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蔡家蔡京
鐵血西軍:大宋楊家將後傳 作者:土著與土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元忠來到陳留,消息不是很好。
楊元忠托人找吏部問及母親於氏誥命的事,回複都是語出不詳,不願深談。這個反饋極度不理想,哪怕這事辦不成有個說法,楊家也好對症下藥。現在卻是不願搭理這事。
楊元奇過來時候,楊元忠和楊元幸已經坐在一起聊了一會。陳氏打發他們幾個兄弟商量,楊家他們這一代正在成長。
楊元幸倒是帶來些消息,現在國子監很多都是新黨子弟,不一定能找到人幫忙,消息卻靈通得很。
楊元幸說道:“關於爵位承襲,朝堂本就有想法裁撤,楊家這個誥命夫人剛好撞上,更沒人搭理。”冗官是大宋朝廷的頑疾,新黨改革這方麵本就是一個重要舉措,最好下手的恰恰是這種帶有點世襲的武職。這麽看這個誥命夫人還真是麻煩,有這個由頭更沒有官員想管這事。
這時候扈三娘紅著臉進來,她收拾得有點久,說來她官職才最尊貴。扈三娘說:“前天和相公在皇宮見著太後和官家,當時不好多提其他事,不過總有機會再去宮中回複,那個時候要不說起一下?”
楊元奇說:“關鍵折子連官家那裏都不一定到,何論太後,除非她主動開口詢問。”這種折子吏部禮部能直接處理,從五品的誥命夫人,不需要到朝堂乃至政事堂討論。
楊家現在希望孟楊兩家姻緣落定,那時候孟皇後過問一句親家的家族誥命非常自然,向太後也非常適合出麵處理。
……
蔡攸遷鴻臚寺丞,這個職位在於更接近清流,將作監對應的是工匠,在文人士子眼中撐死就算巧匠奇技,鴻臚寺不然,或許權利不大,但它代表的是禮節,和這個扯上關係,對於沒有進士出身的文人也算是一個台階。
蔡攸謀取這個職位後,還有一個意外收獲,關於遼國使節團。他能接觸到很多耶律大石和耶律南仙的資料,這麽看楊元奇和這個耶律南仙還真不僅是流言,這裏頭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楊元奇的夫人和如夫人都和這個郡主打過交道,至於什麽交道不下結論,相互熟知就少不了。楊元奇本人和耶律南仙可就多了。楊元奇和耶律南仙在當年洛陽宋夏和談之前有過碰麵,雖然範子奇在這事上背了書,現在範子奇早就故去,他也可能是被蒙蔽啊。
蔡攸心裏有點積熱,他手裏還有一件事,開封楊家開國男誥命夫人懸而未決,緣由好像就是楊家家主楊興真的夫人於氏家中有人事涉遼國。蔡攸把這些事聯係在一起,要是禦史,都可以風聞奏事。
換做其他仇家,蔡攸現在就會出手,隻是涉及楊家,他還是謹慎。這些事除去洛陽楊元奇和耶律南仙碰麵語出不詳,其他的事官方都有記錄,對方是可以說清楚的。開封楊家和太原楊家畢竟不是一家,於氏的事開封楊家都很容易甩掉,何論太原。
蔡攸知道這個折子上去,完全就看官家和大佬們那會子喜好,因為是看喜好,這也決定楊元奇不會被打死,煩心把這人踢得遠點就是。蔡攸不認為置身西北的楊家會因為這種處罰受到傷及,不就官職小點?在西北繼續混就是。
蔡攸覺得對付楊元奇的麻煩就在這裏。楊元奇不把貶謫當回事,實際他就立於不敗之地。要是開封其他人被貶去西北旮旯那不哭天喊地?!把楊元奇貶去嶺南?特麽的他還千裏送過蘇軾去那,聽說還在那裏尋回舅爺一家,估摸著還是傷不到他。
蔡攸其實和當年楊元奇陷入同樣的矛盾,以前楊元奇清楚自己是打不死蔡攸的,蔡家那時候都在倒黴,多打一棍子讓事情也多壞不到哪去,無端加深仇恨,一個不小心可能還有反噬。光腳的就是不怕穿鞋的啊。
蔡攸有點懂了為什麽當年楊元奇會主動和自己罷戰,那是完全沒必要,蔡家會因為蔡攸這點事再被禦史台涮一遍,當時境遇變得更慘,但改變不了趙煦親政啟用新黨後蔡家的起勢,甚至當年越慘,今天的回報就越豐厚。這才是不折不扣的黨團中堅力量啊。
蔡攸覺得他父親蔡京的話很有道理,要麽不出手,要麽就得極其堅決,千萬別計較小利。蔡攸覺得還是找下父親,他需要理由。
……
蔡京。(終於開始寫到這個人物了哈。)
蔡家福建大族(福建路興化軍),世家書香門第。僅這一代遠的有蔡襄(蔡京堂兄,慶曆重臣。)現在有蔡京和蔡卞。
蔡京和蔡卞同年登科,要不是大宋朝曾經有過三蘇同科,他們名聲會更加響亮。兩人極具才情,都有一手傳世的書法,在神宗元豐年間,兩兄弟同為中書舍人,書寫詔書,這在當時成為一段佳話。
蔡京心中有一道隱性的傷痕,到現在為止,他的弟弟蔡卞比他強上不少,可以說這和他弟弟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有關,卻也得認蔡卞本身的才能。至於升遷,誰還沒點際遇?!
