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去哪個省調研
官場:重生後,讓你們高攀不起 作者:夜莫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天後,《華夏日報》刊登了徐華宇的那篇《談校園的一些問題》,筆名是鍾聲,裏麵舉例的省份沒有標明,隻是用了l省。
可是,《華夏日報》查出那個是徐華宇的投稿信箱。
畢竟徐華宇以前也用這個郵箱往《華夏日報》投過稿子,前麵還有徐華宇的名字,人家編輯哪會查不出來呢?
但編輯也為了保護徐華宇,畢竟這是一篇揭醜的評論,教育界裏最大的蛋糕就是飯堂和校服。
現在徐華宇舉例子說明,特別是飯堂裏不衛生的飯食會危害學生的身心健康,讓我們下一代出現很大的問題,這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注意。
徐華宇的這一篇文章投到《華夏日報》後,幾個編輯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覺得不應該刊登這篇文章,有人覺得沒有問題,報紙就是要揭露社會上的問題,要不然他們的存在就沒有什麽意義了。
最後,由總編拍板,決定刊登這篇評論,用徐華宇的筆名“鍾聲”。
從文章裏的內容來看,這些問題非常嚴重。
如果不處理好的話,以後將是大問題。
這篇評論在《華夏日報》發表之後,產生了很大的反響。
大家都在議論這件事情,一些利益群體看了非常生氣,暗中揚言要找出那個寫文章的人,一定要找對方算賬。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他們肯定不能放過對方。
文章沒有具體指哪個地方,l省具體是哪個省,別人不知道,可《嶺南日報》編輯是知道的。
而嶺南省宣傳部的揭冬部長也看到這篇文章,身為宣傳口的主要領導,他的秘書每天都要篩選一些重要的新聞和報道,讓他不用自己一張張報紙地找。
當揭冬看到徐華宇所寫的那篇文章,把秘書叫了進來。“這篇文章好像很熟悉……”
“老板,這是徐華宇寫的,《嶺南日報》那邊反饋過的。”秘書提醒著揭冬。
揭冬想起來了:“原來是那個徐華宇寫的,我們都不發他的文章,他還自己發到《華夏日報》去?”
揭冬有點生氣了,徐華宇不講政治啊。
省裏不想發他的文章,那說明他的文章不適合在報刊上發表。
可徐華宇現在發表了,那是打他們的臉。
“我們這邊怎麽說?采取什麽措施?”揭冬問道。
這可是打臉的文章,這會讓嶺南省處於非常尷尬的地位。
秘書說道:“老板,這篇文章用的是筆名,就是以前徐華宇寫的。”
這篇文章當時經過秘書審核的,他還記憶猶新。
“徐華宇太不像話了,自己身為教育廳的人,居然揭自己的短,還怎麽讓我們嶺南教育界的人有什麽臉麵?”揭冬氣憤地說道,“你把這個信息暗中跟省教育廳的黃棟才廳長說一下,但不要跟他明說,隻是說我們暗中查到,這篇文章是徐華宇寫的。”
“老板,我來操作,讓教育廳的人恨徐華宇。”秘書陰狠地說著。
揭冬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麽。
他是從外地調來嶺南省的,以前卓信海信得過的人,他不會用了。
所以,徐華宇這個被卓信海重用的人,他肯定不會用。
如果讓徐華宇繼續牛下去,那豈不是說明卓信海有眼光,用的人非常厲害呢?
所以,隻要是卓信海以前用過的人,揭冬都不會用,讓大家覺得那些人沒有什麽作用,是卓信海看錯了人。
“你看著辦。”揭冬沒有表態。
但他沒有表態就是表態,讓秘書看著辦,就是讓秘書那樣辦了。
隻要讓省教育廳知道那篇文章是徐華宇寫的,肯定會恨上徐華宇,讓徐華宇吃不了兜著走。
隻要省教育廳的人對徐華宇有意見,徐華宇肯定不能在省教育廳裏混下去了。
就在秘書暗中跟黃棟才說這件事情的時候,京城教育部也對徐華宇所寫的評論單獨作了一個領導班子會。
“大家看一下,覺得這個現象是不是存在?”教育部長田梁寶說道。
“我覺得這個作者有點小題大作了。”一個副部長說道,“我們教育係統的事情,可能是有這有那的問題,但他隻是看片麵,不可能全國都是這樣的。”
“對啊,按照作者這樣說,我們全國都有這個現象的話,那會非常可怕了。”另外一個副部長說道。
誰不知道偈這種現象,肯定是不行的。
但從來沒有人說,他們這些教育部的領導一直沒有聽別人說過。
他們一直高高在上,哪會知道下麵的情況呢?
