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他也接受到訊息了。


    很快,差不多整個新豐的官僚結構,都會得到這個訊息。


    從長孫變成太孫,一字之隔,地位卻是千差萬別。


    畢竟,再厲害的長孫也隻是長孫而已。


    在母以子貴,子以母貴的漢室,劉進的出身其實並不好。


    他是史良娣所出,不是太子妃王氏的嫡出。


    母族背景也不深厚,其母族史家隻是鴻固原的一個地主人家,平平無奇。


    家裏麵既沒有大將,也沒有位高權重的高階官員。


    而太子據卻還有三個兒子。


    在事實上來說,現在的劉進能有現在的地位,依靠的是來自當今天子的寵溺。


    太子據本人雖然也喜歡這個長子,然而……


    宮廷裏的事情,誰說得準?


    未來的事情,誰又說得清楚?


    況且,張越其實也不是很放心太子劉據。


    這位太子是個君子,素喜敦厚文靜,這自然是優點,但換一個角度想想,是不是就說明這位太子殿下其實耳根子軟,性格優柔寡斷,容易被他人影響呢?


    所以,為免夜長夢多,也為了讓其他人放心,更為了將來,劉進必須從長孫變成太孫。


    這個事情隻要成了。


    那麽未來,縱然劉據登基了,卻也再沒有辦法廢長立幼,這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好事情。


    隻是,這個事情,操作起來,不是那麽容易。


    張越還得捋一捋關係,好好想想怎麽操作。


    在事前,他還得和劉進、劉據父子好好談談,讓劉據也能接受這個事情。


    畢竟,若無劉據首肯與支持,此事就幾乎沒有什麽操作空間了。


    想著這個事情,張越就有些頭疼。


    感覺無比棘手和麻煩。


    但卻偏偏不得不去做,甚至隻能去做!


    因為……


    下麵的人,都在指著他這個上官,帶領大傢夥一起建小康,致太平,順便走上人生巔峰。


    這些人中,能拿理想與夢想當飯吃的,終究隻是少數。


    大多數人,肯定指望著跟著張越和劉進,逆襲貴富美,出任兩千石,走上人生巔峰。


    張越若是一直拖著不肯給他們希望,時間一久看不到希望的人,當然會用腳投票,做出他們的選擇。


    天授不取,必遭天譴!


    想到這裏,張越也是無奈的嘆了口氣,在陳萬年和桑鈞的簇擁下,步出工商署官邸,來到了少府的工坊之中。


    這裏已經徹底變成了西元前東北亞地區,技術水平最高的手工業工坊之一!


    工坊之內,數百間大大小小的房子,連綿不絕,一千多少府能工巧匠與兩千多官奴婢,在其中穿梭往來。


    尤為矚目的,當屬被建在工坊核心地帶的五座大型冶煉爐。


    張越目測,這五座冶鐵爐,最矮的恐怕也有三米多高,最高的可能超過五米。


    滾滾濃煙從爐上升騰而起,爐的四麵開有風口,安裝著少府製造的鼓橐。


    所謂鼓橐,其實是鼓風機的原始形態。


    從外表上看,它是一種由牛皮縫製起來的皮囊,可能裏麵安裝了撐環與擋板,可以通過人力鼓風進入冶煉爐之中,使得爐溫升高。


    成源無比驕傲的站在這五座豎爐前,向張越介紹著:「侍中,僅僅是這五座豎爐,每日便可出精鐵兩三千斤!」


    「隻是可惜,新豐縣本身沒有鐵礦,隻能從藍田的鐵官處採購來冶煉的生鐵……」


    張越抬起頭,望著這些豎爐,腦海中無數資料與消息閃過。


    蘭台記載的數據和後世的數據,立刻就綜合到一起,讓他在腦海中形成這些豎爐的基本參數與三維結構圖。


    它們應該是一種標準的豎爐。


    所謂豎爐,顧名思義,就是直立的冶鐵爐。


    這是冶鐵技術在漢代進步標誌之一——舊秦和戰國時期,鐵已經開始被諸夏民族冶煉和運用在各個領域。


    但是彼時,冶鐵技術不過關。


    煉出來的鐵,質量差,含硫量高,易脆易斷,與之相比當時已經成熟的青銅技術,要可靠和穩定的多。


    所以,戰國時代的結局是——大規模製造和使用青銅兵器的秦國,靠著登峰造極的青銅技術,吊打了使用各先進的鐵兵器的東方列國,完成統一!


    但在漢季,一切都改變了。


    因為,冶鐵爐出現了!


    當這種劃時代的高爐出現,立刻就淘汰掉了舊有的坩爐煉鐵。


    特別是在漢少府和那些曾經的超級鐵商工坊之中,大型冶鐵爐,迅速的淘汰掉了坩爐和曾經的青銅冶煉業。


    至遲在當今天子統治時期,豎爐技術開始出現。


    並立刻取代其他舊有的冶鐵爐。


    這種豎爐,可能以後世的眼光來看,充斥著各種缺陷和不安全的設計、不合理的地方。


    但在當代,卻是漢家強大的根基之一。


    因為……


    以張越所知,後世的考古學家曾經發現和出土了大量漢代豎爐遺址。


    經過復原後,人們得出一個結論——這種豎爐,平均每日可以出鐵0.5-1噸,或者冶煉200公斤以上的精鐵。


    尤其是在古滎鎮出土的完整漢代中葉豎爐,讓人嘆為觀止。


    而綜合蘭台的記錄與後世考古發現的數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要做門閥(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要離刺荊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要離刺荊軻並收藏我要做門閥(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