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楶的打算
鐵血西軍:大宋楊家將後傳 作者:土著與土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涇原路。
這真的是一場無可爭議的大捷,戰後統計,受損都不大,各路很容易恢複回來。折損最多的是熙河路,主要是精銳騎兵成建製被擊潰。其他哪怕姚雄和楊元奇,那也是傷員過多,假以時日就能恢複。
章楶把敘功的事往後推了推,卻沒有落下戰士的修整。在這方麵,楊家軍的成軍思路就讓人讚賞,後勤營的設置令各路將領若有所思。
楊家軍來的時候把定邊後勤軍帶來一大半,原來看用處不是很明顯,戰事發生完之後發現,後勤軍對於人員修整和武備準備方麵,展現專業化的能力,這對於一支軍隊的耐力非常有效。
先不說其對於武備的修複和傷員的治療,就楊家軍人員補齊上,吳用把重傷員直接用後勤軍的年輕人替換下來,輕傷員則編組成營作為預備隊,楊家軍短期內就恢複了戰力。折彥質問重傷員怎麽辦?吳用說這些人恢複了就是基層武官,真正麻煩的是不能歸隊的殘疾了的人,那才是楊家最需要關注解決的對象,僅靠楊家軍是無法解決的。
章楶不得不承認這個辦法,其實和宋軍禁軍和廂軍有異曲同工之妙,楊家軍不過是把這方法推廣下來,而且落到實處。
章楶這個時候也是下定決心駐守平夏城的軍隊。
平夏城之戰各有封賞,收獲最大的一個是姚雄,章楶提拔姚雄左武大夫昭武校尉,領一軍指揮使,不過這個軍下轄十個營(一般五個營),五千人員編製。官職提拔不過一級,卻實際是給了姚雄獨自領兵的權利,這五千人會是姚家軍。大宋朝廷對於萬人以下的軍隊向來慷慨。
章楶薦楊興武為涇原路兵馬軍副總管,同時通過樞密院請調環慶路部分廂軍駐守平夏城。
這個任職批複很快,平夏城的戰守在樞密院乃至政事堂都是頭等大事,這是由守轉攻的開端,前提這裏能守得住。這個任職某種意義朝廷也是認為平夏城需要一個能文能武的人來最好,另外說明對於楊興武的評價就是這樣。
章楶這個舉薦,大家都清楚就是調楊興武來守平夏城。楊家軍是環慶路禁軍,環慶路的位置仍然重要,再失去折可適這支精銳禁軍後,章楶也不可能把楊家軍長期留在涇原路。
涇原路帥府,章楶這次有點頭大。
楊元奇這次是真的賴著不走,原因在於折損補足,燕小乙的哨騎馬匹幾乎損失殆盡,章楶短時間是拿不出五百多匹戰馬的。馬匹的補充還是在熙河路,熙河路的建製騎兵都沒了,肯定顧著那頭。
章楶沒想到楊元奇能湊出五百多的哨騎,這就是一營精銳騎兵。不管如何,楊元奇沒有藏私,這場戰事他把哨騎填了進去,那章楶怎麽都要給他補足完整。
章楶說:“要不,我和環慶路孟元孟大人商量,多給你一到兩營編製,裝備這些我來補給你?或者問下環慶路有沒有多餘的馬匹。”
楊元奇想都沒想拒絕,他要的是馬。
楊元奇道:“章帥,哨騎我都不打算帶走,就放平夏城,怎麽好要環慶路來補。”楊元奇心裏嘀咕,章楶這主意打得也太正,環慶路現在有個屁馬。鎮戎軍州可能有多餘的一些,章楶一筆把鎮戎軍劃到涇原路,環慶路要不是沒個強勢邊帥,這都能吵翻。
章楶知道這貨難纏,楊元奇這話確實有道理,平夏城要是讓楊興武去負責,他這話就不是借口推脫,一定會把哨騎留下來。
章楶目光閃爍,兩手一攤。說道:“你說吧,你想要什麽?”反正章楶怎麽都弄不到馬,這個他楊元奇一樣清楚,楊元奇這麽鬧那就一定想要點他能給出來的東西。
