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你確定你認得路啊?沒有走錯吧?”王慶看著周圍荒無人煙的曠野,開口向史進問道。
自從兩人從少華山下山,至今已經走了快兩個月了。
王慶沒有出過遠門,所以他隻知道延安府的大致位置,具體在哪這個還得問當地人。
所幸史進說他曾聽一位師父說起過,隻要沿著華陰縣一路向北走,逢山過山,遇河過河,就能走到延安府。
兩人走了四五十天了,一開始有大城大郡該有的景象,現在越走越偏,一片荒涼。
這讓王慶對史進的帶路能力感到懷疑。
“那位師父說他到延安府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我聽那位師父的講述距今也有六七載了,可能,大概,也許,是這樣走的吧!”史進也有些不確定了,畢竟那位師父據他所說好像不用這麽久啊!
“師兄,咱們再往前走走吧!”史進也隻能如此建議道,附近已經荒涼到就算他們想問路都找不到人了。
“那好吧,延安府在宋夏交界的地方,恐怕不大安全,來,這把袖錘給你,哨棒雖然能打人,但不致命,拿著鐵器保險些。”說著王慶將左手的袖錘遞給了史進。
王慶和史進既不是官身,也不是僧道,所以還真不敢明目張膽的拿著樸刀闖州過府。
平時帶把菜刀、解腕尖刀、斧子、鐵錘這種不易被發現的或是有正當理由的,人家睜隻眼閉隻眼就過去了,但拿著刀槍這種大殺傷力武器,不被當成賊寇才奇怪了。
王進教過史進十八般兵器,所以史進用錘雖然不如三尖兩刃刀那麽熟練,施展開來防身還是沒有問題的。
就這樣,兩人向著北方又前進了幾天,傍晚時分,兩人目光遠處,終於出現了一處村落。
王慶和史進向著村落走去,卻發現這處村落與他們常見的村落有很大不同,平常的村落緊鄰著農田,但這裏,村落與農田隔著高大的圍牆。
兩人還沒走近,圍牆上突然出現一大批人,張弓搭箭,三五人一組戒備著。
這群人像是兩類人組成,有的身穿鐵甲、目光淩厲、動作嚴謹,一看就是行伍之人,有的則身著皮甲,黝黑的皮膚是常年勞作留下的痕跡,應該是農戶,雖然他們各有特色,但相同的是他們眼神中的謹慎。
史進正要向前走去,突然一支羽箭就射了過來,王慶趕忙拉著史進向後退去。
“你們是什麽人?為什麽來俺們這兒?”為首的軍使高聲發問。
軍使,北宋時期軍官職銜。北宋時期,軍隊分為廂、軍、營(指揮)、都四級,廂轄十軍,軍轄五營,營轄五都,每都百人。
各級統兵官分別為廂都指揮使、軍都指揮使、軍都虞侯、指揮使、副指揮使、都頭(馬軍稱軍使)、副都頭(馬軍稱副兵馬使)。
“我們是來延安府尋人的,可惜迷了路,想到貴地討頓飯食,歇息一晚。”
“你們知不知道這裏是哪裏?”
“不知。”
“這裏乃是萬安堡,是宋夏交界的地方,你們兩個怎會亂走來到這裏?再不說明來意,休怪俺們放箭射殺你們了。”
為首的軍使說著便要舉起手,示意身後的弓弩手放箭。
“我們確實是來尋人的,若要證據,這個我們也是確實沒有,不知可否通融通融,讓我們進堡尋個睡覺之所也好。”
王慶現在最想做的就是吃頓飽飯,睡個安穩覺。荒野之上,他和史進要輪流守夜,因此已經好久沒有睡過安穩覺了。
“附近有夏狗嗎?”軍使向一旁了望台的人問道。
“軍使,周圍沒有任何人,其他的觀察位置也沒有發現異樣,他們好像真的是迷路過來的。”了望台上的觀察士兵回道。
“任何時候都要保持警惕,就算他們是迷路來的,也要小心對待,我們身後是數百的普通百姓,小心無大錯。”
“是!”麵對軍使的告誡,觀察手顯然明白了重要性。
“若要放你們進來也不是不可以,但你們隻能在我們看管下吃住,若有反抗,俺們會當場打殺你們,若同意便進來!”軍使將條件告知了王慶和史進。
雖然有人看管,但好歹是進堡了,王慶倒是無所謂,反正自己本來也沒打算搞事情,隻是史進從小不服管教,聽到吃住都要被人看管,心中有些不忿。
王慶拉著史進向著萬安堡走去,圍牆上的眾人見此也將弓箭收了回去。
土石夯砌的圍牆,高近乎兩丈,走進堡口的柵門,發現這圍牆不僅高,還挺厚,至少有七八尺!
