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頁
[清穿]娘娘負責躺贏 作者:花氣薰人慾破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熹妃在一旁請安,皇上也隻等她福身完了,才淡淡道:「先坐吧。」
然後轉頭蹙眉道:「怎麽晚點還沒上來,朕不是吩咐過了嗎,前頭還有事兒,隨便備點份例菜用了便是!」
說到後麵,就已經帶了帝王不怒自威的冷漠,從蘇培盛到養心殿的宮人們頓時嚇得跪了一地。
「皇上先坐下用杯茶吧,臣妾兌好了的,不涼不熱。」
皇上接過來,聞著不似往日用的茶,就問了一句:「泡了什麽?」
「加了一點金銀花和銀冬藤,京中秋冬幹燥,弘曆弘晝常有些上火燥熱,太醫院說泡點花茶喝可以涼血。」
見皇上沒摔杯子,宋嘉書放心了一點,就道:「皇上,今日晚點的菜品是臣妾定的,因想著皇上用的新鮮些,就將份例裏的蒸菜燉菜減了些,讓他們做些小炒來,因而慢了。」
蘇培盛見熹妃娘娘獨自背起了鍋,心裏也很是感激。
見皇上隻是「嗯」了一聲,沒再惱怒,這才帶著人起身,往外去親自安排菜品。
皇上喝著涼火的茶水,心裏的火氣卻一點也降不下去。
全因一事:年羹堯居然聯絡隆科多,私下一併上書,提出請皇子輪番代皇上祭陵之事。
皇上當時真稱得上是驚怒交加。
幾日前,皇上剛跟貴妃掏心掏肺地剖白了自己對年羹堯的信重和期許,說自己明白年羹堯隻是關心軍務,旁的都是粗枝大葉的不計較,禮儀才有錯漏。
結果轉頭年羹堯就給他的龍臉上來了個脆響的。
這不,沒幾日年羹堯就上書言及代祭禮儀之事了,還引經據典頭頭是道的。
雍正爺再想不到,自己這回恩典,留年羹堯在京中多待幾個月,特許他跟家人敘過天倫,明年開春再回西北,他居然就這樣報答自己。
他居然敢要插手儲位之事!
且說當今皇上可是九龍奪嫡裏頭殺出來的人物,事關儲位兩字再沒人比他更敏感了。
年羹堯拉著隆科多提出的這個所謂皇子輪番代祭,皇上一看就明白,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他們必還有後招。
於是皇上忍著氣,單獨召來年羹堯,還帶著些希望故意道:「你上書之事朕看了,倒也有些道理。隻是你也知道,朕膝下子嗣不豐,若是皇子輪番代祭,此次便隻有弘時、弘晝兩人年紀還大些,可行代祭之事。」
若是年羹堯無私心,甚至是他有私心,但心有畏懼,不敢直說七阿哥,皇上都能接受。
誰料年羹堯沒體會皇上的拳拳期待,直接舉賢不避親的提出了七阿哥可代祭,且還準備了許多理由:「皇上從前與臣說起過,三阿哥有些優柔,五阿哥有些頑皮,總不如四阿哥和七阿哥得您的心。」
「如今四阿哥已經去過了,正該輪著七阿哥了。且七阿哥雖年幼些,但也已經種過痘,身子康健,若有禮部官員引著,定是能順利完成祭典的,叫臣民看著,也見天家阿哥年幼卻成器,正是皇家的福氣呢。」
這給皇上堵得:他原來是跟年羹堯抱怨過兩個兒子,那是在請安摺子裏話家常的時候偶然提到的。
皇上當時拿著年羹堯真當個親戚朋友,說起了養兒的憂慮,誰料到年羹堯居然在此時拿這句話來槓他。
年羹堯說起弘時弘晝,態度比怡親王這個親叔叔還自然,他究竟知不知道,自己議論的是皇子!
