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贈範老先生
鐵血西軍:大宋楊家將後傳 作者:土著與土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時段,諫台事實是有舊黨把持的,陸陸續續有新黨被貶謫出京,唯一躲過這輪貶謫的是蔡京,原定給予蔡京一個大學士的職位出知太原府,但幾番商量下來,蔡京任是找到機會掛了一個虛職留在開封府。有向太後和趙佶兩個人的維護,對於攻擊蔡京的官員來說,這已是勝利。
事情的轉向就在這裏,作為台諫,他們不清楚蔡京滯留開封是官家和太後的意思,本能的認為是蔡卞這個副相在掣肘。諫台對蔡卞開始了新一輪彈劾,這在大宋這幾十年新舊兩黨輪換,配方都沒變過。從蔡卞初入官場到現在成為副相,一樁樁一件件,能把所有舊賬都翻出來,甚至扯到他娶王安石的女兒都是個錯。(大宋官場走到這一步,以至於後麵出現的蔡京,一點不冤。當士大夫不再用道德準則要求自己,保護不了別人,同樣事情到了自己頭上,也保護不了自己。)
至於章惇,更是被雪花一樣飄來的彈劾飛往官家和向太後,他背負的原罪是藐視當今官家,也質疑向太後的眼光,這都和新舊兩黨無關。
政事堂終究還是迎來又一次大調整。
蔡卞被貶謫外放江寧擔任知府。
章惇還是尚書左仆射兼山陵使,不過他中書侍郎的職位的被免去。
朝堂以韓忠彥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李清臣為門下侍郎,許將仍任尚書左丞,曾布還是知樞密院,提蔣之奇同知樞密院。
韓忠彥出任次相兼中書侍郎代表舊黨,曾布這個知樞密院代表新黨,都是溫和派。就這個組合難說趙佶偏向於新黨還是舊黨,這整體來說維持了新舊兩黨的平衡。對這次貶謫出京的官員給予了基本的禮遇。章惇真正在幹的是山陵使的事,朝堂開始嚐試最大的一個政治和解。
趙佶批準韓忠彥請召還被貶謫的元佑老臣的折子,隻是這個時候太多的老臣因為年老疾病死於嶺南。蘇轍移嶽州安置,蘇軾移廉州再至永州(湖南)安置,範純仁更是移鄧州後,趙佶以尚書右丞召範純仁回朝。
……
範純仁,這個以道德仁恕聞名於世的人終於踏上歸途,這個時候他眼睛疾病開始惡化,身體在南方瘴氣濕氣侵襲下難以重負。
開封城外陳留。
範純仁的隊伍停了下來,傭人道:“寧縣開國男楊元奇過來大人。”
範純仁聽得聲音走近努力睜開眼看著眼前這個曾經的小朋友,語音也有些顫:“聽說你在開封,就想到了那裏召你一見,要謝謝楊家張小娘這幾年贈藥之恩。沒想到你在這裏等我。”楊家每年都有治療眼疾的藥物送去給他。
楊元奇輕聲一歎:“範老先生年事已高,何不告老歸去,蘇州山美水秀,適合頤養天年。”
範純仁聲音蒼老:“你也覺得我老了?”他的家人也曾勸過他不如歸去。
楊元奇直言道:“老了就老了!這不過人生常態,先生何必執著。”這時候的範純仁已過七十歲,又是在嶺南煎熬,如何不老?!
範純仁微微搖頭:“官家召我回朝,我就回朝。官家重視老臣,就讓老臣最後做一點事吧。倒是你的蘇先生,如果召他入朝,你可以去勸勸他,何必執著。”
楊元奇道:“蘇先生我不用去勸,他早不執著於官場,王閏之和王朝雲兩位奶奶已離世,他更是心灰意冷,早已放下,他的歸途一定不在朝中。範老先生何不歸鄉,給自己留下最後的安然。”
範純仁說道:“官家大赦天下,有心彌補當年大家之間的仇怨,我入朝恰是有此意,怎能離開?!”範純仁這話現在是沒錯,向太後和趙佶事實就是嚐試緩解新舊兩黨之間的水火不容,他的性子踐行的理念恰是如此。這也是趙佶對他特別關注,一上台就屢次想召他回來。將來呢?他從不考慮也從不惜身。
楊元奇幽幽一聲歎:“範老先生可曾忘記先皇哲宗執政時的前事嗎?”趙煦初掌政權也是想緩和新舊兩黨的對立,結局呢?!
