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頁
[清穿]娘娘負責躺贏 作者:花氣薰人慾破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上似乎才發現熹妃還站著,便點點頭道:「你坐吧。」
待宋嘉書坐了,皇上忽然道:「你隻知道從前皇阿瑪帶走弘曆養育時,曾有人要借弘曆的命格生事,但你應當不知道,皇阿瑪也曾私下找人給弘曆算過命吧。」
見熹妃搖頭,皇上便道:「那還是年羹堯從西北尋到的一個瞎子,據說看人的命格最靈。他為弘曆推演的命格便是富貴長壽之相。」
宋嘉書心道:那這瞎子是挺準的。
皇上露出了一點安心的神色:「朕隻盼著如他所言才好。」今日的事情,在皇上看來,最能明白十三弟的傷痛。
兒子夭折,跟做繼承人的兒子夭折,還並不是一回事。
作為父親的傷痛或許一樣,但作為一家之主來看,又不同了。
皇上幾乎都不能想像,若來日自己纏綿病榻,準備交代國事於繼承人的時候,繼承人突然沒了,那會是怎樣的心情。
也正因為皇上自己懂這種痛苦,才覺得格外心疼十三弟。
於是怡親王府世子薨逝,皇上不但恩準其以貝勒禮行喪儀,更有意格外加恩怡親王府,於軍機處大臣們麵前直言:「怡親王府的親王位,必要世襲罔替才好。」
此言一出,嚇得軍機大臣們不得了,以為怡親王要不治了,皇上才有這樣的恩典。後來提心弔膽等了幾天,其中鄂爾泰還有幸麵求見了一回怡親王,發現王爺雖然在喪子的傷痛和頑疾復發中有些頹喪,但還絕不至於要不治,這才暫且放心。
——
且說宋嘉書那夜從九州清晏回去,聽白寧說起皇後處曾經來人宣召自己,就做好了準備:皇上將告知怡親王福晉噩耗之事交給自己,皇後必是要惱火的。
其實要能選擇,宋嘉書才不願做這種報告噩耗的人,而且還要得罪皇後。
隻是事關怡親王,皇上又吩咐下來,自是不容人推辭的。
宋嘉書都做好了準備,決定次日請安不管皇後說什麽,自己都要恭敬領命,近期絕不招惹皇後。
次日卻傳來消息,皇後娘娘病倒了。
若說起初,她與耿氏都覺得,皇後娘娘是又在跟皇上賭氣:既然皇上有大事不告訴我這個皇後,反而跟一個妃子說,那我索性病了不能管事好了。
要不就是皇後發現了謙貴人的蠢,決定故技重施,以病倒的方式把謙貴人甩脫出去。
可隨著吳院判往皇後宮裏去請脈,又臉色鐵青地出來往九州清晏去求見皇上,她們才知道,皇後竟然真的病了。
不但如此,這病還來勢洶洶,很是不輕。
——
太醫院內,吳院判覺得自己今年必是命犯太歲。
年初起,皇後娘娘跟怡親王就一起病了,當時他就忙的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兩半,好容易天可憐見的,到了春日,兩位神仙都好了起來。
結果到了年尾,居然恐怖的事情再次發生了,還是加強版。
吳院判本來並不是太醫院院判,之前的院判因皇貴妃、七阿哥的接連薨逝,已經被皇上免了官職,未告老就被迫還鄉變成了無編製的鄉野大夫。
吳院判這才得以升官,成為了太醫院的一把手。
沒想到他雍正六年尾升官,雍正七年怡親王和皇後娘娘就三番兩次結伴生病,吳院判朕真恨不得自己去歲也被趕出宮才好。
且說皇上見太醫來報皇後驟然病了,不免多問兩句。
聽說皇後是心思鬱結,且累年積勞成疾,一下子都發出來,便也明白了:想是怡親王府世子過世,讓皇後勾起了舊日的傷痛。
皇上不由也想起了當日弘暉去的時候,自己的傷心。
這些年下來,因著時光的流逝,也因皇上陸續失去的那些子嗣,弘暉夭折的傷心,似乎已經淡成了久遠的一片傷感。
可對皇後來說,大概是過不去的吧。
皇上便也有些感懷,便命太醫好生醫治皇後,還對宋嘉書對:「不若朕將宮務暫時交給你,也好讓皇後安心養病。」
宋嘉書宛如驚弓之兔一般拒絕了。
心道:夫妻多年,皇上到底還不夠了解皇後娘娘,將宮務交給旁人,皇後娘娘才沒法安心養病。
第105章 離別
且說雍正七年的末尾,朝上還發生了一事,頗令人匪夷所思。
正在外征戰準噶爾的嶽鍾琪大將軍,接到了一封投書,俱親衛回稟,是位鄉野教書先生的投書。
嶽鍾琪還以為有什麽人民群眾發現的特殊軍情呢,拆了一讀,不由無語:這位名為曾靜的,居然拉他去反清復明!
