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和聞言麵色如常,眸裏溢滿了笑意。
說是寧野實戰經驗豐富,不錯,的確豐富,不過都是失敗的經歷,他在林修竹手上還沒有得過便宜呢!
寧野神色一僵,眸裏滑過一絲戾氣。
南燕儀仗最前方的一名長相陰柔精緻的年輕男子笑道,「本王也是聽過七皇子殿下的名聲,隻是與五王子聽的不太一樣。七皇子殿下博覽群書,這些日子可是做成了好些大事,本王佩服。」
「聽聞林小將軍回了鎬京,還請七皇子殿下為本王引薦引薦,到時五王子可要一起啊!」
沈清和看了男子一眼,這人不是南燕王最寵愛的皇子,晏洲嘛!
這話著實是捅到了寧野的肺葉子上,誰不知曉他比謀劃,比武力,比智謀沒贏過林修竹。
寧野瞥了晏洲一眼,隱隱有怒意顯現,眼裏滑過一絲鄙夷不屑,他平生最厭惡的就是晏洲這種男不男,女不女的人了。更別提他還沒在林修竹手上討到好處,寧野冷笑一聲,「一定。」
幾人「相談甚歡」,沈清和垂下眼眸,真是複雜。
秦筠一笑,「兩位殿下請。」
「殿下請。」兩人道。
「請」,秦筠也沒客氣,先一步走在了前麵。在鎬京,他是主,自然不需跟來西蜀的外使客氣。
出乎意料的是剛才嗆聲寧野的晏洲又落後了寧野半步。
若是按他們的目的,南燕該是比北疆有底氣的多。
南燕來鎬京打的旗號是感謝承和帝慶賀南燕千秋節,順帶著慶賀西蜀新年,祈願兩國友好交往長長久久。
至於北疆,對於西蜀的態度就有些微妙了。
其一北疆作為騷擾西蜀邊境百姓的一方,本就是違背了誓約。
其二,他們則是作為敗方來向西蜀遞降書的,說著是談判,其實往細裏推敲,北疆實際上就是來向西蜀送錢的,本就作為弱方,自然在氣勢上略低一頭。
但這會兒的站位,叫沈清和有些難以捉摸晏洲的目的。
其實禮部尚書與鴻臚寺卿的話,就是叫沈清和招待使臣的話也不全是說笑,這不,這會兒沈清和已經跟兩國的使臣寒暄上了。「於大人,高大人遠道而來,相必舟車勞頓,一定是累壞了。」
北疆正使笑道,「西蜀風光好,處處開了紅梅,下官也不覺著勞累。」這位大人不會講西蜀的官話,身旁跟隨著北疆的譯語者,在西蜀也叫通事。1
沈清和聽了通事翻譯的話,這才笑道,「大人喜愛紅梅,本官倒是可以推薦個地方。」
北疆正使也笑著頷首答應了。
沈清和又問南燕正使,「高大人可覺著累了?進了鎬京城前麵就是驛站了,備了薄酒晚宴,幾位大人用了膳後可以在驛站的溫泉池中好好泡泡,去去乏氣。」
這回可就用不著通事翻譯了,沈清和直接用的是南燕的官話,這還得得益於晏歲時幼時教他的南燕官話,沒想到竟用到此處了。
原本準備為沈清和翻譯的通事聽到沈清和話南燕官話時瞪大了雙眼,祭酒大人竟然會說南燕官話?果然不愧是國子監祭酒。
禮部尚書與鴻臚寺卿也是有些震驚,顯然也是沒有想到沈清和會說南燕官話,他們也沒聽沈清和提起過這個,這麽一來反而是歪打正著,便宜了他們了。
這會兒他們也與那位通事是同樣的想法,怪不得沈清和是國子監祭酒呢!
