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當眾人初初開始接觸時,準備擼起袖子大幹一場時,他們才愕然發現。


    他們其實——根—本—不—懂—怎—麽—修—水—利!


    別說陳萬年,就是貢禹王吉甚至是新豐本地的鄉紳們,也是撓著頭,急不可耐的左思右想,卻想不出辦法來。


    本來,在沒做這個事情以前,很多人都覺得,修渠道嘛?誰不會?


    就是挖坑而已。


    也隻有等到真正動手準備的時候,他們才發現,需要做的工作,似乎有很多很多!


    而新豐縣的地質情況,又非常複雜。


    最最重要的是——他們沒有前人經驗可以借鑑。


    在過去,大家關注的焦點,從來都是鄭國渠、龍首渠、六輔渠這種超級工程。


    像新豐這樣的小水利,最長撐死也就十來裏的小水利,幾乎無人問津,也很少有人研究。


    於是,怎麽修?修多大?多深?用什麽材料?怎麽設計?


    一無所知!


    本來,若隻是單獨一條,可能硬著頭皮也就上了。


    但偏偏,整個新豐的水利渠道,最終將要連成一條網絡!


    這就……


    讓人有些無從下嘴了。


    哪怕是陳萬年這樣的積年老吏,也是兩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從哪裏下嘴?!


    也是直到這個時候,眾人才猛然清醒,為自己的自大與無知,深感慚愧。


    第0506章 嚴禁公款吃喝


    張越聽著,微微一笑,抬手道:「此事且先不急……待本官與丁令吏將一個事物做好再說……」


    在離開新豐前,張越將幾卷書簡交給了丁緩,請丁緩帶人實驗。


    目的嘛,是為了一個黑科技!


    一個在如今這個時代來說,稱得上超級無敵的黑科技——水泥!


    不過,當然是土的。


    土法水泥的技術難度一點也不高!


    事實上,幾乎不存在技術難點,就連原料也是現成的。


    漢室,有著規模龐大冶鐵業和陶瓷業。


    兩者都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譬如爐渣、碎磚、礦渣等等。


    隻要將這些廢棄物收集起來,然後按比例摻入石膏、生石灰,再用火煆燒,就能得出水泥。


    在強度方麵,一點也不遜色工業水泥。


    唯一的問題是產量少、耗能大,汙染大!


    經濟效益低的令人髮指!


    但即使如此,在後世九十年代和新世紀之初,地方上的很多鄉村,有著石灰資源的地方,都存在著大大小小的土水泥作坊。


    工人們戴著厚厚的口罩,滿身都是白灰的模樣,曾在張越少年時期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隻是,他不是學工業的,也不懂配比。


    但沒關係,材料知道就行,讓人去實驗就好了。


    多實驗幾次,總能成功。


    隻要這種土法水泥製備成功,那麽,新豐的水利建設問題就解決一個最重要的難題——將來的維護和修葺問題。


    事實上鄭國渠、龍首渠、六輔渠等等超級工程,在近些年來,因為缺乏修葺,已經出現了種種問題。


    主要原因是夯土的渠道,已經不堪長期壓力,而紛紛垮塌。


    地方上,每年都要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來維護。


    若有了水泥,哪怕隻是少量生產的水泥製品,未來的渠道的運營維護成本也將大大減少。


    更重要的是,隻要水泥出現,並且開始被廣泛使用。


    諸夏的道路交通問題,就能得到改善,從而促進商業的發展與興盛。


    或許說不定,未來馳道,將會變成水泥馳道。


    當然,對新豐現在來說,水泥一旦出現,就會立刻成為水利建設中最重要的原料,從而大大降低渠道建設費用,提高建設速度。


    「本官離開新豐將近半月……」張越沉吟片刻後,道:「本官離開這段時間,新豐縣中發生的事情與相關處理情況,請諸君盡快做一個簡報,向本官報告……」


    「此外……」張越沉吟片刻後,道:「諸有司的質日報告,本官要盡快看到!」


    「諾!」陳萬年帶著群僚紛紛恭身,道:「侍中歸來之前,下官就已經命有司諸官,上繳了質日……」


    他回過頭,朝身後招了招手,立刻有官吏,抱著兩個箱子上前,送到張越案上。


    張越接過來,打開看了看,滿意的點點頭。


    質日!


    是秦漢兩代官員的日常活動記錄總結。


    有點像原始的日記,一般是記錄在竹簡上,記錄官員的日常活動和私下會客見麵、工作情況。


    大抵類似於後世一些大公司的管理層交給上級的工作簡報。


    後世曾出土大量類似的文物,從秦至漢皆有,這表明秦漢兩代官員,都有責任和義務,撰寫類似的日記報告給上級。


    同時,這種質日形式的筆錄,也是官員的傳家寶。


    是培養下一代官吏的最好教材!


    自張越到任後,就已經規定,新豐全縣四百石以上官吏要按時向縣衙報告自己的質日,以供查詢。


    這也算是一種另類的考勤吧。


    有助於張越了解和認知,基層官員的工作情況和他們遇到的問題,從而做出針對性的安排。


    也正是因為有這麽一個製度在,使得張越哪怕坐在縣衙,也能基本掌握全縣動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要做門閥(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要離刺荊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要離刺荊軻並收藏我要做門閥(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