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蓁回到寢殿以後,和初菱說明情況,二人便一起詢問了幾名宮人,最後得知此詩是管事所寫。
傍晚時分,劉熙叫來管事,先把葉蓁拿過來的那本書打開到封三頁,然後放到桌上問管事說:“此詩,可是管事抄錄的?”
“是”
見管事坦率承認,劉熙又把之前短箭上帶有的那張紙條也攤開來,放到桌上,然後又問管事說:“那這紙條,可是管事親手所寫?”
‘不好,忘記偽裝一下字跡了。’管事心想,但表麵上還是裝作很淡定的說:“是,是下官寫的。”
“管事為什麽要用這種方式給我傳信?”劉熙直言道。
“殿下,下官以性命擔保,下官絕無惡意。”
“我問的不是這個,我此刻是在問,管事為什麽要偷偷的用這種方式給我傳遞消息?”
“我......我幫殿下,總要有一個緣由,可那緣由,我還沒想好用什麽。”管事深低著頭,不敢看劉熙。
可劉熙聽完卻隻覺得疑惑,“沒想好為什麽幫我,就偷偷幫我?這個邏輯管事覺得......通嗎?”
“不通”
“哼~”劉熙聽完,自己都忍不住冷笑了兩聲,然後說:“看來管事需要再好好想一想應該怎麽騙我了。”
“我沒有騙您,殿下,我不會騙您。”
“那為什麽不能實話實說?”劉熙停頓片刻,見他不開口,便又問了句:“究竟為何幫我?”
“我......我......”
見他吞吞吐吐,不願回答,劉熙便說:“好,你不說,我自己找。”
“殿下?”
“退下吧!”劉熙說完便把頭低了下去。
管事見狀,隻好拱手俯身,說了句:“下官告退。”
管事離開後,葉蓁又拿了本書,來到劉熙的寢殿,劉熙連忙起身走過去,還沒說話,就聽葉蓁說:“殿下,你看,這書頁上也有一首詩,看這字跡應該也是管事寫的。”
劉熙接過,看了一眼,發現字跡的確相似,於是說:“是,這應當也是管事的筆跡。”劉熙又低頭讀了一遍詩句,可讀完後他卻突然有了一個新的發現,於是問葉蓁說:“阿寧,除了這兩首詩外,可還有在別的書本裏發現類似的詩句?”
“別的書本?類似的詩句?殿下,什麽意思?”
“這兩首詩,都是回文詩。”劉熙想要再找一找還有沒有管事謄抄的詩文,於是伸手拉住葉蓁,說:“阿寧,陪我去一趟水晶閣吧!”
葉蓁雖然懵懵懂懂,但還是應了聲:“嗯!”
說完劉熙就帶著葉蓁,還有顏承和榮穀一起去了水晶閣。
到達水晶閣後,劉熙對顏承和榮穀說:“找找這些書中還沒有詩句抄錄,尤其是在封三頁,記得,把所有封三頁上有詩詞的書本都給我找出來。”
“是,殿下。”
劉熙本不想讓葉蓁動手,可葉蓁也不想幹坐著,便一起幫忙尋找,四人花了兩個時辰,才終於把所有封三頁上寫著詩句的書籍都找了出來。
劉熙把這些書全都打開放到桌上,一首一首仔細讀過,反複比對、細細思忖,然後道:“這裏共有詩一十八首,除了這首《詠懷古跡五首·其二》,其餘皆為回文詩。”
“回文詩?”
“是”
“殿下,什麽是回文詩?”葉蓁問劉熙說。
“回文詩,《樂府古題要解》中釋義為‘回複讀之,皆歌而成文也。’也就是說能夠回環往複,正讀倒讀皆成章句。回文詩有諸多形式,其中通體回文是指整首詩正讀倒讀皆可成詩,諸如這首,‘春晚落花餘碧草,夜涼低月半梧桐。人隨雁遠邊城暮,雨映疏簾繡閣空。’可倒讀為‘空閣繡簾疏映雨,暮城邊遠雁隨人。桐梧半月低涼夜,草碧餘花落晚春。’而這首‘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離別惜殘枝,枝殘惜別離。’則是雙句回文,即下句為上句的回讀;此外還有就句回文,一句內完成回複;本篇回文,一首詩詞後半篇為前半篇的回文,等等形式。”
葉蓁聽懂了劉熙的解讀,於是點了點頭,隨後又問他說:“那管事為什麽要寫這些回文詩?”
“這些詩多是寫景敘事,許是為了借景抒情。可是,緣何都是回文詩呢?回文詩也寫作愛情詩,莫非是為了追思心愛之人?”劉熙猜測說。
“追思心愛之人?”這時,葉蓁拿起了那首《詠懷古跡五首·其二》,找到最後的位置,倒著讀道:“疑今到點指人舟,滅泯俱宮楚是最,嘶......確實不成詩,隻有這一首不是回文詩,那管事為什麽要寫它?殿下,它有何特殊之處?”
