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寂靜無聲,落針可聞。
先有著宮女引林七許去屏風後,臂上由古怪的白色布帶包裹,兩隻手的脈搏處夾著類似鋼鐵的玩意,然後才緩緩步入大殿,坐在一把特製的椅子上。
“嫻妃娘娘,妾身準備好了。您請吧。”林七許平視於她,神色淡漠。
嫻妃因有孕,不宜久站,故而同樣端坐於前。其實孫氏見的大場麵一點不比林七許少,可她瞅著林氏一派淡定自若的樣子,心下也漸漸平息。
有什麽妨礙呢?
若是林氏一舉通過,她可以少些麻煩,且不用得罪那麽多人。
若是林氏碰巧倒了黴運,成為了眾矢之的的禍首。那麽太後的目的達到了,想來也不會為難於她。
左右,最不幸的隻會是林氏。
孫氏想通此節,麵容終於生動起來,娓娓開口:“既然太後說了不要傷及大雅,卻又要顯出真話儀的厲害,叫那些陰詭小人不敢作祟。那麽本宮大膽一問,昔日側妃小產,可否有怨恨他人?”
一句話引出萬生象。
攝政王險些捏碎了掌中的酒杯。
林其琛豁然抬頭,眼中慢慢凝聚出一股隱蔽卻格外堅定的……殺意。
攝政王妃微微一愣,後唇角勾起淡淡的笑意,飽含譏諷與憐憫。
還有愕然的小皇帝、神色變幻的謝儇、幸災樂禍的韓家親眷、以及大多數竊竊私語、充滿好奇的命婦貴女。
唯有太後眼中泛著痛快與快意,不過一小小庶女,真以為得了些王爺的垂青就敢目中無人了,今日,便要你知道,縱然不在後宮中與你為難,在眾目睽睽下,哀家一樣能堂堂正正地叫你死。
林七許漠然地注視了會連接脈搏的兩條線,又麵無表情地環視了一圈四周人的表情與神態,然後對著攝政王妃很輕地笑了笑。
大庭廣眾。眾人昭昭。
傷疤被貿然揭開,沒有防備,沒有準備,林七許真恨自己居然沒有痛昏過去。
可見。人的承受能力是日漸厲害的。
再疼,也不會死。
所以,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活了下來。
看,明天又是新的一年了。
嫻妃對她的茫然無措似是極為滿意。溫柔地催促道:“林側妃,快請作答吧。”
林七許靜靜仰頭,注視她片刻後,扭頭問那月氏使臣:“按著規矩,是否算一來一往,等我回答完此題,便可喚人答之?”
“呃…應該是的。”大約使臣見她被惡意刁難,竟也模糊地同意了。
林七許微笑頷首,然後大方答道:“我沒有因為自己小產怨恨過旁人。”
回答完整、齊全,非常符合要求。
月氏使臣起身道:“且靜候三響。”
一、二、三。
燈依舊是綠的。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林其琛倏地睜開眼——
攝政王眼中憐惜之意更濃。
剩下的每個人大概都被驚嚇到了。
凡是知道點內幕的,都聽說過林氏進府的來龍去脈,後又失了胎兒,中間怎會沒有王爺或王妃的過錯?況且妻妾之間,難免有磕磕絆絆,平日關係處得再好,也不過是場麵活計,有哪個主母會拿妾室當人看?又有哪個妾室會真心侍奉大婦?
不過,攝政王妃不算最意外的一個。
最意外的除了謝儷,就是嫻妃孫氏。
本以為自己問了個天衣無縫的問題。誰成想居然被忽悠了。
唯有太後,怒意勝過一切。
隨國公夫人不輕不重地嘀咕了一句:“這東西,不會是假的吧?”
一語道出殿內所有人的心聲。
隻是附和之聲還未起,謝儷便翩然起身。看向林氏的目光中似有千言萬語,姿態嫻雅自然,寬容和藹,為著林氏說話:“什麽真不真,假不假的。林氏素來對我恭謹謙卑,從未不敬不尊過。我們相處融洽,這是滿京城都知道的事,竟還有人拿這來做文章。偏偏,還有人不信實話,莫非隨國公府上日日都在妻妾相爭嗎?”
