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好辦法
兵荒年,我在都市囤貨養一代女皇 作者:茶樹長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玉瑤被張萬和所說的屯田製吸引到了注意力,急忙問張萬和是什麽。
張萬和告訴周玉瑤,現在北蠻人那邊既然已經初步平定了下來,士兵的作用相對來說就小了一些。
不如在晉陽城內征召民兵,閑時就簡單的訓練一下,到農忙時節,所有的士兵就去幹農活,從事生產業務。
周玉瑤想了一下,這個計劃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是勢必會影響到軍隊的戰鬥力。
張萬和卻讓周玉瑤大可不必擔心,有他張萬和在,什麽高級裝備都能給周玉瑤弄來。
士兵體格上的戰鬥力,完全可以靠著張萬和送來的這些裝備來彌補。
更何況張萬和剛不久才給周玉瑤送了一些關於製作大炮的書。
如果胡良十分靠譜,真的能把那本書琢磨透,並把大炮製作出來,那晉陽城別說有十萬的士兵了,哪怕隻有一萬人,也能管製住北蠻人。
而且張萬和還和周玉瑤保證,今後晉陽城開荒可以全部用他提供的種子,那種子品種好,產量高,也不需要特別多人去打理。
周玉瑤還能輔之以其他的政策,比如對於那些選擇當民兵的人可以減免一些賦稅之類的。
如此一來,定能緩解晉陽城倒懸之危。
張萬和此言一出,立馬就得到了周玉瑤的讚同,她也不是沒想過這種方案,隻是實施起來總有一些難度。
現在有張萬和的保障,周玉瑤完全可以放心大膽的去做。
周玉瑤馬上下令,將一部分晉陽城的百姓遷居到長興城和長寧城中,在這三個城池開始練兵,種田。
張萬和又勸告周玉瑤,不能光想著靠下發命令就能使百姓心甘情願的遷居過去,人都是活的,都有自己的想法。
由於長興城和長寧城兩城的歸來,晉陽城不算是特別靠近邊關的地方了。
既然如此,不如將晉陽城發展成天啟城那樣,負責經濟這一塊,隻需留有少量的軍隊維護城內的秩序便可。
然後將其餘全部士兵和民兵移居到長興城和長寧城中去,在那裏操練,耕種。
而周玉瑤也要盡力的保障那邊的物資生活水平,如此一來,才不會丟失民心。
周玉瑤均采納了張萬和的建議,如此一來,晉陽城這邊的人口壓力少了許多,但周玉瑤的勢力反而還增長了不少。
張萬和正為自己的決策而沾沾自喜,突然聽到有人來報。
“萬和真君,李宏前來求見。”
張萬和之前也了解過李宏這個人,現在他應該是死心塌地的跟著周玉瑤了,就差跟周寧王撕破臉,便點頭示意李宏進來。
李宏走進張萬和的宅邸,立馬就跪倒在張萬和麵前。
“參見萬和真君。”
張萬和趕緊將李宏扶起來,問他這次來是幹什麽事的?
李宏則是扭捏作態。
“萬和真君...我的姑父想來晉陽城做生意,托我幫忙,您看能不能把晉陽城靠近中心的房子幫我運作一間出來...”
張萬和聽到李宏說這話,簡直是哭笑不得。
“這種事你找我沒用啊!你得去找周玉瑤啊。”
李宏卻搖頭否認,說晉陽城大小事務都是要聽張萬和的,張萬和隻要一點頭,周玉瑤那邊就好說了。
張萬和聽到這個話,心裏有些不愉快,自己隻是想著幫周玉瑤把晉陽城建立起來,怎麽下麵的人都覺得他成了晉陽城的主人?
張萬和吩咐左右送客,隨後飛奔到周玉瑤的府中去。
周玉瑤此時正在書房看書,看到張萬和慌慌張張的跑過來,以為是出了什麽事情。
張萬和把李宏的事情告訴了周玉瑤,周玉瑤沉思了片刻。
“嗯...李宏說的不錯,晉陽城應該尊奉你為主人。”
張萬和聽到這個消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今天是出了什麽事?還是說自己壓根就沒睡醒。
周玉瑤起身,親自給張萬和搬來了椅子。
“萬和,你聽我說,當初要不是你,現在晉陽城萬民早處於水火之中,更何況你也有驚世奇才,完全能帶領著晉陽城的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
張萬和趕緊推辭,告訴周玉瑤,日後大夏國會四分五裂,他可沒這個本事能在這亂世中占據一席之地。
張萬和深知自己的管理能力遠遠不如周玉瑤,要是讓他來做這晉陽城主,對於晉陽城的百姓來說,非但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會招致禍患呐!
