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出家人,本來也是很有道行的雲淡風輕,可真的痛起來,哪裏還記得什麽無悲無喜?
二人把事情一對,發現應該是之前救下來的舞姬與後來找舞姬的殺手做的,這兩人一會兒是你死我活,一會兒又要一起殺人,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於是,武功高強的小師弟帶著男主一路追蹤下去。
在路上,他們與被抓起來被裝作是男主的師兄匯合,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小師弟狠揍了男主一頓,可是男主又做錯了什麽?
三個人看著對方,他們三個人中,唯獨被裝作是男主的師兄有些捨不得世間繁華了,可是小師弟的武力值過高,男主的身上又有他才是將軍親生兒子的證明,作為冒牌貨,師兄仔細思量,惡事掙紮了很久,終於還是決定給二人通風報信。
原本這故事原作裏,師兄與小師弟是同一個人,並沒有小師弟這個角色,但是在電影之中,原作者堅持要把他們分開,師兄與小師弟分別作為人性的兩個極端點來體現的,而男主則是中間那個需要作出選擇的人。
師兄有為自己考慮的私心。
小師弟一直以來都被人照顧,卻實際上是最無私的一個,可無私的人就因為無私才會滿心復仇。
男主想要復仇,他要復仇不是因為他有多無私或者又有多自私,他是被背叛的那個,所以他想要復仇,他必須得復仇。
這是三個矛盾點,電影把一個人割裂成兩個,人性就成了三足鼎立的模式,看起來就顯得不那麽突兀。
除此之外,更是因為在原著裏這部分是藉由著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寫來抒情的,把一個人描寫得非常精細,然後筆鋒一轉,隻有一個動作,就足以把一個人的行為描寫出來。
但是在電影裏,這樣肯定不行。
能夠駕馭師兄的人太難找了。
不僅難找,還因為原作者與導演張目齊碰了碰之後覺得這個角色在心理活動的時候就是選擇的自己對自己的拷問與鞭撻,他分裂成兩個人彼此對話,最終在他動作的時候才合二為一。
所以為了視覺效果,他們把這一個人分開了兩個。
這一分開,也就少了藝術電影裏讓沒那麽多藝術細胞的人無法接受的故弄玄虛,反而更讓人容易接受,可以說也算是反套路之一了。
於是,男主扮醜,小和尚拖著板車,拉著像是殘疾的男主一路跟著師兄這一行人而行。
因他們一看就是一個小一個殘,小的還光著頭,說是之前得了癩痢,隻能剃光了腦袋,可憐兮兮的,故而那舞姬還真的挺同情他們,一路上甚至多加照顧。
但是這並不能抵消幾十條人命。
於是,在京城,在舞姬與殺手報仇即將成功的時候,他們被三人反殺,甚至……連男主親生父親的仇都沒有報。
沒有報仇,男主就這樣離開了滾滾紅塵,與他的師兄弟一起。
三人像是有很多想法要去實現,又像是隻想要出世修行,完全不在意是不是會被抓,又或者……他們未來會走向哪裏——前方,夕陽如血。
這就是結局。
可以說故事講得很明白,節奏也不錯,尤其是打戲上,小師弟的打戲必然非常出彩,再結合戒吃現實中打得這麽厲害,當然會燃爆不少人的熱情點。而當他們三個向著夕陽走去的時候,大師兄卻一臉輕鬆到仿若放棄人生的回頭一笑。
於是,這部開頭看似輕鬆,中間充滿反套路,其中遍布打戲,最後結局卻是詩意與悲傷並存的電影竟然把一群人給看哭了。
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這故事裏,明明應該沒有人死去,明明應該是男主跟眾位師兄弟救了舞姬,舞姬跟殺手帶著他去復仇的套路,卻因為殺手要殺舞姬,而舞姬找不到恩人的兒子就在和尚們身上泄憤,男主雙方勸和,沒勸好,本以為他躲起來就好,卻在懸崖下聽到了寺院的慘叫聲。
一環扣一環,是誤會,可也是因為一開始每個人都隻是為了自己的私慾才造成的這些誤會。
僅僅是因為「我覺得這樣更好」,於是就變成了沒有一樣會好。
最後,殺戮多的都死了。
反而引起事件的人卻活著——男主的殺父仇人雖然失去了官職,卻坐在草廬之中與人高談闊論。
充滿了諷刺。
讓很多人看著恨不得衝進屏幕裏去抓住那舞姬跟殺手,好好給他們洗洗腦。
而男主,他是沒有為親生父親報仇,因為他的情感在寺院,親生父親的仇恨他是應該報的,可是他的情感帶來的仇恨呢?
這就是亙古不變的一個道理——生恩與養恩。
原作者其實最開始就是想要拷問開口閉口生恩黨,誰知道這文一寫出來,好多人都覺得三觀不正,嚷嚷著男主為什麽不能墜崖就學會絕世武功繼承父業成為大將軍甚至成為皇帝,至於那些和尚的死,他做了皇帝,當然可以再殺舞姬跟殺手啊!
然而,作者就是這麽固執。
所以說,看完電影的人比起看完小說的人也是沒好多少——唯一好一點的地方在於,看完電影的人不至於認為男主大殺四方是正常的,頂多是他們有這樣的期望,可男主卻沒有做出這樣的事情。
真的是好心疼啊!