要說此刻最有顏麵的,非攝政王莫屬。
好在他喜不形於色,不過多飲了兩杯酒。看向自家妻妾的眼神,格外柔和。
隨國公夫人被噎地說不出話來,奈何其他人見風使舵,見攝政王妃肯站出來幫林氏說話,太後雖沉著個臉也一言不發,更不會有人自討沒趣。
恰巧正時,林七許提議道:“夫人不信也是可以理解的。此事也很簡單,若有人以為這真話儀有誤,或者在我身上不靈,殿內那麽多人,咱們可以換一個,不是嗎?”她眼神落在對麵的嫻妃上,淡然一笑,道,“禮尚往來,既然嫻妃先向妾身提了問,可否容許妾身也問上一問呢?”
太後看了眼頗有懼意的嫻妃,突然便笑了。
林氏難搞,能讓嫻妃出醜也是好的。
“就按你說的辦吧。不過嫻妃有孕,你注意分寸才好。”太後瞥了眼護著肚子的嫻妃,先打了預防針,以防中途嫻妃捧著個肚子喊不舒服。
林七許神清氣爽地與嫻妃互換位置,正巧對上了注視於她的攝政王,她笑容很淡雅,有著明顯的疏離之意。
“嫻妃娘娘,妾身可以提問了嗎?”
“嗯,可以了。”連嫻妃自己都未察覺,這還沒開始呢,牙齒就打顫了。
膽色也不過如此。
林七許眨了眨眼睛,問:“娘娘方才問我的話,是否希望聽到我說‘是’或者我說‘否’但真話儀變紅燈呢?”
妙哉。
謝儇一聽完就亮了眼。
林氏,真是聰明。
所有人領會過來林氏的意思,幾乎都在心裏為林氏的這一招欽佩不已。
攝政王妃抿著唇輕笑,與王爺耳語道:“幸好林氏是個安分的主,否則真起了些歹心,臣妾真怕鎮不住她呢。”
攝政王搖搖頭,唇齒間頗有憐惜:“不會的。連子嗣這樣大的事,都沒有怨怪,還能要求她如何呢。”
謝儷沒有接話,眼中眸光微閃。
林氏靠著這真話儀,反而更在王爺心中有了分量。
反觀這嫻妃孫氏,攝政王妃看著她微微發顫的身軀,可以想象她的臉色,必然青白無措,隻恨不得立時昏過去才好。(未完待續。)
先有著宮女引林七許去屏風後,臂上由古怪的白色布帶包裹,兩隻手的脈搏處夾著類似鋼鐵的玩意,然後才緩緩步入大殿,坐在一把特製的椅子上。
“嫻妃娘娘,妾身準備好了。您請吧。”林七許平視於她,神色淡漠。
嫻妃因有孕,不宜久站,故而同樣端坐於前。其實孫氏見的大場麵一點不比林七許少,可她瞅著林氏一派淡定自若的樣子,心下也漸漸平息。
有什麽妨礙呢?
若是林氏一舉通過,她可以少些麻煩,且不用得罪那麽多人。
若是林氏碰巧倒了黴運,成為了眾矢之的的禍首。那麽太後的目的達到了,想來也不會為難於她。
左右,最不幸的隻會是林氏。
孫氏想通此節,麵容終於生動起來,娓娓開口:“既然太後說了不要傷及大雅,卻又要顯出真話儀的厲害,叫那些陰詭小人不敢作祟。那麽本宮大膽一問,昔日側妃小產,可否有怨恨他人?”
一句話引出萬生象。
攝政王險些捏碎了掌中的酒杯。
林其琛豁然抬頭,眼中慢慢凝聚出一股隱蔽卻格外堅定的……殺意。
攝政王妃微微一愣,後唇角勾起淡淡的笑意,飽含譏諷與憐憫。
還有愕然的小皇帝、神色變幻的謝儇、幸災樂禍的韓家親眷、以及大多數竊竊私語、充滿好奇的命婦貴女。
唯有太後眼中泛著痛快與快意,不過一小小庶女,真以為得了些王爺的垂青就敢目中無人了,今日,便要你知道,縱然不在後宮中與你為難,在眾目睽睽下,哀家一樣能堂堂正正地叫你死。
林七許漠然地注視了會連接脈搏的兩條線,又麵無表情地環視了一圈四周人的表情與神態,然後對著攝政王妃很輕地笑了笑。
大庭廣眾。眾人昭昭。
傷疤被貿然揭開,沒有防備,沒有準備,林七許真恨自己居然沒有痛昏過去。
可見。人的承受能力是日漸厲害的。
再疼,也不會死。
所以,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活了下來。
看,明天又是新的一年了。
嫻妃對她的茫然無措似是極為滿意。溫柔地催促道:“林側妃,快請作答吧。”
林七許靜靜仰頭,注視她片刻後,扭頭問那月氏使臣:“按著規矩,是否算一來一往,等我回答完此題,便可喚人答之?”
