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個張毅偏偏就跳起來。


    在學了兩年的黃老之術後,這個小年輕就自以為學的差不多了。


    可以出仕濟世安邦,救國救民了。


    於是,他做了一件事情——抱著自己寫的那堆亂七八糟的策論去了一個地方:長楊宮。


    長楊宮是什麽地方?


    這是秦昭王時期興建的一座行宮,靠近終南山,屬於上林苑的一部分。


    在秦漢兩代,長楊宮就是帝王將相和宮廷貴人最愛去的地方。


    因為此地,有著整個天下最完備的狩獵場。


    年輕的權貴們在此嬉戲遊獵,而來自整個關中甚至整個天下自認為自己『懷才不遇』,有著經天緯地之才的年輕俊傑們,也匯聚於此。


    幹什麽?


    自古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自漢興以來每至夏秋,長楊宮周圍經常會聚集數十乃至於數百名各色士子,捧著自己的文章、策文,像孔雀開屏一樣,爭先恐後的向著那些策馬而過的大人物展示。


    哪怕隻有一個人能稍微駐足,這些人也會得到莫大安慰。


    若有人有幸被人看上,帶回家裏,無論是收做家臣謀士幕僚還是舉薦給朝廷。


    那便會立刻激勵這些人,繼續守候於長楊宮外的馳道。


    數十年來,長楊宮外曾經發生過無數奇蹟和佳話。


    但在如今,這裏卻是儒門士子們的地盤。


    甚至已經被化為儒生的禁臠了。


    一個黃老學派的愣頭青跑去儒家的地盤,能有什麽下場?


    譏諷與排擠是一定的。


    說不定,甚至可能挨一頓揍。


    張毅在長楊宮外苦守三日,雖然沒有挨揍,但卻備受排擠。


    那時,他心中依然抱有期望,甚至可以說滿懷憧憬。


    希冀自己所寫的時勢策文能打動某位大人物,從此踏入仕途,為國出力。


    然而,很快他就知道了自己到底有多麽的幼稚與可笑——當他戰戰兢兢的捧著自己的策文,獻給一個騎著鮮衣怒馬,有著無數侍從簇擁的貴人手裏時,卻隻看到了那個貴人,將他的策文,直接丟進了漏水河的溪流之中。


    「黃老之學,不過陳腐之說,將死之字而已……」那貴人譏笑不已:「小子,吾奉勸一句:還是回家將所學之書,統統燒了吧……」


    若那時,這張毅乖乖的服軟,甚至哪怕隻是不發一言,沉默離開都好。


    但可惜,張毅是一個年方十八,血氣方剛的年輕人。


    如何受的了這樣的羞辱?


    於是,丟下了一句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這簡直就是立g啊!


    更是赤裸裸的嘲諷!


    不止那貴人立刻大怒,便是左近的儒生,也都是怒目而視,火冒三丈。


    然後……


    張毅就被這些人按在地上痛打了一頓,最後丟進了漏水之中。


    若非漏水河窄水淺,恐怕張毅早已經餵了河中魚蝦。


    即使如此,好不容易掙紮著爬上河岸,卻因此受了涼,染了風寒,勉強掙紮著回到家中,立刻便是一病不起。


    最終讓張越撿了便宜,穿越至此。


    搞清楚了這些事情,張越內心深處,卻宛如十萬頭草泥馬狂奔而過。


    作為曾經在國企之中廝混過的人,張越如何不清楚,這世上的人,尤其是知識分子與官僚們,最擅長的便是黨同伐異。


    張毅這一番長楊宮之行,等於是赤裸裸的告訴了整個關中的儒生——快看!快看!南陵縣長水鄉有個黃老餘孽!


    得!


    從此以後別說低調了,恐怕張越隻要醒來,立刻就要麵對來自四麵八方的壓力和打擊。


    何況……這張毅還放了那句嘲諷……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儒家的大人物們或許可能不會在乎一個狂生之言,但若有機會,他們也一定不會放過伸手捏死一隻曾經嘲諷過儒家的螻蟻的機會。


    最讓張越膽戰心驚的,是那位年輕的貴人。


    他姓公孫……


    如今,這關中顯貴的公孫氏,隻有一家——當朝丞相,大將軍長平烈候衛青的親密戰友,葛繹候公孫賀家族!


    這可是一個龐然大物啊!


    哪怕是葛繹候府的一個下人,也可以隨手就捏死類似張氏這樣的小家小戶。


    人家都不需要刻意開口,隻需要暗示一下,下麵自然有的是想要攀附宰相的官僚願意拿張家的人頭來給自己做投名狀。


    「我該怎麽辦?」張越在心裏急速的想了起來。


    跑去給儒生們磕頭服軟認錯?


    別說張越做不出如此噁心和奴顏婢膝之事。


    便是他肯,儒生們願意放過他?


    別開玩笑了!


    經過孫臏與張儀的教育後,世人之人,也不可能再傻到對於異己手下留情。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況且,於儒生們來說,拿一個小不點的腦袋,殺雞駭猴,震懾一下那些私底下蠢蠢欲動的法家、黃老派的貴族大臣,也是相當劃算的買賣!


    而正麵硬剛,也是毫無勝算的事情。


    自元光以來,儒家已經基本控製了漢室的輿論、司法與地方行政。


    除了軍隊他們還沒有辦法插足外,幾乎所有的資源和力量,都已經為儒生們所控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要做門閥(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要離刺荊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要離刺荊軻並收藏我要做門閥(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