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趙挺之與李格非
鐵血西軍:大宋楊家將後傳 作者:土著與土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堂以權吏部侍郎趙挺之為使節,李格非作為副使,一起與遼朝耶律大石商討宋夏之事。
朝堂這個任命實際等於拒絕了遼朝對宋夏之爭的斡旋,一來權吏部侍郎為正使,一個從四品的官員,上次宋夏和談派出的是政事堂官員。二來趙挺之本身主張對外強硬,讓他去談結果可想而知。
雙方溝通交流也是如此,趙挺之的態度很明確,宋夏和議宋廷可以認,就按原和議執行,不過以當前邊境線為合約執行線。這基本上就是沒得談,西夏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拆掉西夏城,甚至為此西夏都準備了其他讓步。
要讓西夏相信雙方那紙協議能完全熄戰,顯然不可能。平夏城不拆掉,這會牽製西夏大半軍力國力,把整個西夏拖垮。
兩方第一次會談,結果不過是李格非和耶律南仙敘了下舊。
……
趙挺之和李格非有些爭執,他們熟識,很多事情上有共同點,更多事情所持觀點不同。
趙挺之稱不上完全意義新黨,但對舊黨特別元佑朝臣非常反感。當年他作為監察禦史,年輕氣盛,認為舊黨把持的禦史台不過是黨同伐異所在。他被罷外出更是如此,不過是說了一句公道話。實際,禦史台的職責就是監控各級官員,黨爭一起本就是黨同伐異之處,他要求太高了。
李格非倒不是認為和談中他提的要求有問題,他是認為一個趙挺之作為正使,應該提前和他通氣,一個是談的的確是宋夏戰爭,但宋是和遼來談,遼為了自身利益談西夏事,卻也是來從中說合,作為宋朝使臣應表現更大的尊重。
趙挺之對李格非這個觀點是不以為然的,在他眼裏,李格非也是當年參與宋夏和談的人,他的觀點顯然是希望和談成議,遼朝來人,他可能更想把事情回到當年的軌道上去。
不得不說趙挺之這個判斷有些接近事實,李格非不是認為要達到原來的合約,李格非內心還是希望宋夏平息戰爭。
趙挺之和李格非的爭執中,趙挺之最後做了讓步,表示下次會注意,和耶律大石的交談會以更坦承合理的語氣,實際,趙挺之也達到自己的要求,他需要李格非支持他的訴求,關於邊境線。李格非不能不同意,趙挺之說到了平夏城,那是西北將士死命所得,也是幾十萬民夫不顧生死的成果,平夏城必須是大宋的,不會拆除退走。
趙挺之非常高興的說:“李大人,有個事本來是家裏夫人商量最好,這次既然碰上,我們又是熟識,倒想問問你,家中犬子趙明誠和你家大娘子的事,大家都無婚約,倒是可以看看。他們兩個也是總角之交,雖然我家兒子沒你家大娘子才氣斐然,那有她那個文采也沒幾個啊。”
李格非一聽,尋思李清照的親事是要談了,也就一年多就及笄,到她這個年紀沒有意向的不多。隻是上次李清照回到麟州,關於親事她就來直接求了他和王夫人,說上次在楊家,楊家夫人陳氏和她一見如故,開玩笑幫她尋個人家,這事還得到陳氏書信確認。不是說這事就管陳氏的事或者要聽她的,隻是要是楊家真幫忙問了,那就兩頭說合,這才是麻煩。
李格非回道:“他們兩個人我看著倒也適合,清照也還沒人家,就是上次有朋友家說過她的事,倒不是求親,是說幫忙問問。我回去回封函件我們兩家再來商談。”
李格非打算回去就寫封信回絕楊家的好意,信一送到這邊就好談。楊元奇真得敬謝他的人品,其實,哪怕他落定李清照的婚事,最後再修書給楊家一樣可行。楊家幫忙談也不過是先問到人再來李家說合,李家女兒嫁給誰別家都不會說什麽。李格非這麽想隻是現在兩家通家之好,這更多出於禮貌。也是出於對陳氏的敬意,雖然他和楊興武陳三娘同輩,卻年輕了十多歲,他把自己位置擺低了些,當年和楊垣紫楊元奇論交本來就有些說辭。
