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最後一次宴會,是靖安侯府老太君的壽辰,也就是謝儇太婆婆的六十大壽。這回不是王爺帶她去充場子的,不是王妃帶她去秀優越感的,而是惠和長公主親自下了帖子,請林七許去參加。
麵對長公主的請帖,攝政王夫婦倆自然首肯。
第一次去靖安侯府,林七許的心態極其微妙。這座府邸,有一位曾可能是她夫婿的女婿,還有一位曾可能是她弟媳婦的兒媳婦。以上並不可怕,而是她居然在女眷雲集的廳堂中,見到了笑容滿麵的陳氏。
趙成淵也來了!
林七許心猛然一沉。
祝壽時,謝儇會碰上他吧?僅管謝儇早得知消息,會有防範,可有些事,不是預防了就可以不害怕的。
惠和從來不容易被人搭話,姿態超然地坐在上方,略略和攝政王妃等人寒暄幾句後,她見林七許在那邊與幾個衛家的人相談甚歡,從兩方神情看來,顯然是舊識。
“真的是好久不見,吳姐姐。”林七許淡淡道。吳秋已是衛家的新婦了,聽聞丈夫是衛侯的嫡長子,比她小一歲。想起弟弟曾經嫌棄的表情,她真是不得不感歎,這圈子太他媽小了,抬頭低頭都是熟人呐。
還是江南的熟人。
吳秋其貌不揚,聲音倒很溫婉,道:“是啊,再見都不一樣了。”林氏成了王府側妃,楚親菱成了眾人口中張揚跋扈的楚小媛,還有那從前活絡大方的堂姐,上回來衛家作客,整個人都假的可怕……
吳秋的婆婆覺得媳婦人緣廣闊,光攝政王府的姬妾就認識倆,一個是側妃林氏,一個是養著大公子的吳氏,在旁邊神態和藹。
林七許道:“王府裏的吳姐姐從前在蘇州,我都未曾見過。想來是跟著父親一直在外吧?”攝政王妃還曾疑惑過,說她和吳氏都是江南名門的小姐。怎的從未見過麵。
吳秋點頭道:“確實如此,四姐姐她一般都隨叔父在任上。”
林七許與吳姬接觸地真的不多,還不如吳秋呢。二人說了會子話,還一起約好什麽時辰去宮裏看望親菱。末了,林七許沒有遺漏掉衛夫人眼底的滿意。
可能在吳秋的婆婆眼裏,這媳婦年紀大又不好看,唯一的優點就數端穩持重,知道自己的缺陷。兒子常往風月場所跑。真娶個河東獅進府,定會家宅不寧,吳氏家世中等,容貌中下,人卻規矩,做婆婆的往往喜歡這種攏不住兒子心的兒媳。
任何人,都喜歡秀優越的感覺。
衛夫人依舊在打聽消息中,絮絮叨叨地說個不停:“……你不是說和林側妃關係平平嗎?怎的你不過開口一提,她便應下了。不過沒關係,進宮去多結實些貴人。林側妃可是很討長公主、太妃、還有皇後的喜歡呢……人家弟弟也很厲害……還有,你可能不知道,你那嬸嬸是寧家的閨女,不知道作的什麽孽,她那個妹妹做的那些事喲,害得咱們都不太好和攝政王府走動……你可要把握好這個機會……”
吳秋盯著婆婆張張合合不停的嘴,麵上一副溫順樣兒。婆婆說到林氏的弟弟,心底才有了點波瀾,暗暗道,你可能不知道。要不是林家沒瞧上我,我哪會嫁給你兒子呢……
“嗯,媳婦都明白的,娘你放心。”不論衛夫人多麽的愛發牢騷。吳秋永遠展現了一副恭敬柔順、端莊謙卑的模樣,回答也有百分之八十的相似度。
衛夫人喜歡她的聽話,繼續為她引薦著,這家侯夫人,那家國公小姐……
林七許望著那婆媳倆,不禁被過往迷住了心神。
直到惠和屈尊降貴地尋過來。微笑道:“瞧你這出神樣,想什麽呢。”
曾經最蒼白的自卑感慢慢湧來,林七許好容易才壓住心底的悵惘,方靜靜道:“衛家的大少奶奶是我從前的一位朋友,我們還約好,一起進宮去看楚小媛。”
惠和長公主清淡道:“不是來敘舊,而是來攀交情的罷。那衛夫人的性子再清楚沒有了,以往寧側妃得寵時,對她那弟妹巴結討好,後來寧家稍有落魄,便成日發牢騷地抱怨。”
林七許聳一聳肩,笑道:“還指望婆婆多好麽,吳秋她一向是個明白人。”
惠和玩笑道:“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太妃昨日還和我說起,你又貼心又周全。”不過可惜,不是嫡親的兒媳婦。
