
然而,城頭上的袁朗卻不為所動,他靜靜地站在那裏,看著嶽飛和杜壆,臉上沒有絲毫表情。
潘忠見狀,心中有些不安,他對袁朗說道:“袁將軍,宋軍罵陣,我們是否應該出城迎戰?”
袁朗搖了搖頭,說道:“宋軍士氣正盛,此時出戰,並非上策。我們隻需堅守城池,等待時機即可。”
潘忠聽了袁朗的話,心中稍安,但他還是有些擔心,問道:“袁將軍,我們能守得住嗎?”
袁朗微微一笑,說道:“放心吧,潘將軍。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隻要我們堅守城池,宋軍一時半會兒也攻不進來。”
嶽飛和杜壆見袁朗不出戰,心中有些惱怒。他們繼續罵陣,但袁朗卻始終不為所動。
最終,嶽飛和杜壆無奈地離開了城頭,他們知道,要想攻破城池,還需要另想辦法。
兩人在洛陽城外擺出陣勢嚴陣以待,同時也等著趙桓的大軍到來,畢竟這一萬人根本沒辦法攻打五萬人的城池,更何況還是那麽大的洛陽城。
一天後,趙桓的大軍終於來到洛陽城外,嶽飛和杜壆兩人急忙將情況告訴趙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