皇上沉默片刻後道:「朕若是直接越過弘時弘晝,也得有個能昭告天下的緣故才是。」
年羹堯在打仗時把握軍機上很厲害,但在察言觀色這方麵,委實還不如京中七品芝麻官,此時見皇上這樣問,隻以為皇上採納了自己的意見——這在年羹堯看來也是正常的,甚至習慣了的事情。
於是他隻笑道:「皇上,七阿哥雖年幼,卻是貴妃所出,身份最為尊貴,這便是最好的緣故了。」
皇上再次被他噎住,揮揮手讓他下去了。
年羹堯倒沒覺得皇上這次的態度有什麽區別。自打他回京,皇上每日都要召見他,跟他討論軍務之事。因皇上並未親自出征過,對軍務了解不如對朝政庶務嫻熟,所以往往年羹堯提什麽意見,皇上絕大部分都會直接允準。
而這次,年羹堯也是這麽以為的。
皇上心裏說不出的煩躁。
年羹堯竟然如此大剌剌地要插手皇子之事,甚至一副理所當然的態度,實在令皇上又震驚又失望。
還有,隆科多又是什麽時候跟年羹堯攪到一起去的?
俱皇上所知,年羹堯素來跟幾位理事大臣都不和,尤其是隆科多。
皇上其實對年羹堯不與他們結交是頗為欣賞的,覺得年羹堯這是孤臣典範。
在一個皇帝看來,年羹堯這種搞不好同僚關係的人,肯定比廉親王那種處處與人為善,跟許多人關係都鐵強多了。
結果這回年羹堯卻能低下身段帶著笑臉拉著隆科多一併為外甥進言,可見他並非狷介孤耿隻會打仗之人。那從前他驕然坐在馬上,讓諸臣工跪拜,就不是不通人情世故,而是真的驕縱僭越了!
皇上幾乎不願往下去想,隻好暫且拋下這些煩惱的念頭。
當人不得不開始懷疑一個從前相信的人,這其實是很痛苦的。
何況皇上還很要麵子:他下過那麽多君臣相得的摺子給年羹堯,朝臣們也都知道他對年羹堯的欣賞和厚待,那麽年羹堯的私心不當之舉,就全是在打他的臉了。
然後轉頭蹙眉道:「怎麽晚點還沒上來,朕不是吩咐過了嗎,前頭還有事兒,隨便備點份例菜用了便是!」
說到後麵,就已經帶了帝王不怒自威的冷漠,從蘇培盛到養心殿的宮人們頓時嚇得跪了一地。
「皇上先坐下用杯茶吧,臣妾兌好了的,不涼不熱。」
皇上接過來,聞著不似往日用的茶,就問了一句:「泡了什麽?」
「加了一點金銀花和銀冬藤,京中秋冬幹燥,弘曆弘晝常有些上火燥熱,太醫院說泡點花茶喝可以涼血。」
見皇上沒摔杯子,宋嘉書放心了一點,就道:「皇上,今日晚點的菜品是臣妾定的,因想著皇上用的新鮮些,就將份例裏的蒸菜燉菜減了些,讓他們做些小炒來,因而慢了。」
蘇培盛見熹妃娘娘獨自背起了鍋,心裏也很是感激。
見皇上隻是「嗯」了一聲,沒再惱怒,這才帶著人起身,往外去親自安排菜品。
皇上喝著涼火的茶水,心裏的火氣卻一點也降不下去。
全因一事:年羹堯居然聯絡隆科多,私下一併上書,提出請皇子輪番代皇上祭陵之事。
皇上當時真稱得上是驚怒交加。
幾日前,皇上剛跟貴妃掏心掏肺地剖白了自己對年羹堯的信重和期許,說自己明白年羹堯隻是關心軍務,旁的都是粗枝大葉的不計較,禮儀才有錯漏。
結果轉頭年羹堯就給他的龍臉上來了個脆響的。
這不,沒幾日年羹堯就上書言及代祭禮儀之事了,還引經據典頭頭是道的。
雍正爺再想不到,自己這回恩典,留年羹堯在京中多待幾個月,特許他跟家人敘過天倫,明年開春再回西北,他居然就這樣報答自己。
他居然敢要插手儲位之事!
