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損失慘重
送我下鄉?轉身讓你們無家可歸! 作者:愛吃香炸小魚的橘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梁晉萬萬沒想到,就因為自己這嘴賤的一打岔,就讓自己損失慘重。
不知足的譚媛現在不滿足於梁母主動給她的這點了,就連梁晉原本帶來的也都一掃而空。
梁晉要是留有胡子,怕是這會連胡子也都被吹了起來。
梁母恨鐵不成鋼,到底還是不忍心自己兒子的前途毀在自己看不上的譚媛手裏,拿著發卡,梁母拉著梁晉出了門。
兩人出門的時候,還撞到了剛從山上回來的年琳,今天山上的陷阱裏麵沒有抓到野味,但是年琳卻找到了不少地木耳,這東西以前她是不可能接觸到的,但是這段時間跟譚媛在一起卻吃了不少,還有些愛上了這股味道。
撞到了人,按理說梁母會道歉,但是現在的她哪裏還有這個道歉的心思,她得好好跟梁晉做做思想工作。
“那個什麽趙央,你跟她趕緊斷了,也不看看是個什麽樣的人,一天到晚妖妖嬈嬈的也想進咱們家的門,簡直就是做夢!”
心裏想著好好說,但嘴上還是沒忍住,這次帶來的起碼得有三百塊,再加上梁晉剛剛交出來的,最少也有五十,這些雖然不是太多,但給了譚媛,她就是心疼!
梁母一改平時對待梁晉的態度,梁晉本就對梁母給譚媛錢的事不滿,這會更加不服,他原本還想讓他媽找找關係調趙央回去呢,這會也不提了,但他嘴上卻是應著的。
反正天高皇帝遠,他跟趙央在一起,他媽難道還能管的著,至於趙央回京市的事,等他回去之後在想辦法吧。
梁母看他聽話也不再繼續教育他,而是開始關心起梁晉來。
屋內跟屋外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譚媛她們做出來的泥鰍湯跟趙央也完全不一樣,她們的晚飯以色香味俱全來形容也完全不過分。
屋外梁母聞到香味,肚子餓得咕咕叫,但是自己那會做飯都沒有準備那幾個知青的份,現在怎麽好意思去蹭飯?
兒子已經看了,多留幾天少待幾天又有什麽區別?梁母絕不會承認是因為自己吃不慣這裏的飯菜。
槐蔭大隊第一批貨已經抓緊時間趕了出來,第一時間就通知了統銷局那邊,他們現在沒有拖拉車運輸不方便,還是統銷局那邊親自過來拉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周誌剛周書記麵子太大的緣故,統銷局那邊居然派了局裏的同誌跟車,跟周誌剛兩個人很是互相誇讚了一頓。
譚媛作為豆幹廠的負責人,交貨這麽重要的事自然也是在旁邊看著的。
她早就已經跟周誌剛打聽過,跟統銷局到底是有什麽關係,周誌剛的靠山究竟是誰,要是關係夠硬的話,是不是還能接更多訂單呢?
有關係不用是傻子,靠自己闖出一片天地的想法譚媛可沒有,隻要能讓槐蔭大隊的社員們早點過上好日子,犧牲一下書記同誌怎麽了?
周誌剛隻是讓譚媛打消這個想法,他一個退伍的哪裏有什麽靠山,不過就是跟統銷局裏麵的一個同誌是戰友而已。
戰友兩個字說起來輕飄飄,但譚媛卻知道裏麵的含義,不過周誌剛自己不想讓譚媛扯大旗,她不扯就是了,反正他們的產品質量隻要過硬,人家沒理由不給他們訂單才是。
供銷社那邊的隨行人員也沒有想到槐蔭大隊一個新成立的豆幹廠交出來的貨居然像模像樣,不能用像模像樣來形容,簡直就是太好了。
這每份禮盒居然還有包裝,用竹籃包裝,上麵貼著精美的圖畫,什麽嫦娥奔月啊,吳剛砍樹,玉兔……應有盡有,好幾種包裝,哪一個都好看得不行。
開始以為就是礙於情麵訂下的禮盒,現在就單單看到這個包裝,卻覺得物有所值提出去走親戚也倍有麵子,就是不知道裏麵的產品怎麽樣了。
來時上麵的領導特意吩咐,新建的大隊廠子肯定資金不豐裕,讓把錢帶上當場給人結賬,現在看到這一個個禮盒,錢給得也舒心。
最高興的就是張會計了,小老頭這段時間眼看著大隊賬上本就不多的資金慢慢減少,眼看著就要清空,天天睡不著覺,嘴裏都起了五六七八個燎泡,頭上本就不多的頭發也隱隱有了變成國寶的趨勢,現在好不容易見到了回錢哪裏有不高興的。
將錢當年點清,張會計都恨不得抱住譚媛親一口,不行譚媛是女同誌,那就統銷局的同誌?