所以,當他們看到報紙說的情況,覺得不可思議,覺得不可能。
“我們要派調查組去調研一下。”田梁寶說道。
“部長,我們全國那麽大,到底要派多少調研組,難道是一個省派一個調研隊嗎?這就有點勞民傷財了。”有人說道。
田梁寶暗暗點頭,像這種事情,他們最好是派一個調研隊去查看,而不是派很多調研隊下去調研,這是勞民傷財的事情。
“那你們說,我們去哪一個省調研呢?”田梁寶問道。
一下子,大家都不說話了。
誰也不知道報紙反映的是哪一個省,你讓他們猜測的話,哪能猜得準呢?
“我不知道啊。”那個副部長說道,“我們隨意選一個省,到時派人過去調研就行。如果沒有問題,那說明這種現象是不存在的,或者隻是偶然發生,對我們的教育大局沒有影響。”
大家聽這個副部長分析,覺得也有道理。
是啊,隻要不是全國都有,某些地方出現的偶然現象,這沒有問題的。
“我覺得最好是我們想辦法,查一查那篇文章是哪一個省的,到時我們再去哪一個省調研,這就有的放矢了。”有人說道。
田梁寶摸著下巴想了想,說道:“我們最好是找《華夏日報》那邊摸一下底,看那個投稿人是哪一個地方的。就算對方不給地址和名字,但隻要查到他們發過來的ip地址,我們就能知道是哪一個省,到時我們去那邊調研就行了。”
“對啊,這是一個好辦法。”其他副部長紛紛點頭。
他們的部長說得沒有錯,隻要找到作者的地址,他們就知道來人是哪一個省的,到時他們去那個省調研就行了。
可是,《華夏日報》查出那個是徐華宇的投稿信箱。
畢竟徐華宇以前也用這個郵箱往《華夏日報》投過稿子,前麵還有徐華宇的名字,人家編輯哪會查不出來呢?
但編輯也為了保護徐華宇,畢竟這是一篇揭醜的評論,教育界裏最大的蛋糕就是飯堂和校服。
現在徐華宇舉例子說明,特別是飯堂裏不衛生的飯食會危害學生的身心健康,讓我們下一代出現很大的問題,這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注意。
徐華宇的這一篇文章投到《華夏日報》後,幾個編輯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覺得不應該刊登這篇文章,有人覺得沒有問題,報紙就是要揭露社會上的問題,要不然他們的存在就沒有什麽意義了。
最後,由總編拍板,決定刊登這篇評論,用徐華宇的筆名“鍾聲”。
從文章裏的內容來看,這些問題非常嚴重。
如果不處理好的話,以後將是大問題。
這篇評論在《華夏日報》發表之後,產生了很大的反響。
大家都在議論這件事情,一些利益群體看了非常生氣,暗中揚言要找出那個寫文章的人,一定要找對方算賬。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他們肯定不能放過對方。
文章沒有具體指哪個地方,l省具體是哪個省,別人不知道,可《嶺南日報》編輯是知道的。
而嶺南省宣傳部的揭冬部長也看到這篇文章,身為宣傳口的主要領導,他的秘書每天都要篩選一些重要的新聞和報道,讓他不用自己一張張報紙地找。
當揭冬看到徐華宇所寫的那篇文章,把秘書叫了進來。“這篇文章好像很熟悉……”
“老板,這是徐華宇寫的,《嶺南日報》那邊反饋過的。”秘書提醒著揭冬。
揭冬想起來了:“原來是那個徐華宇寫的,我們都不發他的文章,他還自己發到《華夏日報》去?”
