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武某某:夫人楊氏(楊家太夫人夫君的妹妹),獨女武驪珠(武琴熏的堂妹,武家覆滅後沒入掖庭,十餘年後成為武惠妃);
2.3武驪珠:長女鹹宜公主(下嫁楊洄)、長子壽王李瑁(排行十八,小名十八郎);
楊家下一卷再介紹,如果不清楚的話我爭取畫張圖。
歷史上的韋武李楊之間的姻親關係要複雜的多,小說已經是簡化版了,其實挺有趣的。
28.誰言寸草心,一
阿娘第二天就帶二姐去了杜氏,我和大姐在家惴惴不安。仿佛極大的禍事就在眼前,卻沒人敢說出來。阿娘回來時麵色如常,可是二姐臉都白了。
她一到家就甩開阿娘的手,匆忙跑進大姐房裏,趴在我肩頭嗚嗚哭訴,『阿娘定是瘋了,她和杜家說不要聘禮,十日之內就要完婚。她這麽急,往後夫君定要看輕我了』。
我和大姐不明所以,問了半日,才知道阿娘竟是帶著二姐當麵去跟杜伯伯議親事的。
成婚六禮,二姐才走到『問名』一節。阿娘此時要求完婚,杜家伯伯自然不肯,小郎君在國子監連過兩輪考試,再過一輪便可選官,正是用功的節骨眼兒上。而且二姐發育較別人遲緩些,雖然滿了十五歲,天癸未至怎可洞房?
大姐擁著我們,指尖冰涼,微微發顫。
二姐道,『阿耶怎得還不回來?咱們去向長寧公主討討消息吧?』。
大姐這時也變成了阿娘的模樣,臉上像戴了個崑崙奴麵具似的,無喜無悲。她說我們應當好好睡覺,好好吃飯。二姐被她們倆這樣子逼的有些發了狂,叫人去國子監尋二哥回來。可那個人進了城便再未出來。
這下子連二姐也不敢亂嚷了。
再過幾日,杜伯伯親自上門,我們才知道姑母將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員都拘禁在大明宮裏,又調了五萬府兵入城,帶兵的盡是韋氏兒郎,就連我家在國子監讀書的二哥也得了個中書舍人的頭銜,日夜騎著高頭大馬巡邏。
如今的長安城連白天也行使禁令,諸臣民皆不準離開裏坊。有些高官的宅邸大門是開在坊牆上的,便有金吾衛守在門口不準開門。所有的大街、橫街上一概不準閑人經過。
杜伯伯說,長安城已是一座死城了,外麵的人進不去,裏麵的人也出不來。如今諸城門關閉,城中糧食堅持不了多久,很快就要見分曉了。
我們躲在屏風後,手牽著手,都是一般的簌簌發抖,聽到『分曉』兩字,我和二姐麵麵相覷,不懂是什麽意思。大姐仿佛是懂了,麵色肅穆凝脂,提起裙角悄無聲息地出了廳房。我本該攔住她的,可是實在好奇杜伯伯與阿娘談些什麽,便不敢出聲,由著大姐走了。
杜伯伯仍然不肯立刻完婚,姿態雖然謙卑,卻很堅決。可是阿娘竟再三懇求。二姐聽到阿娘那般卑懦,又氣又急,一張臉糊滿了眼淚鼻涕。
二姐與杜家的婚事,親戚朋友都說是杜家高攀了,要不是阿耶念著二哥與二姐夫一處讀書的情分,怎會看上區區杜家十三房?杜家連大房都一蹶不振,更何況吊車尾的十三房呢?而且二姐是少見的艷姿麗骨,照姑母的說法,這般容貌的女郎,又是韋家女,本當嫁進宗室的。」
杜若驟然聽到『十三房』三個字,大出意料之外,劇烈地喘息著,猛一抬眼,便看見阿娘正微笑地望著院中。
——那笑紋很淺,不過是眼角掠起的細微漣漪,可是笑意卻深濃,仿佛揉碎了寶石粉拋灑在汩汩洪流中,乍看不明顯,可是但凡有一絲的光亮投進,立刻就閃爍起來。
杜若簡直疑心自己看錯了。
阿娘的快活,幾乎跟那日阿姐提起柳績時一模一樣。
杜家十三房就隻有大伯父和阿耶而已,難道大伯父離京,竟是為了抗拒爺娘之命,不願娶二姨母為妻嗎?
