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滿臉喜色地快步走向前來,熱情洋溢地迎接嶽飛和杜壆二人。當他看到二人身後那整齊排列、精神抖擻的三千青壯時,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之情。


    這些年輕而充滿朝氣的士兵們,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希望與力量的光芒,也必將成為他推行全新軍事化改革的堅實基石。


    趙桓滿心歡喜地引領著嶽飛和杜壆來到早已精心籌備好的營地之中。待眾人落座後,他迫不及待地開口詢問起此次招兵之事。在得知一切進展順遂之時,趙桓如釋重負般長長地舒出一口氣。


    嶽飛與杜壆相視一笑,緊接著便向趙桓詳細稟報起此次征兵的具體情形。據他們所言,這批新兵絕大多數皆出自鄉村田野之間,自幼便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摸爬滾打,練就了一副強健的體魄。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由於未曾接受過係統正規的軍事操練,他們對於行軍打仗等方麵的知識可謂知之甚少。


    趙桓頻頻頷首,表示對嶽飛和杜壆所匯報內容的認可與理解。他心裏十分清楚,若想讓這些初出茅廬的新兵盡快成長為能夠獨擋一麵的鐵血戰士,就必須經曆一番艱苦卓絕且科學合理的磨礪與錘煉。


    沉思片刻之後,趙桓毅然決然地下定決心:由自己親力親為,全權負責這批新兵的訓練工作!同時,他憑借著多年來積累下的深厚軍事素養以及卓越領導才能,迅速擬定出一套詳盡完備、行之有效的科學訓練計劃……


    趙桓打算以後世的訓練方法來訓練新軍,站軍姿,練隊列,並親自製定軍規,用的就是七項紀律八項注意,


    這三千人趙桓要裝備每人一支火繩槍,一把佩刀,穿輕甲,輕盔的火器部隊,當然了,目前火繩槍還沒研發出來,等研發出來再列裝,趙桓先是從係統中購買兩百支作為訓練用。


    待鋼鐵產量出來,趙桓再讓火器局造出燧發槍,膛線槍,米涅彈,甚至是後裝槍。


    趙桓每天會抽出時間來跟隨新兵們一起訓練。


    趙桓初步規劃新軍軍製為,十人為一班設班長一名;百人為一隊設隊長一人,副隊長一人;千人為一營設營長,副營長兩名。


    五千人為一團設團長一人,副團長兩人;一萬人為一師,設師長一人,副師長若幹,作戰參謀(軍師)若幹,


    十萬人為一軍,設軍長一名,副軍長若幹,軍師參謀若幹。


    超過十萬大軍的會另外派遣一名大將軍,平時不設,軍中軍長最大。


    軍銜方麵以低到高分別是,士兵,校尉,將軍,元帥四個等級,每個等級又分為一等到九等,即一等士兵,二等士兵,到九等士兵,以此類推。每個等級得到的軍餉不同,最基本的一等士兵一個月兩貫錢。


    士兵的等級劃分以肩章為主,也就是弄一個肩章別在肩上。


    軍旗以紅色為底色,中間繡一個大大的宋字。


    部隊編號則繡在軍旗旁邊,皇家新軍某某團,趙桓打算從皇家新軍101團開始命名,依次是102,103……


    現有的三千人就是皇家新軍101團,102團,103團,團長分別是101嶽飛,102杜壆,103陳麗卿。


    軍歌趙桓以精忠報國為軍歌,眾人起初不解,但當趙桓親自以嘹亮的歌喉唱出來時眾人驚呆了,有的眼含熱淚,有的激情澎湃,都恨不得立馬馳騁疆場,馬踏山河。


    起初嶽飛,杜壆,陳麗卿三人並不看好趙桓這樣練兵,說這是浪費時間,但礙於趙桓的麵子他們也隻能跟著一起訓練,希望趙桓能知難而退。


    可練著練著他們就發現了這個訓練的不簡單,他們不由得佩服起趙桓來。


    除了平時訓練,趙桓還跟三人講解火器部隊如何指揮作戰等等。


    在未來的時光長河之中,趙桓身先士卒地引領著這群初出茅廬的新兵,展開了一場又一場艱苦卓絕的體能特訓以及武器操控技藝的磨煉之旅。


    他猶如一座巍峨的燈塔,以自身堅毅不拔的實際舉動,源源不斷地激發著每一名新兵內心深處潛藏的鬥誌與力量。這些年輕而充滿朝氣的戰士們亦沒有辜負眾人的期望,他們咬緊牙關,頑強拚搏,逐步習慣並駕馭住了這種高難度、高強度的嚴苛訓練。


