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這個消息太驚人
兵荒年,我在都市囤貨養一代女皇 作者:茶樹長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玉瑤將信件放入水缸之中,這次等待的時間很短,張萬和就回了信。
周玉瑤懷揣著忐忑的心情拆開了信件,其實,她這封信送出去的時候,她就已經後悔了。
周玉瑤覺得,對於一些事情,知道了後果,未必能防範於未然。
相反,這種盡力去改變而又徒勞無功的感覺,比直麵結果更加讓人難受。
但張萬和的回信就靜靜的躺在水缸之中,周玉瑤的手顫抖著,終於還是放到了張萬和的信上。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周玉瑤心一橫,迅速將信拆開。
這次信的內容很短,隻有寥寥數語,周玉瑤深吸了一口氣 仔細的辨認起張萬和的信。
張萬和告訴周玉瑤,自己查過大夏國曆史,推算了一下,他們的國君三年之後就會死。
而國君死之前,會將自己的皇位傳位於了第四子周寧王。
而在信的末尾,張萬和還不忘記提醒一下周玉瑤,可以趁現在趕緊運營,和這個周寧王打點好關係,等他登基之後,少不了周玉瑤好處的。
張萬和寫下這些字的時候,心裏是得意洋洋的,以至於字寫的都有些歪斜了。
但周玉瑤看到這裏,不由得苦笑了一聲。
“這個消息,未免也太驚人了吧?”
周玉瑤揉了揉眼睛,再三看了一遍,確定是周寧王之後,心裏愈發的難受。
周寧王的母親劉王妃和自己的母親一向是死對頭,處處和自己母親作對,覺得她就是自己的眼中釘肉中刺。
自己的母親性格細致,做事麵麵俱到,在後宮之中一直壓著劉王妃一頭。
當年周玉瑤周周寧王同日出生,恐怕就是劉王妃唯一能揚眉吐氣的一天,仗著自己生了個兒子,不知道在母親麵前炫耀了多少次。
劉王妃那副耀武揚威的嘴臉,周玉瑤一直記在心裏,她那個時候就發誓,以後一定要做出一番事業,讓所有人看看,憑什麽女人就應該被歧視?
而現在周玉瑤得知,三年之後,父皇居然要傳位於周寧王?
那到時候劉王妃豈不是也會母憑子貴?在朝堂上拚命的打壓周玉瑤他們一家?
周玉瑤渾身顫抖著,劉王妃他們與周玉瑤家這兩年的矛盾越來越深,現在已經到了勢同水火的地步了。
要是他們得了勢,那恐怕周玉瑤家再也無出頭之日了。
周玉瑤現在真想換一雙沒看過這封信的眼睛,
這樣起碼還可以無憂無慮的傻樂三年。
現在得知的後果比自己想的還要糟糕,自己還有能力去改變麽?
周玉瑤立刻在屋中點起一盆火,將張萬和送來的這兩封信燒的幹幹淨淨,把剩餘的紙灰又用水衝散,生怕被人發現。
做完這一切,周玉瑤才稍稍輕鬆的一些,一陣風吹來,周玉瑤的後背傳來一絲涼意,伸手去摸,才發現後背已經濕透了。
現在在朝堂之上,父皇尚且安康,自己還有三年的時間,這就是自己翻盤的最後希望。
自己的舅舅和外公手裏還有兵權,父皇想要收回,三年時間恐怕不夠。
隻要父皇駕崩的時候,舅舅和外公的兵權還在手裏,周玉瑤就不必懼怕周寧王。
周寧王上位,哪怕想要打壓周玉瑤,周玉瑤大不了和他拚個魚死網破,他心裏還得掂量掂量自己幾斤幾兩。
但現在事情的關鍵就在於,父皇到底想不想收回舅舅和外公的兵權?
