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朝會
東京話事人,我就是這麽拽 作者:悠然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剩下兩個禮包趙桓並沒有急著打開,他打算將其保留下來,以備日後之需。畢竟,未來充滿了變數和挑戰,這些禮包可能會成為關鍵時刻的救命稻草或助力。
兩天的時光轉瞬即逝,趙桓起了個大早,帶領著孫安、武鬆和楊誌三位得力幹將一同前往皇宮參加朝會。這一次,他們都穿上了華麗的官服,顯得格外精神煥發。尤其是孫安三人,經過扈三娘等人的精心挑選和裝扮後,已經完全脫胎換骨,不再是昔日的草莽形象,而是搖身一變成為威風凜凜的大將軍。俗話說:“人靠衣裳馬靠鞍”,這句話在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通過一番深入調查,趙桓得知那些遼國使者來到京城後表現得非常老實,除了拜見一些朝廷官員外,幾乎沒有任何異常舉動。也許是他們深知自己身處異國他鄉,不願輕易招惹大宋的不滿和反感。
當四人抵達大內門前時,趙桓讓孫安等三人先停下來等候傳喚。按照規矩,隻有皇帝或相關官員召喚,他們才能進入皇宮內部。
而作為皇子的趙桓,則可以自由出入大內,無需等待傳喚。於是,趙桓昂首挺胸地邁著穩健的步伐,直接朝著前方走去,展現出一種威嚴和自信。
那些等待朝會的官員見一個身穿王爺服飾的人來了,紛紛好奇的打量起來,有的人認識趙桓,急忙跑過來見禮,其中就有蔡京,高俅之流。
這些人都是官場老手,深知討好皇室成員的重要性,他們臉上露出諂媚的笑容,對趙桓行禮問候,希望能得到他的好感,其中不乏王公貴族。
其他人知道趙桓身份後也紛紛過來巴結,一時間場麵變得熱鬧非凡。然而,趙桓並沒有過多理會這些人的殷勤,他目光掃過人群,看到了遠處站著的幾個官員。這幾個人雖然也向他行禮,但卻保持一定距離,沒有像其他官員那樣圍攏過來。
趙桓注意到其中兩個年紀較大的官員,他們神情莊重,氣質不凡。仔細一看,發現竟然是李綱和另外一個不認識的人!這兩人似乎不合群,尤其是李剛,他以忠誠正直而聞名於世。盡管此時李綱的官職並不高,但趙桓深知他的能力和價值。
就在這時,幾聲清脆的鍾聲響起,宮門緩緩打開。趙桓率先進入,然後官員們按照各自的班次依次進入。進入大殿後,眾人按部就班地站好,安靜下來。趙佶這才慢悠悠地從後殿走出來,登上龍椅。
整個大殿氣氛肅穆,官員們低頭垂手而立,等待著皇帝的旨意。趙桓心中暗自感歎,這場麵與現代社會的會議相比真是截然不同。在這裏,等級分明,皇權至上,一切都顯得那麽莊嚴和神聖。
“參見吾皇!”眾人行大禮。
“眾卿平身。”趙佶豪邁的一擺手,然後轉身坐下。
眾官員這才起身,心中卻都在想,皇帝今日心情似乎不錯。
趙佶坐好後,目光掃過下方群臣,最後落在自己的長子趙桓身上。他微微一笑,朝趙桓招招手:“皇兒,到這邊來。”
趙桓心頭一跳,但還是保持著鎮定,行禮道:“是,父皇。”隨後緩緩走上禦階,站在趙佶身旁。
這一舉動,立刻引起了底下眾多官員的注意和猜測。他們紛紛交頭接耳,暗自琢磨著皇帝此舉的深意。
因為按照慣例,皇子還未成年一般不被允許參與朝政,除非有特殊情況或皇帝的特別安排。
而現在,皇帝居然主動將大皇子叫到身邊,並允許他參與早朝,這無疑向外界傳遞出一個重要的信號——這位大皇子可能會得到更多的重視和培養。
一眾官員們立馬心思活絡起來,開始重新審視這位大皇子的地位和未來前景。他們意識到,以前官家並不重視這位大皇子,
現在這位大皇子有可能成為皇位的有力競爭者,因此必須要對其加以關注和拉攏。同時,一些原本支持其他皇子的官員也開始動搖,考慮是否要改變立場,轉而支持大皇子。