“太妃是太妃,衛夫人的性子自然沒法和太妃相提並論。”林七許無意道,“也是王妃明理,否則太妃在宮裏喜歡完我,回府就慘了。”哪幾個正經的夫人會喜歡一個比自己更受婆婆喜愛的妾室呢。
惠和很有感慨:“嗯,我那弟妹一向不錯。”
攝政王妃的為人,是林七許遠在江南就聽聞過的好名聲。她微微低頭,有些苦澀:“王妃她也不容易的。”聲音很輕。
惠和沒有和一個小老婆背後討論大老婆的癖好。她拉著林七許往後頭的屏風處去,這一幕剛好落進在與寧國公夫人說話的攝政王妃眼裏,寧國公夫人對林氏一向沒什麽好感,這姐弟倆落他們國公府的麵子落成滿京城的笑柄,且鄭蕙也是她從小看大的侄孫女,自然心頭偏愛了點。
“林氏巴結人的功夫很令人刮目相看。”開口的是寧國公世子夫人,揣摩著婆婆臉色小小奉承了一句。
寧國公夫人自持身份,怎好去說妾室的不是。可攝政王妃卻為林氏說著好話:“惠和長姐喜歡她,是她的福氣,也是王府的福氣。我有時分不開身,沒法在太妃跟前盡孝,王爺又忙於政務,多虧了林氏常伴太妃左右。”
寧國公世子夫人不曾想攝政王妃居然真的為林氏非常盡責地說著實話,心裏隻想,難怪人人都說攝政王妃厲害,光這明麵上對妾室的風度,就不是旁人能比擬的。僅管被駁回了話,她也不惱,隻笑道:“總歸也是王妃您教導有方。”
攝政王妃道:“您真謙虛,我那嫂子可不是您親閨女麽,又在國公夫人膝下養過幾年,通身的好家教好規矩,您這麽妄自菲薄的,看你婆婆回去不數落你。”
這話說得非常全麵,既恭維了寧國公夫人倆婆媳,又不顯得自己掉價。最後用一種親切而熟稔的語氣告訴旁聽的眾人,咱們倆家關係多好呀。
攝政王妃一麵同這對婆媳打著哈哈,一麵思忖著林氏近來的行為。自打從隨國公府回來,林氏就莫名其妙地失寵了,王爺和她大致說了遍經過,可惜後來他們又去細細調查了一回,查出來的事實比林氏說的還要玄乎。
惠和那日和林氏在一起,今兒又特意下帖子叫林氏來。
攝政王妃很難不多想。(未完待續。)
麵對長公主的請帖,攝政王夫婦倆自然首肯。
第一次去靖安侯府,林七許的心態極其微妙。這座府邸,有一位曾可能是她夫婿的女婿,還有一位曾可能是她弟媳婦的兒媳婦。以上並不可怕,而是她居然在女眷雲集的廳堂中,見到了笑容滿麵的陳氏。
趙成淵也來了!
林七許心猛然一沉。
祝壽時,謝儇會碰上他吧?僅管謝儇早得知消息,會有防範,可有些事,不是預防了就可以不害怕的。
惠和從來不容易被人搭話,姿態超然地坐在上方,略略和攝政王妃等人寒暄幾句後,她見林七許在那邊與幾個衛家的人相談甚歡,從兩方神情看來,顯然是舊識。
“真的是好久不見,吳姐姐。”林七許淡淡道。吳秋已是衛家的新婦了,聽聞丈夫是衛侯的嫡長子,比她小一歲。想起弟弟曾經嫌棄的表情,她真是不得不感歎,這圈子太他媽小了,抬頭低頭都是熟人呐。
還是江南的熟人。
吳秋其貌不揚,聲音倒很溫婉,道:“是啊,再見都不一樣了。”林氏成了王府側妃,楚親菱成了眾人口中張揚跋扈的楚小媛,還有那從前活絡大方的堂姐,上回來衛家作客,整個人都假的可怕……
吳秋的婆婆覺得媳婦人緣廣闊,光攝政王府的姬妾就認識倆,一個是側妃林氏,一個是養著大公子的吳氏,在旁邊神態和藹。
林七許道:“王府裏的吳姐姐從前在蘇州,我都未曾見過。想來是跟著父親一直在外吧?”攝政王妃還曾疑惑過,說她和吳氏都是江南名門的小姐。怎的從未見過麵。
吳秋點頭道:“確實如此,四姐姐她一般都隨叔父在任上。”
林七許與吳姬接觸地真的不多,還不如吳秋呢。二人說了會子話,還一起約好什麽時辰去宮裏看望親菱。末了,林七許沒有遺漏掉衛夫人眼底的滿意。
可能在吳秋的婆婆眼裏,這媳婦年紀大又不好看,唯一的優點就數端穩持重,知道自己的缺陷。兒子常往風月場所跑。真娶個河東獅進府,定會家宅不寧,吳氏家世中等,容貌中下,人卻規矩,做婆婆的往往喜歡這種攏不住兒子心的兒媳。
