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投資的三家企業都是如此。
至於陳北為他找來的這個人,叫李一丹。是美國aig集團的亞太地區的副總裁,說名字是如雷貫耳。
aig是美國國際集團,全美首屈一指的保險公司,兩年前的金融危機中,就是這家公司為投行搞出來的那些次級貸款做保險。
簡單來說就跟給人上保險一樣,平時我給你錢,『人』出事了你賠我錢。
那麽可想而知金融危機爆發後,大量的次級貸款索賠金額基本能要了aig的老命,但是aig大而不能倒。
隨後前財政部長蓋特納以1820億美元的巨資救助aig,這其中大部分進了高盛的口袋,他們在危機前『送』給了aig一大筆錢,危機後,自然是請你賠錢。
而這1820億美元是納稅人的錢。
不管怎樣,能有這樣履歷的人,溫曉光自然是要一見。
倒是也好奇,她怎麽會看上自己這座小廟。
帶著張旭壕一起,溫曉光在一家高檔西餐廳內接見了兩位,陳北,以及與他一起回來的李一丹。
李一丹年紀卻也不小了,32歲,不過以她的職位來說,相當年輕。
她本人的裝扮極具精英氣質,身材瘦削、皮膚白皙使得她穿上黑色無袖長裙高貴逼人,盤起的頭髮露出天鵝頸,微微微笑的時候令你如沐春風。
張旭壕有些緊張,環境和人都讓他緊張,不過他得習慣,這以後可能就是他主要需要打交道的人。
李一丹初見溫曉光的時候薄薄的嘴唇微微一笑,握手半蹲腰身,眼睛裏含著的都是溫柔,卻無妖媚感覺,反倒有距離感,笑容但到位,太熟練了。大公司出來的都搞這一套。
「幸會啊,溫總。」她的坐姿一點兒腰都不彎。
「幸會。」溫曉光順便介紹了一下張旭壕,「這是餓了麽的創始人,正好找我有些事,我就讓他一起來了。」
李一丹有些疑惑,陳北倒是清楚,「也是移動網際網路下新的業態,發展很迅速。」
「這次回國的時候就聽說了,從北美到中國這股風颳的盛呢。」
溫曉光問:「這是你辭職回國的主要原因?」
「不是,我辭職很久了,這次想要重新工作,所以來您這邊試試,希望我可以獲得這個機會。」
其實有個問題,溫曉光好奇很久了。
「李小姐,我是純個人好奇,人們一直都說美國的金融發達,形容華爾街有各種各樣的詞,我問一下,它的金融到底有多發達?」
李一丹微笑了,「這個問題答案的維度有很多個,從整個業態來說,華爾街的金融衍生品的種類之多,花樣之繁,國內大概隻占5%。從人才來說,那邊聚集的的確是全球智商最高的,至少是學歷最牛的一群人,就是這群聰明人想出了各種各樣賺錢的點子,不創造產品、不建設任何東西,卻很暴利,現在全美gdp的大概80%是金融及依附它的服務業。」
「說的簡單點。」
李小姐也很泰然,「美債不是債務,是資產。因為有人買,有人賣。」
她未解釋過多,這裏麵需要一些經濟學的頭腦,不要被常識左右。簡單的說,有人買,有人賣,一買一賣就有了價格。
「那你喜歡它麽?」
「年輕的時候喜歡,華爾街崇尚aggressive,急功近利,現在不怎麽喜歡了,年紀大了會覺得……自己創造的那些其實是什麽貢獻也沒有,但賺了不少錢。」
這世上還真是什麽人都有,有趣。
「到底在賣什麽讓你不喜歡了?」
李一丹想了想,「賣的是希望吧,比空氣還要虛無縹緲的,希望。」
第417章 事無巨細
「辭職的這段時間我去了些國家,令我驚訝的是在不同的國家我竟三次了解到您的新聞,一次在韓國的街頭小報上,一次n的版麵,還有一次是聽到的,聽人說在古老的中國出了個神奇的人。」李一丹講述自己的見聞,「那些瞬間拚湊起來形成了我對您的最初印象,並且讓我感到好奇。」
搞得溫曉光有些不敢相信,「我都全球出名了嗎?」
「不必謙虛,全球也找不出幾個像您一樣的人。」
這麽說倒也對,稍微膨脹一下,叉腰。
其實也不是那麽回事,全球報導不代表全球出名,可能就是哪個版麵提一下,信息爆炸的時代也不會有太多老外記得你。
溫曉光說:「這些新聞至少讓李小姐坐在我麵前。」
李一丹眉目一閃,笑道:「那是,後來我也聽聞了陳北提到您的公司需要一名投資部的負責人,我很有興趣加入,和您一起工作。」
「我工作就是普通人的樣子,您對微拓或者說微信的理解是怎樣的?」
微拓的投資部門主要的還不是為了在資本層麵的投資獲利而是要配合微信的整體戰略,所以並不是純金融,而是以理解微信為主。但溫曉光倒也不會那麽苛求,李一丹的履歷有些誇張,她的年紀和她的職位不相匹配,必然有些特別的才能。而且支付多少會在以後涉及金融。
網際網路金融這種新生業態到哪裏去找專家,都是學習能力強的人慢慢在局勢的變化中、和別人的交流中慢慢品出來的。
李一丹很誠實,一種建立在自信之上的誠實。
「科技行業我略有涉獵,聽的多,做的少,矽穀去了很多次,但大多是公司併購中的資本重組,融資、上市這一類案子,在這過程中隻是聽人講的多,當然我會對這個工作感興趣肯定不會是科技盲的。」