歷來世族人家議親都有所圖,要麽結交新的親貴,要麽綁住老關係。倘若以姐妹倆嫁兄弟倆,即浪費了一次攀交姻親的機會。不過凡事都有例外,譬如則天皇後在時,為使李、武兩家根纏葉繞,兩姓隨意指婚做配的不下三四十對,其中不乏姐妹倆嫁了叔侄倆的奇特婚事。
——或者,
難道阿娘也曾姐妹易嫁?
原本阿耶要娶的是二姨母?
杜若心裏湧起一陣洶湧的悸動,激盪的她全身發痛,她用力按了按心口,預感到即將觸碰到一件韋杜兩家諱莫若深三十年的往事。
「就連二姐自己對杜家小郎君也頗有些居高臨下的態度。我那時年紀還小,於男女之事一竅不通,隻覺得大姐和二姐待未婚夫的態度很不一樣。
則天皇後去世後,武家的領頭人便是梁王武三思。他與姑母素有往來,出入後宮內室毫無避諱。姑母把大姐許婚給武三思的侄兒,既是籠絡,也是體貼小人兒。因為大姐喜愛那個小郎君,並不介意他姓武還是別的。
二姐卻不同。
與韋武李楊四家相比,杜家那些年每況愈下,一代不如一代,難見起色,二姐惱恨阿耶給她挑的郎君前途遠不及武家兒郎,常在阿耶麵前抱怨不公。
可是萬萬沒想到,阿娘竟把這門親事看的比天還大,竟帶著她當麵懇求杜伯伯盡快成婚。更讓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杜伯伯竟然還堅決拒絕。
大姐自那日起便閉門不出,無論我和二姐怎樣懇求都不作答。自她與武氏的親事議定,阿娘便將她丫鬟的賣身契給她自己保管。那日大姐忽然把幾個丫鬟都放出府去,阿娘也未阻攔。
2.3武驪珠:長女鹹宜公主(下嫁楊洄)、長子壽王李瑁(排行十八,小名十八郎);
楊家下一卷再介紹,如果不清楚的話我爭取畫張圖。
歷史上的韋武李楊之間的姻親關係要複雜的多,小說已經是簡化版了,其實挺有趣的。
28.誰言寸草心,一
阿娘第二天就帶二姐去了杜氏,我和大姐在家惴惴不安。仿佛極大的禍事就在眼前,卻沒人敢說出來。阿娘回來時麵色如常,可是二姐臉都白了。
她一到家就甩開阿娘的手,匆忙跑進大姐房裏,趴在我肩頭嗚嗚哭訴,『阿娘定是瘋了,她和杜家說不要聘禮,十日之內就要完婚。她這麽急,往後夫君定要看輕我了』。
我和大姐不明所以,問了半日,才知道阿娘竟是帶著二姐當麵去跟杜伯伯議親事的。
成婚六禮,二姐才走到『問名』一節。阿娘此時要求完婚,杜家伯伯自然不肯,小郎君在國子監連過兩輪考試,再過一輪便可選官,正是用功的節骨眼兒上。而且二姐發育較別人遲緩些,雖然滿了十五歲,天癸未至怎可洞房?
