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之後,天下依附者越來越多。
無數仕途不得意,乃至於被打壓的學派大儒也紛紛向劉據靠攏。
不獨一個穀梁。
更有公羊學派的死敵,同為《春秋》學派的《左氏》一脈來投。
隻是,《左氏春秋》的理念和主張,與當世公認和人們認可的理念,相去甚遠,所以人數並不多。
此刻,太子劉據正坐於一處明堂之中,左右數十名士大夫,環繞著他,眾人一同研讀著《春秋》經義。
這也是劉據最喜歡的事情了。
正討論的漸入佳境之時,忽然有臣子入內,拜道:「家上,剛剛從長安城中傳來消息:長孫殿下與侍中領新豐令張子重去了蘭台……」
「蘭台?」劉據聽了,神色一變,揮揮手站起身來,走過去問道:「進兒好好的,為何去蘭台?」
「不知……」這臣子答道:「不過,臣聽說是侍中領新豐令張子重去東宮相邀的……」
「哦……」劉據聽了,微微沉思片刻,然後道:「孤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明堂之中的士大夫們聽著,卻都是炸開了鍋。
「家上!」一個身著儒冠的中年士大夫拜道:「長孫近來與那張子重往來甚密,臣擔心長孫為其所迷惑,失了正心……請家上明斷……」
劉據看著那人,正是他平素頗為敬重的一個大儒王宣。
其治《春秋左傳》,乃是博望苑中有名的君子。
而這《春秋左傳》乃是《春秋》在傳諸經之中,歷來與《公羊》《穀梁》並稱。
有意思的是,《春秋左傳》其實是在孔子的《春秋》基礎上,由魯人左丘明增補而定的一個版本。
所以,在當世之人眼中,《左傳》不該冠春秋之名。
公羊學派甚至直接將《左傳》開除了《春秋》經文的行列,認為《左傳》是一個獨立的經文,非孔子所作。
一些極端的公羊學派學者甚至認為《左傳》是史書,而非經義。
《左傳》的學者當然不服,於是慘遭鎮壓。
公羊學派這些年來有時候連《穀梁》也懶得打壓,但隻要發現了《左傳》的學者,那一定是除惡務盡!
因為,在公羊學派的眼裏,穀梁學派最多隻是誤入歧途,還可以拯救。
但這《左傳》學者,卻已經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藥。
而且,很多人認為《左傳》的學者,就是當世之少正卯。
必定要除之而後快。
在公羊學派的打壓下,《左傳》的學者們別說當官了,連說話的地方都快沒有了。
在這涉及學派與思想的鬥爭中,《左傳》一係一敗塗地。
「王公言重了吧……」劉據聞言,稍稍皺眉,道:「那張子重孤也有所耳聞,其於太學門外所留《春秋二十八義》,孤也略有所聞,其文字正直,其說正義,長孫怎麽會被其蠱惑呢?」
「且我劉氏,自古就是許子孫自由交友……」
「天子連孤與諸君往來,也從不幹涉,隻是不喜而已……孤又怎麽可以去幹涉長孫交友?」
作為帝國儲君,劉據從小就被天子視為繼承人,及至稍微年長,便詔受《公羊》,隻是公羊學之說太過剛烈、勇武,與他性格不合,他才轉而去學穀梁,然後又接觸到了左傳。
這些年來,雖然他與公羊學派保持了一定距離。
但,到底也讀過公羊學的書,所以,劉據並不覺得,劉進和那張子重交往有什麽問題。
在場諸生,卻都是急了。
那張子重雖然是黃老學派出生,但卻與太學的公羊學派,關係莫逆。
有傳言說,董越那個混蛋甚至有意代父收徒,因其為公羊傳人。
這可真是叔可忍,嬸嬸不能忍了!
《春秋》諸子,這二三十年來,圍繞著『究竟誰是孔子真正傳人,誰又是春秋最正確的解讀人』發生了極為激烈和慘烈的鬥爭。
尤其是《左傳》諸生,都快被公羊爸爸打成腦癱了。
公羊學派從地方到中央,對《左傳》發動了猛烈而殘酷的打壓。
但凡公羊學強盛的地方,《左傳》弟子別說做官了,想安安靜靜的做個宅男都不可得。
而現在,那張子重居然將長孫帶去了蘭台?!
這簡直是踩到了在場《左傳》和《穀梁》學者的逆鱗。
原因很簡單。
公羊學派的霸權,共有兩個支撐點。
第一,公羊學派深得當今天子喜歡,正是當今天子親自下場拉偏架,才使得公羊學派有今日霸道。
第二,公羊學派與法家的聯盟,牢不可破。
自故禦史大夫張湯主張和宣揚『春秋決獄』以來,公羊學派就與法家建立了利益同盟。
公羊學派的儒生負責當官,法家的幹吏和酷吏,負責做事。
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一加一等於二。
在公羊學派與法家聯手下,什麽《穀梁》《左傳》都被打的落花流水,《鄒氏春秋》甚至夾起尾巴,袒露腹部,甘做公羊的小弟了。
隻有穀梁和左傳,與公羊學派實在是南轅北轍,如同水火難以相融,隻能抗爭到底。
現在,那個什麽張子重,一個幸進小人,居然把手伸進了穀梁與左傳最後的希望,最後的淨土,大漢帝國的未來身上?
