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開封又在轉向
鐵血西軍:大宋楊家將後傳 作者:土著與土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清風寨似乎一切都在正軌。
開封孟嬋收到楊元奇的來信,內心很是滿意,筆跡是他的,總算沒讓他那些媳婦代筆。
楊元奇在信中的內容更是讓孟嬋滿意,他沒有過多謝謝她關於韓公廉和一些瑣事的幫忙,倒是解釋了葉楠這事的來由,這事開封都有耳聞,反正傳得神乎其神。得承認,孟嬋更想聽的是這些,至於他和李清照那些趣事,她一眼略過。不就郎情妾意,至於寫的如此神采風揚嘛!楊元奇對蘇軾的思念也有一段,這一段孟嬋有些意動,關於“心安”,似乎楊元奇在勸她做事但求心意,她的心意在哪裏?也是那個大西北嗎?反正孟嬋就是這麽想的。
孟嬋現在心思都花在趙靈兒身上,這是她在開封最大的留戀。趙靈兒很多時候會在祈福觀,宮中對她不再諸多禁忌,當家的趙佶的皇後更希望她經常去開封城外,畢竟元佑皇後按向太後的說法,排位是靠前的。當時向太後是為了壓製劉皇後,但她開了口,趙佶就得守著。
孟子曰時常會去祈福觀,孟嬋在想是不是要寫封信給楊家,楊過最近呆在太原,又不是清風寨,幹脆把他喊過來,讓他們多處處提升感情。
孟嬋打算去封信給楊元奇,她現在更喜歡給他去信而不是他的那些媳婦。嗯,孟嬋想到就做,理由還是為楊元奇著想,他不是喜歡兒子自己選麽?可不能選錯呀。那她沒麵子,他楊元奇就有麵子麽?!
開封這段時日非常的不平靜,新舊兩黨之爭並沒有像趙佶想的那樣逐漸平息,哪怕趙佶再如何表達自己的初衷。
趙佶開始厭倦舊黨當朝,這其實非常正常,舊黨強調節流,盡量讓百姓得以恢複,這不可避免的減少了朝堂收入,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內宮的皇家開支也跟著減少。趙佶王爺出身,最大的才能不是琴棋書畫,而是花錢享受,這都不能怪他,皇宮很多人最希望的就是王爺們能享受生活,別整得一個個憂國憂民,那才是災難。趙佶繼位後,宮女換了一遍,宮中妃子也是以月計數不斷增加。所有的這些都集中於一個矛盾,趙佶想要意氣風發,就得有錢。
趙佶身邊的人亦然如此,王府出身的那批人關於享樂各有道行,一切都得花錢。這點上王府出身的人更傾向於新黨,他們能理財也能搞到錢。趙佶現在耳邊傳來的就是這些。
當童貫給趙佶的奏折說起蔡京,趙佶不可避免的想用這個人,這是他和當年向太後都看中的人。童貫以供奉官的身份到訪求名家書畫、各種奇巧之物,在杭州住的這幾個月,蔡京和他關係處的極好,凡是蔡京畫的屏幛、扇帶等物,童貫都送到宮中,並附上自己的評論,趙佶更覺得蔡京和他是同道中人。
趙佶現在需要朝堂中樞有人提起這個人,韓忠彥顯然不會。他再是溫和派也錄屬舊黨,對於新黨幾個有資曆的人,他還是有所防範。
趙佶想到了曾布,曾布現在是尚書右仆射,因為諫台多為舊黨的人,他日子過得並不如意,權利上甚至還不如當年他知樞密院。曾布舉薦的幾個人都為新黨中人,他也需要有人支撐他。隻是曾布在這事上並沒有附和趙佶,無他,或許蔡京在資曆上與曾布有差距,在新黨中蔡京的聲望比曾布要旺。