之前周玉瑤想跟周寧王拚個魚死網破,是建立在他新皇登基,人心不穩的前提之下。
如果父皇在位的時候,強行收回舅舅和外公的兵權,也是未嚐不可。
父皇在位已經有十餘年了,朝臣沒有不服父王管理的,要是父王想要收回兵權,周玉瑤他們一家隻能乖乖上交。
這一夜,周玉瑤夜不能寐,她現在已經後悔知道這麽多的事情了。
這件事情太過重大,而周玉瑤實力也太弱小,根本就沒有力量去扭轉事態。
周玉瑤想了半晚上,她現在隻恨自己不是一個男人,壓根沒有權利去跟周寧王爭搶王位。
周玉瑤現在覺得,自己隻有一個辦法:
其一,要北邊鎮守好晉陽城,抵禦住北蠻人的進攻,這樣父皇就會認為兵權必須得交到周玉瑤的手上。
其二,便要向父皇表明忠心,無時無刻的,在不經意之間表明自己忠心,讓父皇心中認為,兵權交給周玉瑤家裏可以放心。
周玉瑤在床上又翻過一個身,這件事雖然想的這麽簡單,但實際做起來卻非常有難度。
這兩點,最主要的就是讓父皇滿意,讓父皇覺得好。
但父皇在朝堂上縱橫捭闔,自己的這些小心思,父皇怎會覺察不到?
隻恐怕到時候引起父皇的懷疑,偷雞不成,還要蝕把米,更加堅定了父皇收回兵權的決心。
周玉瑤歎了一口氣,她原以為,朝堂之上,無論傳位給誰,她都能去盡早交好,卻萬萬想不到父皇居然會選與他們家仇恨最大的周寧王家!
此時,城主府外,周玉瑤的侍衛宋紅英和往常一樣在寢宮外麵巡邏,忽然聽到了一絲聲響。
這一絲聲響十分輕盈,不仔細聽,或許就當是一陣風聲吹過了。
但宋紅英對這個聲音十分敏感,她立刻篤定。
“是有人從牆頭上跳了下來。”
城主府中,到處都是高牆聳立,牆壁光溜溜的,根本就沒有借力的地方爬上去。
宋紅英立刻判斷,此人在城主府中居然視高牆若平地,定然是輕功了得之人。
而深更半夜,好端端的大路不走,卻偏要翻牆出行,此人定有蹊蹺。
這幾天公主下令,嚴抓內奸,莫非城主府中也有內奸?
宋紅英立刻循著聲音跟了過去,宋紅英本是女子,輕功更是在此人之上,再加上她從小在城主府中長大,對這裏的路線了如指掌,沒花多少功夫就追上了那人。
宋紅英並不急著上前去抓住她,現在晉陽城內嚴抓內奸,若是能跟蹤此人,找到內奸的窩點,一鍋端了,豈不省事?
周玉瑤懷揣著忐忑的心情拆開了信件,其實,她這封信送出去的時候,她就已經後悔了。
周玉瑤覺得,對於一些事情,知道了後果,未必能防範於未然。
相反,這種盡力去改變而又徒勞無功的感覺,比直麵結果更加讓人難受。
但張萬和的回信就靜靜的躺在水缸之中,周玉瑤的手顫抖著,終於還是放到了張萬和的信上。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周玉瑤心一橫,迅速將信拆開。
這次信的內容很短,隻有寥寥數語,周玉瑤深吸了一口氣 仔細的辨認起張萬和的信。
張萬和告訴周玉瑤,自己查過大夏國曆史,推算了一下,他們的國君三年之後就會死。
而國君死之前,會將自己的皇位傳位於了第四子周寧王。
而在信的末尾,張萬和還不忘記提醒一下周玉瑤,可以趁現在趕緊運營,和這個周寧王打點好關係,等他登基之後,少不了周玉瑤好處的。
張萬和寫下這些字的時候,心裏是得意洋洋的,以至於字寫的都有些歪斜了。
但周玉瑤看到這裏,不由得苦笑了一聲。
“這個消息,未免也太驚人了吧?”
周玉瑤揉了揉眼睛,再三看了一遍,確定是周寧王之後,心裏愈發的難受。
周寧王的母親劉王妃和自己的母親一向是死對頭,處處和自己母親作對,覺得她就是自己的眼中釘肉中刺。
自己的母親性格細致,做事麵麵俱到,在後宮之中一直壓著劉王妃一頭。
當年周玉瑤周周寧王同日出生,恐怕就是劉王妃唯一能揚眉吐氣的一天,仗著自己生了個兒子,不知道在母親麵前炫耀了多少次。
劉王妃那副耀武揚威的嘴臉,周玉瑤一直記在心裏,她那個時候就發誓,以後一定要做出一番事業,讓所有人看看,憑什麽女人就應該被歧視?
而現在周玉瑤得知,三年之後,父皇居然要傳位於周寧王?