楊元奇說:“平夏城非常重要,又不能長期屯兵太多,不管誰駐守那裏,都應該加強軍隊的戰力。更為重要的是,平夏城的戰略位置,我覺得不應該等到出兵時候再聚集兵力,而是任何時候都有襲擾的能力。”
章楶看向楊元奇:“你父親人都還沒到,你就開始打涇原路的主意了啊。”
楊元奇說:“這幾天我也得開拔回去嘛,有些事能定下來早點定好。”後勤營楊元奇是打算全部留下,同時他更想留下幾個精銳楊家營。禁軍調動這就不是他能決定的,這恰恰是武將的大忌,這是帥臣和樞密院的核心權力。
章楶搖手說:“人員我給你補齊多加一兩個營給你,其他的我得好好思慮一下。”
楊元奇告辭而去,他知道這事牽涉較廣,章楶必須認真考量一番。
……
章楶看著牆上的地圖,楊元奇的話裏有一層意思他是認同的,必須有精銳守住這個城。
章楶原來的想法是平夏城駐紮一定量部隊,渭州聚集禁軍精銳,鎮戎軍州作為側翼加強騎兵,這樣從防禦上來說,不會頭重腳輕。這也是宋軍長期防禦的定勢總結,一線布置防禦兵力,二線集聚野戰集團,待戰事持續一定時間,由一線消耗西夏人的戰力,二線前出援救趕走敵人。
這的確可以很好防守住平夏城,最大的不足是,當宋朝拿平夏城作為出兵跳板時候,動靜就會特別大,西夏很容易察覺。而且沒有了隨時前出的能力,它本身的威脅會小很多。隻有它任何時候都能出兵襲擾,這才會讓西夏人有切膚之痛。
章楶覺得關於平夏城的防禦安排,楊元奇的思路的確可取。集聚陝西幾路的實力打造出來的城池,不是僅僅為了守住的,那和前方這麽多寨子有啥區別。
章楶經略陝西這五六年,最看重的是折可適和楊興武,這兩個是難得的將才。但對於個人上限來說,他覺得楊興武這個兒子楊元奇或許成就更高。楊元奇出身將門履曆沙場,這個西北很多將門子弟都是。但能得進士團體青睞,通讀兵書戰策,還能一起交流整體戰略,這種人武職出身的人就少很多了。
章楶思索良久後開始寫奏折。
這真的是一場無可爭議的大捷,戰後統計,受損都不大,各路很容易恢複回來。折損最多的是熙河路,主要是精銳騎兵成建製被擊潰。其他哪怕姚雄和楊元奇,那也是傷員過多,假以時日就能恢複。
章楶把敘功的事往後推了推,卻沒有落下戰士的修整。在這方麵,楊家軍的成軍思路就讓人讚賞,後勤營的設置令各路將領若有所思。
楊家軍來的時候把定邊後勤軍帶來一大半,原來看用處不是很明顯,戰事發生完之後發現,後勤軍對於人員修整和武備準備方麵,展現專業化的能力,這對於一支軍隊的耐力非常有效。
先不說其對於武備的修複和傷員的治療,就楊家軍人員補齊上,吳用把重傷員直接用後勤軍的年輕人替換下來,輕傷員則編組成營作為預備隊,楊家軍短期內就恢複了戰力。折彥質問重傷員怎麽辦?吳用說這些人恢複了就是基層武官,真正麻煩的是不能歸隊的殘疾了的人,那才是楊家最需要關注解決的對象,僅靠楊家軍是無法解決的。
章楶不得不承認這個辦法,其實和宋軍禁軍和廂軍有異曲同工之妙,楊家軍不過是把這方法推廣下來,而且落到實處。
章楶這個時候也是下定決心駐守平夏城的軍隊。
平夏城之戰各有封賞,收獲最大的一個是姚雄,章楶提拔姚雄左武大夫昭武校尉,領一軍指揮使,不過這個軍下轄十個營(一般五個營),五千人員編製。官職提拔不過一級,卻實際是給了姚雄獨自領兵的權利,這五千人會是姚家軍。大宋朝廷對於萬人以下的軍隊向來慷慨。
章楶薦楊興武為涇原路兵馬軍副總管,同時通過樞密院請調環慶路部分廂軍駐守平夏城。
這個任職批複很快,平夏城的戰守在樞密院乃至政事堂都是頭等大事,這是由守轉攻的開端,前提這裏能守得住。這個任職某種意義朝廷也是認為平夏城需要一個能文能武的人來最好,另外說明對於楊興武的評價就是這樣。