這股衝動被按壓下去,激動的心卻按壓不下,一直到統銷局那邊派來的大車消失在視野中,張會計的一張臉還是紅彤彤的。
林國安覺得張會計忒沒出息了點,他就有出息多了,他覺得供銷社的大卡車帥極了,要是他們大隊能有這麽一輛大卡車,整個公社,哦不,是整個縣城所有的大隊,有一個算一個怕都得羨慕他們槐蔭大隊。
想要大卡車的夢想很遙遠,想想就算了,當務之急還是得趕緊抓生產,豆幹生產了不少,竹籃可還沒有編出來,得趕緊加油了。
林國安盤算著要不去附近幾個大隊也跑一跑,看看能不能讓那邊也生產竹籃,他們大隊下訂單。
說幹就幹,林國安去跑竹籃的事,而周誌剛則去收購站繼續要竹籃,上次是賒賬,這次卻可以連著上次的賒賬一塊還了。
剛到手還沒捂熱乎的錢就這麽又被拿了一部分出去,張會計心疼但也知道是正事,好在手裏還留了不少,臉上的紅色到底沒有退去。
一大早的,他們這邊在交貨,大隊該上工的上工,不該上工的老人們也抓緊時間編竹籃給家裏賺花銷,沒有事做也不缺錢花的閑人也就隻有梁母一個了。
梁母來探親原本打算呆到中秋節結束,現在飯菜不合胃口,她就隻打算呆個一兩天好好陪陪兒子就回去京市。
奈何兒子梁晉卻不是閑人,槐蔭大隊也不養閑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放半天假已經夠了,再想多放是不可能的,否則是不是梁母不走,梁晉就不用幹活了?
不知足的譚媛現在不滿足於梁母主動給她的這點了,就連梁晉原本帶來的也都一掃而空。
梁晉要是留有胡子,怕是這會連胡子也都被吹了起來。
梁母恨鐵不成鋼,到底還是不忍心自己兒子的前途毀在自己看不上的譚媛手裏,拿著發卡,梁母拉著梁晉出了門。
兩人出門的時候,還撞到了剛從山上回來的年琳,今天山上的陷阱裏麵沒有抓到野味,但是年琳卻找到了不少地木耳,這東西以前她是不可能接觸到的,但是這段時間跟譚媛在一起卻吃了不少,還有些愛上了這股味道。
撞到了人,按理說梁母會道歉,但是現在的她哪裏還有這個道歉的心思,她得好好跟梁晉做做思想工作。
“那個什麽趙央,你跟她趕緊斷了,也不看看是個什麽樣的人,一天到晚妖妖嬈嬈的也想進咱們家的門,簡直就是做夢!”
心裏想著好好說,但嘴上還是沒忍住,這次帶來的起碼得有三百塊,再加上梁晉剛剛交出來的,最少也有五十,這些雖然不是太多,但給了譚媛,她就是心疼!
梁母一改平時對待梁晉的態度,梁晉本就對梁母給譚媛錢的事不滿,這會更加不服,他原本還想讓他媽找找關係調趙央回去呢,這會也不提了,但他嘴上卻是應著的。
反正天高皇帝遠,他跟趙央在一起,他媽難道還能管的著,至於趙央回京市的事,等他回去之後在想辦法吧。
梁母看他聽話也不再繼續教育他,而是開始關心起梁晉來。
屋內跟屋外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譚媛她們做出來的泥鰍湯跟趙央也完全不一樣,她們的晚飯以色香味俱全來形容也完全不過分。
屋外梁母聞到香味,肚子餓得咕咕叫,但是自己那會做飯都沒有準備那幾個知青的份,現在怎麽好意思去蹭飯?