蔡京當年最重要的職位中書舍人,是因為蔡卞升任這個職位,不願自己在兄長蔡京前麵,朝廷有點推恩。蔡京的隱痛就在這裏,他自己是足夠勝任中書舍人,卻似乎是因蔡卞升遷拿得的饋贈。中書舍人是清流中極重的官職,進一步就是高官,這還是個可以養望的職位,有這個幾年的履曆,以後算起官職怎麽升遷都行。
新黨上台兄弟倆回朝,蔡京權戶部尚書看似高官,但就是事務官,還加帶個權,蔡卞則是回朝到中書舍人過一下,就以寶文閣學士組織編書去,妥妥的準備提拔。事實軌跡也是如此,蔡卞書成得入政事堂。蔡京權戶部尚書兢兢業業,在推行新法上出盡全力,才終於左遷翰林學士。應該說不是蔡京慢,他也足夠快,隻是蔡卞更快太快。當把哥哥弟弟這麽個對比,蔡京多少心裏有些鬱結,而且蔡京認為這個弟弟在事務處理上不如他,受到嗬護過多偏軟。
楊元忠托人找吏部問及母親於氏誥命的事,回複都是語出不詳,不願深談。這個反饋極度不理想,哪怕這事辦不成有個說法,楊家也好對症下藥。現在卻是不願搭理這事。
楊元奇過來時候,楊元忠和楊元幸已經坐在一起聊了一會。陳氏打發他們幾個兄弟商量,楊家他們這一代正在成長。
楊元幸倒是帶來些消息,現在國子監很多都是新黨子弟,不一定能找到人幫忙,消息卻靈通得很。
楊元幸說道:“關於爵位承襲,朝堂本就有想法裁撤,楊家這個誥命夫人剛好撞上,更沒人搭理。”冗官是大宋朝廷的頑疾,新黨改革這方麵本就是一個重要舉措,最好下手的恰恰是這種帶有點世襲的武職。這麽看這個誥命夫人還真是麻煩,有這個由頭更沒有官員想管這事。
這時候扈三娘紅著臉進來,她收拾得有點久,說來她官職才最尊貴。扈三娘說:“前天和相公在皇宮見著太後和官家,當時不好多提其他事,不過總有機會再去宮中回複,那個時候要不說起一下?”