那到時候劉王妃豈不是也會母憑子貴?在朝堂上拚命的打壓周玉瑤他們一家?
周玉瑤渾身顫抖著,劉王妃他們與周玉瑤家這兩年的矛盾越來越深,現在已經到了勢同水火的地步了。
要是他們得了勢,那恐怕周玉瑤家再也無出頭之日了。
周玉瑤現在真想換一雙沒看過這封信的眼睛,
這樣起碼還可以無憂無慮的傻樂三年。
現在得知的後果比自己想的還要糟糕,自己還有能力去改變麽?
周玉瑤立刻在屋中點起一盆火,將張萬和送來的這兩封信燒的幹幹淨淨,把剩餘的紙灰又用水衝散,生怕被人發現。
做完這一切,周玉瑤才稍稍輕鬆的一些,一陣風吹來,周玉瑤的後背傳來一絲涼意,伸手去摸,才發現後背已經濕透了。
現在在朝堂之上,父皇尚且安康,自己還有三年的時間,這就是自己翻盤的最後希望。
自己的舅舅和外公手裏還有兵權,父皇想要收回,三年時間恐怕不夠。
隻要父皇駕崩的時候,舅舅和外公的兵權還在手裏,周玉瑤就不必懼怕周寧王。
周寧王上位,哪怕想要打壓周玉瑤,周玉瑤大不了和他拚個魚死網破,他心裏還得掂量掂量自己幾斤幾兩。
但現在事情的關鍵就在於,父皇到底想不想收回舅舅和外公的兵權?
之前周玉瑤想跟周寧王拚個魚死網破,是建立在他新皇登基,人心不穩的前提之下。
如果父皇在位的時候,強行收回舅舅和外公的兵權,也是未嚐不可。
父皇在位已經有十餘年了,朝臣沒有不服父王管理的,要是父王想要收回兵權,周玉瑤他們一家隻能乖乖上交。
這一夜,周玉瑤夜不能寐,她現在已經後悔知道這麽多的事情了。
這件事情太過重大,而周玉瑤實力也太弱小,根本就沒有力量去扭轉事態。
周玉瑤想了半晚上,她現在隻恨自己不是一個男人,壓根沒有權利去跟周寧王爭搶王位。
周玉瑤現在覺得,自己隻有一個辦法:
其一,要北邊鎮守好晉陽城,抵禦住北蠻人的進攻,這樣父皇就會認為兵權必須得交到周玉瑤的手上。
其二,便要向父皇表明忠心,無時無刻的,在不經意之間表明自己忠心,讓父皇心中認為,兵權交給周玉瑤家裏可以放心。
周玉瑤在床上又翻過一個身,這件事雖然想的這麽簡單,但實際做起來卻非常有難度。
這兩點,最主要的就是讓父皇滿意,讓父皇覺得好。
但父皇在朝堂上縱橫捭闔,自己的這些小心思,父皇怎會覺察不到?
隻恐怕到時候引起父皇的懷疑,偷雞不成,還要蝕把米,更加堅定了父皇收回兵權的決心。
周玉瑤歎了一口氣,她原以為,朝堂之上,無論傳位給誰,她都能去盡早交好,卻萬萬想不到父皇居然會選與他們家仇恨最大的周寧王家!
此時,城主府外,周玉瑤的侍衛宋紅英和往常一樣在寢宮外麵巡邏,忽然聽到了一絲聲響。
這一絲聲響十分輕盈,不仔細聽,或許就當是一陣風聲吹過了。
但宋紅英對這個聲音十分敏感,她立刻篤定。
“是有人從牆頭上跳了下來。”
城主府中,到處都是高牆聳立,牆壁光溜溜的,根本就沒有借力的地方爬上去。
宋紅英立刻判斷,此人在城主府中居然視高牆若平地,定然是輕功了得之人。
而深更半夜,好端端的大路不走,卻偏要翻牆出行,此人定有蹊蹺。
這幾天公主下令,嚴抓內奸,莫非城主府中也有內奸?
宋紅英立刻循著聲音跟了過去,宋紅英本是女子,輕功更是在此人之上,再加上她從小在城主府中長大,對這裏的路線了如指掌,沒花多少功夫就追上了那人。
宋紅英並不急著上前去抓住她,現在晉陽城內嚴抓內奸,若是能跟蹤此人,找到內奸的窩點,一鍋端了,豈不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