“呃…應該是的。”大約使臣見她被惡意刁難,竟也模糊地同意了。
林七許微笑頷首,然後大方答道:“我沒有因為自己小產怨恨過旁人。”
回答完整、齊全,非常符合要求。
月氏使臣起身道:“且靜候三響。”
一、二、三。
燈依舊是綠的。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林其琛倏地睜開眼——
攝政王眼中憐惜之意更濃。
剩下的每個人大概都被驚嚇到了。
凡是知道點內幕的,都聽說過林氏進府的來龍去脈,後又失了胎兒,中間怎會沒有王爺或王妃的過錯?況且妻妾之間,難免有磕磕絆絆,平日關係處得再好,也不過是場麵活計,有哪個主母會拿妾室當人看?又有哪個妾室會真心侍奉大婦?
不過,攝政王妃不算最意外的一個。
最意外的除了謝儷,就是嫻妃孫氏。
本以為自己問了個天衣無縫的問題。誰成想居然被忽悠了。
唯有太後,怒意勝過一切。
隨國公夫人不輕不重地嘀咕了一句:“這東西,不會是假的吧?”
一語道出殿內所有人的心聲。
隻是附和之聲還未起,謝儷便翩然起身。看向林氏的目光中似有千言萬語,姿態嫻雅自然,寬容和藹,為著林氏說話:“什麽真不真,假不假的。林氏素來對我恭謹謙卑,從未不敬不尊過。我們相處融洽,這是滿京城都知道的事,竟還有人拿這來做文章。偏偏,還有人不信實話,莫非隨國公府上日日都在妻妾相爭嗎?”
要說此刻最有顏麵的,非攝政王莫屬。
好在他喜不形於色,不過多飲了兩杯酒。看向自家妻妾的眼神,格外柔和。
隨國公夫人被噎地說不出話來,奈何其他人見風使舵,見攝政王妃肯站出來幫林氏說話,太後雖沉著個臉也一言不發,更不會有人自討沒趣。
恰巧正時,林七許提議道:“夫人不信也是可以理解的。此事也很簡單,若有人以為這真話儀有誤,或者在我身上不靈,殿內那麽多人,咱們可以換一個,不是嗎?”她眼神落在對麵的嫻妃上,淡然一笑,道,“禮尚往來,既然嫻妃先向妾身提了問,可否容許妾身也問上一問呢?”
太後看了眼頗有懼意的嫻妃,突然便笑了。
林氏難搞,能讓嫻妃出醜也是好的。
“就按你說的辦吧。不過嫻妃有孕,你注意分寸才好。”太後瞥了眼護著肚子的嫻妃,先打了預防針,以防中途嫻妃捧著個肚子喊不舒服。
林七許神清氣爽地與嫻妃互換位置,正巧對上了注視於她的攝政王,她笑容很淡雅,有著明顯的疏離之意。
“嫻妃娘娘,妾身可以提問了嗎?”
“嗯,可以了。”連嫻妃自己都未察覺,這還沒開始呢,牙齒就打顫了。
膽色也不過如此。
林七許眨了眨眼睛,問:“娘娘方才問我的話,是否希望聽到我說‘是’或者我說‘否’但真話儀變紅燈呢?”
妙哉。
謝儇一聽完就亮了眼。
林氏,真是聰明。
所有人領會過來林氏的意思,幾乎都在心裏為林氏的這一招欽佩不已。
攝政王妃抿著唇輕笑,與王爺耳語道:“幸好林氏是個安分的主,否則真起了些歹心,臣妾真怕鎮不住她呢。”
攝政王搖搖頭,唇齒間頗有憐惜:“不會的。連子嗣這樣大的事,都沒有怨怪,還能要求她如何呢。”
謝儷沒有接話,眼中眸光微閃。
林氏靠著這真話儀,反而更在王爺心中有了分量。
反觀這嫻妃孫氏,攝政王妃看著她微微發顫的身軀,可以想象她的臉色,必然青白無措,隻恨不得立時昏過去才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