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瑤將譚見秋請到了城主府上,還特地的囑咐府上的仆人,帶譚見秋先去洗個澡,換一身幹淨的衣服。


    周玉瑤坐在屋裏等候著,看到譚見秋出來的那一刻,簡直被驚掉了下巴。


    原先披頭散發,乞丐模樣的譚見秋,收拾一番過後,倒還有一些氣質在身上。


    譚見秋向周玉瑤鞠了一躬。


    “公主見笑了,小人一直為生活所奔波,已經很久沒有好好的打理一下自己了。”


    周玉瑤微笑,伸手示意譚見秋坐下來。


    “無妨,請先生不吝賜教。”


    周玉瑤的這一番動作,讓譚見秋的心瞬間融化了,他屢試不第,期間不知道遭受了多少人的白眼。


    就連自己手下的學生,他也能感覺得到,並不是從心底裏尊重自己這個老師的。


    但周玉瑤的言行舉止,讓譚見秋又感受到了受人尊敬的滋味。


    譚見秋趕緊到周玉瑤的對麵坐下,手放在腿上也不是,放在桌子上也不是,那緊張的樣子十分狼狽。


    “先生不必緊張,今日玉瑤是學生,您才是老師。”


    譚見秋調整了一下,才開口告訴周玉瑤。


    “自古興旺,皆賴於民。”


    譚見秋告訴周玉瑤,想要將晉陽城發展壯大,就必須得注重人口的發展,而人口的發展,既在於人口的數量,也在於人口的質量。


    現在長興城不久前被攻破,大量的長興城百姓流離失所,而晉陽城作為離長興城最近的一座城池,必然會有大批的難民逃過來。


    而周玉瑤作為晉陽城主,隻需打開城門,大量的人口就會如潮水一般湧來。


    周玉瑤聽到這裏,心裏不免有些擔心。


    自古以來,難民變暴民的例子不在少數,如果貿然接受從長興城逃難而來的難民,確實可以增加晉陽城的人口。


    但是晉陽城的管理難度也會水漲船高,到時候大量的難民居無定所,在晉陽城中遊蕩,很有可能會做出偷搶之類的勾當。


    到時候,恐怕會引起晉陽城內的原住民的不滿,到時候城內上下兩心,晉陽城豈不是岌岌可危?


    況且大量接受難民,這也會給北蠻人的內奸可乘之機,之前周玉瑤接收難民時,就吃了不少虧。


    周玉瑤將自己的疑慮一股腦的全說了出來,這些問題始終困擾著周玉瑤。


    都是大夏國的子民,周玉瑤又不忍心看到長興城的百姓在外挨餓受凍,但自己也要為晉陽城的百姓考慮啊。


    聽到周玉瑤這一連串的問題,譚見秋並不慌張,淡然一笑。


    “公主有所不知,這就是我將要跟您說的人口質量問題。”


    在譚見秋看來,這個問題並不難解決,首先便是要在晉陽城內推行法令,凡是犯了罪,都要賠償原主人相應的損失。


    有法可依,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約束百姓犯罪的頻率。


    接著,還要統計各個難民的信息,還可以趁機擴建晉陽城,給這些難民分配工作,並給對應的工錢,有了生活保障,難民自然不敢胡作非為。


    最後,則是要在晉陽城內大興學堂,教人以仁義禮智信,以道德來約束不端之行,如此一來,晉陽城壯大,指日可待。


    譚見秋的這一番言論讓周玉瑤眼前一亮,長興城被破,大量難民湧了過來,這些日子本來就讓周玉瑤苦惱不已。


    現在譚見秋如此跟她解釋,讓周玉瑤瞬間撥雲見日,茅塞頓開。


    “先生大才!”


    周玉瑤站起身來,準備向譚見秋施禮。


    譚見秋慌忙站起身來,兩手抱住周玉瑤的小臂。


    “公主萬萬不可,我是一介酸儒,怎麽能讓公主給我行禮?”


    周玉瑤卻執意要行禮,隨後拉住譚見秋的手。


    “先生有如此大才,不知有沒有意向來我城主府中做事?今後您的父母我也會幫您供養的,請您不用擔心。”


    譚見秋大喜,想不到自己屢試不第,居然在這裏煥發了自己人生的第二春,隨後立馬答應了下來。


    周玉瑤讓其他仆從把譚見秋送回去,自己則又把命令頒布了下去。


    “晉陽城打開城門,接納來自長興城的百姓。”


    送走了譚見秋,宋紅英湊一旁走了過來,不解的問周玉瑤。


    “公主,此人雖然有經天緯地之才,但他還是做過北蠻人的內奸。”


    “公主將此人留在身邊,難道不怕這是北蠻人的一出苦肉計,目的就是讓這個譚見秋博取公主的信任嗎?”


    周玉瑤搖了搖頭。


    “他在城中居住多年,什麽底細難道我們不是一清二楚?況且我也已經見過他的母親了,如此家世,若不是父母被抓,我相信他也不會去做北蠻人的內奸。”


    “可是...”


    宋紅英還想再爭辯一下,卻被周玉瑤伸手示意停下。


    “我周玉瑤向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不必擔心。”


    宋紅英見周玉瑤態度如此堅決,隻好退了下去,心裏還是留了一個心眼,提醒自己得時刻注意這個譚見秋的動向。


    周玉瑤寫信,把譚見秋的安排告訴了張萬和,這讓張萬和也大為讚歎。


    “這個譚見秋給的方法確實管用,確實是個有眼光的人。”


    同時,張萬和還告訴周玉瑤,自己翻閱過古書,關於他們晉陽城的內容比較少,但還是寥寥提了幾筆。


    其中最主要的一句話,就是說晉陽城“人才輩出”。


    雖然書上並沒有指明這些人才都叫什麽名字,但張萬和還是提醒了一下周玉瑤,一定要善於發掘人才。


    周玉瑤看到張萬和對自己的行為給出如此高的讚賞,心裏有一股莫名的成就感升了上來。


    周玉瑤繼續向張萬和請求道,自己打算打開城門,接納難民,可惜城內的住房不是很多。


    周玉瑤問張萬和能不能再像上次那樣,給他們晉陽城買一些帳篷,也好幫助前來逃難的難民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


    張萬和爽快的答應了下來,讓周玉瑤等一些時日,自己盡快去置辦,同時還問周玉瑤缺不缺其他的物資,他可以一並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兵荒年,我在都市囤貨養一代女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茶樹長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茶樹長青並收藏兵荒年,我在都市囤貨養一代女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