……
耶律南仙非常惱怒,宋廷對這次和談並不友好,宋使趙挺之態度也非常強硬,對比她上次代表西夏來,差距明顯。
耶律大石笑著對女兒道:“戰場上拿不到,談判桌上也很難拿到。你這有什麽好生氣。”
耶律南仙回:“宋廷就不怕我大遼軍事介入。”
這話讓耶律大石深深歎了一口氣,對比他過來宋廷談判,遼朝不如在南京道集兵一次有用。
耶律大石的這個要求遼朝最高層並未答應,這點上他考慮也不夠周全。南京道集兵不說花費,那裏事實兵備鬆弛。也是給宋朝找到借口加強河南河北的防禦狀態。澶淵之盟,宋遼達成不改變邊境態勢,也包括興修軍事設施,這點上雙方基本還是遵守,小心翼翼的。
耶律南仙問:“那西京道呢?那裏父親做過牧守,能不能請一些州府有個動作。”
耶律大石拍了拍自己的女兒:“你太心急,遠不是時候。”
西京道處於遼朝西夏大宋交接地方,更是當年大遼威脅西夏所在,對宋朝則是側翼。那裏集兵你說就是威脅大宋?這都很難采信,那裏對上的是大宋的河東路,因為宋夏戰爭,那裏有大宋的既時戰力,遠不是河南河北禁軍可比。那裏匆匆集兵,指不準西夏也以為遼朝要趁它病也來打秋風呢。
耶律南仙道:“那怎麽辦?”
耶律大石笑笑:“我們有多大損失?!所謂損失不過是我們自己著眼將來,所謂瞬息萬變,將來如何我們現在爭取,越多越好。一切在於未雨綢繆的努力,不在於某件事一定的得失。起碼,這件事沒成不好,但不是決定性因素。”
耶律南仙啊的說:“那我們千裏迢迢而來,就聽宋使耍威風的啊。”
耶律大石道:“我也想見識下這個南朝,再說不來怎麽知道他們的想法,現在一定要沉住氣。不能著急。我給你說這些也是要你淡定。”
耶律南仙謝過父親教誨,她的確太想成事,當她有過當西夏皇後的想法,那這種心態就難以抑製,那始終是一個國家皇後。
朝堂這個任命實際等於拒絕了遼朝對宋夏之爭的斡旋,一來權吏部侍郎為正使,一個從四品的官員,上次宋夏和談派出的是政事堂官員。二來趙挺之本身主張對外強硬,讓他去談結果可想而知。
雙方溝通交流也是如此,趙挺之的態度很明確,宋夏和議宋廷可以認,就按原和議執行,不過以當前邊境線為合約執行線。這基本上就是沒得談,西夏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拆掉西夏城,甚至為此西夏都準備了其他讓步。
要讓西夏相信雙方那紙協議能完全熄戰,顯然不可能。平夏城不拆掉,這會牽製西夏大半軍力國力,把整個西夏拖垮。
兩方第一次會談,結果不過是李格非和耶律南仙敘了下舊。
……
趙挺之和李格非有些爭執,他們熟識,很多事情上有共同點,更多事情所持觀點不同。
趙挺之稱不上完全意義新黨,但對舊黨特別元佑朝臣非常反感。當年他作為監察禦史,年輕氣盛,認為舊黨把持的禦史台不過是黨同伐異所在。他被罷外出更是如此,不過是說了一句公道話。實際,禦史台的職責就是監控各級官員,黨爭一起本就是黨同伐異之處,他要求太高了。
李格非倒不是認為和談中他提的要求有問題,他是認為一個趙挺之作為正使,應該提前和他通氣,一個是談的的確是宋夏戰爭,但宋是和遼來談,遼為了自身利益談西夏事,卻也是來從中說合,作為宋朝使臣應表現更大的尊重。
趙挺之對李格非這個觀點是不以為然的,在他眼裏,李格非也是當年參與宋夏和談的人,他的觀點顯然是希望和談成議,遼朝來人,他可能更想把事情回到當年的軌道上去。
不得不說趙挺之這個判斷有些接近事實,李格非不是認為要達到原來的合約,李格非內心還是希望宋夏平息戰爭。