範純仁嗬嗬的說:“因為記得,所以這次同樣必須拿起!有些事總得大家努力去做才好。我一生謹記父親教誨,為官一方就造福一地。何況這次再有此機會。”
楊元奇實在不知該如何勸說,他們父子在其位謀其政,不會因為貶謫就有半點怨言,或者說他們把怨氣埋在心底自行化解,繼續認真做自己的事。
楊元奇道:“範老先生……”
範純仁說:“小子,說過就好!心意我也領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途,我一個老年人,你再勸就有不敬之意,無需如此。”
楊元奇眼睛泛出淚花,他們這些人,他們這些人,從來都是如此!範純仁的身體已經撐不起他工作,這次又是長途遷徙,以他的性子任職後又是極度耗費精力,或許這是大宋最後綻放出他的風華,可惜這個大宋最後沒有了他們。
……
《贈範老先生》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裏江山。(取自宋辛棄疾《清平樂·繞床饑鼠》一段)
……
楊元奇以此詩贈送他多有應景。範純仁第一次貶謫太原,那裏知道了這個小子,這次貶謫江南,回來接他的是這個小子,自己這時候已白發蒼顏。這小子勸他離開,他無論怎麽都不答應,想來在這小子眼中,自己內心裝著的是眼前萬裏江山。
範純仁認為楊元奇懂他嗎?懂又不懂!他內心裝著的是他的一輩子的謹守的士大夫準則,是那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平民百姓,至於萬裏江山?他不知道楊元奇一個西北將門如何定義這個詞,但他一定不會去想是大宋的疆域,在他心中,這根本不重要。
楊元奇拜首道別,範純仁兩眼含淚。他自認不遜任何人,今天他竟然有種輸給蘇老頭的感覺,楊元奇稱呼他“範老先生”,稱呼蘇軾更多是“蘇老頭子”,那是一種親昵。
……
事情的轉向就在這裏,作為台諫,他們不清楚蔡京滯留開封是官家和太後的意思,本能的認為是蔡卞這個副相在掣肘。諫台對蔡卞開始了新一輪彈劾,這在大宋這幾十年新舊兩黨輪換,配方都沒變過。從蔡卞初入官場到現在成為副相,一樁樁一件件,能把所有舊賬都翻出來,甚至扯到他娶王安石的女兒都是個錯。(大宋官場走到這一步,以至於後麵出現的蔡京,一點不冤。當士大夫不再用道德準則要求自己,保護不了別人,同樣事情到了自己頭上,也保護不了自己。)
至於章惇,更是被雪花一樣飄來的彈劾飛往官家和向太後,他背負的原罪是藐視當今官家,也質疑向太後的眼光,這都和新舊兩黨無關。
政事堂終究還是迎來又一次大調整。
蔡卞被貶謫外放江寧擔任知府。
章惇還是尚書左仆射兼山陵使,不過他中書侍郎的職位的被免去。
朝堂以韓忠彥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李清臣為門下侍郎,許將仍任尚書左丞,曾布還是知樞密院,提蔣之奇同知樞密院。
韓忠彥出任次相兼中書侍郎代表舊黨,曾布這個知樞密院代表新黨,都是溫和派。就這個組合難說趙佶偏向於新黨還是舊黨,這整體來說維持了新舊兩黨的平衡。對這次貶謫出京的官員給予了基本的禮遇。章惇真正在幹的是山陵使的事,朝堂開始嚐試最大的一個政治和解。
趙佶批準韓忠彥請召還被貶謫的元佑老臣的折子,隻是這個時候太多的老臣因為年老疾病死於嶺南。蘇轍移嶽州安置,蘇軾移廉州再至永州(湖南)安置,範純仁更是移鄧州後,趙佶以尚書右丞召範純仁回朝。
……
範純仁,這個以道德仁恕聞名於世的人終於踏上歸途,這個時候他眼睛疾病開始惡化,身體在南方瘴氣濕氣侵襲下難以重負。
開封城外陳留。
範純仁的隊伍停了下來,傭人道:“寧縣開國男楊元奇過來大人。”
範純仁聽得聲音走近努力睜開眼看著眼前這個曾經的小朋友,語音也有些顫:“聽說你在開封,就想到了那裏召你一見,要謝謝楊家張小娘這幾年贈藥之恩。沒想到你在這裏等我。”楊家每年都有治療眼疾的藥物送去給他。
楊元奇輕聲一歎:“範老先生年事已高,何不告老歸去,蘇州山美水秀,適合頤養天年。”
範純仁聲音蒼老:“你也覺得我老了?”他的家人也曾勸過他不如歸去。
楊元奇直言道:“老了就老了!這不過人生常態,先生何必執著。”這時候的範純仁已過七十歲,又是在嶺南煎熬,如何不老?!
