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落格局不大,勝在精巧秀麗。屋內的動靜,隻消外頭的人稍稍留心,便可知曉個大概,燕竹等人安分守己地立在廊下等候差遣,數著牆角新開的薔薇花,盯著樹上聒噪的知了發呆,直到燕許輕輕開口。
“那趙公子的夫人……可不是楊家的大小姐。這些日子,聽說靖安侯府雞飛狗跳的,楊大姑奶奶還叫嚷著是世子爺見死不救,害她成了寡婦。”燕許感慨著,不由得一歎。
燕竹為楊晶的邏輯感到好笑,微笑道:“瞧瞧二小姐的日子,雖說大家起點不同,可為人處世的道理是要自個兒琢磨的。”
章寧縣主楊昭嫁進渭郡王府後,與世子敬重恩愛,得到全府好評。
楊晶那性子,簡直是天生愛作,無風也得掀起三層浪。
燕竹瞟著緊閉著的屋門,神色一黯:“這靖安侯世子到底和王爺是連襟,林公子和他多有齟齬,這回算是板上釘釘的一樁醜事,便是皇上有心……可眾目睽睽,實在很難。”
燕許點點頭,飽含深意:“所以側妃應該換個思路。”
不應該讓王爺去一味地安撫楊映,或者懇求陛下寬恕。
這樣做的效果,隻會適得其反。首當其衝地,就屬王妃,王妃和林氏可沒多大交情,關鍵時刻沒捅一刀就算不錯的。
相比屋外一堆丫鬟的操心,林七許的心境要開闊平和許多。
最難的都挨過來了,這些不算什麽。
她的腦海中掠過書中輿圖的雲貴、湖廣、蜀地,浙閩等地……豐饒的鹽鐵資源,茂盛的山石森林,綿長優美的海岸線,本就不比煌煌京都差什麽。在京為官固然是天子腳下,可外放能開闊視野,遇見更多的人和事。
說不準……其琛就放下了呢。
林七許沒有法子安慰在情事上失落的弟弟。
那麽,遠走高飛,去一個新的環境生活打拚,同樣可以衝淡過往種種。
“王爺覺得其琛會受到什麽懲罰呢?”林七許試探著開口。
攝政王眸色漸深:“趙成淵並非朝廷命官,且名聲惡劣,以你弟弟的聖寵來瞧,小懲大誡未嚐不可。不過是靖安侯府抓住了把柄,存心要做文章。”
“依王爺看,那位世子爺是想其琛怎麽樣呢?”
攝政王搖頭,口吻中透著幾分涼意:“楊映心思頗為陰鶩,雖說能力不輸你弟弟,但是相較而言,比起其琛的明朗開懷,本王更看好後者。”
林七許心中百轉千回,輕聲道:“皇上也更喜歡他呢。”
眼緣是多麽的重要。
皇上對靖安侯府一直不大親近。
提及皇上,攝政王的唇不自然地抿了抿,手上捧的茶盞染上了汗漬,他猝不及防地擱下,生怕濺碎一地狼藉。林七許偷偷注視著他俊朗的側顏,窗紗透著夏日明亮的光,迫不及待地勾勒出棱角分明的輪廓,暈著一圈淡金色的光,依稀能望見幾縷浮塵飄揚,攝政王的神情如同飛舞的塵埃般飄忽不定、莫名籠著幾分頹色。
“怎麽了?”林七許極力使自己的聲音溫柔如水。
攝政王靜默良久,眼神望向很遠的地方,連自己都尋不到焦距。
“本王很快不是攝政王了。”
有著對世事的妥協和無奈,有著對命運的臣服和歎息。
林七許猛地一驚,眸子裏溢出零丁的不可置信。
“王妃和你的神情真像。”攝政王的語氣很淡,輕飄飄地,不帶一絲感情,“好在,你的臉上並未有什麽憐憫同情。”
換言之,王妃流露出來了?
林七許靈敏地想到了這層。
她自嘲一笑:“妾身哪有這等閑情逸致,自身尚且難以周全。王爺不論如何,都是陛下的兄長,大周的親王,這點永遠不變。”
攝政王心緒紊亂,任誰碰上這種事都不會好受的。
連著幾日,他的夢裏揚過少時明快的笑,暖融融的空氣中彌漫開幾個小孩子的歡聲笑語,躲在盛夏的樹蔭光影中,影影重重地,肆無忌憚地揮霍這段最該高枕無憂的歲月。後來,畫麵切得殘忍又迅速,經曆過父皇殯天的哀痛,手足情深瞬間分崩離析,高高在上、年幼孱弱的少年天子,溫文儒雅、野心勃勃的攝政王爺,一晃經年,陛下已經長大了。
林七許倚在他肩頭,沒有出聲打擾眼前這個男人的漫漫長思。
當樹間的知了逐漸聲停,從紗窗透進的光一寸寸地西斜挪向陰影中,攝政王的聲音幽幽想起,含著無限包容和輕歎:“皇上為我擇的字,是睿。”
睿王?
