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佟皇貴妃 作者:則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是沒想到這逆子的勢力挺大的,到了江南之後有這麽多人等著拜見他。也有不少官員因為沒有見到他而交頭接耳。
這讓康熙覺得一切和自己設想的不一樣。
「總覺得北方天冷,沒想到江南風大,看來今年沒有一處天氣是適合宜居的。」
康熙說了這樣一句話,田蜜也覺得他是暗有所指。這麽多年來,田蜜時刻牢記著後宮的一條鐵律:後宮不得幹政。
也就當做沒聽懂這句話,順著康熙表麵的意思往下說:「雖然江南有風,卻是春風拂麵,咱們遠涉江湖自然是見過大湖之上無風還起三尺浪,不管是浪花也好,拂麵的春風也罷,都是江南特有的,一個地方一處風景,都值得慢慢賞玩,你說是不是?」
「表妹說的對,無風還起三尺浪呀!和大風大浪比起來,三尺高的浪頭算不得什麽。」
康熙的麵色好看了不少,端茶盞喝了一口茶,「聽說北邊來信了,孩子寫了不少的家書給你,都說了什麽?」
一說起這個田蜜臉上帶了點愁緒,「老四說揚丹後腦勺腫了一塊,我這心裏有點放不下。」
田蜜擔心這是不是有什麽疾病?這個社會根本沒有ct,要不然照一照ct也能知道後麵到底是腫瘤還是什麽。
畢竟沒有在北邊,田蜜越想越擔心,悄悄的拉著康熙的袖子,挨著他低聲的說:「你說會不會是揚丹有什麽急症?」
「不會!」
「見不到孩子我心裏擔心」。
康熙知道原因,她已經收到北邊兒的報信兒了,但是卻不能跟表妹說。考慮到這幾個半大不小的孩子天天在城裏城外晃蕩也不是個事。
「你要是擔心,朕就寫封信讓他們兄弟倆過來,十一不是挺想過來的嗎?當時把揚丹趕下船去,那小子挺不情願的,正好現在給他倆機會,讓他倆現在追上來吧。」
「真的?」
「嗯,也不過是多了兩張吃飯的嘴,來就來了,來了之後還能哄著你開心,有什麽不好?」
我是擔心孩子們有沒有什麽疾病,又不是想帶著他倆玩兒。不過田蜜覺得還是讓揚丹到自己跟前更好一些。
「那行,他倆什麽時候動身?」
「待會兒就寫信,用八百裏加急送京城去過,半個月後倆人都能來了。」
實際情況是,李煦哪怕沒有把實話說出來,康熙覺得通政司衙門裏麵有些人也該被清理了。趁著這個時候讓簡親王卸下一部分重擔,讓揚丹頂上來。
想到這裏他就讓人告訴等在外邊的曹寅,讓他往京城寫信。
曹寅知道是什麽意思,恭恭敬敬的領了旨意,回到書房之後把話題隱晦的寫在信中,讓人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京城給簡親王。
聖駕在揚州,最近幾天李煦被冷待了,行動坐臥都被人盯著,孫文成和曹寅都知道是怎麽回事,兩個人小心謹慎保存自我,一邊在心裏麵埋怨著李煦做事太高調,一邊又擔心鍘刀落在自己頭上。
好在信件寄出去沒多久,康熙召見了曹曹寅。
曹寅來的時候康熙正坐在走廊下麵釣魚,看他急匆匆的來了,讓他坐在一邊陪自己一塊等魚上鉤。
曹寅坐在小馬紮上,整個人都很緊張。看來皇上今天是有話說,他心裏麵快速回憶了一下織造府和通政司衙門的差事,覺得沒什麽紕漏才放鬆了幾分。
康熙等了一會兒才慢悠悠地說話,「聽說曹顒讀書挺好的?」
「回皇上的話,那也隻不過是外人看在他是奴才兒子的份上誇他了一句,曹顒是奴才的兒子,讀書有幾成功力奴才還是知道的,在內務府這些孩子裏麵,他或許是比別人聰明一點,要是放在江南那是真的不夠看。」
江南多才子,讀書的氛圍也好,每次科舉,江南的舉人老爺都比北方多。
內務府這些男孩子們因為世世代代都在內務府當差,人生道路約等於生來就安排好的,所以對讀書這種事根本不放在心上。在這群人裏麵拔尖兒也算不得有多麽伶俐。
康熙聽了之後扭頭看了看曹寅的表情,「你這是謙虛呀還是實話實說呀?」
「奴才在您跟前有什麽可謙虛的,自然是實話實說,奴才的兒子真不怎麽樣,要是考科舉,估計10年20年30年…一直考下去都是個老秀才。」
「你這是謙虛太過了,平王說他小舅子讀書有幾分靈氣,他說這話朕是相信的。咱家裏的孩子是好孩子,沒必要藏著掖著,人生一大樂趣不就是看著孩子們能出人頭地嗎。」
「您說的是。」
這個社會能出人頭地是很難的一件事兒,就如曹寅來說,孩子再出息到底還是個包衣奴才。頂多將來進到朝廷裏麵官做的大一點,給家裏麵多摟一些好處。但這些並不是曹寅想要的,曹寅想要的是家裏麵出現一個大家。
他身上有一半顧家人的血,還是渴望著著書立言。
康熙無疑是了解曹寅的,撇眼看了他,「怎麽?覺得你兒子真的讀書沒靈氣?」
曹寅沒有正麵回答這個問題,反而是迂迴表忠心,「那孩子一向是嬌生慣養,老太太對他頗為溺愛,虛度了光陰,可如今年齡到了,奴才想要把他送到京城去,先進內務府當差。」