揭冬有點生氣了,徐華宇不講政治啊。
省裏不想發他的文章,那說明他的文章不適合在報刊上發表。
可徐華宇現在發表了,那是打他們的臉。
“我們這邊怎麽說?采取什麽措施?”揭冬問道。
這可是打臉的文章,這會讓嶺南省處於非常尷尬的地位。
秘書說道:“老板,這篇文章用的是筆名,就是以前徐華宇寫的。”
這篇文章當時經過秘書審核的,他還記憶猶新。
“徐華宇太不像話了,自己身為教育廳的人,居然揭自己的短,還怎麽讓我們嶺南教育界的人有什麽臉麵?”揭冬氣憤地說道,“你把這個信息暗中跟省教育廳的黃棟才廳長說一下,但不要跟他明說,隻是說我們暗中查到,這篇文章是徐華宇寫的。”
“老板,我來操作,讓教育廳的人恨徐華宇。”秘書陰狠地說著。
揭冬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麽。
他是從外地調來嶺南省的,以前卓信海信得過的人,他不會用了。
所以,徐華宇這個被卓信海重用的人,他肯定不會用。
如果讓徐華宇繼續牛下去,那豈不是說明卓信海有眼光,用的人非常厲害呢?
所以,隻要是卓信海以前用過的人,揭冬都不會用,讓大家覺得那些人沒有什麽作用,是卓信海看錯了人。
“你看著辦。”揭冬沒有表態。
但他沒有表態就是表態,讓秘書看著辦,就是讓秘書那樣辦了。
隻要讓省教育廳知道那篇文章是徐華宇寫的,肯定會恨上徐華宇,讓徐華宇吃不了兜著走。
隻要省教育廳的人對徐華宇有意見,徐華宇肯定不能在省教育廳裏混下去了。
就在秘書暗中跟黃棟才說這件事情的時候,京城教育部也對徐華宇所寫的評論單獨作了一個領導班子會。
“大家看一下,覺得這個現象是不是存在?”教育部長田梁寶說道。
“我覺得這個作者有點小題大作了。”一個副部長說道,“我們教育係統的事情,可能是有這有那的問題,但他隻是看片麵,不可能全國都是這樣的。”
“對啊,按照作者這樣說,我們全國都有這個現象的話,那會非常可怕了。”另外一個副部長說道。
誰不知道偈這種現象,肯定是不行的。
但從來沒有人說,他們這些教育部的領導一直沒有聽別人說過。
他們一直高高在上,哪會知道下麵的情況呢?
所以,當他們看到報紙說的情況,覺得不可思議,覺得不可能。
“我們要派調查組去調研一下。”田梁寶說道。
“部長,我們全國那麽大,到底要派多少調研組,難道是一個省派一個調研隊嗎?這就有點勞民傷財了。”有人說道。
田梁寶暗暗點頭,像這種事情,他們最好是派一個調研隊去查看,而不是派很多調研隊下去調研,這是勞民傷財的事情。
“那你們說,我們去哪一個省調研呢?”田梁寶問道。
一下子,大家都不說話了。
誰也不知道報紙反映的是哪一個省,你讓他們猜測的話,哪能猜得準呢?
“我不知道啊。”那個副部長說道,“我們隨意選一個省,到時派人過去調研就行。如果沒有問題,那說明這種現象是不存在的,或者隻是偶然發生,對我們的教育大局沒有影響。”
大家聽這個副部長分析,覺得也有道理。
是啊,隻要不是全國都有,某些地方出現的偶然現象,這沒有問題的。
“我覺得最好是我們想辦法,查一查那篇文章是哪一個省的,到時我們再去哪一個省調研,這就有的放矢了。”有人說道。
田梁寶摸著下巴想了想,說道:“我們最好是找《華夏日報》那邊摸一下底,看那個投稿人是哪一個地方的。就算對方不給地址和名字,但隻要查到他們發過來的ip地址,我們就能知道是哪一個省,到時我們去那邊調研就行了。”
“對啊,這是一個好辦法。”其他副部長紛紛點頭。
他們的部長說得沒有錯,隻要找到作者的地址,他們就知道來人是哪一個省的,到時他們去那個省調研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