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日韓同人]成為霸總兒子之後[娛樂圈] 作者:筆下超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不得不說,這個話題切入點選的不錯,如果是其他更溫和的話語,打定了主意隨便敷衍的李賢因一定不會給予自己的真實反應,也不會對這個心理醫生產生多大的興趣,也許今天晚上的談話就會在尷尬的氣氛中結束。
盯著對麵的人看了一會兒之後,李賢因問道:「原來醫護人員也可以隨意的激怒病人嗎?」他還算委婉,沒直接說周德易像是在耍人玩。
麵對質疑的當事人卻沒有半分心虛,隻是臉上的笑容多少減弱了一些,「心理疾病有非常多種類,每一大類的治療方法都不一樣,更何況每個人患病原因天差地別,我想李先生你自己也清楚,你真的需要一個隻會給你開藥外加閑聊的諮詢師嗎?」
平心而論,對於心理嚴重不健康的病患來說,心理諮詢是很有用的,特別是抑鬱症、焦慮症等會導致自我認知出現偏差的病症,就算隻是閑聊,好的醫生也有辦法以此為治療手段,讓病人的狀況得到控製。
但僅僅是第一次見麵,周德易就可以確定,李賢因並不喜歡這種柔和的語言引導式治療。
盡管對方的不耐煩隱藏的很好,別說其他人,就是身為母親的金女士也沒有察覺到太多,你要讓他說,周德易也說不出具體哪兒不對勁,但這麽多年的治療經驗告訴他,這個小夥子非常抗拒傳統治療,抗拒到隨時在想著跑路的那種。
從醫院轉出的病歷來看,這種抗拒治療的狀況一直都有,隻是時輕時重,李賢因當時的主治醫師很明確的在病歷中表示,出院之前他的抗拒症狀已經減輕至極微弱狀態,可以忽略不計。
這個結論很明顯與現實不符,而能讓醫生做出錯誤的判斷,周德易當然就會懷疑李賢因當時出於逃避治療的目的而進行了一些表麵的哄騙行為。
樂觀點說,李賢因能做出這種舉動,說明他自我意識非常清晰,也明白自己到底在做什麽,可就是太清晰了,對醫生來說,治療難度大大提升,你永遠不知道看起來已經被治癒的人是不是在刻意框你,以至於讓你打出具有欺騙性的「健康證明」。
他覺得這種計策能夠成功,還得得益於李賢因本身偽裝的能力就比較強,麵對這樣的病人就不太適合按照所謂的流程進行治療,轉換一下態度反而能取得一些意料之外的效果。
創傷性應激障礙不是純粹由心理壓力引起的病症,雖然在中後期常常伴有焦慮症等症狀,但那也是因為時常出現幻覺以及睡眠不足等因素間接導致的精神壓力過大,可以說是「併發症」,隻要心理治療人員不對病人有任何事關原則的質疑以及人身攻擊的舉動,多方麵嚐試沒什麽不好。
他們可以是醫生和病患,也可以是朋友,更可以隻是一個出了諮詢所就從沒見過的陌生人,隻要是對治療有幫助的,在周德易看來什麽關係和相處態度都無所謂。
「你應該也不會因為治療而隨意把信任交付給一個陌生人吧,所以……我們幹脆就不談信任,也不談那些讓你痛苦的事兒,聊一些各自的職業生活日常好了。」
因為對方過於不按套路出牌,李賢因緩慢地歪了歪頭,一時間不知道是還誇讚一下他的觀察力出色,能看出來他不是個會輕易交付信任的人,還是吐槽這位著名心理諮詢師的治療手段好像太過「激進」了一點。
李賢因猶豫了一下,還真就順著周德易的話開始聊公司裏的一些瑣事,沒有把那句「這實在不像是治療」說出口,隻要不談具體的病因,浪費時間在這兒耍嘴皮子他也認了,倒要看看這人搞的什麽鬼。
他是看不出來這種純粹的閑扯能有什麽治療效果,反正別指望聊著聊著就能獲得他的信任。
s.m的主要運營的商品就是藝人,李賢因不可能和周德易說一些公司機密,幾個子公司提的也少,特別是s.m r&e,包括正在建的小區和新大樓在內一句也沒提過,周德易好像對這些大眾積極討論的事兒沒興趣,也不曾多問一句,從來都是李賢因怎麽說他就怎麽聽。
在很多東西被埋葬之後,兩個人能具體聊的不多,對話內容自然而然跑到了藝人身上,可作為一位上任時間不算太久、距離藝人們又比較遙遠的社長,腦海中可以扒拉出來當談資的部分實在有限,以至於周德易都沒忍住來了一句:「看起來賢因xi比起娛樂業,更喜歡倒騰些別的。」
就李賢因這娛樂八卦儲備量,一些死忠點兒的追星族都知道的比他多,感覺起來就和沒認真管理公司一樣。
對於周德易的調侃李賢因隻是不痛不癢的哼哼兩聲,明明是第一次見麵,可這人對他說話的語氣尺度卻把握的非常好,有些內容不是第一次見麵就能說的,卻能讓人感覺那隻是開玩笑,釋放出的非惡意不會讓人有生氣的欲.望,如果忽略掉彼此的年齡和談話的場所,倒真像是普通的朋友聊天。
就是這個朋友嘴巴有點損罷了。
不過這種嘴上不饒人的狀態好像隻針對他,他們的對話主題是各自的職業嘛,周德易也就會提到一些以前治療過的案例。