作者有話要說: 1古代就有翻譯,當時翻譯被稱為「蒲義、譯語者、舌人」等,不過大部分人都稱之為「通事」。
我國古代最早出現在歷史文獻記載中的翻譯要追溯到周朝時期,當時的翻譯叫做「寄、譯」。由此可見,在周朝時期,已經有翻譯這門職業了。
古代的翻譯一般的官職稱謂各不相同,魏晉南北朝稱為「譯令使」,隋朝時叫做「通事舍人」,而到了清朝,他們的稱謂和現代的翻譯越來越相似,當成稱為「通譯官」。古代的翻譯雖然都有官職在身,但官級一般不高,通常情況下就是七品。
☆、潑茶香(12)
沈清和可不知他們在想什麽。
南燕正使驚喜道,「大人會講南燕官話?」
沈清和一笑,「略懂一二。」
這哪裏是略懂?聽這語調,就知曉與他們地地道道的南燕人講話一模一樣了。
南燕正使還欲再問,就見前方走的晏洲停了下來,「這位大人不知是哪裏人?這南燕話講的標準,叫本王生了些錯覺。還有這容色,真是好顏色,你們鎬京人都是這般的好顏色嗎?」
晏洲看了看沈清和,又看了看秦筠。語氣裏是不加掩飾的誇讚,再加之他說的也是磕磕絆絆的西蜀話,秦筠也聽了個大概。
秦筠眯了眯眼睛,不動聲色的瞥了晏洲一眼,這位南燕皇子似乎有些圖謀不軌?
其實哪裏是圖謀不軌,就是秦筠的占有欲犯了。他在對沈清和的事上總是矛盾又複雜的,怕自己擾亂了沈清和的事宜,更怕別人惦記上他。
易安隻能是他一個人的。
秦筠的神色偏執又複雜,浮現後又立馬隱落了下去,叫別人不能窺探得了半分。
沈清和聽著晏洲的話,勾唇一笑,風流肆意,紫色的官袍更顯得沈清和矜貴,「下官金陵人。」
「金陵?好地方。」晏洲讚嘆道。
說是寧野實戰經驗豐富,不錯,的確豐富,不過都是失敗的經歷,他在林修竹手上還沒有得過便宜呢!
寧野神色一僵,眸裏滑過一絲戾氣。
南燕儀仗最前方的一名長相陰柔精緻的年輕男子笑道,「本王也是聽過七皇子殿下的名聲,隻是與五王子聽的不太一樣。七皇子殿下博覽群書,這些日子可是做成了好些大事,本王佩服。」
「聽聞林小將軍回了鎬京,還請七皇子殿下為本王引薦引薦,到時五王子可要一起啊!」
沈清和看了男子一眼,這人不是南燕王最寵愛的皇子,晏洲嘛!
這話著實是捅到了寧野的肺葉子上,誰不知曉他比謀劃,比武力,比智謀沒贏過林修竹。
寧野瞥了晏洲一眼,隱隱有怒意顯現,眼裏滑過一絲鄙夷不屑,他平生最厭惡的就是晏洲這種男不男,女不女的人了。更別提他還沒在林修竹手上討到好處,寧野冷笑一聲,「一定。」
幾人「相談甚歡」,沈清和垂下眼眸,真是複雜。
秦筠一笑,「兩位殿下請。」
「殿下請。」兩人道。
「請」,秦筠也沒客氣,先一步走在了前麵。在鎬京,他是主,自然不需跟來西蜀的外使客氣。
出乎意料的是剛才嗆聲寧野的晏洲又落後了寧野半步。
若是按他們的目的,南燕該是比北疆有底氣的多。
南燕來鎬京打的旗號是感謝承和帝慶賀南燕千秋節,順帶著慶賀西蜀新年,祈願兩國友好交往長長久久。
至於北疆,對於西蜀的態度就有些微妙了。
其一北疆作為騷擾西蜀邊境百姓的一方,本就是違背了誓約。
