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蔡瑁,蔡夫人一個小孤孀,當然也成不了氣候。劉琮這個孺子,還不是被諸葛亮隨意揉捏的命?
至於其他荊州劉表舊部文臣,每一個玩的過諸葛亮的,早晚不是被殺,就是被邊緣化。最好的結果,也是歸順劉備。
「孫策和劉備,是否還在互相攻打?」白曉文問到了重點。
華歆搖頭說道:「聽說諸葛亮向孫策寫了一封信,兩家暫且罷兵言和。目前荊襄九郡,劉備保著劉琮,占了四郡,剩餘五郡,都在孫氏手中。」
白曉文笑道:「看來,孫劉兩家,都對孤有防備之心啊!」
華歆道:「孫劉忌憚燕公威勢,故此罷兵言和。公宜緩圖,如果急攻江南,則孫劉合力,著實難破。」
白曉文點頭認可。華歆能說出這種話,足以看出他也是個有見識的。
白曉文並不著急下江南,畢竟演義之中,曹操就是在孫劉聯軍手中吃了個大虧,才導致有生之年,都無法統一天下。
在白曉文看來,不如先取兩川之地,讓劉備無法占據西川!
到時候天下十三州,白曉文擁有十州。積蓄了足夠的實力之後,再想辦法一舉蕩平孫劉,完成大一統。
華歆留在鄴都,白曉文另外遣華歆的副使,帶朝廷詔書返回荊州。
對於劉琮繼任,白曉文並沒有從中作梗,而是很痛快地封劉琮為荊州牧。至於來信中,請封劉備為襄陽將軍,暫攝荊州事務的要求,白曉文並沒有同意,而是封劉備為江夏太守。
目前江夏已經是孫策的地盤,白曉文這樣封官,用意如何,並不難猜測。
尤其是對方有諸葛亮,更能看出白曉文的算盤。
不過,這就是陽謀,我手裏有天子,我樂意這麽封,你們想怎麽打隨便。
沒過幾天,捷報就傳回鄴都。
張郃在李淑儀、塞西莉亞等人的幫助之下,大破並州馬賊,斬敵一千餘人,繳獲良馬四百匹。
白曉文大喜,重賞張郃。
不過,張郃的匯報之中,有一條卻讓白曉文上了心。
在清剿並州馬賊的時候,張郃發覺,這些馬賊的根基之地,就在並州雲中郡。
而雲中郡,是胡人的地盤,有鮮卑、烏丸等等胡人部落。
況且擊殺的馬賊,隻有少部分漢人,大部分都是胡人。
由此便可以知道,並州馬賊是怎麽一回事了。如果不能重創胡人,那麽並州馬賊恐怕會死灰復燃,無法根除。是否要大司馬親征,一勞永逸?
白曉文思忖之後,給出的批覆是,命張郃率領得勝之軍,繼續北征異族,糧草由並州刺史高幹籌措。
第1317章 贈劍賜袍
就算並州馬賊和異族無關,白曉文也得找個由頭,好好修理這些胡人。
因為大一統主線任務2,到現在還沒有提示完成!這說明了啥?
說明他白曉文,還沒有完成「鞏固北方」的戰略目標!
張郃身邊,有喬蕊,有塞西莉亞、李淑儀和韓旭等四個覺醒者隊友,討伐鮮卑胡人,應該不至於翻車——本身以張郃的能力,就已經夠用了,他在演義之中,就是文韜武略兼備的帥才。
白曉文則是親自調撥三萬大軍,前往幽州,征討烏桓。
袁氏對烏桓,一向採取懷柔政策,那是因為南方有曹操這個大敵。
現在曹氏已平,袁氏陣營實力大漲,又怎麽可能繼續執行「歲賜」的懷柔政策?
有句話叫做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烏桓這幾年,從袁氏陣營中拿去了多少好處,就要加倍地償還!
這和信義無關,僅僅是政治、軍事戰略上權衡的結果。
就算烏桓和袁氏關係尚可,白曉文也不願意在南征的時候,留下漠北的隱患,畢竟他的大本營冀州,離烏桓等異族太近了。
馬超聽說白曉文要親征烏桓,心中著急,又來大司馬府借兵。
白曉文說道:「我此次征討烏桓歸來之後,必征漢中,所以當初才許下了短則十日、長則一月的期限。孟起不要著急,安心等候便可。」
馬超說道:「諒烏桓胡人,有什麽難對付的,還要勞大司馬親征?借某一萬鐵騎,不需十日,便將蹋頓之首級,獻於階前。」
白曉文大笑說道:「不勞孟起虎威,你且養精蓄銳,研究漢中地形,準備出征即可。」
停頓了一下,白曉文又說道:「願借龐德一行。」
寄人籬下,馬超也不能拒絕,便點頭答應。
回到承烈將軍府,馬超見了龐德,說道:「令明,你和燕公,以前可有往來?」
龐德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我與燕公,連話都沒有說過幾句。」
馬超道:「那他為何點名要你隨軍北征?」
龐德更是疑惑,搖頭道:「某實不知;若是少將軍疑心,某託病不去便是了。」
旁邊馬岱說道:「不可。我等寄人籬下,仰大司馬之鼻息,如同掌中嬰兒;大司馬絕我乳哺,頃刻之間便會餓死。況且兄長還要向大司馬借兵,沒必要做出這種得罪人的事情來。」
馬超點頭說道:「我已經許諾燕公,令明可隨軍北上。不過,在軍中需韜光養晦,不要表現太過。」
龐德略一沉默,點頭答應。
……
馬超的算盤固然不錯,但白曉文的算計,又豈是馬超所能想到的。
至於其他荊州劉表舊部文臣,每一個玩的過諸葛亮的,早晚不是被殺,就是被邊緣化。最好的結果,也是歸順劉備。
「孫策和劉備,是否還在互相攻打?」白曉文問到了重點。
華歆搖頭說道:「聽說諸葛亮向孫策寫了一封信,兩家暫且罷兵言和。目前荊襄九郡,劉備保著劉琮,占了四郡,剩餘五郡,都在孫氏手中。」
白曉文笑道:「看來,孫劉兩家,都對孤有防備之心啊!」
華歆道:「孫劉忌憚燕公威勢,故此罷兵言和。公宜緩圖,如果急攻江南,則孫劉合力,著實難破。」
白曉文點頭認可。華歆能說出這種話,足以看出他也是個有見識的。
白曉文並不著急下江南,畢竟演義之中,曹操就是在孫劉聯軍手中吃了個大虧,才導致有生之年,都無法統一天下。
在白曉文看來,不如先取兩川之地,讓劉備無法占據西川!
