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弟命好,當初咱倆同以學館入仕,同在國子學『納課』。二弟樣貌英俊,又擅詩文,得了老師青眼,入學不滿一年就特許參加考試,果然一擊而中,直接授官。我就不行了,混不出個名堂,挨了三年才考,還沒考上。」
提起舊事,他並沒有多少傷感,反而意興盎然。
杜有鄰連忙勸慰。
「大哥不好妄自菲薄。這些年我與大哥分離兩地,每每想起此事,倒覺得當初是阿耶辦左了,白耽誤大哥多年。」
杜若聽的得趣兒,忍不住插口問。
「祖父什麽事辦左了?」
韋氏生怕杜若不知深淺,傷了杜有涯的心,忙喝道,「若兒收聲!」
「哎呀!」
杜有涯見韋氏屢屢借斥責孩子維護他的顏麵,心疼得瞪了韋氏一眼,才微微側身耐心向杜若解釋。
「侄女不知道。官家子弟以恩蔭出仕,有兩條路走。倘若擅文呢,便往國子學或是太學讀書,通過禮部考試授官。倘若擅武,可在千牛衛服役三年,然後由兵部、吏部依次考核授官。你阿耶方才是說,我生來不是讀書材料,何必在國子學白費功夫。」
杜有鄰忙道,「大哥!我不是這個意思。」
「好啦!」
杜有涯痛快地揮揮手,笑向韋氏。
「二弟還是這個脾氣,酸唧唧的,累得慌!我是不會念書啊!又怎麽了?這十來年在外頭混著,不用與長安達官貴人打交道,我快意的很。」
韋氏掩口笑。
「大伯瀟灑恣意,自是我家郎主比不得的。」
杜若笑嘻嘻插話。
「阿耶。文官容易留京,武將若不從千牛衛發家,非下州縣不可。祖父是心疼子弟,不願大伯出京受苦才勉強而為,行此下策吧。」
杜有鄰從不曾想過此節,一時愣住。
杜有涯驚異不已,伸出大拇指誇耀。
「對嘛!照我想也是這麽回事。難得侄女小小年紀,見事這般清楚明白。養得好,養得好,果然還是弟婦教養得好!」
韋氏也覺麵上有光,但仍輕聲斥責杜若。
「長輩議事,你聽著就是,不許胡亂插嘴,沒規矩!」
杜有涯道,「弟妹這話就不對了。把孩子養的那麽聽話幹什麽呢?我瞧兩個侄女都在及笄之年,想來已在議親事了?結親家可是大事,爺娘固然要把住根本,孩子也得心裏有數。不然嫁出去還糊裏糊塗的,白耽擱了下半輩子。」
說到親事,杜有鄰與杜若下意識都朝杜蘅瞄了眼。
杜有涯從軍多年,審訊過不少細作,十分警醒,立時笑著點破。
「哦,原來正在議大侄女的親事!」
杜蘅頓時大感羞赧,拱起袖子遮在麵前,細聲細氣道,「大伯見笑了。」
眾人盡皆一笑。
獨杜若噙著笑意,眼珠一轉,又問,「方才大伯說,這次是為什麽回京了?」
「你這丫頭!」
「若兒!」
——杜有涯和韋氏齊聲嗬斥,不過杜有涯的語調無奈裏頭帶著抱怨。
杜若不理他們,繼續追問。
「我朝開元九年置朔方節度使,領單於大都護府,並夏、鹽、綏、銀、豐、勝六州,開元十年增領魯、麗、契三州,至去歲,又兼關內道採訪處置使。如今的朔方節度使,總領疆域之大,統轄兵力之廣,乃國中各節度使第一。大伯此時進京,可是身負重任啊?」
作者有話要說: 審核好慢好久啊天……
5.蘭葉春葳蕤,二
此話一出,滿室皆靜。
杜有鄰心中一沉,如醍醐灌頂,陡然醒過味來。
東宮早有傳言,聖人有意提拔如今的河西節度使牛仙客接替朔方節度使職位。大哥剛巧此時從朔方軍中來,難道其中別有隱情?
「你,你……」
杜有涯抖著手,半天沒說出個所以然,隻得轉身憤憤向杜有鄰抱怨。
「你這個女兒,可真不是一般人哪!」
杜若知道所料不差,收起滿麵天真,肅然道,「若兒不敢打聽官場機密,也恐耽誤了大伯的正經差事。倘若大伯不方便直言,隻管掩過此節便是。不過,前朝大姓有崔盧李鄭王,本朝關隴世係又有韋武李楊,皆以本族本姓抱團取勝。大伯從前遠在靈武,與阿耶不通音信,各自單打獨鬥,難免捉襟見肘,倘若往後能兩相聯合,豈非一榮俱榮,更有勝算?」
小小女郎的語調軟糯甜蜜,惹人憐愛,說的卻是硬邦邦的大道理,甚至隱隱有教導之意。
杜有涯被逼的無言以對,心道韋氏這時候怎麽不約束女兒了?
他哪裏知道,韋氏看著神氣活現滿臉嘚瑟的杜若,又驚又喜,更兼沉沉嘆息,哪裏還顧得上待客禮節?
杜蘅聽得呆了,不覺放下舉在麵前的衣袖,怔怔瞧著杜若,莫名生出一股自卑怯懦。同是杜家女,杜若侃侃而談,勝過阿耶良多,她卻隻能作壁上觀,原因便在於讀書能增廣見聞。
可是,難道生的不及杜若美艷,便不配開蒙讀書麽?