雖然出於保護隱私的目的沒有說的太詳細,當故事聽還是挺有趣的,而且在提到過往病人的時候,周德易總是表現的很柔和,別人的治療過程聽起來也和睦且感人的多,與現在這幅總會在某些時刻調侃他的人一點也不一樣。
盯著對麵的人看了一會兒之後,李賢因問道:「原來醫護人員也可以隨意的激怒病人嗎?」他還算委婉,沒直接說周德易像是在耍人玩。
麵對質疑的當事人卻沒有半分心虛,隻是臉上的笑容多少減弱了一些,「心理疾病有非常多種類,每一大類的治療方法都不一樣,更何況每個人患病原因天差地別,我想李先生你自己也清楚,你真的需要一個隻會給你開藥外加閑聊的諮詢師嗎?」
平心而論,對於心理嚴重不健康的病患來說,心理諮詢是很有用的,特別是抑鬱症、焦慮症等會導致自我認知出現偏差的病症,就算隻是閑聊,好的醫生也有辦法以此為治療手段,讓病人的狀況得到控製。
但僅僅是第一次見麵,周德易就可以確定,李賢因並不喜歡這種柔和的語言引導式治療。
盡管對方的不耐煩隱藏的很好,別說其他人,就是身為母親的金女士也沒有察覺到太多,你要讓他說,周德易也說不出具體哪兒不對勁,但這麽多年的治療經驗告訴他,這個小夥子非常抗拒傳統治療,抗拒到隨時在想著跑路的那種。
從醫院轉出的病歷來看,這種抗拒治療的狀況一直都有,隻是時輕時重,李賢因當時的主治醫師很明確的在病歷中表示,出院之前他的抗拒症狀已經減輕至極微弱狀態,可以忽略不計。
這個結論很明顯與現實不符,而能讓醫生做出錯誤的判斷,周德易當然就會懷疑李賢因當時出於逃避治療的目的而進行了一些表麵的哄騙行為。
樂觀點說,李賢因能做出這種舉動,說明他自我意識非常清晰,也明白自己到底在做什麽,可就是太清晰了,對醫生來說,治療難度大大提升,你永遠不知道看起來已經被治癒的人是不是在刻意框你,以至於讓你打出具有欺騙性的「健康證明」。
他覺得這種計策能夠成功,還得得益於李賢因本身偽裝的能力就比較強,麵對這樣的病人就不太適合按照所謂的流程進行治療,轉換一下態度反而能取得一些意料之外的效果。
創傷性應激障礙不是純粹由心理壓力引起的病症,雖然在中後期常常伴有焦慮症等症狀,但那也是因為時常出現幻覺以及睡眠不足等因素間接導致的精神壓力過大,可以說是「併發症」,隻要心理治療人員不對病人有任何事關原則的質疑以及人身攻擊的舉動,多方麵嚐試沒什麽不好。
他們可以是醫生和病患,也可以是朋友,更可以隻是一個出了諮詢所就從沒見過的陌生人,隻要是對治療有幫助的,在周德易看來什麽關係和相處態度都無所謂。
「你應該也不會因為治療而隨意把信任交付給一個陌生人吧,所以……我們幹脆就不談信任,也不談那些讓你痛苦的事兒,聊一些各自的職業生活日常好了。」
因為對方過於不按套路出牌,李賢因緩慢地歪了歪頭,一時間不知道是還誇讚一下他的觀察力出色,能看出來他不是個會輕易交付信任的人,還是吐槽這位著名心理諮詢師的治療手段好像太過「激進」了一點。
李賢因猶豫了一下,還真就順著周德易的話開始聊公司裏的一些瑣事,沒有把那句「這實在不像是治療」說出口,隻要不談具體的病因,浪費時間在這兒耍嘴皮子他也認了,倒要看看這人搞的什麽鬼。
他是看不出來這種純粹的閑扯能有什麽治療效果,反正別指望聊著聊著就能獲得他的信任。
s.m的主要運營的商品就是藝人,李賢因不可能和周德易說一些公司機密,幾個子公司提的也少,特別是s.m r&e,包括正在建的小區和新大樓在內一句也沒提過,周德易好像對這些大眾積極討論的事兒沒興趣,也不曾多問一句,從來都是李賢因怎麽說他就怎麽聽。
在很多東西被埋葬之後,兩個人能具體聊的不多,對話內容自然而然跑到了藝人身上,可作為一位上任時間不算太久、距離藝人們又比較遙遠的社長,腦海中可以扒拉出來當談資的部分實在有限,以至於周德易都沒忍住來了一句:「看起來賢因xi比起娛樂業,更喜歡倒騰些別的。」
就李賢因這娛樂八卦儲備量,一些死忠點兒的追星族都知道的比他多,感覺起來就和沒認真管理公司一樣。
對於周德易的調侃李賢因隻是不痛不癢的哼哼兩聲,明明是第一次見麵,可這人對他說話的語氣尺度卻把握的非常好,有些內容不是第一次見麵就能說的,卻能讓人感覺那隻是開玩笑,釋放出的非惡意不會讓人有生氣的欲.望,如果忽略掉彼此的年齡和談話的場所,倒真像是普通的朋友聊天。
就是這個朋友嘴巴有點損罷了。
不過這種嘴上不饒人的狀態好像隻針對他,他們的對話主題是各自的職業嘛,周德易也就會提到一些以前治療過的案例。
雖然出於保護隱私的目的沒有說的太詳細,當故事聽還是挺有趣的,而且在提到過往病人的時候,周德易總是表現的很柔和,別人的治療過程聽起來也和睦且感人的多,與現在這幅總會在某些時刻調侃他的人一點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