這時候,太學博士範致虛上折子大讚蔡京。(範致虛這人以前出現過哦)範致虛和王甫交好,當年在開封遷橋一案中受處罰被罷官,趙佶即位後,在王甫的舉薦下再次回到太學任職博士,這是他最初的官職,也算官複原職。範致虛時來運轉,官途重現光明,非常熱心籠絡這些端王府舊人,他們本就有不少交集。
很快,中樞用蔡京知大名府,這個職位是趙佶的一種試探。趙佶不是初哥,貿貿然就把蔡京調入開封,他不知道政事堂會有什麽反應,事得一步一步做。
……
元符劉皇後和蔡攸這段時日關係再次密切,蔡攸並未出京,他已獨立門戶,在新舊兩黨這場爭端中,他竟然因為沒有中進士而免受其難。中樞對一個連進士都拿不到的事務官並不在意。蔡攸在將作監兼著劉皇後宮中幾個改造,倒是在開封混得不錯。
蔡攸和梁師成、王甫這些人都有交情,“天上人間”有著他們共同的利益,這種利益並沒有因為趙佶即位有所減弱。他們還有個共同的對手“顔樓”。當然,顔樓涉及利益太廣,哪怕楊家和梁師成王甫這些人也多有接觸,大家才沒有才有過激的行動。顔樓也在嚐試收斂起鋒芒,僅演出場次上就給與天上人間更多的時間比例,這才維係著彼此的平衡。
蔡攸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趙佶對他感官非常好,一起做生意一起那個逛天上人間,還有什麽比這種關係更鐵的。趙佶喜歡玩樂,這點也是蔡攸告訴自己父親蔡京的,他太了解趙佶公子爺習性了。他們很投緣。
……
高俅現在是廂都指揮使,從五品,這個官職升級速度讓人側麵。高俅的履曆還是非常耐看,有西軍經曆,他手底下的足球隊在開封無敵,至於趙佶更喜歡的蹴鞠,他本人就是大牛。
高俅遙敬了北方一杯酒,那個名滿天下的蘇軾把自己葬在了清風寨。他對楊家感覺非常好,楊元奇當年和他相交,他不過一個小卒,那時候他們之間沒有太多利益瓜葛,起碼他是這麽認為的。
高俅知道現在楊家處境其實非常微妙,趙佶不可能對楊元奇有好感,他隻是沒把目光放過去而已。至於楊元奇和當年王府中人多有勾連,在高俅看來沒有多大意義,大家的未來都係於趙佶,權勢這東西會扭曲人。哪怕是他和楊家一門都熟悉,也一樣非常注意分寸。
……
開封孟嬋收到楊元奇的來信,內心很是滿意,筆跡是他的,總算沒讓他那些媳婦代筆。
楊元奇在信中的內容更是讓孟嬋滿意,他沒有過多謝謝她關於韓公廉和一些瑣事的幫忙,倒是解釋了葉楠這事的來由,這事開封都有耳聞,反正傳得神乎其神。得承認,孟嬋更想聽的是這些,至於他和李清照那些趣事,她一眼略過。不就郎情妾意,至於寫的如此神采風揚嘛!楊元奇對蘇軾的思念也有一段,這一段孟嬋有些意動,關於“心安”,似乎楊元奇在勸她做事但求心意,她的心意在哪裏?也是那個大西北嗎?反正孟嬋就是這麽想的。
孟嬋現在心思都花在趙靈兒身上,這是她在開封最大的留戀。趙靈兒很多時候會在祈福觀,宮中對她不再諸多禁忌,當家的趙佶的皇後更希望她經常去開封城外,畢竟元佑皇後按向太後的說法,排位是靠前的。當時向太後是為了壓製劉皇後,但她開了口,趙佶就得守著。
孟子曰時常會去祈福觀,孟嬋在想是不是要寫封信給楊家,楊過最近呆在太原,又不是清風寨,幹脆把他喊過來,讓他們多處處提升感情。
孟嬋打算去封信給楊元奇,她現在更喜歡給他去信而不是他的那些媳婦。嗯,孟嬋想到就做,理由還是為楊元奇著想,他不是喜歡兒子自己選麽?可不能選錯呀。那她沒麵子,他楊元奇就有麵子麽?!
