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想幹什麽!」李長明將刀刃往裏送了送,冷笑道,「想讓人去追他們?你試試啊!看看是你令下得快,還是我殺你快。」
官員瞬間從表情到身體都變得極其僵硬,忙道:「下官不敢,下官不敢。您冷靜,冷靜……」
「好。」李長明輕輕一笑,挑眉道,「那就勞煩大人帶路吧。」
說罷他挾持著官員往前走了兩步,周圍官兵齊齊一退,卻沒有要走的意思。
官員急道:「沒聽到嗎?愣著幹什麽?帶路啊!」
他話剛說完就是一聲尖叫,整個人居然被李長明提著飛上了馬,落下時摔得還有些疼。整個身體往前傾去,一道冷光卻又把他嚇得硬生生控製住了身體。
李長明一手持韁繩一手拿刀,那柄刀依然橫在他脖頸前,他往前一點就能身首分離了。
「帶路!帶路!走!」官員驚魂未定,連連喊叫。
眾官兵見李長明隻是挾持上司,沒有要撕票的意思,這才稍微放心,領命回城。任誰都沒有想到,今日竟會是這種結果。明明是奉旨緝拿,結局竟然是案犯劫持了官員,自己騎馬跟著回去的。
太後以時疫為由,把小皇帝控製在紫極宮三日,等得到了魏王已被緝拿歸案的確切消息,這才放小皇帝出來上朝。
李煦回到太極殿,看著丹階下的群臣,臉色陰沉得可怕。
「臣有本要奏。」復朝後,常尚書第一個站出來。
李煦根本不想聽他說什麽,隻冷冷一哼。他被折了麵子,有些尷尬,清了清嗓子道:「數日前,安州來報,發現境內有一隊人馬在避開檢查運送一批輜重,打開竟有火器在內。火器為朝廷嚴格管控之物,按理來說不當在民間出現。當地官員生怕是軍中運送而自己未得到消息,以致生出誤會,還特意將這批火器與現用火器比對,最後確定這批火器並非軍中所用。」
他說到此處,群臣已然譁然。一批非軍用火器,出現在民間,這是何等大事,一旦查出幕後之人,必定要判大罪,不知又要牽連多少人。
常尚書繼續道:「茲事體大,安州官員不敢擅自裁斷,便將此事回稟京城。而微臣命人細查之下,發現那領頭運送違製火器之人,竟是魏王麾下將領,徐世傑。」
一聽是竟與魏王有關,此時許多朝臣表情隨之大變,有的驚,有的疑,有的怒,有的不敢喜,隻能把那點痛快藏於心中。
「因此微臣懷疑此事與魏王有關,連忙調請京城巡防到魏王府中,請魏王協助辦案。不料魏王竟已不在府中,早已離京多日!京城巡防入府遭到魏王府上夫人阻攔,不敢貿然進入親王府邸。而太後聽聞此事,擔憂社稷安危,立即下旨令王府眾人開府接受盤查,巡防衛兵這才得以入府搜證。在魏王書房之中,恰好就尋到了與這批火器形製相同的圖紙!」
常尚書停頓了一下,仿佛還給群臣留了點相互議論的時間。
「然宮中時疫,臣等無法稟明陛下,請陛下裁決,又不敢玩忽職守,知情而無所作為。隻得先在可能與徐世傑接頭之處設下埋伏,細查魏王行蹤,先將魏王緝拿。現涉案之人已經在押送回京路上,還請陛下下令,立案嚴查!」
此時太後一黨的官員紛紛站出,躬身附議。
「火器本就為朝廷嚴格管控之物,私藏已是大罪,竟還私下改裝,簡直視我大虞律法為無物!臣請陛下立案嚴查!」
「魏王謀反之意太過明顯,全然藐視陛下天威,臣附議!」
「事關社稷安危,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請陛下立案嚴查!」
那丹階之下,一瞬間站滿了人。李煦麵無表情,眸光從他們身上一個個掃過。
為了社稷安危,嗬,說得好聽!