更有甚者,在喜劇滿地的月份裏,有人剛看完午夜場,馬上又買票進場,再看了一遍。
二人把事情一對,發現應該是之前救下來的舞姬與後來找舞姬的殺手做的,這兩人一會兒是你死我活,一會兒又要一起殺人,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於是,武功高強的小師弟帶著男主一路追蹤下去。
在路上,他們與被抓起來被裝作是男主的師兄匯合,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小師弟狠揍了男主一頓,可是男主又做錯了什麽?
三個人看著對方,他們三個人中,唯獨被裝作是男主的師兄有些捨不得世間繁華了,可是小師弟的武力值過高,男主的身上又有他才是將軍親生兒子的證明,作為冒牌貨,師兄仔細思量,惡事掙紮了很久,終於還是決定給二人通風報信。
原本這故事原作裏,師兄與小師弟是同一個人,並沒有小師弟這個角色,但是在電影之中,原作者堅持要把他們分開,師兄與小師弟分別作為人性的兩個極端點來體現的,而男主則是中間那個需要作出選擇的人。
師兄有為自己考慮的私心。
小師弟一直以來都被人照顧,卻實際上是最無私的一個,可無私的人就因為無私才會滿心復仇。
男主想要復仇,他要復仇不是因為他有多無私或者又有多自私,他是被背叛的那個,所以他想要復仇,他必須得復仇。
這是三個矛盾點,電影把一個人割裂成兩個,人性就成了三足鼎立的模式,看起來就顯得不那麽突兀。
除此之外,更是因為在原著裏這部分是藉由著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寫來抒情的,把一個人描寫得非常精細,然後筆鋒一轉,隻有一個動作,就足以把一個人的行為描寫出來。
但是在電影裏,這樣肯定不行。
能夠駕馭師兄的人太難找了。
不僅難找,還因為原作者與導演張目齊碰了碰之後覺得這個角色在心理活動的時候就是選擇的自己對自己的拷問與鞭撻,他分裂成兩個人彼此對話,最終在他動作的時候才合二為一。
所以為了視覺效果,他們把這一個人分開了兩個。
這一分開,也就少了藝術電影裏讓沒那麽多藝術細胞的人無法接受的故弄玄虛,反而更讓人容易接受,可以說也算是反套路之一了。
於是,男主扮醜,小和尚拖著板車,拉著像是殘疾的男主一路跟著師兄這一行人而行。
因他們一看就是一個小一個殘,小的還光著頭,說是之前得了癩痢,隻能剃光了腦袋,可憐兮兮的,故而那舞姬還真的挺同情他們,一路上甚至多加照顧。
但是這並不能抵消幾十條人命。
於是,在京城,在舞姬與殺手報仇即將成功的時候,他們被三人反殺,甚至……連男主親生父親的仇都沒有報。
沒有報仇,男主就這樣離開了滾滾紅塵,與他的師兄弟一起。
三人像是有很多想法要去實現,又像是隻想要出世修行,完全不在意是不是會被抓,又或者……他們未來會走向哪裏——前方,夕陽如血。
這就是結局。
可以說故事講得很明白,節奏也不錯,尤其是打戲上,小師弟的打戲必然非常出彩,再結合戒吃現實中打得這麽厲害,當然會燃爆不少人的熱情點。而當他們三個向著夕陽走去的時候,大師兄卻一臉輕鬆到仿若放棄人生的回頭一笑。
於是,這部開頭看似輕鬆,中間充滿反套路,其中遍布打戲,最後結局卻是詩意與悲傷並存的電影竟然把一群人給看哭了。
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這故事裏,明明應該沒有人死去,明明應該是男主跟眾位師兄弟救了舞姬,舞姬跟殺手帶著他去復仇的套路,卻因為殺手要殺舞姬,而舞姬找不到恩人的兒子就在和尚們身上泄憤,男主雙方勸和,沒勸好,本以為他躲起來就好,卻在懸崖下聽到了寺院的慘叫聲。
一環扣一環,是誤會,可也是因為一開始每個人都隻是為了自己的私慾才造成的這些誤會。
僅僅是因為「我覺得這樣更好」,於是就變成了沒有一樣會好。
最後,殺戮多的都死了。
反而引起事件的人卻活著——男主的殺父仇人雖然失去了官職,卻坐在草廬之中與人高談闊論。
充滿了諷刺。
讓很多人看著恨不得衝進屏幕裏去抓住那舞姬跟殺手,好好給他們洗洗腦。
而男主,他是沒有為親生父親報仇,因為他的情感在寺院,親生父親的仇恨他是應該報的,可是他的情感帶來的仇恨呢?
這就是亙古不變的一個道理——生恩與養恩。
原作者其實最開始就是想要拷問開口閉口生恩黨,誰知道這文一寫出來,好多人都覺得三觀不正,嚷嚷著男主為什麽不能墜崖就學會絕世武功繼承父業成為大將軍甚至成為皇帝,至於那些和尚的死,他做了皇帝,當然可以再殺舞姬跟殺手啊!
然而,作者就是這麽固執。
所以說,看完電影的人比起看完小說的人也是沒好多少——唯一好一點的地方在於,看完電影的人不至於認為男主大殺四方是正常的,頂多是他們有這樣的期望,可男主卻沒有做出這樣的事情。
真的是好心疼啊!
更有甚者,在喜劇滿地的月份裏,有人剛看完午夜場,馬上又買票進場,再看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