“這一首是詩人詠懷古跡,進而感懷自己。行宮的確是曾經的燕國王宮,借此詠懷,倒也貼切。”
可葉蓁卻總覺得這些詩有些不尋常,“無數的回文詩中隻有這一首不是回文詩,無數的回文詩中隻有這一首不是回文詩,”葉蓁自言自語的念叨了兩遍以後,突然就靜止不動了。
劉熙見狀不禁問她說:“怎麽了?阿寧,可是想到了什麽?”
葉蓁扭頭看向劉熙,說:“不知道殿下有沒有聽過有一種題目叫做找規律,在這種題目中,會先給出一些例子,其中就會包含一定的規律,解題人需要先發現這些規律,然後再用這些找到的規律去破解那些未知的謎題,這樣就會得到最終的答案。這些回文詩就好像是規律,我們或許可以試著用這個規律去解那一首《詠懷古跡》,那一首雖然不是回文詩,但是如果其中蘊含著謎題的話,那就一定是要用回文的方式。”
“所以,阿寧的意思是說,將此詩回複讀之?”說完,劉熙便接過了寫有那首詩的書籍,然後自己在心裏把詩從尾到頭順了一遍,當他讀到最後,突然吃驚的說了句:“這......這......”
“怎麽了?殿下”
“若按你所說,此詩確有一特殊之處在於前兩個字倒讀便是母親的名諱,可這......這也隻是於我而言啊!”
“前兩個字?搖落,落”說到這葉蓁突然停住了,畢竟先人名諱不可直呼,所以葉蓁隻是在心裏默念了一遍,然後她又問劉熙說:“那管事可知道你母親的名諱?”
想起清涼殿外的那兩壇桑落酒就是管事最先發現的,劉熙不禁說了句:“知道。”
“難道管事認識你母親?”
劉熙細細回想了一下,然後說:“自入行宮以來,從未聽管事提起過說他與母親是舊識。”
“也許是不想讓旁人知道呢,也正是因為不想讓旁人知道,所以才會用這種隱晦的方式。”
“可......可這些都是回文詩啊!”
‘回文詩也寫作愛情詩。’想起劉熙剛剛說過的話,葉蓁覺得有些不妥,於是在“哦”了一聲後連忙把頭低了下去。
可這時劉熙卻說:“可若是這樣,我或許就知道他為什麽偷偷幫我了。”
劉熙和葉蓁說話的時候,顏承和榮穀就在旁邊,隻是二人都十分識時務的沒插一句話。
傍晚時分,劉熙叫來管事,先把葉蓁拿過來的那本書打開到封三頁,然後放到桌上問管事說:“此詩,可是管事抄錄的?”
“是”
見管事坦率承認,劉熙又把之前短箭上帶有的那張紙條也攤開來,放到桌上,然後又問管事說:“那這紙條,可是管事親手所寫?”
‘不好,忘記偽裝一下字跡了。’管事心想,但表麵上還是裝作很淡定的說:“是,是下官寫的。”
“管事為什麽要用這種方式給我傳信?”劉熙直言道。
“殿下,下官以性命擔保,下官絕無惡意。”
“我問的不是這個,我此刻是在問,管事為什麽要偷偷的用這種方式給我傳遞消息?”
“我......我幫殿下,總要有一個緣由,可那緣由,我還沒想好用什麽。”管事深低著頭,不敢看劉熙。
可劉熙聽完卻隻覺得疑惑,“沒想好為什麽幫我,就偷偷幫我?這個邏輯管事覺得......通嗎?”
“不通”
“哼~”劉熙聽完,自己都忍不住冷笑了兩聲,然後說:“看來管事需要再好好想一想應該怎麽騙我了。”
“我沒有騙您,殿下,我不會騙您。”
“那為什麽不能實話實說?”劉熙停頓片刻,見他不開口,便又問了句:“究竟為何幫我?”
“我......我......”
見他吞吞吐吐,不願回答,劉熙便說:“好,你不說,我自己找。”
“殿下?”
“退下吧!”劉熙說完便把頭低了下去。
管事見狀,隻好拱手俯身,說了句:“下官告退。”
管事離開後,葉蓁又拿了本書,來到劉熙的寢殿,劉熙連忙起身走過去,還沒說話,就聽葉蓁說:“殿下,你看,這書頁上也有一首詩,看這字跡應該也是管事寫的。”
劉熙接過,看了一眼,發現字跡的確相似,於是說:“是,這應當也是管事的筆跡。”劉熙又低頭讀了一遍詩句,可讀完後他卻突然有了一個新的發現,於是問葉蓁說:“阿寧,除了這兩首詩外,可還有在別的書本裏發現類似的詩句?”
“別的書本?類似的詩句?殿下,什麽意思?”
“這兩首詩,都是回文詩。”劉熙想要再找一找還有沒有管事謄抄的詩文,於是伸手拉住葉蓁,說:“阿寧,陪我去一趟水晶閣吧!”