曾靜起初被押送進京的時候,所有人都是當成笑話來看的:一個鄉間的書生,居然寫信給當朝大將軍鼓動人家跟自己一起造反,著實是有點好笑的。
據說接到信的嶽鍾琪將軍當時也無語極了:要不是查的明白,他幾乎以為曾靜是政敵弄來搞自己的,想要謀奪自己的川陝總督的位置。
上一個川陝總督年大將軍是怎麽沒的,接替者嶽鍾琪還記得呢。
於是立馬套了些曾靜的個人情況和罪證,然後把人綁了送到京城。
這時候,還沒人拿他當回事。
此時在皇上心裏也好,在弘曆心裏也好,這都是個腦子不正常的大不敬之人。
皇上表示了信任嶽鍾琪:朕相信你不會跟著一個草民就去造反。
待宋嘉書坐了,皇上忽然道:「你隻知道從前皇阿瑪帶走弘曆養育時,曾有人要借弘曆的命格生事,但你應當不知道,皇阿瑪也曾私下找人給弘曆算過命吧。」
見熹妃搖頭,皇上便道:「那還是年羹堯從西北尋到的一個瞎子,據說看人的命格最靈。他為弘曆推演的命格便是富貴長壽之相。」
宋嘉書心道:那這瞎子是挺準的。
皇上露出了一點安心的神色:「朕隻盼著如他所言才好。」今日的事情,在皇上看來,最能明白十三弟的傷痛。
兒子夭折,跟做繼承人的兒子夭折,還並不是一回事。
作為父親的傷痛或許一樣,但作為一家之主來看,又不同了。
皇上幾乎都不能想像,若來日自己纏綿病榻,準備交代國事於繼承人的時候,繼承人突然沒了,那會是怎樣的心情。
也正因為皇上自己懂這種痛苦,才覺得格外心疼十三弟。
於是怡親王府世子薨逝,皇上不但恩準其以貝勒禮行喪儀,更有意格外加恩怡親王府,於軍機處大臣們麵前直言:「怡親王府的親王位,必要世襲罔替才好。」
此言一出,嚇得軍機大臣們不得了,以為怡親王要不治了,皇上才有這樣的恩典。後來提心弔膽等了幾天,其中鄂爾泰還有幸麵求見了一回怡親王,發現王爺雖然在喪子的傷痛和頑疾復發中有些頹喪,但還絕不至於要不治,這才暫且放心。
——
且說宋嘉書那夜從九州清晏回去,聽白寧說起皇後處曾經來人宣召自己,就做好了準備:皇上將告知怡親王福晉噩耗之事交給自己,皇後必是要惱火的。
其實要能選擇,宋嘉書才不願做這種報告噩耗的人,而且還要得罪皇後。
隻是事關怡親王,皇上又吩咐下來,自是不容人推辭的。
宋嘉書都做好了準備,決定次日請安不管皇後說什麽,自己都要恭敬領命,近期絕不招惹皇後。
次日卻傳來消息,皇後娘娘病倒了。
若說起初,她與耿氏都覺得,皇後娘娘是又在跟皇上賭氣:既然皇上有大事不告訴我這個皇後,反而跟一個妃子說,那我索性病了不能管事好了。
要不就是皇後發現了謙貴人的蠢,決定故技重施,以病倒的方式把謙貴人甩脫出去。
可隨著吳院判往皇後宮裏去請脈,又臉色鐵青地出來往九州清晏去求見皇上,她們才知道,皇後竟然真的病了。
不但如此,這病還來勢洶洶,很是不輕。
——
太醫院內,吳院判覺得自己今年必是命犯太歲。
年初起,皇後娘娘跟怡親王就一起病了,當時他就忙的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兩半,好容易天可憐見的,到了春日,兩位神仙都好了起來。
結果到了年尾,居然恐怖的事情再次發生了,還是加強版。
吳院判本來並不是太醫院院判,之前的院判因皇貴妃、七阿哥的接連薨逝,已經被皇上免了官職,未告老就被迫還鄉變成了無編製的鄉野大夫。
吳院判這才得以升官,成為了太醫院的一把手。
沒想到他雍正六年尾升官,雍正七年怡親王和皇後娘娘就三番兩次結伴生病,吳院判朕真恨不得自己去歲也被趕出宮才好。
且說皇上見太醫來報皇後驟然病了,不免多問兩句。
聽說皇後是心思鬱結,且累年積勞成疾,一下子都發出來,便也明白了:想是怡親王府世子過世,讓皇後勾起了舊日的傷痛。
皇上不由也想起了當日弘暉去的時候,自己的傷心。
這些年下來,因著時光的流逝,也因皇上陸續失去的那些子嗣,弘暉夭折的傷心,似乎已經淡成了久遠的一片傷感。
可對皇後來說,大概是過不去的吧。
皇上便也有些感懷,便命太醫好生醫治皇後,還對宋嘉書對:「不若朕將宮務暫時交給你,也好讓皇後安心養病。」
宋嘉書宛如驚弓之兔一般拒絕了。
心道:夫妻多年,皇上到底還不夠了解皇後娘娘,將宮務交給旁人,皇後娘娘才沒法安心養病。
第105章 離別
且說雍正七年的末尾,朝上還發生了一事,頗令人匪夷所思。
正在外征戰準噶爾的嶽鍾琪大將軍,接到了一封投書,俱親衛回稟,是位鄉野教書先生的投書。
嶽鍾琪還以為有什麽人民群眾發現的特殊軍情呢,拆了一讀,不由無語:這位名為曾靜的,居然拉他去反清復明!
曾靜起初被押送進京的時候,所有人都是當成笑話來看的:一個鄉間的書生,居然寫信給當朝大將軍鼓動人家跟自己一起造反,著實是有點好笑的。
據說接到信的嶽鍾琪將軍當時也無語極了:要不是查的明白,他幾乎以為曾靜是政敵弄來搞自己的,想要謀奪自己的川陝總督的位置。
上一個川陝總督年大將軍是怎麽沒的,接替者嶽鍾琪還記得呢。
於是立馬套了些曾靜的個人情況和罪證,然後把人綁了送到京城。
這時候,還沒人拿他當回事。
此時在皇上心裏也好,在弘曆心裏也好,這都是個腦子不正常的大不敬之人。
皇上表示了信任嶽鍾琪:朕相信你不會跟著一個草民就去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