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全場震驚。
特別是那些郡國入京述職的官員,更是眼珠子都瞪了出來。
太子入殿旁聽,這是當今天子冊立太子之後就有的傳統。
但這長孫入殿聽事是什麽鬼?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知道,要變天了!
所謂『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
中國自古講究名正言順。
特別是國家,尤其是皇室,名正言順真的很重要!
長孫入殿聽事,幾乎就等於告訴天下——其實,朕也並不一定真的要讓太子即位。
這幾乎是核彈一樣的訊息!
很多人甚至恍恍惚惚,沒有從中回神過來。
而九卿們,卻都是一副『這一天終於來了』的表情。
李禹一案後,每一個人都有這個心理準備了。
畢竟,漢家建太子的法理和依據都是源於『豫建太子,所以安宗廟』。
故而,宗廟重於君!
祖宗神靈和社稷安定,比天子要重要得多!
對漢季大臣和士大夫們來說,忠君雖然是很重要的。
但還有比忠君更重要的事情——忠於社稷,忠於宗廟!
特別是公羊思潮興盛後,這個理念就已經被渲染的舉世皆知。
公羊學派的主張,是源於歷史的種種悲劇。
為了避免楚靈王、秦武王以及齊靈公這樣的悲劇再次上演,遺禍天下。
故而,從董仲舒開始,就開始借太宗立先帝故事和高帝立惠帝故事,這一正一反兩個典型來宣揚『宗廟重於君』的理念。
而這無疑,踏出了很關鍵的一步。
化家為國,化家天下為天下人之天下!
而且,這個主張,可比公羊學派的激進派,從呂不韋那裏抄來的『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更容易被世人和統治者接受。
畢竟,漢家歷代天子,皆是自詡『以孝治天下』。
而最大的孝順,當然是宗廟安寧,列祖列宗,有血食可享。
而當朝太子劉據,很不幸,因為李禹一案,被士大夫們懷疑了。
有很多人私底下議論說:「太子連身邊的近臣,也不能掌握,翌日登臨大寶,怕是非社稷之福啊!」
而朝堂卻沒有對此作出過任何反應。
天子,甚至都沒有下詔嘉勉太子,以慰其心。
所以,九卿其實已經都預料到會有這麽一天了。
隻是,大家沒有料到,這一天居然來的這麽早!
太子和長孫一起上殿聽事?
這不就是告訴全世界——當今天子有意冊立太孫?
從皇長孫到皇太孫,看似隻是一字之差,但實則地位有天壤之別。
前者,隻是長孫而已,未來能不能即位,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而後者,板上釘釘,確認可以即位。
哪怕太子未來登基,想要另立太子,也是做不到的。
原因很簡單,此乃當今天子冊立的。
能廢的,也隻有當今天子!
太子哪怕升格為天子,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甚至連想都不能想。
因為,隻要想了,就是不孝!
不孝之君,乃是昏君。
昏君就是夏桀商紂周厲,對諸夏民族來說,假如在位天子被確認是又一個夏桀商紂周厲,那麽……
參考一下尚書的先王之訓,仔細想想詩經的王者之歌,再看看春秋之上記述的慘痛歷史。
每一個有良知的人,都知道,應當弔民伐罪!
不然,未來春秋之上,自己的名字,就要被萬世唾棄和鞭笞!
第0658章 變天(2)
片刻後,身穿袞服,頭戴九琉的太子劉據和長孫劉進,就被太常的禮官,引導著來到殿中。
「兒臣恭問父皇聖安!」
「孫臣進,頓首再拜,恭問皇祖父安……」
「免禮!」天子輕聲擺手,然後轉頭對身側的張安世吩咐:「尚書令,為太子、長孫賜座!」
「諾!」張安世恭身領命。
然後親自走下台階,帶著衛兵,為太子據和長孫劉進,在禦階之下的一側,準備好坐席。
再將這兩人安排,坐到各自的位置上。
作為太子,劉據自然理所當然的占據了最好的位置。
就在禦階之下的左側,這個位置既可以聽清楚殿中大臣們的報告,也能聽清楚甚至看清楚禦座之上的天子話語、神色。
他坐在此處,已經差不多有二十年了。
自加冠開始,他就坐在此地,旁聽政務,學習朝政。
而作為長孫,劉進被安排坐到劉據的下首,兩者大約相隔五步左右。
看得出來,這是被精心設計和準備的安排。
張越站在禦階上,居高臨下,視野當然很開闊。
所以,他能清楚的看到,劉據和劉進這對父子的表情。
出乎意料的,劉據似乎沒有太多尷尬之色。
甚至,臉上很是坦然。
似乎對這個結果,早有預知。
反倒是劉進,坐在位置上,很是局促不安,非常的惶恐。
這是一個很關鍵的細節!