無數仕途不得意,乃至於被打壓的學派大儒也紛紛向劉據靠攏。
不獨一個穀梁。
更有公羊學派的死敵,同為《春秋》學派的《左氏》一脈來投。
隻是,《左氏春秋》的理念和主張,與當世公認和人們認可的理念,相去甚遠,所以人數並不多。
此刻,太子劉據正坐於一處明堂之中,左右數十名士大夫,環繞著他,眾人一同研讀著《春秋》經義。
這也是劉據最喜歡的事情了。
正討論的漸入佳境之時,忽然有臣子入內,拜道:「家上,剛剛從長安城中傳來消息:長孫殿下與侍中領新豐令張子重去了蘭台……」
「蘭台?」劉據聽了,神色一變,揮揮手站起身來,走過去問道:「進兒好好的,為何去蘭台?」
「不知……」這臣子答道:「不過,臣聽說是侍中領新豐令張子重去東宮相邀的……」
「哦……」劉據聽了,微微沉思片刻,然後道:「孤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明堂之中的士大夫們聽著,卻都是炸開了鍋。
「家上!」一個身著儒冠的中年士大夫拜道:「長孫近來與那張子重往來甚密,臣擔心長孫為其所迷惑,失了正心……請家上明斷……」
劉據看著那人,正是他平素頗為敬重的一個大儒王宣。
其治《春秋左傳》,乃是博望苑中有名的君子。
而這《春秋左傳》乃是《春秋》在傳諸經之中,歷來與《公羊》《穀梁》並稱。
有意思的是,《春秋左傳》其實是在孔子的《春秋》基礎上,由魯人左丘明增補而定的一個版本。
所以,在當世之人眼中,《左傳》不該冠春秋之名。
公羊學派甚至直接將《左傳》開除了《春秋》經文的行列,認為《左傳》是一個獨立的經文,非孔子所作。
一些極端的公羊學派學者甚至認為《左傳》是史書,而非經義。
《左傳》的學者當然不服,於是慘遭鎮壓。
公羊學派這些年來有時候連《穀梁》也懶得打壓,但隻要發現了《左傳》的學者,那一定是除惡務盡!
因為,在公羊學派的眼裏,穀梁學派最多隻是誤入歧途,還可以拯救。
但這《左傳》學者,卻已經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藥。
而且,很多人認為《左傳》的學者,就是當世之少正卯。
必定要除之而後快。
在公羊學派的打壓下,《左傳》的學者們別說當官了,連說話的地方都快沒有了。
在這涉及學派與思想的鬥爭中,《左傳》一係一敗塗地。
「王公言重了吧……」劉據聞言,稍稍皺眉,道:「那張子重孤也有所耳聞,其於太學門外所留《春秋二十八義》,孤也略有所聞,其文字正直,其說正義,長孫怎麽會被其蠱惑呢?」
「且我劉氏,自古就是許子孫自由交友……」
「天子連孤與諸君往來,也從不幹涉,隻是不喜而已……孤又怎麽可以去幹涉長孫交友?」
作為帝國儲君,劉據從小就被天子視為繼承人,及至稍微年長,便詔受《公羊》,隻是公羊學之說太過剛烈、勇武,與他性格不合,他才轉而去學穀梁,然後又接觸到了左傳。
這些年來,雖然他與公羊學派保持了一定距離。
但,到底也讀過公羊學的書,所以,劉據並不覺得,劉進和那張子重交往有什麽問題。
在場諸生,卻都是急了。
那張子重雖然是黃老學派出生,但卻與太學的公羊學派,關係莫逆。
有傳言說,董越那個混蛋甚至有意代父收徒,因其為公羊傳人。
這可真是叔可忍,嬸嬸不能忍了!
《春秋》諸子,這二三十年來,圍繞著『究竟誰是孔子真正傳人,誰又是春秋最正確的解讀人』發生了極為激烈和慘烈的鬥爭。
尤其是《左傳》諸生,都快被公羊爸爸打成腦癱了。
公羊學派從地方到中央,對《左傳》發動了猛烈而殘酷的打壓。
但凡公羊學強盛的地方,《左傳》弟子別說做官了,想安安靜靜的做個宅男都不可得。
而現在,那張子重居然將長孫帶去了蘭台?!
這簡直是踩到了在場《左傳》和《穀梁》學者的逆鱗。
原因很簡單。
公羊學派的霸權,共有兩個支撐點。
第一,公羊學派深得當今天子喜歡,正是當今天子親自下場拉偏架,才使得公羊學派有今日霸道。
第二,公羊學派與法家的聯盟,牢不可破。
自故禦史大夫張湯主張和宣揚『春秋決獄』以來,公羊學派就與法家建立了利益同盟。
公羊學派的儒生負責當官,法家的幹吏和酷吏,負責做事。
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一加一等於二。
在公羊學派與法家聯手下,什麽《穀梁》《左傳》都被打的落花流水,《鄒氏春秋》甚至夾起尾巴,袒露腹部,甘做公羊的小弟了。
隻有穀梁和左傳,與公羊學派實在是南轅北轍,如同水火難以相融,隻能抗爭到底。
現在,那個什麽張子重,一個幸進小人,居然把手伸進了穀梁與左傳最後的希望,最後的淨土,大漢帝國的未來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