穿過圍牆,王慶和史進正式進入到萬安堡內。
隻見之前在圍牆上戒備的眾人已經下來了,正在門口等著王慶和史進。
“你們從哪來啊?”這時,一個農戶打扮的人開口問道。
“我們從華州而來,來延安府尋俺們師父。”史進開口道。
“我們師父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師父姓王名進,年初投到了老種經略相公麾下,不知你們可有人認識?”王慶進一步解釋道,也向眾人打聽一下師父的蹤跡。
“王進?沒聽說過,沒聽說過。”農戶們都搖搖頭表示不知道。
“俺好像聽別人提到過?記不真切了。”為首的軍使卻是好像有點消息,
“你們若是想尋,待明日直直向南便可到延安府,老種相公就坐鎮在那裏。”
“多謝這位兄弟,若得機會,定請小兄弟吃酒。”王慶和史進有了消息,當即抱拳感謝。
“一會兒就到用飯時間了,你們和俺們一起吃吧,也省的去麻煩牛大叔他們了。用過飯,就在俺們營地裏尋一處院子歇了吧。”
軍使又開口對兩人說道,雖然其中充滿了監視看管的意味,但兩人也不在意了,本來也沒打算鬧事,史進得了師父消息,更是沒了怨言。
晚飯很簡單,一碗野菜粥,一張炊餅,王慶和史進得到了特殊優待,一人分到一個鹹菜疙瘩。
據軍使所說,萬安堡位於宋夏交界地帶,時常爆發衝突,所以糧食產量很低。因為這裏可以作為觀察所和橋頭堡,所以他們又不得不在此駐紮。
西夏騎兵經常劫掠,導致物資供應也是斷斷續續,所以晚飯如此也並非刻意苛待他們,畢竟大家吃的都一樣。
王慶表示理解,心中卻不由感慨。
他們是英勇的,在西北這片土地激戰西夏,甚至取得了很多的成績;
他們也是不幸的,遇到了懦弱的君王和歧視他們的文臣,在君王的默許和文臣的打壓下,他們過的何等的艱苦。
現在還不是大變動的時候,還是再等等吧。
王慶收起思緒,默默地吃完飯,然後和史進尋了個空院子,勞累了許多日,兩人沉沉地睡去。
自從兩人從少華山下山,至今已經走了快兩個月了。
王慶沒有出過遠門,所以他隻知道延安府的大致位置,具體在哪這個還得問當地人。
所幸史進說他曾聽一位師父說起過,隻要沿著華陰縣一路向北走,逢山過山,遇河過河,就能走到延安府。
兩人走了四五十天了,一開始有大城大郡該有的景象,現在越走越偏,一片荒涼。
這讓王慶對史進的帶路能力感到懷疑。
“那位師父說他到延安府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我聽那位師父的講述距今也有六七載了,可能,大概,也許,是這樣走的吧!”史進也有些不確定了,畢竟那位師父據他所說好像不用這麽久啊!
“師兄,咱們再往前走走吧!”史進也隻能如此建議道,附近已經荒涼到就算他們想問路都找不到人了。
“那好吧,延安府在宋夏交界的地方,恐怕不大安全,來,這把袖錘給你,哨棒雖然能打人,但不致命,拿著鐵器保險些。”說著王慶將左手的袖錘遞給了史進。
王慶和史進既不是官身,也不是僧道,所以還真不敢明目張膽的拿著樸刀闖州過府。
平時帶把菜刀、解腕尖刀、斧子、鐵錘這種不易被發現的或是有正當理由的,人家睜隻眼閉隻眼就過去了,但拿著刀槍這種大殺傷力武器,不被當成賊寇才奇怪了。
王進教過史進十八般兵器,所以史進用錘雖然不如三尖兩刃刀那麽熟練,施展開來防身還是沒有問題的。
就這樣,兩人向著北方又前進了幾天,傍晚時分,兩人目光遠處,終於出現了一處村落。
王慶和史進向著村落走去,卻發現這處村落與他們常見的村落有很大不同,平常的村落緊鄰著農田,但這裏,村落與農田隔著高大的圍牆。
兩人還沒走近,圍牆上突然出現一大批人,張弓搭箭,三五人一組戒備著。
這群人像是兩類人組成,有的身穿鐵甲、目光淩厲、動作嚴謹,一看就是行伍之人,有的則身著皮甲,黝黑的皮膚是常年勞作留下的痕跡,應該是農戶,雖然他們各有特色,但相同的是他們眼神中的謹慎。
史進正要向前走去,突然一支羽箭就射了過來,王慶趕忙拉著史進向後退去。
“你們是什麽人?為什麽來俺們這兒?”為首的軍使高聲發問。
軍使,北宋時期軍官職銜。北宋時期,軍隊分為廂、軍、營(指揮)、都四級,廂轄十軍,軍轄五營,營轄五都,每都百人。
各級統兵官分別為廂都指揮使、軍都指揮使、軍都虞侯、指揮使、副指揮使、都頭(馬軍稱軍使)、副都頭(馬軍稱副兵馬使)。
“我們是來延安府尋人的,可惜迷了路,想到貴地討頓飯食,歇息一晚。”
“你們知不知道這裏是哪裏?”
