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


    繼楊家讓出股權後,緊接著孟家也讓出部分股權給向家,這場交易讓覬覦顔樓的豪門收了心。向家、曹家、高家、孟家四代後族的股權,這不是其他人能撼動的。楊家這一退也會搏得他們的好感,這是個知曉進退的家族,這種家族多少都會受到回護之意。大家不知道的是,太原範家更是把全部股權讓渡給向家,現在顔樓最大的股東是向家和曹家。高家、孟家和楊家(包括太原和開封)三家加起來堪堪接近一半。這是開封這幾年最大的一場股權轉讓。


    顔樓這場交易讓蔡攸不得不歎服,楊家很是審時度勢。一個西北將門坐擁開封第一風月場所,這簡直就是給自己樹敵。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顔樓這些年在開封的聲勢說他引領大宋風月都不為過。蘇係並未重用,蘇轍還貶謫在外,這時候楊家還抱有幻想就是給自己招災。當坊間傳出楊家給出三成股份,蔡攸思索是不是該和楊家好好談一談,沒必要搞的雞毛鴨血的,不是每個家族都能如此果決,這個份額讓人心驚。


    蔡攸之所以還有意動,因為朝堂的變化,韓忠彥被罷相,諫台舊黨幾個重要人物調職,陸續回京的是新黨。雖然政事堂並未調整整體策略,實際趙佶做出了他的選擇,隨著新黨人員陸續進京,後麵的事會很自然的發生。


    趙佶以趙挺之為禦史中丞,這是一個不能再明顯的信號。趙挺之心向新法,為人確非常剛正,得新舊兩黨認同。元佑年間舊黨當朝,作為禦史的他在蔡確車蓋亭詩案中和舊黨決裂,他的舉動得新黨好感,至於舊黨也並不反感他。“不該因言獲罪”這句朝堂上的錚錚之詞實在印證了後麵的政局。那是一場文人撕破臉的黨同伐異。


    ……


    蔡京在等,十多年他都等了何論現在,現在近況對他極其有利。韓忠彥去職,曾布這個尚書右仆射並未進位就很能說明問題,至於其他新黨成員,在開封的沒有超過他資曆的。蔡卞、李清臣都在外麵未召回,趙挺之?蔡京認為資曆和名望和他還是有差距。隻要趙佶最後確定實行新法,他這個翰林侍讀才是進位的最佳人選。


    蔡京在京城並未閑著,在杭州有童貫,在開封有另外一個重要人物梁師成。


    梁師成現在有個極其重要的職位書藝局,兼任管理睿思殿文字外庫,主負責出外布局傳道上旨。原本趙佶還有個忠奴賈詳,可惜他在守得雲開見月明是時分死了。(幸好賈詳死的早,他才和楊元奇有最大的恩怨,李師師這個人趙佶都是從他這裏知曉的。)


    蔡京囑咐蔡攸把天上人間的股權都低價過給梁師成,這實在是筆好買賣。梁師成投桃報李,在趙佶麵前對蔡京不吝讚譽。梁師成都不用說太多,蔡京憑筆墨丹青都會得趙佶的歡喜,何況他如此知情趣。一個文臣大佬陪著趙佶“玩耍”,趙佶還有什麽不心滿意足。


    蔡京這些舉動要是過於明顯很容易被士子詬病的,但蔡京並不在乎。他的人生經曆告誡他,要麽就做最有權勢的那個,要不幹脆歸隱山林。新舊兩黨這幾十年殘酷的相互傾軋扭曲了他的權勢的理解。這是一個事實,不是借口。新黨王安石、呂惠卿、蔡確,舊黨司馬光、呂大防、劉摯、梁燾、劉安世,文豪蘇軾,後來新黨強臣章惇,還有蘇轍,哪個有好結果。哪怕那個一生為仁恕的範純仁不也是屢屢貶謫。更讓人心悸的是越到後麵,這些人結果就越差,全都是往嶺南最南端放逐。


    蔡京總結的答案就是,他得立身士子集團,卻又不能隻有士子支撐。回過頭來,蘇軾、範純仁這類人不就是得高太後喜愛麽。喜愛這個詞很重要,他要想得趙佶喜愛,就需要內侍和皇宮女子的幫扶。


    ……


    曾布進退兩難,舊黨一個個在外出,韓忠彥罷相更是給了他無限希望,沒成想他還是尚書右仆射,“穩如泰山”。他有個很大的硬傷,新黨那群銳利的人卻並不服氣他。所謂溫和派,說得好聽就是雙方協調相互妥協,說得難聽就是左右橫跳。在現在的朝堂這並不吃香,這時候的朝堂看似再勉力維持雙方平衡,消除隔閡,內裏其實充滿戾氣。趙佶一旦發現無法維持平衡,不管他做出何種選擇,一方都會毫不猶豫把另一方打入地獄。


    曾布的年紀決定了趙佶不可能喜歡他,但要是有新黨在後支撐,他是有可能登上最後一步,位極人臣的。


    曾布想到的是蔡京,年齡資曆這些都不如他,在新黨中又得激進派的擁護,用他是有可能整合新黨成為助力的。


    曾布不清楚蔡京壓根對他不感冒,蔡京現在不需要任何文臣對他的賞識和提拔,他需要的是官家。他現在是翰林侍讀,曾經是翰林學士,他輕巧的一步就能入政事堂,離最後那個職位其實已然不遠。蔡京不可能用自己身後群體去為他人做嫁衣。


    蔡京表麵維係著和曾布的關係,實際雙方若即若離。在青唐戰事上,蔡京就非常直白的站在曾布的對立麵,他不認為當年趙煦還有新黨的策略有錯,西北戰事大宋已經取得空前的勝利,對西夏形成壓倒之勢,因為遼朝的緣故暫停了宋夏之爭,那經過戰爭洗禮的西軍調去熙河開邊就沒有問題,所缺的不過是堅持。從對外策略來說,蔡京是不折不扣的新黨。


    趙佶關於西北戰事對舊黨是很有怨氣的,結局和當年司馬光等人棄守並沒有兩樣,大宋退守高原入口,吐蕃並未就此停歇。那裏還是紛爭不斷。更為麻煩的的是,熙河路軍心不穩,王瞻剛烈到自殺都不願回開封被人追責,這給整個熙河路將士刻下深深的傷痕,為國守邊拚命落個如此結局。


    趙佶其實內心已經做出了抉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血西軍:大宋楊家將後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土著與土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土著與土豬並收藏鐵血西軍:大宋楊家將後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