楊元奇說:“關鍵折子連官家那裏都不一定到,何論太後,除非她主動開口詢問。”這種折子吏部禮部能直接處理,從五品的誥命夫人,不需要到朝堂乃至政事堂討論。
楊家現在希望孟楊兩家姻緣落定,那時候孟皇後過問一句親家的家族誥命非常自然,向太後也非常適合出麵處理。
……
蔡攸遷鴻臚寺丞,這個職位在於更接近清流,將作監對應的是工匠,在文人士子眼中撐死就算巧匠奇技,鴻臚寺不然,或許權利不大,但它代表的是禮節,和這個扯上關係,對於沒有進士出身的文人也算是一個台階。
蔡攸謀取這個職位後,還有一個意外收獲,關於遼國使節團。他能接觸到很多耶律大石和耶律南仙的資料,這麽看楊元奇和這個耶律南仙還真不僅是流言,這裏頭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楊元奇的夫人和如夫人都和這個郡主打過交道,至於什麽交道不下結論,相互熟知就少不了。楊元奇本人和耶律南仙可就多了。楊元奇和耶律南仙在當年洛陽宋夏和談之前有過碰麵,雖然範子奇在這事上背了書,現在範子奇早就故去,他也可能是被蒙蔽啊。
蔡攸心裏有點積熱,他手裏還有一件事,開封楊家開國男誥命夫人懸而未決,緣由好像就是楊家家主楊興真的夫人於氏家中有人事涉遼國。蔡攸把這些事聯係在一起,要是禦史,都可以風聞奏事。
換做其他仇家,蔡攸現在就會出手,隻是涉及楊家,他還是謹慎。這些事除去洛陽楊元奇和耶律南仙碰麵語出不詳,其他的事官方都有記錄,對方是可以說清楚的。開封楊家和太原楊家畢竟不是一家,於氏的事開封楊家都很容易甩掉,何論太原。
蔡攸知道這個折子上去,完全就看官家和大佬們那會子喜好,因為是看喜好,這也決定楊元奇不會被打死,煩心把這人踢得遠點就是。蔡攸不認為置身西北的楊家會因為這種處罰受到傷及,不就官職小點?在西北繼續混就是。
蔡攸覺得對付楊元奇的麻煩就在這裏。楊元奇不把貶謫當回事,實際他就立於不敗之地。要是開封其他人被貶去西北旮旯那不哭天喊地?!把楊元奇貶去嶺南?特麽的他還千裏送過蘇軾去那,聽說還在那裏尋回舅爺一家,估摸著還是傷不到他。
蔡攸其實和當年楊元奇陷入同樣的矛盾,以前楊元奇清楚自己是打不死蔡攸的,蔡家那時候都在倒黴,多打一棍子讓事情也多壞不到哪去,無端加深仇恨,一個不小心可能還有反噬。光腳的就是不怕穿鞋的啊。
蔡攸有點懂了為什麽當年楊元奇會主動和自己罷戰,那是完全沒必要,蔡家會因為蔡攸這點事再被禦史台涮一遍,當時境遇變得更慘,但改變不了趙煦親政啟用新黨後蔡家的起勢,甚至當年越慘,今天的回報就越豐厚。這才是不折不扣的黨團中堅力量啊。
蔡攸覺得他父親蔡京的話很有道理,要麽不出手,要麽就得極其堅決,千萬別計較小利。蔡攸覺得還是找下父親,他需要理由。
……
蔡京。(終於開始寫到這個人物了哈。)
蔡家福建大族(福建路興化軍),世家書香門第。僅這一代遠的有蔡襄(蔡京堂兄,慶曆重臣。)現在有蔡京和蔡卞。
蔡京和蔡卞同年登科,要不是大宋朝曾經有過三蘇同科,他們名聲會更加響亮。兩人極具才情,都有一手傳世的書法,在神宗元豐年間,兩兄弟同為中書舍人,書寫詔書,這在當時成為一段佳話。
蔡京心中有一道隱性的傷痕,到現在為止,他的弟弟蔡卞比他強上不少,可以說這和他弟弟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有關,卻也得認蔡卞本身的才能。至於升遷,誰還沒點際遇?!
蔡京當年最重要的職位中書舍人,是因為蔡卞升任這個職位,不願自己在兄長蔡京前麵,朝廷有點推恩。蔡京的隱痛就在這裏,他自己是足夠勝任中書舍人,卻似乎是因蔡卞升遷拿得的饋贈。中書舍人是清流中極重的官職,進一步就是高官,這還是個可以養望的職位,有這個幾年的履曆,以後算起官職怎麽升遷都行。
新黨上台兄弟倆回朝,蔡京權戶部尚書看似高官,但就是事務官,還加帶個權,蔡卞則是回朝到中書舍人過一下,就以寶文閣學士組織編書去,妥妥的準備提拔。事實軌跡也是如此,蔡卞書成得入政事堂。蔡京權戶部尚書兢兢業業,在推行新法上出盡全力,才終於左遷翰林學士。應該說不是蔡京慢,他也足夠快,隻是蔡卞更快太快。當把哥哥弟弟這麽個對比,蔡京多少心裏有些鬱結,而且蔡京認為這個弟弟在事務處理上不如他,受到嗬護過多偏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