而對於趙桓來說,他清楚地知道,這一刻起,他已經正式踏入了朝堂這個權力鬥爭的舞台。他需要更加謹慎地應對各種局麵,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影響力,以確保自己能夠在這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最終登上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楊戩象征性地喊了一嗓子,聲音在朝堂內回蕩。眾人皆知,今日必有要事商議。
“臣有本奏。”戶部侍郎快步向前,行禮稟報。
“準奏。”趙佶麵無表情,淡淡地說道。
“啟稟陛下,巴蜀一帶近日突發大地動,已造成眾多百姓流離失所,財產損失嚴重。巴蜀官員請求朝廷撥銀賑災。”戶部侍郎語氣沉重,將災情如實匯報。
趙佶沒有立即回應,他的目光轉向了蔡京。在他眼中,地震等自然災害並非當務之急,但涉及到錢財問題則需謹慎處理。
蔡京身為宰相,自然明白皇帝的心思。他沉思片刻後,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此次巴蜀大地震確實給當地帶來了巨大災難。然而,如今朝廷財政吃緊,若要撥款救災,恐會影響其他重要事務的進展。
依老臣之見,可以先從附近地區調運糧食和物資援助災區,同時責令地方官員妥善安置災民,減少傷亡。待情況穩定後,再考慮是否需要額外撥款。”
趙佶微微點頭,認可了蔡京的建議。他轉頭對戶部侍郎說:“就按蔡相所言去辦吧。”
戶部侍郎領命退下,心中暗自鬆了口氣。雖然沒有得到直接的撥款支持,但至少朝廷已經采取了一些措施來應對這場災難。接下來,就要看各地官員能否有效執行這些命令,幫助災民渡過難關。
趙桓聽到這話瞪大眼睛,急忙出列道:“父皇,兒臣認為地動之事不可馬虎,倘若不妥善安置好災民,恐對父皇名聲不利。”
“哦?皇兒認為如何處理?”
“兒臣認為朝廷當撥款賑災,並派官員前去做好救災工作。”
“可如今朝廷無錢可用啊。”
“兒臣有辦法籌集善款。”
兩天的時光轉瞬即逝,趙桓起了個大早,帶領著孫安、武鬆和楊誌三位得力幹將一同前往皇宮參加朝會。這一次,他們都穿上了華麗的官服,顯得格外精神煥發。尤其是孫安三人,經過扈三娘等人的精心挑選和裝扮後,已經完全脫胎換骨,不再是昔日的草莽形象,而是搖身一變成為威風凜凜的大將軍。俗話說:“人靠衣裳馬靠鞍”,這句話在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通過一番深入調查,趙桓得知那些遼國使者來到京城後表現得非常老實,除了拜見一些朝廷官員外,幾乎沒有任何異常舉動。也許是他們深知自己身處異國他鄉,不願輕易招惹大宋的不滿和反感。
當四人抵達大內門前時,趙桓讓孫安等三人先停下來等候傳喚。按照規矩,隻有皇帝或相關官員召喚,他們才能進入皇宮內部。
而作為皇子的趙桓,則可以自由出入大內,無需等待傳喚。於是,趙桓昂首挺胸地邁著穩健的步伐,直接朝著前方走去,展現出一種威嚴和自信。
那些等待朝會的官員見一個身穿王爺服飾的人來了,紛紛好奇的打量起來,有的人認識趙桓,急忙跑過來見禮,其中就有蔡京,高俅之流。
這些人都是官場老手,深知討好皇室成員的重要性,他們臉上露出諂媚的笑容,對趙桓行禮問候,希望能得到他的好感,其中不乏王公貴族。
其他人知道趙桓身份後也紛紛過來巴結,一時間場麵變得熱鬧非凡。然而,趙桓並沒有過多理會這些人的殷勤,他目光掃過人群,看到了遠處站著的幾個官員。這幾個人雖然也向他行禮,但卻保持一定距離,沒有像其他官員那樣圍攏過來。
趙桓注意到其中兩個年紀較大的官員,他們神情莊重,氣質不凡。仔細一看,發現竟然是李綱和另外一個不認識的人!這兩人似乎不合群,尤其是李剛,他以忠誠正直而聞名於世。盡管此時李綱的官職並不高,但趙桓深知他的能力和價值。