趙挺之和李格非的爭執中,趙挺之最後做了讓步,表示下次會注意,和耶律大石的交談會以更坦承合理的語氣,實際,趙挺之也達到自己的要求,他需要李格非支持他的訴求,關於邊境線。李格非不能不同意,趙挺之說到了平夏城,那是西北將士死命所得,也是幾十萬民夫不顧生死的成果,平夏城必須是大宋的,不會拆除退走。
趙挺之非常高興的說:“李大人,有個事本來是家裏夫人商量最好,這次既然碰上,我們又是熟識,倒想問問你,家中犬子趙明誠和你家大娘子的事,大家都無婚約,倒是可以看看。他們兩個也是總角之交,雖然我家兒子沒你家大娘子才氣斐然,那有她那個文采也沒幾個啊。”
李格非一聽,尋思李清照的親事是要談了,也就一年多就及笄,到她這個年紀沒有意向的不多。隻是上次李清照回到麟州,關於親事她就來直接求了他和王夫人,說上次在楊家,楊家夫人陳氏和她一見如故,開玩笑幫她尋個人家,這事還得到陳氏書信確認。不是說這事就管陳氏的事或者要聽她的,隻是要是楊家真幫忙問了,那就兩頭說合,這才是麻煩。
李格非回道:“他們兩個人我看著倒也適合,清照也還沒人家,就是上次有朋友家說過她的事,倒不是求親,是說幫忙問問。我回去回封函件我們兩家再來商談。”
李格非打算回去就寫封信回絕楊家的好意,信一送到這邊就好談。楊元奇真得敬謝他的人品,其實,哪怕他落定李清照的婚事,最後再修書給楊家一樣可行。楊家幫忙談也不過是先問到人再來李家說合,李家女兒嫁給誰別家都不會說什麽。李格非這麽想隻是現在兩家通家之好,這更多出於禮貌。也是出於對陳氏的敬意,雖然他和楊興武陳三娘同輩,卻年輕了十多歲,他把自己位置擺低了些,當年和楊垣紫楊元奇論交本來就有些說辭。
……
耶律南仙非常惱怒,宋廷對這次和談並不友好,宋使趙挺之態度也非常強硬,對比她上次代表西夏來,差距明顯。
耶律大石笑著對女兒道:“戰場上拿不到,談判桌上也很難拿到。你這有什麽好生氣。”
耶律南仙回:“宋廷就不怕我大遼軍事介入。”
這話讓耶律大石深深歎了一口氣,對比他過來宋廷談判,遼朝不如在南京道集兵一次有用。
耶律大石的這個要求遼朝最高層並未答應,這點上他考慮也不夠周全。南京道集兵不說花費,那裏事實兵備鬆弛。也是給宋朝找到借口加強河南河北的防禦狀態。澶淵之盟,宋遼達成不改變邊境態勢,也包括興修軍事設施,這點上雙方基本還是遵守,小心翼翼的。
耶律南仙問:“那西京道呢?那裏父親做過牧守,能不能請一些州府有個動作。”
耶律大石拍了拍自己的女兒:“你太心急,遠不是時候。”
西京道處於遼朝西夏大宋交接地方,更是當年大遼威脅西夏所在,對宋朝則是側翼。那裏集兵你說就是威脅大宋?這都很難采信,那裏對上的是大宋的河東路,因為宋夏戰爭,那裏有大宋的既時戰力,遠不是河南河北禁軍可比。那裏匆匆集兵,指不準西夏也以為遼朝要趁它病也來打秋風呢。
耶律南仙道:“那怎麽辦?”
耶律大石笑笑:“我們有多大損失?!所謂損失不過是我們自己著眼將來,所謂瞬息萬變,將來如何我們現在爭取,越多越好。一切在於未雨綢繆的努力,不在於某件事一定的得失。起碼,這件事沒成不好,但不是決定性因素。”
耶律南仙啊的說:“那我們千裏迢迢而來,就聽宋使耍威風的啊。”
耶律大石道:“我也想見識下這個南朝,再說不來怎麽知道他們的想法,現在一定要沉住氣。不能著急。我給你說這些也是要你淡定。”
耶律南仙謝過父親教誨,她的確太想成事,當她有過當西夏皇後的想法,那這種心態就難以抑製,那始終是一個國家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