範純仁微微搖頭:“官家召我回朝,我就回朝。官家重視老臣,就讓老臣最後做一點事吧。倒是你的蘇先生,如果召他入朝,你可以去勸勸他,何必執著。”
楊元奇道:“蘇先生我不用去勸,他早不執著於官場,王閏之和王朝雲兩位奶奶已離世,他更是心灰意冷,早已放下,他的歸途一定不在朝中。範老先生何不歸鄉,給自己留下最後的安然。”
範純仁說道:“官家大赦天下,有心彌補當年大家之間的仇怨,我入朝恰是有此意,怎能離開?!”範純仁這話現在是沒錯,向太後和趙佶事實就是嚐試緩解新舊兩黨之間的水火不容,他的性子踐行的理念恰是如此。這也是趙佶對他特別關注,一上台就屢次想召他回來。將來呢?他從不考慮也從不惜身。
楊元奇幽幽一聲歎:“範老先生可曾忘記先皇哲宗執政時的前事嗎?”趙煦初掌政權也是想緩和新舊兩黨的對立,結局呢?!
範純仁嗬嗬的說:“因為記得,所以這次同樣必須拿起!有些事總得大家努力去做才好。我一生謹記父親教誨,為官一方就造福一地。何況這次再有此機會。”
楊元奇實在不知該如何勸說,他們父子在其位謀其政,不會因為貶謫就有半點怨言,或者說他們把怨氣埋在心底自行化解,繼續認真做自己的事。
楊元奇道:“範老先生……”
範純仁說:“小子,說過就好!心意我也領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途,我一個老年人,你再勸就有不敬之意,無需如此。”
楊元奇眼睛泛出淚花,他們這些人,他們這些人,從來都是如此!範純仁的身體已經撐不起他工作,這次又是長途遷徙,以他的性子任職後又是極度耗費精力,或許這是大宋最後綻放出他的風華,可惜這個大宋最後沒有了他們。
……
《贈範老先生》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裏江山。(取自宋辛棄疾《清平樂·繞床饑鼠》一段)
……
楊元奇以此詩贈送他多有應景。範純仁第一次貶謫太原,那裏知道了這個小子,這次貶謫江南,回來接他的是這個小子,自己這時候已白發蒼顏。這小子勸他離開,他無論怎麽都不答應,想來在這小子眼中,自己內心裝著的是眼前萬裏江山。
範純仁認為楊元奇懂他嗎?懂又不懂!他內心裝著的是他的一輩子的謹守的士大夫準則,是那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平民百姓,至於萬裏江山?他不知道楊元奇一個西北將門如何定義這個詞,但他一定不會去想是大宋的疆域,在他心中,這根本不重要。
楊元奇拜首道別,範純仁兩眼含淚。他自認不遜任何人,今天他竟然有種輸給蘇老頭的感覺,楊元奇稱呼他“範老先生”,稱呼蘇軾更多是“蘇老頭子”,那是一種親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