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一聽這個,來了精神,連腰杆也挺了起來,掐著手指一樣樣的數起來:「我還得見見男家的君伯,看看男家想要咱們備些什麽。首飾什麽的,我歷年來存了些,都不大得意,趕緊的還得讓蔡管家去添置,還有被服繡品、家具什物,哎呀!筠兒,還得在揚州附近給你添些田地才體麵……」
少箬聽見李氏說的顛三倒四卻又一樣不落的,不禁笑彎了腰:「哎喲喲,我的好二嬸!您悠著點兒,日子還沒定呢,咱們大可從容著辦來!」
聽了這話,李氏忽的想起來,忙又拉著少箬:「箬兒……說起來,你才操辦過你家大小姐的親事,辦的體麵妥當,滿揚州城,沒有人不誇的,筠兒不知道能不能沾點你的光?我這做娘的,就怕操辦不來,倒叫她委委屈屈的上花轎……」
少箬十分好笑,忙寬慰:「二嬸!當初少箬出閣,還不都是您跟四叔婆打點操辦的?少箬又哪裏委屈了?不過您也放心,筠兒是我妹妹,我偏了誰,也不能夠偏了她。」
李氏十分高興,又向四叔婆說:「當年箬兒,多虧四叔婆了!這一回筠兒出閣,還少不得叔婆給我指點!」
四叔婆笑著擺手:「哪裏的話!少箬當年,那也是老祖親自放了話,說要給你們大房好好操辦,免得若陽夫妻在下麵掛念。如今筠兒麽,有親娘,也有親姐姐,我這老太婆就可退在一邊,隻管享福看熱鬧嘍!隻是可惜了,筠兒這一出閣,家裏頭當家的,又叫二太太你辛苦了!」
一提到這個,李氏苦了臉:「哎喲!可不是麽!原本捨不得這丫頭!記得她小時候怎麽淘氣,惹得我拿著雞毛撣子追著她跑;又記得她窩在她爹爹懷裏,小模樣兒小嘴兒怎麽討人喜歡。眼下說出閣就出閣,留下這一大攤子家務,還有外邊一大攤子生意,倒叫我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話到這裏,屋裏四人,各自沉默。
過了一會,少箬清了清喉嚨,說道:「今日少箬回家,也正是要商議這事……」
作者有話要說:準備要處置樊清漪。
☆、121
四叔婆一聽這話,想了一下,下垂的嘴角彎了彎,隻點頭。少筠自然也心知肚明,隻有李氏一臉不明的看著少箬,問道:「是為筠兒出閣,家裏管家的事?」
少箬拍了拍李氏的手,轉頭問一旁的靈兒:「少爺上學回來了麽?回來了,讓他來一趟竹園,就說箬姐姐回來了,想他,想見見他。」
靈兒應聲去了,少箬這才對李氏說:「算起來筠兒過了年就十六了,少原弟弟不比她小多少,約摸兩歲?」
李氏點點頭:「不到兩歲,當初四叔婆還笑話我是三年抱兩呢。」
「如此說來,弟弟也快十五了。」,少箬接話道:「少原念書念得挺好,怕是能考得功名的,我呀,尋思著是不是也該暗地裏留心,給他物色一門好親事?咱們桑家雖然門楣不高,但少原脾氣、模樣、品學,樣樣都拔尖,一些有根基的人家,隻怕也能求得。這一來,少原有了貼心的人照顧,二來少了些姬妾丫頭的煩惱,三來將來沒準能在仕途上幫一幫他。叔婆、二嬸,您們覺得呢?」
叔婆點頭,李氏也贊成道:「若有這樣的人家,再好不過了!隻是前頭……」
李氏話沒說出來,四叔婆直接就截斷了她的話:「休要再提前頭!上一回我去給老祖請安問好,提及桑家正支裏的事,他還罵了我一通,說我既身為長輩,怎可不聞不問的。老祖與我,還有族中幾位年高長輩,雖然不是桑家的嫡支正派,卻也年年有份分家裏的紅利,這事,我也倚老賣老一番。二太太,少原房裏的事,不是你二房一房的事,也不是正支一支的事。這少原就是少字輩裏頭的頂尖,走出去,是領著桑家人的臉麵的,他的媳婦,不說要身份高貴,至少身家清白!這事,老祖也是這個意思。眼下,筠兒要準備著出閣,那家裏的管家就得盡早物色著,雖然也可以有個三兩年來過渡,但這個人總的是可靠的才成。」
四叔婆長長一番話,足叫李氏顏麵掃地!