開封這段時日非常的不平靜,新舊兩黨之爭並沒有像趙佶想的那樣逐漸平息,哪怕趙佶再如何表達自己的初衷。
趙佶開始厭倦舊黨當朝,這其實非常正常,舊黨強調節流,盡量讓百姓得以恢複,這不可避免的減少了朝堂收入,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內宮的皇家開支也跟著減少。趙佶王爺出身,最大的才能不是琴棋書畫,而是花錢享受,這都不能怪他,皇宮很多人最希望的就是王爺們能享受生活,別整得一個個憂國憂民,那才是災難。趙佶繼位後,宮女換了一遍,宮中妃子也是以月計數不斷增加。所有的這些都集中於一個矛盾,趙佶想要意氣風發,就得有錢。
趙佶身邊的人亦然如此,王府出身的那批人關於享樂各有道行,一切都得花錢。這點上王府出身的人更傾向於新黨,他們能理財也能搞到錢。趙佶現在耳邊傳來的就是這些。
當童貫給趙佶的奏折說起蔡京,趙佶不可避免的想用這個人,這是他和當年向太後都看中的人。童貫以供奉官的身份到訪求名家書畫、各種奇巧之物,在杭州住的這幾個月,蔡京和他關係處的極好,凡是蔡京畫的屏幛、扇帶等物,童貫都送到宮中,並附上自己的評論,趙佶更覺得蔡京和他是同道中人。
趙佶現在需要朝堂中樞有人提起這個人,韓忠彥顯然不會。他再是溫和派也錄屬舊黨,對於新黨幾個有資曆的人,他還是有所防範。
趙佶想到了曾布,曾布現在是尚書右仆射,因為諫台多為舊黨的人,他日子過得並不如意,權利上甚至還不如當年他知樞密院。曾布舉薦的幾個人都為新黨中人,他也需要有人支撐他。隻是曾布在這事上並沒有附和趙佶,無他,或許蔡京在資曆上與曾布有差距,在新黨中蔡京的聲望比曾布要旺。
這時候,太學博士範致虛上折子大讚蔡京。(範致虛這人以前出現過哦)範致虛和王甫交好,當年在開封遷橋一案中受處罰被罷官,趙佶即位後,在王甫的舉薦下再次回到太學任職博士,這是他最初的官職,也算官複原職。範致虛時來運轉,官途重現光明,非常熱心籠絡這些端王府舊人,他們本就有不少交集。
很快,中樞用蔡京知大名府,這個職位是趙佶的一種試探。趙佶不是初哥,貿貿然就把蔡京調入開封,他不知道政事堂會有什麽反應,事得一步一步做。
……
元符劉皇後和蔡攸這段時日關係再次密切,蔡攸並未出京,他已獨立門戶,在新舊兩黨這場爭端中,他竟然因為沒有中進士而免受其難。中樞對一個連進士都拿不到的事務官並不在意。蔡攸在將作監兼著劉皇後宮中幾個改造,倒是在開封混得不錯。
蔡攸和梁師成、王甫這些人都有交情,“天上人間”有著他們共同的利益,這種利益並沒有因為趙佶即位有所減弱。他們還有個共同的對手“顔樓”。當然,顔樓涉及利益太廣,哪怕楊家和梁師成王甫這些人也多有接觸,大家才沒有才有過激的行動。顔樓也在嚐試收斂起鋒芒,僅演出場次上就給與天上人間更多的時間比例,這才維係著彼此的平衡。
蔡攸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趙佶對他感官非常好,一起做生意一起那個逛天上人間,還有什麽比這種關係更鐵的。趙佶喜歡玩樂,這點也是蔡攸告訴自己父親蔡京的,他太了解趙佶公子爺習性了。他們很投緣。
……
高俅現在是廂都指揮使,從五品,這個官職升級速度讓人側麵。高俅的履曆還是非常耐看,有西軍經曆,他手底下的足球隊在開封無敵,至於趙佶更喜歡的蹴鞠,他本人就是大牛。
高俅遙敬了北方一杯酒,那個名滿天下的蘇軾把自己葬在了清風寨。他對楊家感覺非常好,楊元奇當年和他相交,他不過一個小卒,那時候他們之間沒有太多利益瓜葛,起碼他是這麽認為的。
高俅知道現在楊家處境其實非常微妙,趙佶不可能對楊元奇有好感,他隻是沒把目光放過去而已。至於楊元奇和當年王府中人多有勾連,在高俅看來沒有多大意義,大家的未來都係於趙佶,權勢這東西會扭曲人。哪怕是他和楊家一門都熟悉,也一樣非常注意分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