兒子已經看了,多留幾天少待幾天又有什麽區別?梁母絕不會承認是因為自己吃不慣這裏的飯菜。
槐蔭大隊第一批貨已經抓緊時間趕了出來,第一時間就通知了統銷局那邊,他們現在沒有拖拉車運輸不方便,還是統銷局那邊親自過來拉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周誌剛周書記麵子太大的緣故,統銷局那邊居然派了局裏的同誌跟車,跟周誌剛兩個人很是互相誇讚了一頓。
譚媛作為豆幹廠的負責人,交貨這麽重要的事自然也是在旁邊看著的。
她早就已經跟周誌剛打聽過,跟統銷局到底是有什麽關係,周誌剛的靠山究竟是誰,要是關係夠硬的話,是不是還能接更多訂單呢?
有關係不用是傻子,靠自己闖出一片天地的想法譚媛可沒有,隻要能讓槐蔭大隊的社員們早點過上好日子,犧牲一下書記同誌怎麽了?
周誌剛隻是讓譚媛打消這個想法,他一個退伍的哪裏有什麽靠山,不過就是跟統銷局裏麵的一個同誌是戰友而已。
戰友兩個字說起來輕飄飄,但譚媛卻知道裏麵的含義,不過周誌剛自己不想讓譚媛扯大旗,她不扯就是了,反正他們的產品質量隻要過硬,人家沒理由不給他們訂單才是。
供銷社那邊的隨行人員也沒有想到槐蔭大隊一個新成立的豆幹廠交出來的貨居然像模像樣,不能用像模像樣來形容,簡直就是太好了。
這每份禮盒居然還有包裝,用竹籃包裝,上麵貼著精美的圖畫,什麽嫦娥奔月啊,吳剛砍樹,玉兔……應有盡有,好幾種包裝,哪一個都好看得不行。
開始以為就是礙於情麵訂下的禮盒,現在就單單看到這個包裝,卻覺得物有所值提出去走親戚也倍有麵子,就是不知道裏麵的產品怎麽樣了。
來時上麵的領導特意吩咐,新建的大隊廠子肯定資金不豐裕,讓把錢帶上當場給人結賬,現在看到這一個個禮盒,錢給得也舒心。
最高興的就是張會計了,小老頭這段時間眼看著大隊賬上本就不多的資金慢慢減少,眼看著就要清空,天天睡不著覺,嘴裏都起了五六七八個燎泡,頭上本就不多的頭發也隱隱有了變成國寶的趨勢,現在好不容易見到了回錢哪裏有不高興的。
將錢當年點清,張會計都恨不得抱住譚媛親一口,不行譚媛是女同誌,那就統銷局的同誌?
這股衝動被按壓下去,激動的心卻按壓不下,一直到統銷局那邊派來的大車消失在視野中,張會計的一張臉還是紅彤彤的。
林國安覺得張會計忒沒出息了點,他就有出息多了,他覺得供銷社的大卡車帥極了,要是他們大隊能有這麽一輛大卡車,整個公社,哦不,是整個縣城所有的大隊,有一個算一個怕都得羨慕他們槐蔭大隊。
想要大卡車的夢想很遙遠,想想就算了,當務之急還是得趕緊抓生產,豆幹生產了不少,竹籃可還沒有編出來,得趕緊加油了。
林國安盤算著要不去附近幾個大隊也跑一跑,看看能不能讓那邊也生產竹籃,他們大隊下訂單。
說幹就幹,林國安去跑竹籃的事,而周誌剛則去收購站繼續要竹籃,上次是賒賬,這次卻可以連著上次的賒賬一塊還了。
剛到手還沒捂熱乎的錢就這麽又被拿了一部分出去,張會計心疼但也知道是正事,好在手裏還留了不少,臉上的紅色到底沒有退去。
一大早的,他們這邊在交貨,大隊該上工的上工,不該上工的老人們也抓緊時間編竹籃給家裏賺花銷,沒有事做也不缺錢花的閑人也就隻有梁母一個了。
梁母來探親原本打算呆到中秋節結束,現在飯菜不合胃口,她就隻打算呆個一兩天好好陪陪兒子就回去京市。
奈何兒子梁晉卻不是閑人,槐蔭大隊也不養閑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放半天假已經夠了,再想多放是不可能的,否則是不是梁母不走,梁晉就不用幹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