任何人,都喜歡秀優越的感覺。
衛夫人依舊在打聽消息中,絮絮叨叨地說個不停:“……你不是說和林側妃關係平平嗎?怎的你不過開口一提,她便應下了。不過沒關係,進宮去多結實些貴人。林側妃可是很討長公主、太妃、還有皇後的喜歡呢……人家弟弟也很厲害……還有,你可能不知道,你那嬸嬸是寧家的閨女,不知道作的什麽孽,她那個妹妹做的那些事喲,害得咱們都不太好和攝政王府走動……你可要把握好這個機會……”
吳秋盯著婆婆張張合合不停的嘴,麵上一副溫順樣兒。婆婆說到林氏的弟弟,心底才有了點波瀾,暗暗道,你可能不知道。要不是林家沒瞧上我,我哪會嫁給你兒子呢……
“嗯,媳婦都明白的,娘你放心。”不論衛夫人多麽的愛發牢騷。吳秋永遠展現了一副恭敬柔順、端莊謙卑的模樣,回答也有百分之八十的相似度。
衛夫人喜歡她的聽話,繼續為她引薦著,這家侯夫人,那家國公小姐……
林七許望著那婆媳倆,不禁被過往迷住了心神。
直到惠和屈尊降貴地尋過來。微笑道:“瞧你這出神樣,想什麽呢。”
曾經最蒼白的自卑感慢慢湧來,林七許好容易才壓住心底的悵惘,方靜靜道:“衛家的大少奶奶是我從前的一位朋友,我們還約好,一起進宮去看楚小媛。”
惠和長公主清淡道:“不是來敘舊,而是來攀交情的罷。那衛夫人的性子再清楚沒有了,以往寧側妃得寵時,對她那弟妹巴結討好,後來寧家稍有落魄,便成日發牢騷地抱怨。”
林七許聳一聳肩,笑道:“還指望婆婆多好麽,吳秋她一向是個明白人。”
惠和玩笑道:“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太妃昨日還和我說起,你又貼心又周全。”不過可惜,不是嫡親的兒媳婦。
“太妃是太妃,衛夫人的性子自然沒法和太妃相提並論。”林七許無意道,“也是王妃明理,否則太妃在宮裏喜歡完我,回府就慘了。”哪幾個正經的夫人會喜歡一個比自己更受婆婆喜愛的妾室呢。
惠和很有感慨:“嗯,我那弟妹一向不錯。”
攝政王妃的為人,是林七許遠在江南就聽聞過的好名聲。她微微低頭,有些苦澀:“王妃她也不容易的。”聲音很輕。
惠和沒有和一個小老婆背後討論大老婆的癖好。她拉著林七許往後頭的屏風處去,這一幕剛好落進在與寧國公夫人說話的攝政王妃眼裏,寧國公夫人對林氏一向沒什麽好感,這姐弟倆落他們國公府的麵子落成滿京城的笑柄,且鄭蕙也是她從小看大的侄孫女,自然心頭偏愛了點。
“林氏巴結人的功夫很令人刮目相看。”開口的是寧國公世子夫人,揣摩著婆婆臉色小小奉承了一句。
寧國公夫人自持身份,怎好去說妾室的不是。可攝政王妃卻為林氏說著好話:“惠和長姐喜歡她,是她的福氣,也是王府的福氣。我有時分不開身,沒法在太妃跟前盡孝,王爺又忙於政務,多虧了林氏常伴太妃左右。”
寧國公世子夫人不曾想攝政王妃居然真的為林氏非常盡責地說著實話,心裏隻想,難怪人人都說攝政王妃厲害,光這明麵上對妾室的風度,就不是旁人能比擬的。僅管被駁回了話,她也不惱,隻笑道:“總歸也是王妃您教導有方。”
攝政王妃道:“您真謙虛,我那嫂子可不是您親閨女麽,又在國公夫人膝下養過幾年,通身的好家教好規矩,您這麽妄自菲薄的,看你婆婆回去不數落你。”
這話說得非常全麵,既恭維了寧國公夫人倆婆媳,又不顯得自己掉價。最後用一種親切而熟稔的語氣告訴旁聽的眾人,咱們倆家關係多好呀。
攝政王妃一麵同這對婆媳打著哈哈,一麵思忖著林氏近來的行為。自打從隨國公府回來,林氏就莫名其妙地失寵了,王爺和她大致說了遍經過,可惜後來他們又去細細調查了一回,查出來的事實比林氏說的還要玄乎。
惠和那日和林氏在一起,今兒又特意下帖子叫林氏來。
攝政王妃很難不多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