大姐擁著我們,指尖冰涼,微微發顫。
二姐道,『阿耶怎得還不回來?咱們去向長寧公主討討消息吧?』。
大姐這時也變成了阿娘的模樣,臉上像戴了個崑崙奴麵具似的,無喜無悲。她說我們應當好好睡覺,好好吃飯。二姐被她們倆這樣子逼的有些發了狂,叫人去國子監尋二哥回來。可那個人進了城便再未出來。
這下子連二姐也不敢亂嚷了。
再過幾日,杜伯伯親自上門,我們才知道姑母將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員都拘禁在大明宮裏,又調了五萬府兵入城,帶兵的盡是韋氏兒郎,就連我家在國子監讀書的二哥也得了個中書舍人的頭銜,日夜騎著高頭大馬巡邏。
如今的長安城連白天也行使禁令,諸臣民皆不準離開裏坊。有些高官的宅邸大門是開在坊牆上的,便有金吾衛守在門口不準開門。所有的大街、橫街上一概不準閑人經過。
杜伯伯說,長安城已是一座死城了,外麵的人進不去,裏麵的人也出不來。如今諸城門關閉,城中糧食堅持不了多久,很快就要見分曉了。
我們躲在屏風後,手牽著手,都是一般的簌簌發抖,聽到『分曉』兩字,我和二姐麵麵相覷,不懂是什麽意思。大姐仿佛是懂了,麵色肅穆凝脂,提起裙角悄無聲息地出了廳房。我本該攔住她的,可是實在好奇杜伯伯與阿娘談些什麽,便不敢出聲,由著大姐走了。
杜伯伯仍然不肯立刻完婚,姿態雖然謙卑,卻很堅決。可是阿娘竟再三懇求。二姐聽到阿娘那般卑懦,又氣又急,一張臉糊滿了眼淚鼻涕。
二姐與杜家的婚事,親戚朋友都說是杜家高攀了,要不是阿耶念著二哥與二姐夫一處讀書的情分,怎會看上區區杜家十三房?杜家連大房都一蹶不振,更何況吊車尾的十三房呢?而且二姐是少見的艷姿麗骨,照姑母的說法,這般容貌的女郎,又是韋家女,本當嫁進宗室的。」
杜若驟然聽到『十三房』三個字,大出意料之外,劇烈地喘息著,猛一抬眼,便看見阿娘正微笑地望著院中。
——那笑紋很淺,不過是眼角掠起的細微漣漪,可是笑意卻深濃,仿佛揉碎了寶石粉拋灑在汩汩洪流中,乍看不明顯,可是但凡有一絲的光亮投進,立刻就閃爍起來。
杜若簡直疑心自己看錯了。
阿娘的快活,幾乎跟那日阿姐提起柳績時一模一樣。
杜家十三房就隻有大伯父和阿耶而已,難道大伯父離京,竟是為了抗拒爺娘之命,不願娶二姨母為妻嗎?
歷來世族人家議親都有所圖,要麽結交新的親貴,要麽綁住老關係。倘若以姐妹倆嫁兄弟倆,即浪費了一次攀交姻親的機會。不過凡事都有例外,譬如則天皇後在時,為使李、武兩家根纏葉繞,兩姓隨意指婚做配的不下三四十對,其中不乏姐妹倆嫁了叔侄倆的奇特婚事。
——或者,
難道阿娘也曾姐妹易嫁?
原本阿耶要娶的是二姨母?
杜若心裏湧起一陣洶湧的悸動,激盪的她全身發痛,她用力按了按心口,預感到即將觸碰到一件韋杜兩家諱莫若深三十年的往事。
「就連二姐自己對杜家小郎君也頗有些居高臨下的態度。我那時年紀還小,於男女之事一竅不通,隻覺得大姐和二姐待未婚夫的態度很不一樣。
則天皇後去世後,武家的領頭人便是梁王武三思。他與姑母素有往來,出入後宮內室毫無避諱。姑母把大姐許婚給武三思的侄兒,既是籠絡,也是體貼小人兒。因為大姐喜愛那個小郎君,並不介意他姓武還是別的。
二姐卻不同。
與韋武李楊四家相比,杜家那些年每況愈下,一代不如一代,難見起色,二姐惱恨阿耶給她挑的郎君前途遠不及武家兒郎,常在阿耶麵前抱怨不公。
可是萬萬沒想到,阿娘竟把這門親事看的比天還大,竟帶著她當麵懇求杜伯伯盡快成婚。更讓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杜伯伯竟然還堅決拒絕。
大姐自那日起便閉門不出,無論我和二姐怎樣懇求都不作答。自她與武氏的親事議定,阿娘便將她丫鬟的賣身契給她自己保管。那日大姐忽然把幾個丫鬟都放出府去,阿娘也未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