就在這時,幾聲清脆的鍾聲響起,宮門緩緩打開。趙桓率先進入,然後官員們按照各自的班次依次進入。進入大殿後,眾人按部就班地站好,安靜下來。趙佶這才慢悠悠地從後殿走出來,登上龍椅。
整個大殿氣氛肅穆,官員們低頭垂手而立,等待著皇帝的旨意。趙桓心中暗自感歎,這場麵與現代社會的會議相比真是截然不同。在這裏,等級分明,皇權至上,一切都顯得那麽莊嚴和神聖。
“參見吾皇!”眾人行大禮。
“眾卿平身。”趙佶豪邁的一擺手,然後轉身坐下。
眾官員這才起身,心中卻都在想,皇帝今日心情似乎不錯。
趙佶坐好後,目光掃過下方群臣,最後落在自己的長子趙桓身上。他微微一笑,朝趙桓招招手:“皇兒,到這邊來。”
趙桓心頭一跳,但還是保持著鎮定,行禮道:“是,父皇。”隨後緩緩走上禦階,站在趙佶身旁。
這一舉動,立刻引起了底下眾多官員的注意和猜測。他們紛紛交頭接耳,暗自琢磨著皇帝此舉的深意。
因為按照慣例,皇子還未成年一般不被允許參與朝政,除非有特殊情況或皇帝的特別安排。
而現在,皇帝居然主動將大皇子叫到身邊,並允許他參與早朝,這無疑向外界傳遞出一個重要的信號——這位大皇子可能會得到更多的重視和培養。
一眾官員們立馬心思活絡起來,開始重新審視這位大皇子的地位和未來前景。他們意識到,以前官家並不重視這位大皇子,
現在這位大皇子有可能成為皇位的有力競爭者,因此必須要對其加以關注和拉攏。同時,一些原本支持其他皇子的官員也開始動搖,考慮是否要改變立場,轉而支持大皇子。
而對於趙桓來說,他清楚地知道,這一刻起,他已經正式踏入了朝堂這個權力鬥爭的舞台。他需要更加謹慎地應對各種局麵,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影響力,以確保自己能夠在這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最終登上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楊戩象征性地喊了一嗓子,聲音在朝堂內回蕩。眾人皆知,今日必有要事商議。
“臣有本奏。”戶部侍郎快步向前,行禮稟報。
“準奏。”趙佶麵無表情,淡淡地說道。
“啟稟陛下,巴蜀一帶近日突發大地動,已造成眾多百姓流離失所,財產損失嚴重。巴蜀官員請求朝廷撥銀賑災。”戶部侍郎語氣沉重,將災情如實匯報。
趙佶沒有立即回應,他的目光轉向了蔡京。在他眼中,地震等自然災害並非當務之急,但涉及到錢財問題則需謹慎處理。
蔡京身為宰相,自然明白皇帝的心思。他沉思片刻後,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此次巴蜀大地震確實給當地帶來了巨大災難。然而,如今朝廷財政吃緊,若要撥款救災,恐會影響其他重要事務的進展。
依老臣之見,可以先從附近地區調運糧食和物資援助災區,同時責令地方官員妥善安置災民,減少傷亡。待情況穩定後,再考慮是否需要額外撥款。”
趙佶微微點頭,認可了蔡京的建議。他轉頭對戶部侍郎說:“就按蔡相所言去辦吧。”
戶部侍郎領命退下,心中暗自鬆了口氣。雖然沒有得到直接的撥款支持,但至少朝廷已經采取了一些措施來應對這場災難。接下來,就要看各地官員能否有效執行這些命令,幫助災民渡過難關。
趙桓聽到這話瞪大眼睛,急忙出列道:“父皇,兒臣認為地動之事不可馬虎,倘若不妥善安置好災民,恐對父皇名聲不利。”
“哦?皇兒認為如何處理?”
“兒臣認為朝廷當撥款賑災,並派官員前去做好救災工作。”
“可如今朝廷無錢可用啊。”
“兒臣有辦法籌集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