更何況要是張萬和坐了這晉陽城主的位置,今後周玉瑤又何去何從呢?
周玉瑤聽到這裏,有些發愣,隨後和張萬和說道。
“我的命都是你救的,為什麽還要在意這個呢?我已經寫好了一個奏折,請求父皇讓我與你結為夫妻。”
張萬和聽到這個消息,腦袋豆芽炸開了,他不是不願意和周玉瑤結為夫妻,隻是現在談論這個,未免有些操之過急了吧?
張萬和反問周玉瑤,他可是當今的公主,而張萬和在這裏,甚至連個戶口都沒有,倘若皇上不同意該怎麽辦?
周玉瑤卻態度堅定。
“萬和,我的命都是你救的,要是父皇不同意,我也甘願為奴為婢,服侍你終身。”
張萬和再怎麽勸說周玉瑤也無濟於事,眼睜睜的看著周玉瑤將那一封奏折送了上去。
張萬和這幾日在周玉瑤這裏如坐針氈,他心裏不是對周玉瑤沒有感覺,但是...就是覺得現在談論這種事情,有一些不合時宜。
但上京那邊,這幾日也並不太平,周玉瑤送上去的奏折還沒有回應,反倒是上京那邊的人先給周玉瑤傳來了消息。
那一晚上,一個人行色匆匆的來到城主府,稍後便被引入了周玉瑤的臥室。
周玉瑤看到來人,大驚失色。
“朱彥?汪公公又派你過來了,莫非是有什麽要緊的事情?”
來者正是汪公公的義子朱彥,每次周玉瑤看到朱彥,就知道,朝廷中又有一些重大的事情發生了。
周玉瑤趕緊安排人給朱彥賜座,這幾天周玉瑤的眼皮一直在跳,也不知是福還是禍。
朱彥咽了一口口水,點點頭。
“公主,大事不好,皇長孫突然生病了!”
張萬和告訴周玉瑤,現在北蠻人那邊既然已經初步平定了下來,士兵的作用相對來說就小了一些。
不如在晉陽城內征召民兵,閑時就簡單的訓練一下,到農忙時節,所有的士兵就去幹農活,從事生產業務。
周玉瑤想了一下,這個計劃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是勢必會影響到軍隊的戰鬥力。
張萬和卻讓周玉瑤大可不必擔心,有他張萬和在,什麽高級裝備都能給周玉瑤弄來。
士兵體格上的戰鬥力,完全可以靠著張萬和送來的這些裝備來彌補。
更何況張萬和剛不久才給周玉瑤送了一些關於製作大炮的書。
如果胡良十分靠譜,真的能把那本書琢磨透,並把大炮製作出來,那晉陽城別說有十萬的士兵了,哪怕隻有一萬人,也能管製住北蠻人。
而且張萬和還和周玉瑤保證,今後晉陽城開荒可以全部用他提供的種子,那種子品種好,產量高,也不需要特別多人去打理。
周玉瑤還能輔之以其他的政策,比如對於那些選擇當民兵的人可以減免一些賦稅之類的。
如此一來,定能緩解晉陽城倒懸之危。
張萬和此言一出,立馬就得到了周玉瑤的讚同,她也不是沒想過這種方案,隻是實施起來總有一些難度。
現在有張萬和的保障,周玉瑤完全可以放心大膽的去做。
周玉瑤馬上下令,將一部分晉陽城的百姓遷居到長興城和長寧城中,在這三個城池開始練兵,種田。
張萬和又勸告周玉瑤,不能光想著靠下發命令就能使百姓心甘情願的遷居過去,人都是活的,都有自己的想法。
由於長興城和長寧城兩城的歸來,晉陽城不算是特別靠近邊關的地方了。
既然如此,不如將晉陽城發展成天啟城那樣,負責經濟這一塊,隻需留有少量的軍隊維護城內的秩序便可。
然後將其餘全部士兵和民兵移居到長興城和長寧城中去,在那裏操練,耕種。
而周玉瑤也要盡力的保障那邊的物資生活水平,如此一來,才不會丟失民心。
周玉瑤均采納了張萬和的建議,如此一來,晉陽城這邊的人口壓力少了許多,但周玉瑤的勢力反而還增長了不少。
張萬和正為自己的決策而沾沾自喜,突然聽到有人來報。
“萬和真君,李宏前來求見。”
張萬和之前也了解過李宏這個人,現在他應該是死心塌地的跟著周玉瑤了,就差跟周寧王撕破臉,便點頭示意李宏進來。
李宏走進張萬和的宅邸,立馬就跪倒在張萬和麵前。
“參見萬和真君。”
張萬和趕緊將李宏扶起來,問他這次來是幹什麽事的?