寓意鮮明,誰都不敢小瞧的字。
“皇上有心了。”林七許道。
攝政王看了眼林氏,歎道:“皇上還是對本王有一些情分的,若是趁此時機去求一求,你弟弟不至於太慘的。”
林七許微微一笑:“所以王爺是要妾身求您嗎?可是,王爺去求皇上,隻是為了一個不怎麽相幹的校尉,傳出去也很奇怪呐。”
“不怎麽相幹?”攝政王揚了揚眉。
林七許連連笑道:“相幹還是相幹的。隻是不夠名正言順罷了。”倘若是王妃的親弟弟犯事,攝政王去婉轉說情,人家會覺得合情合理。可是她算什麽呢。
從嚴格的律**理說,妾室等同半個奴才,妾室的兄弟姐弟同理。
“妾身覺得……外放也是不錯的選擇。王爺您覺得呢?”避開京城權貴,躲開皇室詭譎,在外頭紮實地積累資曆和經驗,等時機一到,一切水到渠成。
林七許想得十分美妙,僅管知道外放不比在京為官,但仍舊謙虛地請教王爺的意見。
攝政王一聽果真沉思許久,慢吞吞道:“外放的好處本王就不贅述了。可對其琛而言,弊處同樣顯而易見。”
“對時局的把握,朝中風向的變動,是肯定有影響的。”
“這些尚且其次。你弟弟能到如今,歸根到底是陛下的器重。”攝政王犀利地指出,甚至道,“即便你弟弟在外邊積累了功勳,可朝堂上若無人為他說項,照樣是白搭。三五年後,你想他回京,可萬一皇上不記得他了,又當如何?你們姐弟就分隔兩地,一年靠著幾封書信聯絡著?”
生離死別,從來並重。
林七許眼神黯淡下去,又固執地問:“那麽從其琛的前途來看,王爺以為如何?”摒棄掉姐弟私情,這應該是對其琛好的吧。
“不是本王以為如何,你應該去問他的。”
既然利弊共存,那麽當事人的想法就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天邊已經鋪開了斑斕的晚霞,一簇簇地絢爛蓬勃,宛如九彩織女隨意揮下的天衣,輕輕一抖,便濃墨重彩地肆意描繪。從淡金色的光沉澱到暗紅深金的夕陽,從木窗望出,可以看見不遠處的農戶人家已經升起一縷嫋嫋炊煙。
“王爺,時辰不早了。”
攝政王古怪地瞅她一眼,道:“這算什麽?逐客令嘛。”
林七許撲哧一笑,懂得了這是要留宿的意思。她靜靜一笑:“那王爺明兒要早起了。”
不得不承認,相濡以沫總比一往情深更動人。僅管林七許不是這個男人的妻子,然而朝夕相處,歲月荏苒,蒼天一向是公平的。
“那趙公子的夫人……可不是楊家的大小姐。這些日子,聽說靖安侯府雞飛狗跳的,楊大姑奶奶還叫嚷著是世子爺見死不救,害她成了寡婦。”燕許感慨著,不由得一歎。
燕竹為楊晶的邏輯感到好笑,微笑道:“瞧瞧二小姐的日子,雖說大家起點不同,可為人處世的道理是要自個兒琢磨的。”
章寧縣主楊昭嫁進渭郡王府後,與世子敬重恩愛,得到全府好評。
楊晶那性子,簡直是天生愛作,無風也得掀起三層浪。
燕竹瞟著緊閉著的屋門,神色一黯:“這靖安侯世子到底和王爺是連襟,林公子和他多有齟齬,這回算是板上釘釘的一樁醜事,便是皇上有心……可眾目睽睽,實在很難。”
燕許點點頭,飽含深意:“所以側妃應該換個思路。”
不應該讓王爺去一味地安撫楊映,或者懇求陛下寬恕。
這樣做的效果,隻會適得其反。首當其衝地,就屬王妃,王妃和林氏可沒多大交情,關鍵時刻沒捅一刀就算不錯的。
相比屋外一堆丫鬟的操心,林七許的心境要開闊平和許多。
最難的都挨過來了,這些不算什麽。
她的腦海中掠過書中輿圖的雲貴、湖廣、蜀地,浙閩等地……豐饒的鹽鐵資源,茂盛的山石森林,綿長優美的海岸線,本就不比煌煌京都差什麽。在京為官固然是天子腳下,可外放能開闊視野,遇見更多的人和事。
說不準……其琛就放下了呢。
林七許沒有法子安慰在情事上失落的弟弟。
那麽,遠走高飛,去一個新的環境生活打拚,同樣可以衝淡過往種種。
“王爺覺得其琛會受到什麽懲罰呢?”林七許試探著開口。
攝政王眸色漸深:“趙成淵並非朝廷命官,且名聲惡劣,以你弟弟的聖寵來瞧,小懲大誡未嚐不可。不過是靖安侯府抓住了把柄,存心要做文章。”
“依王爺看,那位世子爺是想其琛怎麽樣呢?”