“不知。”
“這裏乃是萬安堡,是宋夏交界的地方,你們兩個怎會亂走來到這裏?再不說明來意,休怪俺們放箭射殺你們了。”
為首的軍使說著便要舉起手,示意身後的弓弩手放箭。
“我們確實是來尋人的,若要證據,這個我們也是確實沒有,不知可否通融通融,讓我們進堡尋個睡覺之所也好。”
王慶現在最想做的就是吃頓飽飯,睡個安穩覺。荒野之上,他和史進要輪流守夜,因此已經好久沒有睡過安穩覺了。
“附近有夏狗嗎?”軍使向一旁了望台的人問道。
“軍使,周圍沒有任何人,其他的觀察位置也沒有發現異樣,他們好像真的是迷路過來的。”了望台上的觀察士兵回道。
“任何時候都要保持警惕,就算他們是迷路來的,也要小心對待,我們身後是數百的普通百姓,小心無大錯。”
“是!”麵對軍使的告誡,觀察手顯然明白了重要性。
“若要放你們進來也不是不可以,但你們隻能在我們看管下吃住,若有反抗,俺們會當場打殺你們,若同意便進來!”軍使將條件告知了王慶和史進。
雖然有人看管,但好歹是進堡了,王慶倒是無所謂,反正自己本來也沒打算搞事情,隻是史進從小不服管教,聽到吃住都要被人看管,心中有些不忿。
王慶拉著史進向著萬安堡走去,圍牆上的眾人見此也將弓箭收了回去。
土石夯砌的圍牆,高近乎兩丈,走進堡口的柵門,發現這圍牆不僅高,還挺厚,至少有七八尺!
穿過圍牆,王慶和史進正式進入到萬安堡內。
隻見之前在圍牆上戒備的眾人已經下來了,正在門口等著王慶和史進。
“你們從哪來啊?”這時,一個農戶打扮的人開口問道。
“我們從華州而來,來延安府尋俺們師父。”史進開口道。
“我們師父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師父姓王名進,年初投到了老種經略相公麾下,不知你們可有人認識?”王慶進一步解釋道,也向眾人打聽一下師父的蹤跡。
“王進?沒聽說過,沒聽說過。”農戶們都搖搖頭表示不知道。
“俺好像聽別人提到過?記不真切了。”為首的軍使卻是好像有點消息,
“你們若是想尋,待明日直直向南便可到延安府,老種相公就坐鎮在那裏。”
“多謝這位兄弟,若得機會,定請小兄弟吃酒。”王慶和史進有了消息,當即抱拳感謝。
“一會兒就到用飯時間了,你們和俺們一起吃吧,也省的去麻煩牛大叔他們了。用過飯,就在俺們營地裏尋一處院子歇了吧。”
軍使又開口對兩人說道,雖然其中充滿了監視看管的意味,但兩人也不在意了,本來也沒打算鬧事,史進得了師父消息,更是沒了怨言。
晚飯很簡單,一碗野菜粥,一張炊餅,王慶和史進得到了特殊優待,一人分到一個鹹菜疙瘩。
據軍使所說,萬安堡位於宋夏交界地帶,時常爆發衝突,所以糧食產量很低。因為這裏可以作為觀察所和橋頭堡,所以他們又不得不在此駐紮。
西夏騎兵經常劫掠,導致物資供應也是斷斷續續,所以晚飯如此也並非刻意苛待他們,畢竟大家吃的都一樣。
王慶表示理解,心中卻不由感慨。
他們是英勇的,在西北這片土地激戰西夏,甚至取得了很多的成績;
他們也是不幸的,遇到了懦弱的君王和歧視他們的文臣,在君王的默許和文臣的打壓下,他們過的何等的艱苦。
現在還不是大變動的時候,還是再等等吧。
王慶收起思緒,默默地吃完飯,然後和史進尋了個空院子,勞累了許多日,兩人沉沉地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