葉蓁雖然懵懵懂懂,但還是應了聲:“嗯!”
說完劉熙就帶著葉蓁,還有顏承和榮穀一起去了水晶閣。
到達水晶閣後,劉熙對顏承和榮穀說:“找找這些書中還沒有詩句抄錄,尤其是在封三頁,記得,把所有封三頁上有詩詞的書本都給我找出來。”
“是,殿下。”
劉熙本不想讓葉蓁動手,可葉蓁也不想幹坐著,便一起幫忙尋找,四人花了兩個時辰,才終於把所有封三頁上寫著詩句的書籍都找了出來。
劉熙把這些書全都打開放到桌上,一首一首仔細讀過,反複比對、細細思忖,然後道:“這裏共有詩一十八首,除了這首《詠懷古跡五首·其二》,其餘皆為回文詩。”
“回文詩?”
“是”
“殿下,什麽是回文詩?”葉蓁問劉熙說。
“回文詩,《樂府古題要解》中釋義為‘回複讀之,皆歌而成文也。’也就是說能夠回環往複,正讀倒讀皆成章句。回文詩有諸多形式,其中通體回文是指整首詩正讀倒讀皆可成詩,諸如這首,‘春晚落花餘碧草,夜涼低月半梧桐。人隨雁遠邊城暮,雨映疏簾繡閣空。’可倒讀為‘空閣繡簾疏映雨,暮城邊遠雁隨人。桐梧半月低涼夜,草碧餘花落晚春。’而這首‘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離別惜殘枝,枝殘惜別離。’則是雙句回文,即下句為上句的回讀;此外還有就句回文,一句內完成回複;本篇回文,一首詩詞後半篇為前半篇的回文,等等形式。”
葉蓁聽懂了劉熙的解讀,於是點了點頭,隨後又問他說:“那管事為什麽要寫這些回文詩?”
“這些詩多是寫景敘事,許是為了借景抒情。可是,緣何都是回文詩呢?回文詩也寫作愛情詩,莫非是為了追思心愛之人?”劉熙猜測說。
“追思心愛之人?”這時,葉蓁拿起了那首《詠懷古跡五首·其二》,找到最後的位置,倒著讀道:“疑今到點指人舟,滅泯俱宮楚是最,嘶......確實不成詩,隻有這一首不是回文詩,那管事為什麽要寫它?殿下,它有何特殊之處?”
“這一首是詩人詠懷古跡,進而感懷自己。行宮的確是曾經的燕國王宮,借此詠懷,倒也貼切。”
可葉蓁卻總覺得這些詩有些不尋常,“無數的回文詩中隻有這一首不是回文詩,無數的回文詩中隻有這一首不是回文詩,”葉蓁自言自語的念叨了兩遍以後,突然就靜止不動了。
劉熙見狀不禁問她說:“怎麽了?阿寧,可是想到了什麽?”
葉蓁扭頭看向劉熙,說:“不知道殿下有沒有聽過有一種題目叫做找規律,在這種題目中,會先給出一些例子,其中就會包含一定的規律,解題人需要先發現這些規律,然後再用這些找到的規律去破解那些未知的謎題,這樣就會得到最終的答案。這些回文詩就好像是規律,我們或許可以試著用這個規律去解那一首《詠懷古跡》,那一首雖然不是回文詩,但是如果其中蘊含著謎題的話,那就一定是要用回文的方式。”
“所以,阿寧的意思是說,將此詩回複讀之?”說完,劉熙便接過了寫有那首詩的書籍,然後自己在心裏把詩從尾到頭順了一遍,當他讀到最後,突然吃驚的說了句:“這......這......”
“怎麽了?殿下”
“若按你所說,此詩確有一特殊之處在於前兩個字倒讀便是母親的名諱,可這......這也隻是於我而言啊!”
“前兩個字?搖落,落”說到這葉蓁突然停住了,畢竟先人名諱不可直呼,所以葉蓁隻是在心裏默念了一遍,然後她又問劉熙說:“那管事可知道你母親的名諱?”
想起清涼殿外的那兩壇桑落酒就是管事最先發現的,劉熙不禁說了句:“知道。”
“難道管事認識你母親?”
劉熙細細回想了一下,然後說:“自入行宮以來,從未聽管事提起過說他與母親是舊識。”
“也許是不想讓旁人知道呢,也正是因為不想讓旁人知道,所以才會用這種隱晦的方式。”
“可......可這些都是回文詩啊!”
‘回文詩也寫作愛情詩。’想起劉熙剛剛說過的話,葉蓁覺得有些不妥,於是在“哦”了一聲後連忙把頭低了下去。
可這時劉熙卻說:“可若是這樣,我或許就知道他為什麽偷偷幫我了。”
劉熙和葉蓁說話的時候,顏承和榮穀就在旁邊,隻是二人都十分識時務的沒插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