這些人,一個個……朕都要你們付出代價!
23 刑部獄
私運火器,謀逆,這兩個詞,隨便攤上一個,都可以被處以極刑。
朝堂上群情激憤,又有證據在,太後黨羽再推波助瀾一下。李煦再想保住自己這個弟弟,也扛不住如此壓力。
立案是一定要做的,身為天子,即便沒有麵對這來自多方的壓力,也不能如此明目張膽地無視法度。
為了此事,朝堂上又接連吵了幾天。原本認定魏王謀反,罪大惡極之人占了上風。吳士忠都認為李長明這次已經必死無疑,沒有轉圜餘地了,沒想到情勢竟然還有改變。
蘭貴妃那位父親,現於中書省任侍郎。那日夫人進宮探望女兒,回來後便向他說了小皇帝被太後控製的消息。從那時起他便隱隱覺得有大事要發生,復朝後便明白了。
於是在右相王昌彝相助之下,派人連夜翻找中書省文檔,終於在三日前呈上了先前由中書省草擬卻屢次被門下省打回的,有關研製新武器的文書,力證魏王不曾有謀反之心。
於是原本不敢相信,卻又因證據確鑿而不得不信,以為魏王的確有謀反之心的中立大臣,此時念及魏王昔年軍功,又覺得魏王做出此事情有可原。
然而,就跟當初僅有一份圖紙,還不能證明李長明就是運送那批火器的幕後主使一樣。僅僅是一份中書省草擬的文書,也不能證明魏王製造並運送這批火器的目的是什麽。
你說魏王早就有心改配軍中武器,隻是因為草擬的文案到了門下省就被駁回,不得不暗中行動,其實還是為了家國社稷,邊境安危,不過是未得允準擅自行事,並無大錯。我也可以說魏王一開始提這個方案就已經包藏禍心,本想方案通過門下省之後,打著陛下的名號為自己籌備軍火,結果不得通過卻依然暗中私製火器,違反朝廷法規,其心可誅。
官員瞬間從表情到身體都變得極其僵硬,忙道:「下官不敢,下官不敢。您冷靜,冷靜……」
「好。」李長明輕輕一笑,挑眉道,「那就勞煩大人帶路吧。」
說罷他挾持著官員往前走了兩步,周圍官兵齊齊一退,卻沒有要走的意思。
官員急道:「沒聽到嗎?愣著幹什麽?帶路啊!」
他話剛說完就是一聲尖叫,整個人居然被李長明提著飛上了馬,落下時摔得還有些疼。整個身體往前傾去,一道冷光卻又把他嚇得硬生生控製住了身體。
李長明一手持韁繩一手拿刀,那柄刀依然橫在他脖頸前,他往前一點就能身首分離了。
「帶路!帶路!走!」官員驚魂未定,連連喊叫。
眾官兵見李長明隻是挾持上司,沒有要撕票的意思,這才稍微放心,領命回城。任誰都沒有想到,今日竟會是這種結果。明明是奉旨緝拿,結局竟然是案犯劫持了官員,自己騎馬跟著回去的。
太後以時疫為由,把小皇帝控製在紫極宮三日,等得到了魏王已被緝拿歸案的確切消息,這才放小皇帝出來上朝。
李煦回到太極殿,看著丹階下的群臣,臉色陰沉得可怕。
「臣有本要奏。」復朝後,常尚書第一個站出來。
李煦根本不想聽他說什麽,隻冷冷一哼。他被折了麵子,有些尷尬,清了清嗓子道:「數日前,安州來報,發現境內有一隊人馬在避開檢查運送一批輜重,打開竟有火器在內。火器為朝廷嚴格管控之物,按理來說不當在民間出現。當地官員生怕是軍中運送而自己未得到消息,以致生出誤會,還特意將這批火器與現用火器比對,最後確定這批火器並非軍中所用。」
他說到此處,群臣已然譁然。一批非軍用火器,出現在民間,這是何等大事,一旦查出幕後之人,必定要判大罪,不知又要牽連多少人。
