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鄴文即位三年,大殷皇朝表麵平穩,但後宮儲君未立的隱患,正如潛流般影響著朝堂內外。皇後鄭昭儀雖以賢德著稱,但遲遲未有子嗣,儲君之位空懸,引發了宗室與功勳派的密切關注。宗室中多有賢能之人,朝臣中亦有人暗中推波助瀾,希望借立儲一事牽動皇權平衡。


    清晨,紫宸宮大殿內,百官列班,早朝議題從稅賦調度逐漸轉向了最敏感的繼嗣問題。百官低首沉思,似在等待一場風暴的爆發。


    戶部尚書劉行道率先邁出一步,他聲音低沉,卻帶著一絲隱隱的試探:“天極陛下,皇嗣乃國之根本。後宮雖和睦,但若遲遲未育,恐天下人心不安。臣以為,可從宗室中擇立賢者暫為儲君,以安朝野之心。”


    此言一出,大殿內頓時安靜下來。許多朝臣紛紛低頭,卻忍不住側耳傾聽,顯然此事早已在私下引起廣泛議論。


    禮部尚書程逸軒緊隨其後,語氣溫和卻更顯堅定:“陛下,大殷宗法一向崇尚‘立賢’,此乃國策之本。若宗室中有賢能之人,暫立為儲君,不僅合乎禮製,也能穩定朝局,減少猜忌。”


    兩位尚書的言辭中規中矩,卻暗藏鋒芒。朝堂內,一些支持宗室立儲的聲音隨之低聲附議。有人認為這將為繼嗣問題提供保障,也有人擔心宗室賢者的暫時儲位,會動搖皇權根基。


    就在爭議愈演愈烈之時,蘇子恒緩步出列。他一身玄衣,挺拔而冷峻,拱手肅然奏道:“陛下,儲君之位關乎國本,更關乎皇權正統。宗室賢者雖多,但若過早立儲,隻會引發各派爭鬥,動搖朝廷根基。臣以為,儲君之議不可倉促,應暫緩此議,全力穩固國策。”


    話音剛落,一道輕柔卻不失威嚴的聲音從班列中傳出:“陛下,臣女亦有一言。”


    眾臣抬首,隻見安公主宗清婉緩緩上前。她身著青衣素雅,眉目間透著皇室的雍容,卻帶著江南女子的清秀氣質。作為皇室宗女,宗清婉雖早已嫁與蘇子恒,卻因其皇族身份與聰慧才智,在朝堂中亦擁有一定的話語權。


    宗清婉微微俯身,語氣溫和而堅定:“陛下,儲君問題雖迫切,但後宮未嚐無孕育之機。臣以為,當加強後宮調養,靜候皇嗣降生,此為萬全之策。”


    她稍稍抬首,目光環顧朝堂,繼續道:“儲君之立,乃國本之重,非倉促可決。若以宗室暫立儲位,難保無私議私爭,擾亂大局。臣鬥膽懇請陛下,以時間換安穩,以寬容納忠誠。”


    她的聲音落下,大殿內又恢複了死寂般的沉靜。宗清婉的發言沒有直白地否定宗室立儲的可能性,但卻以“皇嗣優先”的禮法為據,巧妙地維護了皇後與東宮的正統地位。


    宗鄴文目光冰冷,掃過群臣。他沉聲說道:“儲君之事,朕心中自有定奪。宗室與功勳不得再議,違者以擾亂國政論處!”


    話音落下,大殿內無人再敢多言。劉行道與程逸軒互視一眼,隻得默默退下。


    朝堂爭議雖被壓下,但後宮之中因儲君問題的暗流湧動卻無法掩飾。嬪妃們雖不敢明言爭儲,卻通過各自的方式提升地位,以期在未來的繼嗣問題中占得優勢。


    許賢妃出身北疆名門,一向以直爽著稱。她主動頻繁向鄭昭儀建議後宮事務,還以家族的軍功為據,多次進言邊疆事務,以求在皇帝麵前表現忠誠與智慧。她的積極態度雖得體,卻讓其他嬪妃心生戒備,擔憂她成為後宮中最具威脅的存在。


    蕭德妃則出身江南蕭氏,性情溫婉,向來低調。然而,因家族與宗清婉關係密切,她的家族屢次派人秘密進宮,提醒她若能誕下皇嗣,將為蕭氏贏得空前的榮耀。蕭德妃雖無明顯動作,內心卻開始隱隱有了新的期待。


    而最年輕的程昭容,則如一縷清風,為深宮添了幾分靈動。她雖無顯赫背景,卻憑借聰慧和機敏贏得了宗鄴文的喜愛。她開始籠絡宮人,親近鄭昭儀,並在禦前頻頻展現賢良形象,企圖借此增強在後宮中的影響力。


    作為六宮之主,鄭昭儀皇後早已察覺到後宮的潛流。她沒有選擇直接壓製嬪妃,而是主動向宗鄴文建議:“陛下,後宮之爭緣起儲君未立。臣妾雖無子嗣,但願分擔六宮事務,以穩大局。不妨從嬪妃中選賢能者輔佐臣妾,或可暫平波瀾。”


    宗鄴文目光柔和了一瞬,點頭道:“皇後寬仁賢德,深得朕心。此事你可全權決定,朕隻求後宮安定。”


    鄭皇後隨即選定許賢妃協助處理後宮事務,並頒布命令,禁止嬪妃以繼嗣為由私下爭鬥。她此舉不僅穩住了許賢妃,也巧妙平衡了後宮局勢。


    為了平息朝堂與宗室的爭論,宗鄴文頒布聖旨,明確儲君原則:


    “儲君須以皇室血脈為先,若無皇嗣,方可由宗室賢者擔任,須經三法司與宗法司決議,不得私議。”


    夜深,乾極宮中,宗鄴文望著禦案上的輿圖,對鄭昭儀說道:“儲君之事隻是權謀的開端。宗室、功勳、地方,下一步的棋局,才真正危險。”


    燭火搖曳,映照著大殷皇朝權謀交織的深宮暗影。繼嗣問題雖被暫時平息,但這場風波的餘韻,終將激起更大的動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殷朝新政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樺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樺陽並收藏殷朝新政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