其二,他們則是作為敗方來向西蜀遞降書的,說著是談判,其實往細裏推敲,北疆實際上就是來向西蜀送錢的,本就作為弱方,自然在氣勢上略低一頭。
但這會兒的站位,叫沈清和有些難以捉摸晏洲的目的。
其實禮部尚書與鴻臚寺卿的話,就是叫沈清和招待使臣的話也不全是說笑,這不,這會兒沈清和已經跟兩國的使臣寒暄上了。「於大人,高大人遠道而來,相必舟車勞頓,一定是累壞了。」
北疆正使笑道,「西蜀風光好,處處開了紅梅,下官也不覺著勞累。」這位大人不會講西蜀的官話,身旁跟隨著北疆的譯語者,在西蜀也叫通事。1
沈清和聽了通事翻譯的話,這才笑道,「大人喜愛紅梅,本官倒是可以推薦個地方。」
北疆正使也笑著頷首答應了。
沈清和又問南燕正使,「高大人可覺著累了?進了鎬京城前麵就是驛站了,備了薄酒晚宴,幾位大人用了膳後可以在驛站的溫泉池中好好泡泡,去去乏氣。」
這回可就用不著通事翻譯了,沈清和直接用的是南燕的官話,這還得得益於晏歲時幼時教他的南燕官話,沒想到竟用到此處了。
原本準備為沈清和翻譯的通事聽到沈清和話南燕官話時瞪大了雙眼,祭酒大人竟然會說南燕官話?果然不愧是國子監祭酒。
禮部尚書與鴻臚寺卿也是有些震驚,顯然也是沒有想到沈清和會說南燕官話,他們也沒聽沈清和提起過這個,這麽一來反而是歪打正著,便宜了他們了。
這會兒他們也與那位通事是同樣的想法,怪不得沈清和是國子監祭酒呢!
作者有話要說: 1古代就有翻譯,當時翻譯被稱為「蒲義、譯語者、舌人」等,不過大部分人都稱之為「通事」。
我國古代最早出現在歷史文獻記載中的翻譯要追溯到周朝時期,當時的翻譯叫做「寄、譯」。由此可見,在周朝時期,已經有翻譯這門職業了。
古代的翻譯一般的官職稱謂各不相同,魏晉南北朝稱為「譯令使」,隋朝時叫做「通事舍人」,而到了清朝,他們的稱謂和現代的翻譯越來越相似,當成稱為「通譯官」。古代的翻譯雖然都有官職在身,但官級一般不高,通常情況下就是七品。
☆、潑茶香(12)
沈清和可不知他們在想什麽。
南燕正使驚喜道,「大人會講南燕官話?」
沈清和一笑,「略懂一二。」
這哪裏是略懂?聽這語調,就知曉與他們地地道道的南燕人講話一模一樣了。
南燕正使還欲再問,就見前方走的晏洲停了下來,「這位大人不知是哪裏人?這南燕話講的標準,叫本王生了些錯覺。還有這容色,真是好顏色,你們鎬京人都是這般的好顏色嗎?」
晏洲看了看沈清和,又看了看秦筠。語氣裏是不加掩飾的誇讚,再加之他說的也是磕磕絆絆的西蜀話,秦筠也聽了個大概。
秦筠眯了眯眼睛,不動聲色的瞥了晏洲一眼,這位南燕皇子似乎有些圖謀不軌?
其實哪裏是圖謀不軌,就是秦筠的占有欲犯了。他在對沈清和的事上總是矛盾又複雜的,怕自己擾亂了沈清和的事宜,更怕別人惦記上他。
易安隻能是他一個人的。
秦筠的神色偏執又複雜,浮現後又立馬隱落了下去,叫別人不能窺探得了半分。
沈清和聽著晏洲的話,勾唇一笑,風流肆意,紫色的官袍更顯得沈清和矜貴,「下官金陵人。」
「金陵?好地方。」晏洲讚嘆道。