常尚書繼續道:「茲事體大,安州官員不敢擅自裁斷,便將此事回稟京城。而微臣命人細查之下,發現那領頭運送違製火器之人,竟是魏王麾下將領,徐世傑。」
一聽是竟與魏王有關,此時許多朝臣表情隨之大變,有的驚,有的疑,有的怒,有的不敢喜,隻能把那點痛快藏於心中。
「因此微臣懷疑此事與魏王有關,連忙調請京城巡防到魏王府中,請魏王協助辦案。不料魏王竟已不在府中,早已離京多日!京城巡防入府遭到魏王府上夫人阻攔,不敢貿然進入親王府邸。而太後聽聞此事,擔憂社稷安危,立即下旨令王府眾人開府接受盤查,巡防衛兵這才得以入府搜證。在魏王書房之中,恰好就尋到了與這批火器形製相同的圖紙!」
常尚書停頓了一下,仿佛還給群臣留了點相互議論的時間。
「然宮中時疫,臣等無法稟明陛下,請陛下裁決,又不敢玩忽職守,知情而無所作為。隻得先在可能與徐世傑接頭之處設下埋伏,細查魏王行蹤,先將魏王緝拿。現涉案之人已經在押送回京路上,還請陛下下令,立案嚴查!」
此時太後一黨的官員紛紛站出,躬身附議。
「火器本就為朝廷嚴格管控之物,私藏已是大罪,竟還私下改裝,簡直視我大虞律法為無物!臣請陛下立案嚴查!」
「魏王謀反之意太過明顯,全然藐視陛下天威,臣附議!」
「事關社稷安危,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請陛下立案嚴查!」
那丹階之下,一瞬間站滿了人。李煦麵無表情,眸光從他們身上一個個掃過。
為了社稷安危,嗬,說得好聽!
這些人,一個個……朕都要你們付出代價!
23 刑部獄
私運火器,謀逆,這兩個詞,隨便攤上一個,都可以被處以極刑。
朝堂上群情激憤,又有證據在,太後黨羽再推波助瀾一下。李煦再想保住自己這個弟弟,也扛不住如此壓力。
立案是一定要做的,身為天子,即便沒有麵對這來自多方的壓力,也不能如此明目張膽地無視法度。
為了此事,朝堂上又接連吵了幾天。原本認定魏王謀反,罪大惡極之人占了上風。吳士忠都認為李長明這次已經必死無疑,沒有轉圜餘地了,沒想到情勢竟然還有改變。
蘭貴妃那位父親,現於中書省任侍郎。那日夫人進宮探望女兒,回來後便向他說了小皇帝被太後控製的消息。從那時起他便隱隱覺得有大事要發生,復朝後便明白了。
於是在右相王昌彝相助之下,派人連夜翻找中書省文檔,終於在三日前呈上了先前由中書省草擬卻屢次被門下省打回的,有關研製新武器的文書,力證魏王不曾有謀反之心。
於是原本不敢相信,卻又因證據確鑿而不得不信,以為魏王的確有謀反之心的中立大臣,此時念及魏王昔年軍功,又覺得魏王做出此事情有可原。
然而,就跟當初僅有一份圖紙,還不能證明李長明就是運送那批火器的幕後主使一樣。僅僅是一份中書省草擬的文書,也不能證明魏王製造並運送這批火器的目的是什麽。
你說魏王早就有心改配軍中武器,隻是因為草擬的文案到了門下省就被駁回,不得不暗中行動,其實還是為了家國社稷,邊境安危,不過是未得允準擅自行事,並無大錯。我也可以說魏王一開始提這個方案就已經包藏禍心,本想方案通過門下省之後,打著陛下的名號為自己籌備軍火,結果不得通過卻依然暗中私製火器,違反朝廷法規,其心可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