早前為少原領著清漪出去會客,老祖就已經教訓過她。她還一心忐忑著少筠回來會因此責備她,可少筠沒有。等她稍鬆一口氣的時候,少箬與四叔婆卻突然殺來。她嘆了一口氣:「叔婆的話,我心裏何嚐不十分清楚?早前我何嚐不是這麽做的?隻是……哎!不瞞叔婆,我的這兩個孩子,就是我的心肝寶貝……相公去的那年,原兒還不到四歲,天天扯著我問,爹爹怎麽還不回來……眼見他長大,又懂事,又能念書,尋思著他人品過得去,小事上也不十分忍心苛刻他,權當是我這做母親的一點私心……」
道理擺了出來,真正做的時候卻總是因為感情天平的傾斜而壞了規矩。少箬少筠心裏都在嘆息!李氏不是不慈愛,不是沒有是非,隻是太過沒有原則,以至於一味溺愛。少筠自小被姑太太桑若華磨礪,則還長就了一副外柔內剛的脾氣,而少原自小被李氏保護的太過周全,雖然也是善良好脾氣,卻未免不食人間煙火!
但四叔婆聽了這話,則不由分說,斥責李氏:「侄媳婦好糊塗!這還是小事麽!」
待她還要說,門外傳來歡快的聲音:「箬姐姐、小竹子!你們都在麽!」
正說著,少原一手拉著清漪,跑了進來。
一進門看見這許多人,少原愣了愣,忙給四叔婆少箬請安問好,然後拉著清漪蹭到李氏身上,笑嘻嘻的說著玩笑話。
少箬聽見李氏說的顛三倒四卻又一樣不落的,不禁笑彎了腰:「哎喲喲,我的好二嬸!您悠著點兒,日子還沒定呢,咱們大可從容著辦來!」
聽了這話,李氏忽的想起來,忙又拉著少箬:「箬兒……說起來,你才操辦過你家大小姐的親事,辦的體麵妥當,滿揚州城,沒有人不誇的,筠兒不知道能不能沾點你的光?我這做娘的,就怕操辦不來,倒叫她委委屈屈的上花轎……」
少箬十分好笑,忙寬慰:「二嬸!當初少箬出閣,還不都是您跟四叔婆打點操辦的?少箬又哪裏委屈了?不過您也放心,筠兒是我妹妹,我偏了誰,也不能夠偏了她。」
李氏十分高興,又向四叔婆說:「當年箬兒,多虧四叔婆了!這一回筠兒出閣,還少不得叔婆給我指點!」
四叔婆笑著擺手:「哪裏的話!少箬當年,那也是老祖親自放了話,說要給你們大房好好操辦,免得若陽夫妻在下麵掛念。如今筠兒麽,有親娘,也有親姐姐,我這老太婆就可退在一邊,隻管享福看熱鬧嘍!隻是可惜了,筠兒這一出閣,家裏頭當家的,又叫二太太你辛苦了!」
一提到這個,李氏苦了臉:「哎喲!可不是麽!原本捨不得這丫頭!記得她小時候怎麽淘氣,惹得我拿著雞毛撣子追著她跑;又記得她窩在她爹爹懷裏,小模樣兒小嘴兒怎麽討人喜歡。眼下說出閣就出閣,留下這一大攤子家務,還有外邊一大攤子生意,倒叫我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話到這裏,屋裏四人,各自沉默。
過了一會,少箬清了清喉嚨,說道:「今日少箬回家,也正是要商議這事……」
作者有話要說:準備要處置樊清漪。
☆、121
四叔婆一聽這話,想了一下,下垂的嘴角彎了彎,隻點頭。少筠自然也心知肚明,隻有李氏一臉不明的看著少箬,問道:「是為筠兒出閣,家裏管家的事?」