李宏則是扭捏作態。
“萬和真君...我的姑父想來晉陽城做生意,托我幫忙,您看能不能把晉陽城靠近中心的房子幫我運作一間出來...”
張萬和聽到李宏說這話,簡直是哭笑不得。
“這種事你找我沒用啊!你得去找周玉瑤啊。”
李宏卻搖頭否認,說晉陽城大小事務都是要聽張萬和的,張萬和隻要一點頭,周玉瑤那邊就好說了。
張萬和聽到這個話,心裏有些不愉快,自己隻是想著幫周玉瑤把晉陽城建立起來,怎麽下麵的人都覺得他成了晉陽城的主人?
張萬和吩咐左右送客,隨後飛奔到周玉瑤的府中去。
周玉瑤此時正在書房看書,看到張萬和慌慌張張的跑過來,以為是出了什麽事情。
張萬和把李宏的事情告訴了周玉瑤,周玉瑤沉思了片刻。
“嗯...李宏說的不錯,晉陽城應該尊奉你為主人。”
張萬和聽到這個消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今天是出了什麽事?還是說自己壓根就沒睡醒。
周玉瑤起身,親自給張萬和搬來了椅子。
“萬和,你聽我說,當初要不是你,現在晉陽城萬民早處於水火之中,更何況你也有驚世奇才,完全能帶領著晉陽城的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
張萬和趕緊推辭,告訴周玉瑤,日後大夏國會四分五裂,他可沒這個本事能在這亂世中占據一席之地。
張萬和深知自己的管理能力遠遠不如周玉瑤,要是讓他來做這晉陽城主,對於晉陽城的百姓來說,非但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會招致禍患呐!
更何況要是張萬和坐了這晉陽城主的位置,今後周玉瑤又何去何從呢?
周玉瑤聽到這裏,有些發愣,隨後和張萬和說道。
“我的命都是你救的,為什麽還要在意這個呢?我已經寫好了一個奏折,請求父皇讓我與你結為夫妻。”
張萬和聽到這個消息,腦袋豆芽炸開了,他不是不願意和周玉瑤結為夫妻,隻是現在談論這個,未免有些操之過急了吧?
張萬和反問周玉瑤,他可是當今的公主,而張萬和在這裏,甚至連個戶口都沒有,倘若皇上不同意該怎麽辦?
周玉瑤卻態度堅定。
“萬和,我的命都是你救的,要是父皇不同意,我也甘願為奴為婢,服侍你終身。”
張萬和再怎麽勸說周玉瑤也無濟於事,眼睜睜的看著周玉瑤將那一封奏折送了上去。
張萬和這幾日在周玉瑤這裏如坐針氈,他心裏不是對周玉瑤沒有感覺,但是...就是覺得現在談論這種事情,有一些不合時宜。
但上京那邊,這幾日也並不太平,周玉瑤送上去的奏折還沒有回應,反倒是上京那邊的人先給周玉瑤傳來了消息。
那一晚上,一個人行色匆匆的來到城主府,稍後便被引入了周玉瑤的臥室。
周玉瑤看到來人,大驚失色。
“朱彥?汪公公又派你過來了,莫非是有什麽要緊的事情?”
來者正是汪公公的義子朱彥,每次周玉瑤看到朱彥,就知道,朝廷中又有一些重大的事情發生了。
周玉瑤趕緊安排人給朱彥賜座,這幾天周玉瑤的眼皮一直在跳,也不知是福還是禍。
朱彥咽了一口口水,點點頭。
“公主,大事不好,皇長孫突然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