    日複一日的磨礪之下,他們宛如脫胎換骨一般,原本青澀稚嫩的身影漸漸變得沉穩堅毅,其作戰實力更是有了質的飛躍。


    伴隨著訓練進度的不斷推進,趙桓敏銳地察覺到新兵之間相互配合的默契程度尚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間。針對這一棘手難題,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毅然決然地下達命令:籌備一場別開生麵的實戰演習!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演練當中,新兵們依據指令被劃分為多個小隊,各自模擬構建起逼真的戰場氛圍,並展開激烈角逐。


    如此一來,新兵們得以親身感受硝煙彌漫的戰火紛飛,對各類戰術的靈活運用愈發得心應手;更為重要的是,在生死攸關的緊張局勢下,他們深刻領悟到團結一心、協同作戰的極端重要性,團隊合作意識由此得到進一步鞏固加強。


    曆經長達數月之久的不懈奮鬥與拚搏,這支嶄新的軍隊已然初現雛形、頗具規模。趙桓望著眼前這些朝氣蓬勃、士氣高昂的士兵們,心中滿懷著堅定的信念與期望。


    令人欣喜的是,我們成功地獲取到了這些嶄新而強大的武器裝備!整整三千名英勇無畏的戰士們,如今人手一支先進的火繩槍,腰間還懸掛著鋒利無比的佩刀。這無疑讓他們如虎添翼,戰鬥力得到了極大提升。


    不僅如此,我們還特意預留出了兩千支火槍作為戰略儲備,以備不時之需。同時,倉庫裏堆滿了數不清的火藥,仿佛一座燃燒著無盡力量的寶庫。有了這樣充足的彈藥供應,我們便能夠在戰場上持續釋放強大火力,給予敵人致命一擊。


    回想起曆史長河中的種種變遷,我們不禁感歎:漢人無論處於哪個時代,其智慧和才能都絕不遜色於其他任何民族。恰恰相反,他們一直以來都是最為聰慧機敏、富有創造力的群體之一。正是憑借這種卓越的智力優勢,漢人才得以創造並延續了悠久燦爛的文明史,曆經風雨滄桑卻始終屹立不倒。


    他渴望有朝一日能夠率領這支精銳之師縱橫沙場,奪回那些曾經失去的領土,重振國威。


    就在某一天,陽光明媚,微風輕拂,趙桓如往常一樣親自來到校場上視察新兵們的訓練情況。


    正當他全神貫注地關注著士兵們的一舉一動時,突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響徹雲霄,隻見一名風塵仆仆的探子風馳電掣般疾馳而來。


    探子翻身下馬,迅速上前將一封密封嚴實的信件呈遞給趙桓。趙桓接過信件,匆匆拆開閱讀,刹那間,他的麵色變得凝重無比,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壓力所籠罩。


    原來,根據密報所述,江南方臘反了,速度非常快,已經接連攻陷數座重要城池,致使江南局勢岌岌可危,且方臘還稱帝了。


    趙桓深知此時此刻新軍尚處於成長階段,遠未達到巔峰狀態。然而,麵對國家危難之際,每一個熱血男兒都肩負著保家衛國的神聖使命。


    於是,趙桓毫不猶豫地當機立斷,緊急召見嶽飛,杜壆和陳麗卿三位得力將領。待三人抵達營帳後,


    趙桓神情嚴肅的將這個消息告訴他們且讓他們做好戰鬥準備。嶽飛和杜壆聽聞這個消息,毫無畏懼之色,相反十分興奮,並立即投入到緊張有序的戰前籌備工作之中。


    夜幕降臨,繁星點點,整個營地沉浸在一片靜謐之中。而此刻的趙桓卻難以入眠,獨自在營帳內來回踱步,思緒如潮水般洶湧澎湃。


    他反複斟酌著即將到來的這場戰役的戰略布局與戰術安排,深知此戰意義非凡,關乎新軍的榮耀,檢驗新軍成果的時候,因此,他必須傾盡所能,確保取得最終的勝利。


    次日清晨,當黎明的曙光悄然劃破東方的天際,那一抹微弱的魚肚白色逐漸蔓延開來時,晨曦宛如一層輕紗般輕輕地灑落在廣袤的大地之上。此刻,趙桓正邁著堅定的步伐前往參加早朝。


    如果一切順利,沒有任何意外發生的話,那麽毫無疑問,今天的早朝上必定會涉及到關於征討方臘的重要議題。要知道,方臘竟敢公然稱帝,這無疑是觸及了朝廷的逆鱗,絕對不能容忍!