章楶這個舉薦,大家都清楚就是調楊興武來守平夏城。楊家軍是環慶路禁軍,環慶路的位置仍然重要,再失去折可適這支精銳禁軍後,章楶也不可能把楊家軍長期留在涇原路。
涇原路帥府,章楶這次有點頭大。
楊元奇這次是真的賴著不走,原因在於折損補足,燕小乙的哨騎馬匹幾乎損失殆盡,章楶短時間是拿不出五百多匹戰馬的。馬匹的補充還是在熙河路,熙河路的建製騎兵都沒了,肯定顧著那頭。
章楶沒想到楊元奇能湊出五百多的哨騎,這就是一營精銳騎兵。不管如何,楊元奇沒有藏私,這場戰事他把哨騎填了進去,那章楶怎麽都要給他補足完整。
章楶說:“要不,我和環慶路孟元孟大人商量,多給你一到兩營編製,裝備這些我來補給你?或者問下環慶路有沒有多餘的馬匹。”
楊元奇想都沒想拒絕,他要的是馬。
楊元奇道:“章帥,哨騎我都不打算帶走,就放平夏城,怎麽好要環慶路來補。”楊元奇心裏嘀咕,章楶這主意打得也太正,環慶路現在有個屁馬。鎮戎軍州可能有多餘的一些,章楶一筆把鎮戎軍劃到涇原路,環慶路要不是沒個強勢邊帥,這都能吵翻。
章楶知道這貨難纏,楊元奇這話確實有道理,平夏城要是讓楊興武去負責,他這話就不是借口推脫,一定會把哨騎留下來。
章楶目光閃爍,兩手一攤。說道:“你說吧,你想要什麽?”反正章楶怎麽都弄不到馬,這個他楊元奇一樣清楚,楊元奇這麽鬧那就一定想要點他能給出來的東西。
楊元奇說:“平夏城非常重要,又不能長期屯兵太多,不管誰駐守那裏,都應該加強軍隊的戰力。更為重要的是,平夏城的戰略位置,我覺得不應該等到出兵時候再聚集兵力,而是任何時候都有襲擾的能力。”
章楶看向楊元奇:“你父親人都還沒到,你就開始打涇原路的主意了啊。”
楊元奇說:“這幾天我也得開拔回去嘛,有些事能定下來早點定好。”後勤營楊元奇是打算全部留下,同時他更想留下幾個精銳楊家營。禁軍調動這就不是他能決定的,這恰恰是武將的大忌,這是帥臣和樞密院的核心權力。
章楶搖手說:“人員我給你補齊多加一兩個營給你,其他的我得好好思慮一下。”
楊元奇告辭而去,他知道這事牽涉較廣,章楶必須認真考量一番。
……
章楶看著牆上的地圖,楊元奇的話裏有一層意思他是認同的,必須有精銳守住這個城。
章楶原來的想法是平夏城駐紮一定量部隊,渭州聚集禁軍精銳,鎮戎軍州作為側翼加強騎兵,這樣從防禦上來說,不會頭重腳輕。這也是宋軍長期防禦的定勢總結,一線布置防禦兵力,二線集聚野戰集團,待戰事持續一定時間,由一線消耗西夏人的戰力,二線前出援救趕走敵人。
這的確可以很好防守住平夏城,最大的不足是,當宋朝拿平夏城作為出兵跳板時候,動靜就會特別大,西夏很容易察覺。而且沒有了隨時前出的能力,它本身的威脅會小很多。隻有它任何時候都能出兵襲擾,這才會讓西夏人有切膚之痛。
章楶覺得關於平夏城的防禦安排,楊元奇的思路的確可取。集聚陝西幾路的實力打造出來的城池,不是僅僅為了守住的,那和前方這麽多寨子有啥區別。
章楶經略陝西這五六年,最看重的是折可適和楊興武,這兩個是難得的將才。但對於個人上限來說,他覺得楊興武這個兒子楊元奇或許成就更高。楊元奇出身將門履曆沙場,這個西北很多將門子弟都是。但能得進士團體青睞,通讀兵書戰策,還能一起交流整體戰略,這種人武職出身的人就少很多了。
章楶思索良久後開始寫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