攝政王搖頭,口吻中透著幾分涼意:“楊映心思頗為陰鶩,雖說能力不輸你弟弟,但是相較而言,比起其琛的明朗開懷,本王更看好後者。”
林七許心中百轉千回,輕聲道:“皇上也更喜歡他呢。”
眼緣是多麽的重要。
皇上對靖安侯府一直不大親近。
提及皇上,攝政王的唇不自然地抿了抿,手上捧的茶盞染上了汗漬,他猝不及防地擱下,生怕濺碎一地狼藉。林七許偷偷注視著他俊朗的側顏,窗紗透著夏日明亮的光,迫不及待地勾勒出棱角分明的輪廓,暈著一圈淡金色的光,依稀能望見幾縷浮塵飄揚,攝政王的神情如同飛舞的塵埃般飄忽不定、莫名籠著幾分頹色。
“怎麽了?”林七許極力使自己的聲音溫柔如水。
攝政王靜默良久,眼神望向很遠的地方,連自己都尋不到焦距。
“本王很快不是攝政王了。”
有著對世事的妥協和無奈,有著對命運的臣服和歎息。
林七許猛地一驚,眸子裏溢出零丁的不可置信。
“王妃和你的神情真像。”攝政王的語氣很淡,輕飄飄地,不帶一絲感情,“好在,你的臉上並未有什麽憐憫同情。”
換言之,王妃流露出來了?
林七許靈敏地想到了這層。
她自嘲一笑:“妾身哪有這等閑情逸致,自身尚且難以周全。王爺不論如何,都是陛下的兄長,大周的親王,這點永遠不變。”
攝政王心緒紊亂,任誰碰上這種事都不會好受的。
連著幾日,他的夢裏揚過少時明快的笑,暖融融的空氣中彌漫開幾個小孩子的歡聲笑語,躲在盛夏的樹蔭光影中,影影重重地,肆無忌憚地揮霍這段最該高枕無憂的歲月。後來,畫麵切得殘忍又迅速,經曆過父皇殯天的哀痛,手足情深瞬間分崩離析,高高在上、年幼孱弱的少年天子,溫文儒雅、野心勃勃的攝政王爺,一晃經年,陛下已經長大了。
林七許倚在他肩頭,沒有出聲打擾眼前這個男人的漫漫長思。
當樹間的知了逐漸聲停,從紗窗透進的光一寸寸地西斜挪向陰影中,攝政王的聲音幽幽想起,含著無限包容和輕歎:“皇上為我擇的字,是睿。”
睿王?
寓意鮮明,誰都不敢小瞧的字。
“皇上有心了。”林七許道。
攝政王看了眼林氏,歎道:“皇上還是對本王有一些情分的,若是趁此時機去求一求,你弟弟不至於太慘的。”
林七許微微一笑:“所以王爺是要妾身求您嗎?可是,王爺去求皇上,隻是為了一個不怎麽相幹的校尉,傳出去也很奇怪呐。”
“不怎麽相幹?”攝政王揚了揚眉。
林七許連連笑道:“相幹還是相幹的。隻是不夠名正言順罷了。”倘若是王妃的親弟弟犯事,攝政王去婉轉說情,人家會覺得合情合理。可是她算什麽呢。
從嚴格的律**理說,妾室等同半個奴才,妾室的兄弟姐弟同理。
“妾身覺得……外放也是不錯的選擇。王爺您覺得呢?”避開京城權貴,躲開皇室詭譎,在外頭紮實地積累資曆和經驗,等時機一到,一切水到渠成。
林七許想得十分美妙,僅管知道外放不比在京為官,但仍舊謙虛地請教王爺的意見。
攝政王一聽果真沉思許久,慢吞吞道:“外放的好處本王就不贅述了。可對其琛而言,弊處同樣顯而易見。”
“對時局的把握,朝中風向的變動,是肯定有影響的。”
“這些尚且其次。你弟弟能到如今,歸根到底是陛下的器重。”攝政王犀利地指出,甚至道,“即便你弟弟在外邊積累了功勳,可朝堂上若無人為他說項,照樣是白搭。三五年後,你想他回京,可萬一皇上不記得他了,又當如何?你們姐弟就分隔兩地,一年靠著幾封書信聯絡著?”
生離死別,從來並重。
林七許眼神黯淡下去,又固執地問:“那麽從其琛的前途來看,王爺以為如何?”摒棄掉姐弟私情,這應該是對其琛好的吧。
“不是本王以為如何,你應該去問他的。”
既然利弊共存,那麽當事人的想法就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天邊已經鋪開了斑斕的晚霞,一簇簇地絢爛蓬勃,宛如九彩織女隨意揮下的天衣,輕輕一抖,便濃墨重彩地肆意描繪。從淡金色的光沉澱到暗紅深金的夕陽,從木窗望出,可以看見不遠處的農戶人家已經升起一縷嫋嫋炊煙。
“王爺,時辰不早了。”
攝政王古怪地瞅她一眼,道:“這算什麽?逐客令嘛。”
林七許撲哧一笑,懂得了這是要留宿的意思。她靜靜一笑:“那王爺明兒要早起了。”
不得不承認,相濡以沫總比一往情深更動人。僅管林七許不是這個男人的妻子,然而朝夕相處,歲月荏苒,蒼天一向是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