    果不其然,早朝伊始,首位官員就迫不及待地向皇帝稟報了此事。趙佶聞聽此言,頓時怒不可遏,他拍案而起,毫不猶豫地下達命令:立刻發兵討伐方臘!然而,就在討論派遣哪位將領以及調動哪些兵力的時候,朝堂之上卻出現了分歧和爭議。


    蔡京率先發表自己的看法,他堅信隻需出動十萬精銳的禁軍即可輕鬆解決問題;而童貫卻持有完全相反的觀點,他主張應當調集強大的西軍前來平定叛亂;


    與此同時,三衙則提出另一種建議,表示隻需調動京城附近的軍隊便可應對當前局勢。各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使得整個朝堂陷入了一片激烈的爭論之中……


    趙佶眉頭微皺,臉上露出一絲難色。他心中暗自思忖著,對於這兵事之事,自己著實知之甚少,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決斷才好。


    就在這時,他的目光不經意間掃過站在一旁的長子趙桓,心頭一動,開口問道:“皇兒啊,依你之見,此事當如何處理為妙?”


    趙桓微微低頭,裝作沉思片刻後,雙手抱拳向趙佶施禮,恭聲說道:


    “父皇明鑒,兒臣以為,殺雞焉用宰牛刀固然不錯,但此次情況特殊。此等逆賊竟敢妄自稱帝,實乃大逆不道之舉!若不以雷霆萬鈞之力迅速將其剿滅,恐日後會有更多人起而效尤,屆時局勢必將愈發難以收拾。


    因此,兒臣鬥膽建議,應調集精銳之師——西軍前來平叛。隻需五萬雄兵,必能一舉蕩平叛逆。此外,兒臣願舉薦童貫童大人掛帥出征,相信憑借童大人之智勇雙全,定能旗開得勝,凱旋而歸!”


    趙佶聽著趙桓的這番言辭,不禁頻頻點頭,表示認同。他心想:“皇兒所言甚是有理,如此處置方顯我大宋天威浩蕩!”於是,他當即拍板決定,調遣西軍前往平叛,並任命童貫為統帥。


    此時,朝堂之上的蔡京及其同黨們眼見趙佶已然做出決策,自然不敢再有異議。他們深知,此刻再多言恐怕隻會觸怒龍顏,給自己招來禍端。


    於是,眾人紛紛閉口不言,默認了這一安排。整個朝堂氣氛頓時變得凝重起來,仿佛一場大戰即將來臨……


    童貫立馬出列領命,這個太監跟其他人不一樣,他非常喜歡征戰沙場,也不知道他沒有了坤哥哪來那麽大的殺性。


    接下來的時間就是談論糧草軍械的問題了,戶部一直哭窮,兵部則便是全力支持。


    戶部是蔡京的人,在看到趙佶臉色有些不好時蔡京急忙出來打圓場,表示一定想辦法籌集齊糧草,趙佶這才滿意。


    早朝結束後,趙桓一人跑去禦書房找趙佶,誰知童貫已經在這裏和趙佶談論這次出兵的事宜。


    見到趙桓來,趙佶急忙叫他進去,童貫更是感謝趙桓的推薦,趙桓回了一禮,“為國舉才罷了。”


    接著趙桓望向趙佶,請求道:“父皇,這次出征兒臣想一起去。”


    “什麽?不行。”趙佶急忙瘋狂的搖頭。


    童貫也堅決不同意,“不行不行,王爺您是萬金之軀,怎麽可以身犯險境呢,有老臣在,必將把那些逆賊梟首。”


    趙桓先安撫童貫,然後對趙佶說道:“父皇,兒臣不是一人去,而是帶著兒臣的新軍一起去,況且兒臣有武藝傍身,有幾人能近兒臣的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京話事人,我就是這麽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悠然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悠然子並收藏東京話事人,我就是這麽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