倘若,劉進的神色沒有表演的成分的話,那麽,這就意味著很可能,他在今天之前,一直被蒙在鼓裏。
甚至說不定,就連上朝前,恐怕也以為隻是來走個過場。
特別是那些郡國入京述職的官員,更是眼珠子都瞪了出來。
太子入殿旁聽,這是當今天子冊立太子之後就有的傳統。
但這長孫入殿聽事是什麽鬼?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知道,要變天了!
所謂『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
中國自古講究名正言順。
特別是國家,尤其是皇室,名正言順真的很重要!
長孫入殿聽事,幾乎就等於告訴天下——其實,朕也並不一定真的要讓太子即位。
這幾乎是核彈一樣的訊息!
很多人甚至恍恍惚惚,沒有從中回神過來。
而九卿們,卻都是一副『這一天終於來了』的表情。
李禹一案後,每一個人都有這個心理準備了。
畢竟,漢家建太子的法理和依據都是源於『豫建太子,所以安宗廟』。
故而,宗廟重於君!
祖宗神靈和社稷安定,比天子要重要得多!
對漢季大臣和士大夫們來說,忠君雖然是很重要的。
但還有比忠君更重要的事情——忠於社稷,忠於宗廟!
特別是公羊思潮興盛後,這個理念就已經被渲染的舉世皆知。
公羊學派的主張,是源於歷史的種種悲劇。
為了避免楚靈王、秦武王以及齊靈公這樣的悲劇再次上演,遺禍天下。
故而,從董仲舒開始,就開始借太宗立先帝故事和高帝立惠帝故事,這一正一反兩個典型來宣揚『宗廟重於君』的理念。
而這無疑,踏出了很關鍵的一步。
化家為國,化家天下為天下人之天下!
而且,這個主張,可比公羊學派的激進派,從呂不韋那裏抄來的『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更容易被世人和統治者接受。
畢竟,漢家歷代天子,皆是自詡『以孝治天下』。
而最大的孝順,當然是宗廟安寧,列祖列宗,有血食可享。
而當朝太子劉據,很不幸,因為李禹一案,被士大夫們懷疑了。
有很多人私底下議論說:「太子連身邊的近臣,也不能掌握,翌日登臨大寶,怕是非社稷之福啊!」
而朝堂卻沒有對此作出過任何反應。
天子,甚至都沒有下詔嘉勉太子,以慰其心。
所以,九卿其實已經都預料到會有這麽一天了。
隻是,大家沒有料到,這一天居然來的這麽早!
太子和長孫一起上殿聽事?
這不就是告訴全世界——當今天子有意冊立太孫?
從皇長孫到皇太孫,看似隻是一字之差,但實則地位有天壤之別。
前者,隻是長孫而已,未來能不能即位,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而後者,板上釘釘,確認可以即位。
哪怕太子未來登基,想要另立太子,也是做不到的。
原因很簡單,此乃當今天子冊立的。
能廢的,也隻有當今天子!
太子哪怕升格為天子,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甚至連想都不能想。
因為,隻要想了,就是不孝!
不孝之君,乃是昏君。
昏君就是夏桀商紂周厲,對諸夏民族來說,假如在位天子被確認是又一個夏桀商紂周厲,那麽……
參考一下尚書的先王之訓,仔細想想詩經的王者之歌,再看看春秋之上記述的慘痛歷史。
每一個有良知的人,都知道,應當弔民伐罪!
不然,未來春秋之上,自己的名字,就要被萬世唾棄和鞭笞!
第0658章 變天(2)
片刻後,身穿袞服,頭戴九琉的太子劉據和長孫劉進,就被太常的禮官,引導著來到殿中。
「兒臣恭問父皇聖安!」
「孫臣進,頓首再拜,恭問皇祖父安……」
「免禮!」天子輕聲擺手,然後轉頭對身側的張安世吩咐:「尚書令,為太子、長孫賜座!」
「諾!」張安世恭身領命。
然後親自走下台階,帶著衛兵,為太子據和長孫劉進,在禦階之下的一側,準備好坐席。
再將這兩人安排,坐到各自的位置上。
作為太子,劉據自然理所當然的占據了最好的位置。
就在禦階之下的左側,這個位置既可以聽清楚殿中大臣們的報告,也能聽清楚甚至看清楚禦座之上的天子話語、神色。
他坐在此處,已經差不多有二十年了。
自加冠開始,他就坐在此地,旁聽政務,學習朝政。
而作為長孫,劉進被安排坐到劉據的下首,兩者大約相隔五步左右。
看得出來,這是被精心設計和準備的安排。
張越站在禦階上,居高臨下,視野當然很開闊。
所以,他能清楚的看到,劉據和劉進這對父子的表情。
出乎意料的,劉據似乎沒有太多尷尬之色。
甚至,臉上很是坦然。
似乎對這個結果,早有預知。
反倒是劉進,坐在位置上,很是局促不安,非常的惶恐。
這是一個很關鍵的細節!
倘若,劉進的神色沒有表演的成分的話,那麽,這就意味著很可能,他在今天之前,一直被蒙在鼓裏。
甚至說不定,就連上朝前,恐怕也以為隻是來走個過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