少箬拍了拍李氏的手,轉頭問一旁的靈兒:「少爺上學回來了麽?回來了,讓他來一趟竹園,就說箬姐姐回來了,想他,想見見他。」
靈兒應聲去了,少箬這才對李氏說:「算起來筠兒過了年就十六了,少原弟弟不比她小多少,約摸兩歲?」
李氏點點頭:「不到兩歲,當初四叔婆還笑話我是三年抱兩呢。」
「如此說來,弟弟也快十五了。」,少箬接話道:「少原念書念得挺好,怕是能考得功名的,我呀,尋思著是不是也該暗地裏留心,給他物色一門好親事?咱們桑家雖然門楣不高,但少原脾氣、模樣、品學,樣樣都拔尖,一些有根基的人家,隻怕也能求得。這一來,少原有了貼心的人照顧,二來少了些姬妾丫頭的煩惱,三來將來沒準能在仕途上幫一幫他。叔婆、二嬸,您們覺得呢?」
叔婆點頭,李氏也贊成道:「若有這樣的人家,再好不過了!隻是前頭……」
李氏話沒說出來,四叔婆直接就截斷了她的話:「休要再提前頭!上一回我去給老祖請安問好,提及桑家正支裏的事,他還罵了我一通,說我既身為長輩,怎可不聞不問的。老祖與我,還有族中幾位年高長輩,雖然不是桑家的嫡支正派,卻也年年有份分家裏的紅利,這事,我也倚老賣老一番。二太太,少原房裏的事,不是你二房一房的事,也不是正支一支的事。這少原就是少字輩裏頭的頂尖,走出去,是領著桑家人的臉麵的,他的媳婦,不說要身份高貴,至少身家清白!這事,老祖也是這個意思。眼下,筠兒要準備著出閣,那家裏的管家就得盡早物色著,雖然也可以有個三兩年來過渡,但這個人總的是可靠的才成。」
四叔婆長長一番話,足叫李氏顏麵掃地!
早前為少原領著清漪出去會客,老祖就已經教訓過她。她還一心忐忑著少筠回來會因此責備她,可少筠沒有。等她稍鬆一口氣的時候,少箬與四叔婆卻突然殺來。她嘆了一口氣:「叔婆的話,我心裏何嚐不十分清楚?早前我何嚐不是這麽做的?隻是……哎!不瞞叔婆,我的這兩個孩子,就是我的心肝寶貝……相公去的那年,原兒還不到四歲,天天扯著我問,爹爹怎麽還不回來……眼見他長大,又懂事,又能念書,尋思著他人品過得去,小事上也不十分忍心苛刻他,權當是我這做母親的一點私心……」
道理擺了出來,真正做的時候卻總是因為感情天平的傾斜而壞了規矩。少箬少筠心裏都在嘆息!李氏不是不慈愛,不是沒有是非,隻是太過沒有原則,以至於一味溺愛。少筠自小被姑太太桑若華磨礪,則還長就了一副外柔內剛的脾氣,而少原自小被李氏保護的太過周全,雖然也是善良好脾氣,卻未免不食人間煙火!
但四叔婆聽了這話,則不由分說,斥責李氏:「侄媳婦好糊塗!這還是小事麽!」
待她還要說,門外傳來歡快的聲音:「箬姐姐、小竹子!你們都在麽!」
正說著,少原一手拉著清漪,跑了進來。
一進門看見這許多人,少原愣了愣,忙給四叔婆少箬請安問好,然後拉著清漪蹭到李氏身上,笑嘻嘻的說著玩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