韋氏暗自嘆氣。
單論聰明機變,杜若尚不算百裏挑一,她少見的是身為女孩兒家,聰明詭詐又不肯遮掩,性子太過於鋒芒畢露。韋氏族學教授的知識與帝王術無異,向來沒有幾個人能掌握透徹,可是杜若如魚得水,學得不亦樂乎,甚至隱隱有屠龍技在手,不用浪費的蠢動。
提起舊事,他並沒有多少傷感,反而意興盎然。
杜有鄰連忙勸慰。
「大哥不好妄自菲薄。這些年我與大哥分離兩地,每每想起此事,倒覺得當初是阿耶辦左了,白耽誤大哥多年。」
杜若聽的得趣兒,忍不住插口問。
「祖父什麽事辦左了?」
韋氏生怕杜若不知深淺,傷了杜有涯的心,忙喝道,「若兒收聲!」
「哎呀!」
杜有涯見韋氏屢屢借斥責孩子維護他的顏麵,心疼得瞪了韋氏一眼,才微微側身耐心向杜若解釋。
「侄女不知道。官家子弟以恩蔭出仕,有兩條路走。倘若擅文呢,便往國子學或是太學讀書,通過禮部考試授官。倘若擅武,可在千牛衛服役三年,然後由兵部、吏部依次考核授官。你阿耶方才是說,我生來不是讀書材料,何必在國子學白費功夫。」
杜有鄰忙道,「大哥!我不是這個意思。」
「好啦!」
杜有涯痛快地揮揮手,笑向韋氏。
「二弟還是這個脾氣,酸唧唧的,累得慌!我是不會念書啊!又怎麽了?這十來年在外頭混著,不用與長安達官貴人打交道,我快意的很。」
韋氏掩口笑。
「大伯瀟灑恣意,自是我家郎主比不得的。」
杜若笑嘻嘻插話。
「阿耶。文官容易留京,武將若不從千牛衛發家,非下州縣不可。祖父是心疼子弟,不願大伯出京受苦才勉強而為,行此下策吧。」
杜有鄰從不曾想過此節,一時愣住。
杜有涯驚異不已,伸出大拇指誇耀。
「對嘛!照我想也是這麽回事。難得侄女小小年紀,見事這般清楚明白。養得好,養得好,果然還是弟婦教養得好!」
韋氏也覺麵上有光,但仍輕聲斥責杜若。
「長輩議事,你聽著就是,不許胡亂插嘴,沒規矩!」
杜有涯道,「弟妹這話就不對了。把孩子養的那麽聽話幹什麽呢?我瞧兩個侄女都在及笄之年,想來已在議親事了?結親家可是大事,爺娘固然要把住根本,孩子也得心裏有數。不然嫁出去還糊裏糊塗的,白耽擱了下半輩子。」
說到親事,杜有鄰與杜若下意識都朝杜蘅瞄了眼。
杜有涯從軍多年,審訊過不少細作,十分警醒,立時笑著點破。
「哦,原來正在議大侄女的親事!」
杜蘅頓時大感羞赧,拱起袖子遮在麵前,細聲細氣道,「大伯見笑了。」
眾人盡皆一笑。
獨杜若噙著笑意,眼珠一轉,又問,「方才大伯說,這次是為什麽回京了?」
「你這丫頭!」
「若兒!」
——杜有涯和韋氏齊聲嗬斥,不過杜有涯的語調無奈裏頭帶著抱怨。
杜若不理他們,繼續追問。
「我朝開元九年置朔方節度使,領單於大都護府,並夏、鹽、綏、銀、豐、勝六州,開元十年增領魯、麗、契三州,至去歲,又兼關內道採訪處置使。如今的朔方節度使,總領疆域之大,統轄兵力之廣,乃國中各節度使第一。大伯此時進京,可是身負重任啊?」
作者有話要說: 審核好慢好久啊天……
5.蘭葉春葳蕤,二
此話一出,滿室皆靜。
杜有鄰心中一沉,如醍醐灌頂,陡然醒過味來。
東宮早有傳言,聖人有意提拔如今的河西節度使牛仙客接替朔方節度使職位。大哥剛巧此時從朔方軍中來,難道其中別有隱情?
「你,你……」
杜有涯抖著手,半天沒說出個所以然,隻得轉身憤憤向杜有鄰抱怨。
「你這個女兒,可真不是一般人哪!」
杜若知道所料不差,收起滿麵天真,肅然道,「若兒不敢打聽官場機密,也恐耽誤了大伯的正經差事。倘若大伯不方便直言,隻管掩過此節便是。不過,前朝大姓有崔盧李鄭王,本朝關隴世係又有韋武李楊,皆以本族本姓抱團取勝。大伯從前遠在靈武,與阿耶不通音信,各自單打獨鬥,難免捉襟見肘,倘若往後能兩相聯合,豈非一榮俱榮,更有勝算?」
小小女郎的語調軟糯甜蜜,惹人憐愛,說的卻是硬邦邦的大道理,甚至隱隱有教導之意。
杜有涯被逼的無言以對,心道韋氏這時候怎麽不約束女兒了?
他哪裏知道,韋氏看著神氣活現滿臉嘚瑟的杜若,又驚又喜,更兼沉沉嘆息,哪裏還顧得上待客禮節?
杜蘅聽得呆了,不覺放下舉在麵前的衣袖,怔怔瞧著杜若,莫名生出一股自卑怯懦。同是杜家女,杜若侃侃而談,勝過阿耶良多,她卻隻能作壁上觀,原因便在於讀書能增廣見聞。
可是,難道生的不及杜若美艷,便不配開蒙讀書麽?
韋氏暗自嘆氣。
單論聰明機變,杜若尚不算百裏挑一,她少見的是身為女孩兒家,聰明詭詐又不肯遮掩,性子太過於鋒芒畢露。韋氏族學教授的知識與帝王術無異,向來沒有幾個人能掌握透徹,可是杜若如魚得水,學得不亦樂乎,甚至隱隱有屠龍技在手,不用浪費的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