到時候天下十三州,白曉文擁有十州。積蓄了足夠的實力之後,再想辦法一舉蕩平孫劉,完成大一統。
華歆留在鄴都,白曉文另外遣華歆的副使,帶朝廷詔書返回荊州。
對於劉琮繼任,白曉文並沒有從中作梗,而是很痛快地封劉琮為荊州牧。至於來信中,請封劉備為襄陽將軍,暫攝荊州事務的要求,白曉文並沒有同意,而是封劉備為江夏太守。
目前江夏已經是孫策的地盤,白曉文這樣封官,用意如何,並不難猜測。
尤其是對方有諸葛亮,更能看出白曉文的算盤。
不過,這就是陽謀,我手裏有天子,我樂意這麽封,你們想怎麽打隨便。
沒過幾天,捷報就傳回鄴都。
張郃在李淑儀、塞西莉亞等人的幫助之下,大破並州馬賊,斬敵一千餘人,繳獲良馬四百匹。
白曉文大喜,重賞張郃。
不過,張郃的匯報之中,有一條卻讓白曉文上了心。
在清剿並州馬賊的時候,張郃發覺,這些馬賊的根基之地,就在並州雲中郡。
而雲中郡,是胡人的地盤,有鮮卑、烏丸等等胡人部落。
況且擊殺的馬賊,隻有少部分漢人,大部分都是胡人。
由此便可以知道,並州馬賊是怎麽一回事了。如果不能重創胡人,那麽並州馬賊恐怕會死灰復燃,無法根除。是否要大司馬親征,一勞永逸?
白曉文思忖之後,給出的批覆是,命張郃率領得勝之軍,繼續北征異族,糧草由並州刺史高幹籌措。
第1317章 贈劍賜袍
就算並州馬賊和異族無關,白曉文也得找個由頭,好好修理這些胡人。
因為大一統主線任務2,到現在還沒有提示完成!這說明了啥?
說明他白曉文,還沒有完成「鞏固北方」的戰略目標!
張郃身邊,有喬蕊,有塞西莉亞、李淑儀和韓旭等四個覺醒者隊友,討伐鮮卑胡人,應該不至於翻車——本身以張郃的能力,就已經夠用了,他在演義之中,就是文韜武略兼備的帥才。
白曉文則是親自調撥三萬大軍,前往幽州,征討烏桓。
袁氏對烏桓,一向採取懷柔政策,那是因為南方有曹操這個大敵。
現在曹氏已平,袁氏陣營實力大漲,又怎麽可能繼續執行「歲賜」的懷柔政策?
有句話叫做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烏桓這幾年,從袁氏陣營中拿去了多少好處,就要加倍地償還!
這和信義無關,僅僅是政治、軍事戰略上權衡的結果。
就算烏桓和袁氏關係尚可,白曉文也不願意在南征的時候,留下漠北的隱患,畢竟他的大本營冀州,離烏桓等異族太近了。
馬超聽說白曉文要親征烏桓,心中著急,又來大司馬府借兵。
白曉文說道:「我此次征討烏桓歸來之後,必征漢中,所以當初才許下了短則十日、長則一月的期限。孟起不要著急,安心等候便可。」
馬超說道:「諒烏桓胡人,有什麽難對付的,還要勞大司馬親征?借某一萬鐵騎,不需十日,便將蹋頓之首級,獻於階前。」
白曉文大笑說道:「不勞孟起虎威,你且養精蓄銳,研究漢中地形,準備出征即可。」
停頓了一下,白曉文又說道:「願借龐德一行。」
寄人籬下,馬超也不能拒絕,便點頭答應。
回到承烈將軍府,馬超見了龐德,說道:「令明,你和燕公,以前可有往來?」
龐德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我與燕公,連話都沒有說過幾句。」
馬超道:「那他為何點名要你隨軍北征?」
龐德更是疑惑,搖頭道:「某實不知;若是少將軍疑心,某託病不去便是了。」
旁邊馬岱說道:「不可。我等寄人籬下,仰大司馬之鼻息,如同掌中嬰兒;大司馬絕我乳哺,頃刻之間便會餓死。況且兄長還要向大司馬借兵,沒必要做出這種得罪人的事情來。」
馬超點頭說道:「我已經許諾燕公,令明可隨軍北上。不過,在軍中需韜光養晦,不要表現太過。」
龐德略一沉默,點頭答應。
……
馬超的算盤固然不錯,但白曉文的算計,又豈是馬超所能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