康熙並沒有說話,盯著湖麵上的魚竿,曹寅這個時候心情七上八下,在他的設想裏,皇上這個時候肯定會說:既然想當差就送去吧,朕照顧著他。
這讓康熙覺得一切和自己設想的不一樣。
「總覺得北方天冷,沒想到江南風大,看來今年沒有一處天氣是適合宜居的。」
康熙說了這樣一句話,田蜜也覺得他是暗有所指。這麽多年來,田蜜時刻牢記著後宮的一條鐵律:後宮不得幹政。
也就當做沒聽懂這句話,順著康熙表麵的意思往下說:「雖然江南有風,卻是春風拂麵,咱們遠涉江湖自然是見過大湖之上無風還起三尺浪,不管是浪花也好,拂麵的春風也罷,都是江南特有的,一個地方一處風景,都值得慢慢賞玩,你說是不是?」
「表妹說的對,無風還起三尺浪呀!和大風大浪比起來,三尺高的浪頭算不得什麽。」
康熙的麵色好看了不少,端茶盞喝了一口茶,「聽說北邊來信了,孩子寫了不少的家書給你,都說了什麽?」
一說起這個田蜜臉上帶了點愁緒,「老四說揚丹後腦勺腫了一塊,我這心裏有點放不下。」
田蜜擔心這是不是有什麽疾病?這個社會根本沒有ct,要不然照一照ct也能知道後麵到底是腫瘤還是什麽。
畢竟沒有在北邊,田蜜越想越擔心,悄悄的拉著康熙的袖子,挨著他低聲的說:「你說會不會是揚丹有什麽急症?」
「不會!」
「見不到孩子我心裏擔心」。
康熙知道原因,她已經收到北邊兒的報信兒了,但是卻不能跟表妹說。考慮到這幾個半大不小的孩子天天在城裏城外晃蕩也不是個事。
「你要是擔心,朕就寫封信讓他們兄弟倆過來,十一不是挺想過來的嗎?當時把揚丹趕下船去,那小子挺不情願的,正好現在給他倆機會,讓他倆現在追上來吧。」
「真的?」
「嗯,也不過是多了兩張吃飯的嘴,來就來了,來了之後還能哄著你開心,有什麽不好?」
我是擔心孩子們有沒有什麽疾病,又不是想帶著他倆玩兒。不過田蜜覺得還是讓揚丹到自己跟前更好一些。
「那行,他倆什麽時候動身?」
「待會兒就寫信,用八百裏加急送京城去過,半個月後倆人都能來了。」
實際情況是,李煦哪怕沒有把實話說出來,康熙覺得通政司衙門裏麵有些人也該被清理了。趁著這個時候讓簡親王卸下一部分重擔,讓揚丹頂上來。
想到這裏他就讓人告訴等在外邊的曹寅,讓他往京城寫信。
曹寅知道是什麽意思,恭恭敬敬的領了旨意,回到書房之後把話題隱晦的寫在信中,讓人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京城給簡親王。
聖駕在揚州,最近幾天李煦被冷待了,行動坐臥都被人盯著,孫文成和曹寅都知道是怎麽回事,兩個人小心謹慎保存自我,一邊在心裏麵埋怨著李煦做事太高調,一邊又擔心鍘刀落在自己頭上。
好在信件寄出去沒多久,康熙召見了曹曹寅。
曹寅來的時候康熙正坐在走廊下麵釣魚,看他急匆匆的來了,讓他坐在一邊陪自己一塊等魚上鉤。
曹寅坐在小馬紮上,整個人都很緊張。看來皇上今天是有話說,他心裏麵快速回憶了一下織造府和通政司衙門的差事,覺得沒什麽紕漏才放鬆了幾分。
康熙等了一會兒才慢悠悠地說話,「聽說曹顒讀書挺好的?」
「回皇上的話,那也隻不過是外人看在他是奴才兒子的份上誇他了一句,曹顒是奴才的兒子,讀書有幾成功力奴才還是知道的,在內務府這些孩子裏麵,他或許是比別人聰明一點,要是放在江南那是真的不夠看。」
江南多才子,讀書的氛圍也好,每次科舉,江南的舉人老爺都比北方多。
內務府這些男孩子們因為世世代代都在內務府當差,人生道路約等於生來就安排好的,所以對讀書這種事根本不放在心上。在這群人裏麵拔尖兒也算不得有多麽伶俐。
康熙聽了之後扭頭看了看曹寅的表情,「你這是謙虛呀還是實話實說呀?」
「奴才在您跟前有什麽可謙虛的,自然是實話實說,奴才的兒子真不怎麽樣,要是考科舉,估計10年20年30年…一直考下去都是個老秀才。」
「你這是謙虛太過了,平王說他小舅子讀書有幾分靈氣,他說這話朕是相信的。咱家裏的孩子是好孩子,沒必要藏著掖著,人生一大樂趣不就是看著孩子們能出人頭地嗎。」
「您說的是。」
這個社會能出人頭地是很難的一件事兒,就如曹寅來說,孩子再出息到底還是個包衣奴才。頂多將來進到朝廷裏麵官做的大一點,給家裏麵多摟一些好處。但這些並不是曹寅想要的,曹寅想要的是家裏麵出現一個大家。
他身上有一半顧家人的血,還是渴望著著書立言。
康熙無疑是了解曹寅的,撇眼看了他,「怎麽?覺得你兒子真的讀書沒靈氣?」
曹寅沒有正麵回答這個問題,反而是迂迴表忠心,「那孩子一向是嬌生慣養,老太太對他頗為溺愛,虛度了光陰,可如今年齡到了,奴才想要把他送到京城去,先進內務府當差。」
康熙並沒有說話,盯著湖麵上的魚竿,曹寅這個時候心情七上八下,在他的設想裏,皇上這個時候肯定會說:既然想當差就送去吧,朕照顧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