至於陳北為他找來的這個人,叫李一丹。是美國aig集團的亞太地區的副總裁,說名字是如雷貫耳。
aig是美國國際集團,全美首屈一指的保險公司,兩年前的金融危機中,就是這家公司為投行搞出來的那些次級貸款做保險。
簡單來說就跟給人上保險一樣,平時我給你錢,『人』出事了你賠我錢。
那麽可想而知金融危機爆發後,大量的次級貸款索賠金額基本能要了aig的老命,但是aig大而不能倒。
隨後前財政部長蓋特納以1820億美元的巨資救助aig,這其中大部分進了高盛的口袋,他們在危機前『送』給了aig一大筆錢,危機後,自然是請你賠錢。
而這1820億美元是納稅人的錢。
不管怎樣,能有這樣履歷的人,溫曉光自然是要一見。
倒是也好奇,她怎麽會看上自己這座小廟。
帶著張旭壕一起,溫曉光在一家高檔西餐廳內接見了兩位,陳北,以及與他一起回來的李一丹。
李一丹年紀卻也不小了,32歲,不過以她的職位來說,相當年輕。
她本人的裝扮極具精英氣質,身材瘦削、皮膚白皙使得她穿上黑色無袖長裙高貴逼人,盤起的頭髮露出天鵝頸,微微微笑的時候令你如沐春風。
張旭壕有些緊張,環境和人都讓他緊張,不過他得習慣,這以後可能就是他主要需要打交道的人。
李一丹初見溫曉光的時候薄薄的嘴唇微微一笑,握手半蹲腰身,眼睛裏含著的都是溫柔,卻無妖媚感覺,反倒有距離感,笑容但到位,太熟練了。大公司出來的都搞這一套。
「幸會啊,溫總。」她的坐姿一點兒腰都不彎。
「幸會。」溫曉光順便介紹了一下張旭壕,「這是餓了麽的創始人,正好找我有些事,我就讓他一起來了。」
李一丹有些疑惑,陳北倒是清楚,「也是移動網際網路下新的業態,發展很迅速。」
「這次回國的時候就聽說了,從北美到中國這股風颳的盛呢。」
溫曉光問:「這是你辭職回國的主要原因?」
「不是,我辭職很久了,這次想要重新工作,所以來您這邊試試,希望我可以獲得這個機會。」
其實有個問題,溫曉光好奇很久了。
「李小姐,我是純個人好奇,人們一直都說美國的金融發達,形容華爾街有各種各樣的詞,我問一下,它的金融到底有多發達?」
李一丹微笑了,「這個問題答案的維度有很多個,從整個業態來說,華爾街的金融衍生品的種類之多,花樣之繁,國內大概隻占5%。從人才來說,那邊聚集的的確是全球智商最高的,至少是學歷最牛的一群人,就是這群聰明人想出了各種各樣賺錢的點子,不創造產品、不建設任何東西,卻很暴利,現在全美gdp的大概80%是金融及依附它的服務業。」
「說的簡單點。」
李小姐也很泰然,「美債不是債務,是資產。因為有人買,有人賣。」
她未解釋過多,這裏麵需要一些經濟學的頭腦,不要被常識左右。簡單的說,有人買,有人賣,一買一賣就有了價格。
「那你喜歡它麽?」
「年輕的時候喜歡,華爾街崇尚aggressive,急功近利,現在不怎麽喜歡了,年紀大了會覺得……自己創造的那些其實是什麽貢獻也沒有,但賺了不少錢。」
這世上還真是什麽人都有,有趣。
「到底在賣什麽讓你不喜歡了?」
李一丹想了想,「賣的是希望吧,比空氣還要虛無縹緲的,希望。」
第417章 事無巨細
「辭職的這段時間我去了些國家,令我驚訝的是在不同的國家我竟三次了解到您的新聞,一次在韓國的街頭小報上,一次n的版麵,還有一次是聽到的,聽人說在古老的中國出了個神奇的人。」李一丹講述自己的見聞,「那些瞬間拚湊起來形成了我對您的最初印象,並且讓我感到好奇。」
搞得溫曉光有些不敢相信,「我都全球出名了嗎?」
「不必謙虛,全球也找不出幾個像您一樣的人。」
這麽說倒也對,稍微膨脹一下,叉腰。
其實也不是那麽回事,全球報導不代表全球出名,可能就是哪個版麵提一下,信息爆炸的時代也不會有太多老外記得你。
溫曉光說:「這些新聞至少讓李小姐坐在我麵前。」
李一丹眉目一閃,笑道:「那是,後來我也聽聞了陳北提到您的公司需要一名投資部的負責人,我很有興趣加入,和您一起工作。」
「我工作就是普通人的樣子,您對微拓或者說微信的理解是怎樣的?」
微拓的投資部門主要的還不是為了在資本層麵的投資獲利而是要配合微信的整體戰略,所以並不是純金融,而是以理解微信為主。但溫曉光倒也不會那麽苛求,李一丹的履歷有些誇張,她的年紀和她的職位不相匹配,必然有些特別的才能。而且支付多少會在以後涉及金融。
網際網路金融這種新生業態到哪裏去找專家,都是學習能力強的人慢慢在局勢的變化中、和別人的交流中慢慢品出來的。
李一丹很誠實,一種建立在自信之上的誠實。
「科技行業我略有涉獵,聽的多,做的少,矽穀去了很多次,但大多是公司併購中的資本重組,融資、上市這一類案子,在這過程中隻是聽人講的多,當然我會對這個工作感興趣肯定不會是科技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