且說當今皇上可是九龍奪嫡裏頭殺出來的人物,事關儲位兩字再沒人比他更敏感了。
年羹堯拉著隆科多提出的這個所謂皇子輪番代祭,皇上一看就明白,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他們必還有後招。
於是皇上忍著氣,單獨召來年羹堯,還帶著些希望故意道:「你上書之事朕看了,倒也有些道理。隻是你也知道,朕膝下子嗣不豐,若是皇子輪番代祭,此次便隻有弘時、弘晝兩人年紀還大些,可行代祭之事。」
若是年羹堯無私心,甚至是他有私心,但心有畏懼,不敢直說七阿哥,皇上都能接受。
誰料年羹堯沒體會皇上的拳拳期待,直接舉賢不避親的提出了七阿哥可代祭,且還準備了許多理由:「皇上從前與臣說起過,三阿哥有些優柔,五阿哥有些頑皮,總不如四阿哥和七阿哥得您的心。」
「如今四阿哥已經去過了,正該輪著七阿哥了。且七阿哥雖年幼些,但也已經種過痘,身子康健,若有禮部官員引著,定是能順利完成祭典的,叫臣民看著,也見天家阿哥年幼卻成器,正是皇家的福氣呢。」
這給皇上堵得:他原來是跟年羹堯抱怨過兩個兒子,那是在請安摺子裏話家常的時候偶然提到的。
皇上當時拿著年羹堯真當個親戚朋友,說起了養兒的憂慮,誰料到年羹堯居然在此時拿這句話來槓他。
年羹堯說起弘時弘晝,態度比怡親王這個親叔叔還自然,他究竟知不知道,自己議論的是皇子!
皇上沉默片刻後道:「朕若是直接越過弘時弘晝,也得有個能昭告天下的緣故才是。」
年羹堯在打仗時把握軍機上很厲害,但在察言觀色這方麵,委實還不如京中七品芝麻官,此時見皇上這樣問,隻以為皇上採納了自己的意見——這在年羹堯看來也是正常的,甚至習慣了的事情。
於是他隻笑道:「皇上,七阿哥雖年幼,卻是貴妃所出,身份最為尊貴,這便是最好的緣故了。」
皇上再次被他噎住,揮揮手讓他下去了。
年羹堯倒沒覺得皇上這次的態度有什麽區別。自打他回京,皇上每日都要召見他,跟他討論軍務之事。因皇上並未親自出征過,對軍務了解不如對朝政庶務嫻熟,所以往往年羹堯提什麽意見,皇上絕大部分都會直接允準。
而這次,年羹堯也是這麽以為的。
皇上心裏說不出的煩躁。
年羹堯竟然如此大剌剌地要插手皇子之事,甚至一副理所當然的態度,實在令皇上又震驚又失望。
還有,隆科多又是什麽時候跟年羹堯攪到一起去的?
俱皇上所知,年羹堯素來跟幾位理事大臣都不和,尤其是隆科多。
皇上其實對年羹堯不與他們結交是頗為欣賞的,覺得年羹堯這是孤臣典範。
在一個皇帝看來,年羹堯這種搞不好同僚關係的人,肯定比廉親王那種處處與人為善,跟許多人關係都鐵強多了。
結果這回年羹堯卻能低下身段帶著笑臉拉著隆科多一併為外甥進言,可見他並非狷介孤耿隻會打仗之人。那從前他驕然坐在馬上,讓諸臣工跪拜,就不是不通人情世故,而是真的驕縱僭越了!
皇上幾乎不願往下去想,隻好暫且拋下這些煩惱的念頭。
當人不得不開始懷疑一個從前相信的人,這其實是很痛苦的。
何況皇上還很要麵子:他下過那麽多君臣相得的摺子給年羹堯,朝臣們也都知道他對年羹堯的欣賞和厚待,那麽年羹堯的私心不當之舉,就全是在打他的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